看说写训练方法举隅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观察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解决“写什么”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从积累材料到完成作文,必须跨越“儿童语言心理结构改组”的鸿沟,也就是说,有内容,还得会表达。对于儿童来说,这是很艰巨的。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也在于此。儿童语言心理结构的改组,就是从内部言语(思维)到口头言语,再从口头言语到书面言语的循序渐进的双重转换。这个“序”便是从“说”到“写”。
  在教改实验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说写训练方法。
  师生对话法: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对话的内容,诸如问时间,问地点,问家庭成员,问上学路上所见所闻,问一幅图的内容,等等。对话时要启发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明白。每次训练,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说的机会。在“说”之后,随即要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由于对话有“问题”等条件的支持是比较简单的言语活动,适合在低年级进行。这种训练搞好了,对促进学生“独白”的能力大有帮助。
  创设情境法:教师利用课文插图、童话故事、生活小品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看边想,先口述再笔述。这种即兴观察,说写并列的方法,学生兴趣浓厚,训练效果显着。例如,有位三年级的老师以“吹泡泡”为说写训练内容,自己先表演吹泡泡,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与泡泡的形状、颜色以及同学们的表情。接着用对话方式让学生说出吹泡泡的经过,然后让同学们“自言自语”(由对话转换成独白)吹泡泡的经过。再让同桌同学互相说,最后把所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一段短文。
  给画配文法:“看图学文”课已积累了不少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发挥想象和联想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反过来学习给图配文,不但不难,而且有趣。课前,让学生收集图片,并且按植物、动物、景物、人物等分类。作文课上,教师先示范给选好的一幅图画配上文字。比如选的是一幅景物画,就首先介绍是什么景物,然后按照由远到近或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就能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完成画配文的写作。教师示范之后,学生各自从收集的图片中选出一幅,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文字。写好之后,以解说的身份,同桌互相说图。挑选几名给全班同学讲解。课后择优在“学习园地”张贴,达到10篇就装订成一册,在班上展览后,作为一份珍贵的纪念品,保存起来。同学们的写作热情特别高。
  亲身体验法: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光看别人表演是不满足的,要让他们自己参与活动,自己动手操作。如制作小书签、贺年片、洗衣服、钉纽扣,浇花、种树,喂小鸡小兔,科学小实验、小发明等等。老师提出要求,教给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在课堂上说自己操作的经过,老师加以点拔,使其言之有序,说完再写下来。有位农村的老师,以“植树”为内容训练说写。她先布置同学们在自家门前屋后合适的地方种一棵树,讲清种树的要求和方法。几天后,进行说写训练。先让同学们说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了什么树,怎么种的,心里怎么想。小学生争强好胜,发言特别踊跃。这时候要学生以“植树”为题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投稿激励法: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时,利用讲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轮流“报告新闻”,即当众说一件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事。然后将这件事写下来,投寄给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或“学习园地”,优秀的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一旦被采用,则给以表扬,向家长报喜。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深受鼓舞,兴趣大增,练笔成为自觉行动。
  上述这几种训练学生作文的做法,始终坚持从内容入手,把看、说、写有机结合起来,写的内容主要来自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富有灵气、童趣、真实、鲜活。
  
  
  
语文教学太原G39小学各科教与学袁世民20002000 作者:语文教学太原G39小学各科教与学袁世民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46:44

[新一篇] 看待歷史過程的形態觀和文明觀

[舊一篇] 真實:巴金小說審美特征對話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