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再论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内容提要 从目前国内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情况看,一方面,西方当代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格式塔理论等“新”的观点方法,已渗透到我们的文艺心理学领域中来;另一方面,在此领域,旧的方法论和旧的理论范型,如经验主义、元素主义、联想主义等观点,仍被很多人当成唯一的“心理学”的东西加以介绍和运用。对此,笔者提出应以整体分析的方法,以“人格”为中介,重建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并指出要特别注意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本文还对人格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新的文艺心理学的特点以及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也像美学和文艺学研究一样,正处在一个理论蜕变、新旧更替的时期。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这门学科研究的大部分课题,仍停留在对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心理活动的表层进行经验的描述上,而对深蕴心理──需要、动机等等很少涉及;
  (2)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仍以审美心理过程的一些元素分析为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审美心理过程的层理性、系统性、组织化等等很少涉及;
  (3)用来解释审美心理过程内部机制的主要原理,仍然是“联想”、“形象思维”等这些心理学发展的“前科学”阶段创造出的理论成果。
  这样一来,与其它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相比而言,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明显地落后半个世纪,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但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这种困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前些年,理论界对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结果,使得目前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出现了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视而不见,只顾在一个狭窄的范围(普通心理学)内,埋头修补旧的理论体系;另一种倾向是忽略方法论的思考,以为只需把当代心理学中的一些时髦的理论拼凑起来,就可以建立起新的文艺心理学理论。
  当代科学哲学告诉我们,在一门学科发展的理论蜕变时期,在一门学科从原始阶段走向成熟阶段时,方法论的思考是不可缺少的。新的理论范型,如果没有足够的观念和方法论上的自觉,那就很难站稳脚步。所以,对于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来说,目前摆脱困境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一番严肃、深入的方法论的思考。旧理论的批判和清算需要方法论的武器,新理论的建立需要方法论作为前导。因此,眼下对于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盲目地引进西方当代心理学中某一派别的观点,也不是草率地建立所谓的理论体系。首先,我们得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寻找一个新的观点──方法论的支点。
  1 
  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整体分析、结构分析的方法取代元素分析的方法。例如,格式塔心理学提倡对心理过程进行整体研究,反对构造派心理学的元素分析方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把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从单个的心理元素和一般心理机能上,转移到整体的人格结构和深层的心理机制上,其研究方法也是倾向于整体论的。当代心理学研究中这种普遍的趋于一致的对整体论方法的选择,并非随意的或偶然的,美国着名心理学史家舒尔茨在分析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时曾指出:“这种理论的产生是 与整个时代精神相一致的[1]。的确,这里是有某种时代精神在起作用。不仅是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受到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当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如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中产生的变革,都受益于这种时代精神。
  因此,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也必须在两种方法论模式中作出选择:要么是原子论的经验主义的方法,要么是系统的整体分析方法。这是一种时代要求的选择。而文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似乎已经证明:在支离破碎的元素分析和肤廓浅薄的经验描述之上,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所以,整体分析的方法,系统─结构分析方法的采用,已是势在必行。
  整体分析的方法,质言之就是以大观小,分析问题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从系统出发而不是从个别要素出发。采用整体分析方法的前提,是确定整体或系统的性质。正如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德国着名心理学家韦塔墨所言:“有些整体的行为不是由个别元素的行为决定的,但是部分过程本身则是由整体的内在性质决定的,确定这种性质,就是格式塔理论所期望的。”[2]因此,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要想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首先必须找到一个理论研究的支点。这个支点既要表现出审美心理过程的整体性特点,又要体现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所以,它必须是新的文艺学观念的产物。
  2
  文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的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看,人是审美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文艺生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里的“人”或“主体”,不是一个空集合,不是可以塞进任何内容的概念的空筐。
  对“人”和“主体”范畴的解释,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这种解释有几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其一,对“主体”范畴,只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来解释,不能用古典的人道主义和现代存在主义的观点,去偷换释义;其二,必须找到“主体”范畴在心理学中的对应物,换句话说必须为“主体”范畴的解释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但显然不可能用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来完成这项任务,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其三,必须解决主体──活动(实践)、主体──构成(结构)、主体──建构(发生)等这样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其四,必须解决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外部过程与内部过程之间的关系等这样一些重要问题。
  从认识论和心理学两者统一──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的角度看,认识论的范畴“主体”就是心理学的“人格”。“人格”是人的行和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同样,对“人格”的理解,也不能是弗洛伊德式的或马斯洛式的。对“人格”(有时译作个性)的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人是自然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这里的二重性表明,人格处于不同的关系系统中,因此,它具有不同的系统质。而“人的个性的现实基础是他对世界的本质上是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但是这些关系是被实现着的;这些关系是由他的活动所实现的。”[3]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精僻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把对“人格”本质的分析,建立在人的社会性、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而这样才能保证使对“人”的分析,从“托勒密式的”理解转移到“哥白尼式的”理解(列昂节夫语)之上。相比之下,过去我们的文艺学和美学中对“主体性”的理解,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哥白尼式的”──即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而不是教条主义的或唯心主义的呢?
  确实,在“人格”这个理论焦点上,认识论和心理学可以统一起来,文艺心理学中的观念和方法可以统一起来。一方面,在文艺学观念上,强调在客观世界(宇宙)和文学作品(文本)之间,审美主体──人格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因而宣布:在文艺认识论中,无主体的反映论是一个谬误;在文艺心理学中,无人格的心理过程分析或心理元素分析也是一个谬误;另一方面,在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上,强调“人格”可以成为系统分析和整体分析的理论支撑点,因为“人格”具有内部组织性和不可还原性。因此。“人格”作为观念和方法论的统一,将成为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新理论生长点,它将带领我们突破困境,走出误区。
  3 
  “人格”(Personality)有时又译作“个性”,所以“人格心理学”有时又称“个性心理学”。其实,从严格意义上看,这两个范畴并不完全重合。个性或个体性主要是标识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差别,而“人格”的能指,既包含这种差别,也包含人的某些共性,如:心理过程的内部组织特点等等。按照我国着名人格心理学专家陈仲庚教授的意见:“人格也给人行为以特色,使一个人有别于他人,成为独特的个性,所谓个性(Individuality)或个体性。实质上就是指人的这个特性,但不是说人格只有这一个特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人的心理─物理个体性的多面的综合才是人格。”[4]
  人格是心理过程的组织者,是心理元素、心理机能的整合机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致性和主动性的体现。人格又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他不是个体生物进化的结果,而是个体社会实践、社会交往活动建构的成果。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人格的本质、人格的结构、人格的发展、人格的特质。因此,这是我们的文艺心理学首先应该引进和借用的心理学理论。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这两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对我们的文艺心理学来说,是最有效的理论武器。
  众所周知,人格心理学是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同其它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相比,有几个显着的特点:
  (1)心理学问题的综合研究。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心理学过程高级整合机构的人格。“人格心理学力图了解个别的心理机能(知觉、学习、思维及情感等)如何有机地结合和构成‘人格’特征,以及如何适应各种内外刺激。”[5]尽管不同派别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格”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有两点是共同承认的理论前提:A、人格是─高级整合机构,管理着各自心理论过程;B、人格是某种不可重复的统一体。[6]正因为研究对象的这些性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心理学家完全以独自的方式,试图尽可能把心理学各项领域中的研究成果综合成一门系统的全面的学说。”[7]
  (2)方法论上的整体观。人格心理学因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最基本的特点:整体论的研究占优势。从心理学在近代、当代发展的历史看,那些提倡元素分析、主张还原论方法的学院派理论,几乎都没有正式把人格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说,方法论中的整体论因素可以在并不十分严格的意义上量化为一个百分比数字的话,那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是100%的整体观;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70%的整体观;新精神分析学派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是70%的整体观;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人格需要理论、乔治·凯利的人格认知理论也都是70%的整体观;只有新行为主义学派的斯金纳的人格理论是100%的元素主义[8]──实际上,只有在牺牲了“人格”作为管理各种心理过程的高级整合机构这一公认的理论前提时,斯金纳才有可能坚持经典的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而把“人格”分解、还原为行为反应,实质上是人格的消解。可见,人格研究这一课题本身就拒绝元素主义和还原论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尽管人格心理学研究在方法论上还存在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的这种“不谐和音”,但整体论的方法基本上已经占了统治地位。
  (3)与心理学其它分支学科广泛交叉。人格“是人类发展和变化的研究焦点;正常和异常研究的焦点;动机、情感和理智研究的焦点;学习和适应研究的焦点;个别差异研究的焦点;个人和社会关系研究的焦点。”[9]此外,人格心理学还可以把形态分析和深蕴分析结合起来;让结构分析和发生学的分析(建构)统一起来;人格心理学兼具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传统,整合了生物因素(遗传)和社会因素(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当然,这种交叉、整合、兼收并蓄,并不是二元论式的、折中主义的或者是拆烂污的。这种整合是以对人格的某种基本特质的理解为基础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种科学的人格心理学理论,既有其坚实的理论“硬核”,又有一些弹性良好的能起到自我调节作用的理论的“辅助带”。这样,所有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思想库”,都会向人格心理学打开大门。
  (4)普通心理学(法则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的统一。人格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学组织、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而且研究心理过程的组织者──人格;不仅研究一般的人格特质,而且注重人格的类型分析,注重人格特质的测量和评估。这样,其理论的信度(可信)和效度(有效)就有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而心理学的其它分支学科,要么是单纯的法则心理学──即主要研究适用于一切个体心理过程的一般法则;要么是单纯的差异心理学—─即主要研究某种心理机能的个体差异。从方法论角度看,这些分支心理学研究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的信度和效度不统一,即要么可信而无大用─如“记忆曲线”,要么有用而不够科学—─如“智商测验”。由此而来的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正在试图摆脱这种理论上的困境。
  4 
  正因为人格心理学具有上述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把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到文艺心理学研究中来,有着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
  第一,人格就是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的主体。审美主体──人格在这里首先具有认识论上的意义。在客观世界和文学作品之间,审美主体──人格是一个重要中介。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并不是直接“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的“反映”不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社会环境首先塑成了审美主体──作家的人格,并决定和制约着作家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最后才通过作家人格的折射,把自身“反映”到作品中。这里作家的人格是决定“反映”性质的中间变量。正如德国着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社会环境通过人格媒介影响意识形态。人格并不消极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而是一种动态适应的结果。”[10]而过去我们的文艺学、文艺心理学理论,在强调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时,往往忽略作家主体──人格的中介作用。我们常常是见物不见人式地拿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直接加以对照,这种理论号称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观点。但是,经典作家们却从来没有这样机械地理解文艺的“反映”。经典作家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总是首先分析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是如何对创作主体──作家的人格产生影响,然后才进一步论述社会环境造成作家人格的内部的矛盾是如何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例如,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对歌德的分析,列宁在那一组着名的文章中对托尔斯泰的分析,都充分注意到了作家人格这一中介环节。
  第二,如前所述,人格心理学中整体论的研究方法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在我们的文艺心理学中,引进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引进了整体分析、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审美主体──作家人格这一焦点上入手,我们可以依次进行发生学的分析、结构分析和类型学的分析。这样会使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思想,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文艺心理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过去我们的文艺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如审美感觉、审美情感等等,实际上是元素分析方法的产物,必须予以清理。按照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方法,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有组织的、完全的,是一个系统(System)。而不是“堆”(Heap),不是各种加上“审美”标签的一般心理元素、心理机能的堆积,不是靠“联想原则”粘合的各种心理过程的碎片。
  普通心理学中那些范畴;需要──动机、情绪──情感、知觉──表象等,对于审美心理过程来说,只能是主体──人格系统中的一些子系统和亚结构。从“元素”到“子系统”、“亚结构”,这绝不仅是更换包装的文字游戏,这后面有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这是拒绝元素分析的方法。因为抽象出来的、游离于完整的人格结构之外的心理元素不具备美学意味。这种美学意味或美学含义只属于文艺创作和欣赏的主体─—人格。所以,只有在审美主体──人格分析的背景之下,才能研究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动机、情感、想象等等。其次,这是拒绝联想主义的解释。子系统要受到系统质的制约,亚结构要受到结构原则的支配,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递进、转换、替代和能量耗散的关系。这样一来,所谓“联想的绾合”就再也没有立足之地。我们的文艺心理学也就真正同经验主义告别了。最后,以人格为枢纽,对文艺创作和欣赏进行系统分析和结构分析,可以超越过去的文艺心理学的那种肤浅和琐碎。
  第三,人格心理学的引进,将保证我们在高级心理活动层面上研究文艺心理。人的高级心理活动与低级心理活动的差别,除了表现在复杂性与简单性、次生性与原生性上之外,还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组织水平与意识水平上。所谓在高级心理活动水平上研究文艺心理活动,并不是说我们拒绝对简单的心理反应过程和深层的生理心理机制进行分析。而是说即使在分析这些内容时,也要考虑到高级心理活动的组织性、整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我们反对的是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审美心理过程“拆碎七宝楼台”进行还原分析的错误方法、严格地说来,审美心理过程是不能还原的──审美的性质不能归结到简单的心理反应上。高级的整合的心理过程是以许多低级的心理反应为基础的。但高级心理活动的性质并不表现在每一个作为它的基础的低级的心理反应形式中,也不表现在作为这些低级的心理反应的总和之中──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
  这种反对“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可以进一步否定联想主义的解释,也可以抵制形形色色的“本能论”的、“身心平行论”的或“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对于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心理过程,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组织化的心理活动。对于这种高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制,我们宁肯承认暂时的无知,也不愿意接受那种“一言以蔽之曰”式的简单结论,如:“联想”、“形象思维”、“情感表现”、“自我实现”、“本能升华”之类的东西。因为明摆着,这些术语有的是来自哲学的赐予并带有18世纪经验主义哲学的气味,有的则带着人本主义的或生物还原论的胎记。
  第四,人格作为心理过程的高级整合机构的特点,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理论向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门户开放的格局。以人格的心理学为前导,文艺心理学才有可能广泛吸收各门分支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其中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对文艺心理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而在此之前,我们的文艺心理学要么是在普通心理学理论中划地为牢,要么在缺少观点──方法的立足点、缺少理论整合能力的情况下,七拼八凑地拿来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些东西,沙上聚塔似地建立所谓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体系。而这两种倾向表现出的又是一些共同缺欠:对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无知,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的忽视。
  5 
  主体──人格,既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又是文艺心理学研究中观点─方法统一的立足点。在这一新的理论视点上看到的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前景可以作如下概观:
  1)从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上看,首先需要为主体──人格找到其在社会生活、社会历史中的位置,需要解决认识论与心理学相统一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已在上文中多次提及,虽然限于篇幅没能展开,但是基本思路已勾划出来:
  Δ认识论中的主体就是心理学中的人格。
  Δ主体──人格是意识活动、心理活动的核心。是刺激──反应、感觉──反映之间的中介。
  Δ主体──人格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Δ主体──人格首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然后才能是意识、精神、心理活动的主体。
  2)以主体──人格为透视的焦点,文艺心理学研究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作家心理学、创作心理学、阅读心理学。
  3)作家心理学的研究将沿着这样的逻辑线索展开:
  Δ作家人格的发展(发生学的分析)。
  Δ作家人格的构成(结构分析:包括深蕴分析和形态分析)。
  Δ作家人格的类型。
  这些理论和逻辑的分析将在下面这样一些场景中进行:作家童年生活场景、作家日常生活场景、作家爱情生活场景、作家创作生活场景等。
  [1][2]参见〔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中译本,188、296页。
  [3][6]〔前苏联〕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中译本,124─134、115页。
  [4][5][9]陈仲庚、张雨新编着《人格心理学》,第50、5、6、页。
  [7]〔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中译本,第7页。
  [8]〔美〕吉尔和齐格勒合着《人格理论:基本假设、研究及应用》,英文版,美国马卡洛──海尔图书公司,1976年版。
  [10]〔德〕弗洛姆:《逃避自由》,中译本,第163页。
                         〔责任编辑 张舒梧〕
  责任编辑注:
  徐挥同志《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困境与误区:兼谈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文,请见台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3.3.13~19。(本专题1994年第6期索引有此条目。)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长春63-66,71J1文艺理论徐挥19951995 作者: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长春63-66,71J1文艺理论徐挥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36:10

[新一篇] 文藝學的問題意識與文化轉向

[舊一篇] 文藝心理學:內向視野的開拓  ——“新時期”文藝學20年的回顧與反思之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