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18世纪末,为打开对华贸易大门,英王乔治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以马噶尔尼勋爵为首的访华使团。为在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使团为访华做了大量的准备,却不幸空手而回。当年英国访华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画了大量的水彩画,其内容涉及中国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成为此后西方人关于东方景象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源。
一、《帝国掠影》之中国军事
画家亚历山大并非军人,但身为正在向世界各地扩张中的英帝国国M,进入中国后,职业的敏感性使他自然将目光和笔触指向了与军事相关的人物和场景。通过对中国军人、武器、军装以及军营设备功能的细致观察,用画笔将18世纪末中国军力的落后与软弱传递给了英国。如火枪的水平尚停留在17世纪、士兵军装仅徒有华丽的外表而坚硬度全无、士兵在列队时竟还会有人搧扇子的状态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40年后中英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在此时就已注定了。
浙江舟山群岛是英国使团进入中国后所到的第一处,舟山总兵派了兵士护卫英使团在城中游览,这些士兵也因此成为画家的第一描绘对象。以下是画家对他所绘人物的说明:
“人们猜想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使用火枪火药了。但自从这个国家被鞑靼(18世纪时欧洲人对蒙、满民族的统称——编者注)占领后,火药却主要被用来做礼炮礼花。他们在对烟花精巧的设计中表现了杰出的技能。 现在的中国军队在训练上相当差,军队的力量仅仅存在于数量上。由于对军事序列的无知,军队在战斗中不可能得到补偿,仅寄希望于士兵个人的勇气。普通的军装是像被子般填了絮料的镶边衣服,相当累赘,对南方诸省的士兵来说,这几乎会使他们窒息。
图上画的这个士兵右手持火枪,左手握一柄刀尖向前的腰刀。他手中的火枪是最差劲的,枪筒上还安有叉子。但我们必须特别认识到,当中国人的智慧能使他们生产出与欧洲产的同样好的武器时,中国政F仍会让军队继续使用这种武器。
这幅画的背景是个兵站,守卫它的是有限的一些士兵,他们正在接受城墙上一名打锣的官员的命令——他正在用锣声通知这些兵,一个有权接受军礼的达官贵人快要到了。”
1、《帝国掠影》中国军事手持火绳枪的军人
图片名称:手持火绳枪的军人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2厘米横17厘米
画家原图说明:“在中国,每件事情与别的国家都不相同,军队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在组织上和军装上。中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军队,一种是鞑靼军,他们驻扎在边界和全国要塞之地,一种是汉军,他们驻扎在小城镇或村子里以维持治安。汉军士兵做地方警察的工作,以及收税、护卫粮仓和援助地方官吏。在公路、河流和水渠沿岸,设有驻兵6-12人的小哨所,他们传递官方指令,维持公路和河流的治安。当重要官员或外国使节如马戛尔尼爵士经过时,士兵们会穿上在背上插有旗子的最好的军服,就如画上画的一样。他们的护心镜和护肩,仅仅是用棉布或填上棉花制成的;头盔虽然看上去很威风,但却是用多层硬纸制成的。士兵的火枪看上去像葡萄牙人用过的老式火枪,可以假定,火枪是葡萄牙人介绍给中国的。无论如何,中国与欧洲接触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在使用火药了。有些较大的火枪,则需在地面上用叉子将枪筒支起,才能对射击有合适的角度。”
2、《帝国掠影》之中国军事弓箭部队的官员
图片名称:弓箭部队的官员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5厘米横16厘米
图家原图说明:“中国最古老的武器是弓箭,这对远古的人们来说是真实的。但现在中国人仍然用弓箭来应对火枪。满洲人对弓箭是如此钟情,以至于把它当作对年轻满洲王子的根本性教育。他们的弓很大,需要固定弓弦的技巧和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开。这表现出弓箭对满洲人是多么重要。乾隆皇帝为在拉弓时稳定弓弦,会在自己的右手姆指上套一个玛瑙环(清代称之为搬指 ——编者注)。他每年夏天都要到中国北方承德附近的森林里射猎老虎和别的野兽。当弓箭部队受检阅时,官员要举着不同颜色的旗子,每五十人、七十人、九十人的背上,还要插上更小的旗子。旗子的特征就表示出持旗者的等级和这支部队的名称。”
3、《帝国掠影》之中国军事步兵
图片名称:步兵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1厘米横21厘米
画家原图说明:“这幅画里的这个人叫‘战虎 ’。这既是因为他穿着虎斑纹的衣服,也是因他拿着一虎头纹的盾牌。他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凶,也不像他的名字那么凶。中国人解释说,在盾牌上画虎头纹是有意的,那是为了恐吓和吓跑敌人。就像在希腊神话中,任何一个注视着女怪的头的人都会变成石头。在训练时,步兵们要跳跃,并要像专业杂技演员一样相互翻越。所有的中国军事战术都奇怪得近乎荒谬。他们为军队画平面图,这种图可使军队表现为或天地或五星或青龙或玄武。Amiot神父,一位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曾写过一部关于中国军事战术的书。”
4、《帝国掠影》之中国军事战虎
中国的军队
图片名称:战虎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5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图说明:“年中国军装通常都是很宽松的。兵步在中国几乎是唯一的兵种,他们衣服的紧身部分是体现在腿和两臂上的。除了这种‘战虎’的服装比较适合军事行动外,多数中国士兵都穿着厚重的不舒服的军服。
英国外交使团称这些步兵为‘战虎’,因为他们的衣服带有条纹,帽子带有耳朵,这使他们看起来像老虎。他们的装备,是一把由陈旧的工艺制成的弯刀,以及由柳条编的可以抵抗很沉重刀剑的盾牌——据说用柳条很容易编盾牌。盾牌上面画的是一个想像中的怪物的脸,人们臆想它具有可使任何注视盾牌的人会被定身的作用,就像希腊神话中的Medusa。这个士兵身后是个军事要塞,上面插着黄颜色的帝国旗。”
5、《帝国掠影》之中国军事穿常服的士兵
图片名称:穿常服的士兵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1厘米横23厘米
画家原图说明:“中国的军队不能视为是强大的。他们的部队先天柔弱,缺泛欧洲士兵那种勇气,一个原因应该归于教育。这种教育不鼓励民族的勇气。这一点,从这个民族被鞑靼人征服后就一直享有持续的和平部分地得到证明。
每个士兵在他出生和结婚时,都会有资格得到皇家的捐赠(指清代八旗子弟自出生后就得到国家的皇粮——编者注),士兵死后也会得到国家的抚恤金。
汉人或鞑靼士兵的日常军服,是由带不同颜色镶边的或黑或红的短外衣,以及套在短外衣里同样质地的长袍构成。天冷的时候,还会在袍子里穿更多的衣服。画面上士兵背上那面丝绸小旗,被紧紧地绑在士兵背上一面带凹槽的板上。通常每50名士兵里会有一人要插带旗子,这可以产生一种很欢快的状态。
中国军人的弓是用软木制成的,外面还履有一层角质物。这种弓需要70——100镑的力量才能拉开。弦是用丝线极质密地编织而成。箭的制作工艺很高,并带有钢制的箭头。他们的短刀式样虽粗笨,但钢却相当于西班牙最好的。
中国军队的建制,包括骑兵和步兵,由一百八十万人组成。”
6、《帝国掠影》之中国军事鞑靼骑兵
“中华帝国自从被鞑靼人占领后,除局部DL外,一直享受着持久的稳定。由于长期中断实战训练,中国军队被削弱了,缺少欧洲军队的勇气和纪律。在中国军队中,严格的强制性命令少得可怜,以至于在列队时还会出现有人搧扇子的情景。
在中国军队里,为了升迁的候补官员,不仅需要提供他们在军队秩序方面的学问的证明,还要通过射箭、火枪和骑马的训练,以此表明他们本人的力量和敏捷的程度。士兵的状况是颇受低层人士羡慕的,因为他们能定期得到粮饷。除了在军堡值勤或偶然协助Z压暴乱外,社会很少需要军人服务。这样,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可以从事其它各种工作,剩下少量时间,会用来保持武器装备的光洁以及良好的秩序,准备官员的检查。有时会突然接到命令接受检阅或执行别的什么紧急措施。
对军事训练来说,中国军装笨拙、不舒服且有害。如果远距离地看这种装备的部队,会觉得队伍雄壮、有光彩:铠甲上各部分都用钉扣来装饰,尤其是在护心护肩镜周围,还环嵌着钉扣;在头盔顶部唯一用铁制的地方插有一支短矛,上面有一圈马鬃做的缨子;但若近距离地观察这些铠甲,就会发现它们比棉制服装好不了多少。护心镜上的文字表明这个军人属于哪支部队。他胸前挂的那个盒子,是用来盛箭和弓弦的,而弓则放在弓囊里。”
图片名称:鞑靼骑兵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7厘米横23厘米
画家原图说明:“鞑靼马的另一个价值就是供骑兵用。这幅画描绘的鞑靼骑兵所用的武器都是常见的:弓箭和短马刀。这位骑兵可能带有要发送的急件,他正参加帝国在东北森林里的打猎。英国使团见到的所有的骑兵,如同画上画的,都是平庸的,参差不一的,最不像骑兵的。”
关于中国的骑兵,斯当东有详细的调查:“关于军事方面的材料是由王大人供给的。根据王大人的材料,包括鞑靼兵在内,中国正式拿饷的兵是一百万,骑兵是八十万。从使节团一路上所见到的各处大小兵站的情况估计,与全国步兵一百万的数字相差无多,但路上遇到的骑兵很少。假如王大人供给的数字是正确的,大部分骑兵可能驻扎在鞑靼区,或在远离使节团旅行的路线以外值勤。骑兵大部分是鞑靼人。鞑靼兵比汉人兵士待遇高。主要的军官也都是鞑靼人。所选的鞑靼兵都是体格强壮高大的人。……鞑靼人比汉人更适合当兵。鞑靼人蛮勇的教育,粗野的举止,好动的性情,放肆的行为,比起恬静驯顺、守规矩明哲理、讲道德的汉人来说,更适合于作战和军事生活。鞑靼人的职业似乎天然应当是战士,犹之乎文人学士天然应当出自汉人。”
7、《帝国掠影》之中国军事在白河见到的兵站和礼炮
图片名称:在白河见到的兵站和礼炮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0厘米横20厘米
此图画家未作说明。对此情景,斯当东是这样记述的:“船只经过的每一个兵站和比较大的城镇,两岸上都排列着军队向使节船只致敬,并鸣放三声礼炮。这种礼炮是一种钟形的小型炮,笔直地安装在地面上,四周用泥土或沙土真紧,将少许炸药装进去。这种炮只能做敬礼鸣放。兵士们在排队敬礼的时候,身上穿着整齐的制服,事毕之后即把衣服收在仓库里,等下次站队时再穿。平时他们就穿同老百姓同样的服装,经营各种行业或者耕种田地。这种办法在和平时期固然可以使他们有一些生产,但遇到战争,这种兵士就一定缺乏勇气。兵士的待遇比一般老百姓多一些,被征入伍被认为是一种优异的选择,兵士从事其它行业比普通老百姓多许多便宜,因此,在中国招募军队不是一件难事。”
二、《帝国掠影》之从皇帝到仆役
1、《帝国掠影》 从皇帝到仆役
赴京、派出全程陪同大臣、要求驻地大员在英船进港时多带兵丁列队迎接等等,目的是在“俾外夷知有所敬畏。”这样,英使团从踏上中国国土之日起,就受到清廷各级官员的接待,最后还受到乾隆本人的接见。使团成员得以全方位地接触了清朝官员。中国官员们的服饰、仪仗、行为起居等,与英国官僚系统截然不同,自然成为画家的关注对象。
图片名称:乾隆皇帝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3厘米横19厘米
画家对此图的说明,有他道听途说的成份:“乾隆是现在统治中国的清朝第四位皇帝。在绘制这些图时,他83岁,但看上去像是位健康的且精力旺盛的60岁人。他花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处理政务;几乎到83岁时,还在中国北方的山林中狩猎。在宫廷中,无论冬夏,朝廷事务都是从早晨2点或3点开始。在这段时间,乾隆接待外国使节的来访。通常,他在太阳落山时睡觉,据说,他的健康要归功于早起早睡的习惯。”
(亚历山大从未见过乾隆皇帝。特使马戛尔尼朝觐后画了乾隆头部的铅笔素描,约翰巴瑞和威廉姆派瑞施画了在承德会见时的素描,亚历山大利用这些素描创作了这些绘画——编者注)
2、《帝国掠影》之乾隆皇帝侧身坐像
图片名称:乾隆皇帝侧身坐像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4厘米横17厘米
原图无说明。此图中乾隆皇帝所坐宝座,是画家根据英国国王的宝座推测出来的。乾隆的帽冠及袍褂,也都是画家根据到中国后见到的中国官员的官服而凭想象绘出的。如清朝官员的官帽上插有代表等级的孔雀翎,但皇帝却是完全不可能用官员服饰的。
3、《帝国掠影》之特使马戛尔尼画的乾隆皇帝半身素描像
图片名称:特使马戛尔尼画的乾隆皇帝半身素描像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3厘米横18厘米
4、《帝国掠影》之万树园觐见场景的素描
图片名称:约翰巴瑞与威廉派瑞施所绘的避暑山庄万树园觐见场景的素描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0厘米横46厘米
原图无说明。关于英使团这次的朝觐,斯当东的记录如下:
“在特使觐见皇帝那天,大部分皇族都参加了典礼。他们的服饰都是一样的,看不出哪一个有特殊的待遇,使人猜测出将来谁是继承人。当天清早破晓以前,特使及使节团全体觐见人员趋赴御花园等候。在花园当中有一庄严的大幄,四周架着金色油漆的支柱。……大幄当中设有宝座。大幄四周都有窗户,外面阳光透过窗房户集中射到宝座。面对宝座有一个宽阔的开口,从那里突出一个黄色二重顶帐篷。大幄内的家具非常文雅而不故意显示奢华。大幄的前面竖起几个小的圆形帐篷,一个长方形帐篷竖在大幄的后面,里面有床,是为皇帝临时休息时准备的。帐篷四周陈列着各式欧洲和亚洲的短枪和佩刀。……在大幄里而不是在宫殿里接见的理由,还不止于是帐篷可以临时搭盖在可以容纳多数人参加的宽阔广场上。更大的理由是本朝是鞑靼王朝,他们虽然征服了人数众多的文化更高的汉人,采用了很多汉人的制度和礼节,但在若干地方他们还愿意保留他们原有的偏好。过去的鞑靼君主喜爱住活动帐篷,甚于木石建成的宫殿。……大家须要作长时间的等候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有些人在半夜时间已经进到园中,皇帝在日出以后才能驾临。在这样早的辰光接见外使,可以看出他们还保存着原始游牧民族的习惯,这些人太阳刚刚出来就到外面去猎取野兽。这同已经经过了历次文明阶段,最后耽于逸乐享受的其它各国的习惯是不大相同的。”
万树园是乾隆皇帝为避暑山庄行宫所命名的36景之一。那里树木葱郁,绿草如茵,是一片生机盎然,最具原生态的行宫景区。各国各部来使被安排于避暑山庄万树园朝觐,除其中一些是因要参加每年秋季在围场山林举行的射猎训练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大都来自地广人稀的中国西北部,免疫能力差,若进京朝觐患各种疾病特别是天花的几率极高,而并非是对英国使团的特殊安排。但是,英国人还是很敏锐地捕捉到乾隆皇帝以大幄这种形式接见各国来使的原因——来自草原的满蒙民族最初的生活方式。事实的确如此,因为乾隆皇帝不仅在避暑山庄以设大幄这种形式接见西北各部首领,在京城西苑紫光阁,也同样要在中南海畔设大幄。
5、《帝国掠影》之穿朝服的官员满大人素描像
图片名称:穿朝服的官员满大人素描像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9厘米横11厘米
画家原说明: “‘mandarin’(满大人)这个名字,是从葡萄牙与中国发生关系之初(16世纪初),就一直被用来称呼所有中国官员的,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高官还是低吏。这个词来源于葡萄牙语的动词‘mandar’,它的意思是统治或管理,从那时起它一直被西方人使用。在这幅图中,这位官员穿一件胸前绣有乌的方形图案的长袍,这意味着他是位文官。他的等级还通过他帽顶的一颗小珠子表现出来。红色的珊瑚珠是最高一级,黄铜珠是最低一级,中间还有透明的红石珠、不透明的和透明的蓝石珠以及不透明和透明的白石珠。皇帝还赏给官员们一根、两根或三根孔雀翎毛戴在官帽的后面,以示对该官员的宠爱。所有的官员都穿厚底靴,在朝袍里还穿绣花内衣。大多数官员还佩戴珊瑚的、玛瑙的或是彩色玻璃的朝珠,就如这幅画中表现的。”
6、《帝国掠影》之乔大人
图片名称:乔大人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3厘米横20厘米
英使抵达中国后,清廷派天津道乔人杰、通州协副将王文雄为全程陪同官员。朝夕相处,使画家对他们有了近距离的观察。画家原说明:“乔大人,是国家的文官,与王大人一起,受皇帝派遣,关照在中国居住期间的英国使团的生活。乔大人受过极好的教育,举止端庄,严肃正直,判断得当,并且一直担任皇族中某家的教习。
中国官员外表的荣耀,通常是通过官帽的顶子来区别的。乔大人帽子上是颗蓝顶子,上面悬有一支孔雀翎,那是附加的品级标志。他穿着整套的朝服,外面是件宽大的缎子长袍,里面是件带有丝绣的内袍。丝绣的色彩极为明丽;长袍的胸前和背后各有一块方形徽章(清代官服称补子),那也是复杂的丝绣品,上面绣有一只乌,这意味着穿此补子的是位文官;同样地,如果补子上绣的是老虎,则表明这个官员是位武将。与官服相配的项珠,不同的场合,或是珊瑚的,或是玛瑙的,或是带有精致雕刻的香木的。
他手里拿的一卷纸,应该是与英国使团有关的文件。”
7、《帝国掠影》之抽旱烟的乔大人
图片名称:抽旱烟的乔大人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4厘米横16厘米
原图无说明。斯当东对乔、王二人的描述如下:
“北京派来两位有地位的官员,一文一武,携同大批随员上到狮子号上向特使致敬。……这位文官的样子很庄重,但并不严厉,看上去似乎是一位有渊博知识的人。他不多讲话,既不炫耀自己,也不被别人所炫惑。尽忠于自己的职守似乎是他唯一的行为准则。他过去曾在一个王府里当过家庭教师,被认为是一位博学之士。他戴的帽子是蓝顶的。中国官吏分为九品,顶子的质料和颜色各不相同,衣服也不相同,为的是在人民面前显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位文官姓乔,尊称乔大人。
陪同乔大人来的武官生就一副直率、大胆、勇敢的样子。正符合一个军人应具备的一切品质。他姓王,尊称王大人。除去帽子上的红顶子而外,帽子下面还垂着一个皇帝特赏的花翎,表示他的品级。他曾经参加过几次战事,身受数伤。他是中等身材,背脊笔直,四肢肌肉突起,不脱武人本色。现在中国军队仍然用的是刀箭,不用火器。像他所具备的这种有力的体格和英勇品质,自然会享有极大的荣誉。他不是一个喜欢自夸的人,但有时也会很天真地流露出他对自己的豪勇和战绩非常得意的神色。”
8、《帝国掠影》之中国军官王文雄
图片名称:中国军官王文雄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2厘米横22厘米
画家原说明:“这位军官是户部满洲官乔人杰的同事。他们被皇帝指派为英国使团的陪同,从使团一抵达广东北荔枝海湾就开始。王文雄是位勇敢的有风度的友好人士,且有着弓箭与刀剑上的高超功夫。因他在与西藏或尼泊尔作战中的军功,皇帝授予他单眼孔雀翎和红珊瑚帽顶子作奖励。画面上的王文雄身着日常的衣服:一件精致的棉制宽松短上衣,和一件带有丝绣的衬衣。他的腰带上挂有手帕、装有小刀筷子的囊袋以及烟荷包,姆指上戴有两枚宽宽的玛瑙搬指,那是为便于拉弓射箭用的。在箭囊中,装有各式各样的尖头箭,有的箭头是尖的,有的是带刺的,有的是菱形的。他的缎面靴子带有纸一样的厚底,满大人们以及体面的中国人总是这样的着装。”
9、《帝国掠影》之穿便装的官员
图片名称:穿便装的官员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4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官员们的官服是用很厚重的丝料制成的。即使是在中国北方,夏天也很热,穿这种衣服也不舒服。因此,由于这私人的原因,官员们常脱掉厚重的官服,穿一种比较薄的、宽松的系有腰带的袍子。夏天戴顶轻便的稻草制的帽子。所有官员(男性),无论等级和年龄,都剃光头,仅留一条小辫子挂在背上。他们都用扇子,而在欧洲,几乎只有女士用扇子。甚至列队行进中的士兵也用扇子。图上画的官员的眼镜也比我们用的要大,是用水晶做的,因为玻璃在中国尚不为人所知!”
10、《帝国掠影》之官员和仆役
图片名称:官员和仆役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1厘米横20厘米
画家原说明:“尽管椅子的使用在中国很普遍,但中国人有时还会选择土耳其式的方式坐椅子(土耳其坐式即盘腿的坐式——编者注)。这位身着朝服的满洲大员,是位文人学士,也是位行政官员,这从他朝服胸前所戴绣鸟的补子就可以知道。同样地,他帽子上的红顶子和三眼孔雀翎,以及脖上挂的珊瑚朝珠,都表明他的高官和荣誉。他正端坐在椅子上抽烟,等着来客造访。
仆人手里烟荷包是为他主人备用的。他的腰带是用手巾系成的,上面也挂着烟袋和烟荷包。居室墙上的字是写上去的,表述的是有关道德的格言。”
11、《帝国掠影》之骑马的衙役
图片名称:骑马的衙役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2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这是一幅关于满洲马匹的画,这种马与哥萨克马的品种极为相似。中国的马匹都是十分相近的。似乎没有人要试着改良马的品种,也没有通过改良食品、给马刷毛、清洗和有规律的训练等,来改进马的体积和身长。在中国也没有像马梳这样的东西。绝大多数地方的运输,都是靠江河凭水上完成的。一辆官方的马车是由单匹马拉的,而在英国得有两匹马拉。官车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加盖的没有弹簧的车箱。在英国,车箱要加弹簧可使马车更舒服。马戛尔尼爵士至少为乾隆皇帝买了一辆英国马车作为礼物。但是,由于车夫的座位比旅客的座位要高而不适宜。”
12、《帝国掠影》之銮仪卫执事
图片名称:銮仪卫执事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3厘米横23厘米
英使团自避暑山庄返京后,准备等待皇帝在圆明园的再次接见。为此,画家也得以参加了迎奉礼,但遗憾地是他仍未能亲眼见到乾隆皇帝,不过却有机会见到了中国皇帝出行时所必备的华丽铺张的卤簿仪仗。画家对此图的说明是:
“1793年9月30日一大早,特使及其随员继续在中国北部的旅程,要遵从惯例觐见皇帝,表达敬意。皇帝正从鞑靼的离宫返回北京的皇宫。为此,在视线可及的道路两侧都画上线,供官员和士兵站立,各式旗帜和巨大的三层华盖等中国皇家的标志物也陈列在道路两侧。画面上的是一位手持旗帜或镀金板的銮仪卫执事(原文写作“旗手”,而按清代制度此职务应为銮仪卫执事——编者注)。旗标上绘有文字,可能表明的是皇帝的某些头衔。
这位执事身着的系腰带礼服是棉制的,颜色是皇家专用的黄色,上面有圆圈的花纹,腿上交叉绑着袜带(此为裤子绑腿,而非袜带。画家是按英国穿着方式给予的解释——编者注),帽子差不多是用稻草制成的,系在下巴上;帽冠被红丝绸做的穗子盖住了,红穗子都聚合到帽顶部插羽毛之处。他佩带的剑的剑柄朝后,是中国习惯的方式。”
13、《帝国掠影》之皇帝的轿夫
图片名称:皇帝的轿夫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2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无论皇帝何时外出、会见使臣或临朝,他总是用那种在欧洲曾见到过的轿子。同伞一样,欧洲的轿子肯定是从中国引进的。中国的轿子相当坚硬,里面没有印度那种垫子铺垫。皇帝的轿子是由八个或四组轿夫抬的,而普通的轿子则是两个轿夫。轿夫们均高大结实,穿着黄颜色的长袍,这种颜色只能是皇家使用。”
三、《帝国掠影》之中国刑罚
1、《帝国掠影》之中国刑罚
无论世界上那个角落,只要已建立了国家,都不会缺少司法和刑罚。只不过因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别,以及各国历史的差别,在刑罚司法上,各个国家不可避免地也必会存在差别。18世纪的英国,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由习惯和判例组成的普通法。他们在中国见到犯人肩上扛着枷,便敏感地指出,这颇似英国中世纪的“颈手枷”。或许正因如此,画家对中国的枷刑尤为关注,一连画了三种不同的枷。不过,因使团从未进入过地方衙门,他们对中国司法的认识也就仅停在“道听途说”的水平。画家所绘,除枷刑外,其它应为对“道听途说”的图解。
图片名称:宣读判词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8厘米横22厘米
原图无说明。一般来说,宣判应在官府大堂内举行,而不会在户外河边。很难解释画家何以如此构图。斯当东在大沽第一次见到审判后有一番描述:
“大沽的审判厅距离海神庙不远,法厅建筑在一个广大庭院的中心,系六角形,前面有宽大阶梯,屋顶由柱子支着。……六角大厅所有各边都有门窗,目的在给人一种温和的印象,意味着人人在法律面前受到同等的保障。好看的外表未必能代表实际的内容。法官座位上铺的是红布,有缎子坐垫。座上有六名官员。其中五个人可能是陪审员,借以制约法官一人专断。侍从和旁听人很多。”
但是当使团快离开中国时,斯当东对中国审讯的看法又有了一些变化::“法官在大堂上处理人事关系上的纠纷多,审判诉讼案件少。在中国,没有律师这门行业,但有才能和有文化的人,可以充当未成年的或无知识的人的辩护人。为了保证公正判断,本省人不准做本省法官。这种限制虽然可以帮助审判官不受人事关系影响,但不能保证他们不受当事人的贿赂。”
2、《帝国掠影》之打板子
图片名称:打板子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1厘米横20厘米
对中国这种最常见的刑罚,画家的说明如下:
“打板子在中国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刑罚。施刑对象主要是轻微的犯罪者,对各阶层的人都会使用。在审判时,如官员判的板子数量少,人们就认为这乃是温和的惩罚或宽宏的恩赐,犯人就要向官员磕头,感激这种恩典。如果官员的职位低于蓝顶子官级的官员,那么他上级就有权用打板子这种方式惩罚他。如果地位高于蓝顶子的官员,就只有皇帝才能决定是否打板子。
‘
板子’这件刑具是用劈开的竹子做的,有几英尺长。施刑时打在受罚人的屁股上,罪责越重,判的板数越多。挨板子的人若犯的是小过错,他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努力活动,说服执掌竹板的人轻打,不过必须要假装用力,以瞒过判官。至于从轻的程度,要看付多少酬金。据说有人愿意收钱替别人受刑。如果打到八十到一百大板,受刑的人就会受重伤甚至丧命。
如果官员不在衙门时,通常会有其下属代替判刑,但只能宣判对小错施罚的六个大板,如不小心没向在路上行进的高官行下马或下跪礼等等。”
斯当东对打板子的观察如下:“被打一顿板子,在欧洲人看来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但在中国,对任何人只要不是官吏,简略审问一下之后就可以责打一顿。总督不但有权撤换下级官员,而且对之施行除了杀头外的任何处分。中国老百姓的地位已经低到无可再低,即使被打一顿板子,他们也并不感到什么耻辱。中国政F采取体罚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安宁,因此就完全不顾及个人的人身安全保障。死刑必须经过法庭的审判才能决定。但中国没有陪审制度来核对事实。法官判案不重口头提出的证据,除非这些证据配合一定的事实和文件证明。处理轻微案件时,犯罪人按照宗教仪式举行一个宣誓,可以释放。为了逼问口供和同谋党羽,法庭上经常施行拷打。”
3、《帝国掠影》之穿耳刑
图片名称:穿耳刑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6厘米横23厘米
画家原说明:“中国的刑罚里,有一种是用尖锐之物刺耳之刑。图中所绘,是一个冒犯了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中国人,在被判打五十大板后,又立刻受到加刑,是一钏先用烙铁烙耳朵,再用手将尖钉刺穿耳朵的惩罚。
图上中间的那位,是个衙役。他手执的牌子上写的是犯人的罪名,以供众人了解。旁边那人是官员,正在责骂犯人。”
4、《帝国掠影》之审**
图片名称:审**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0厘米横25厘米
画家原说明:“这幅画的主题是审问娼妓。这样的犯人通常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打若干大板。如果罪责严重,还要增加枷锁的刑罚。但有时肉体的惩罚可以用罚金代替。
穿长袍的审判官有皇族血统,这从他胸前佩戴的圆形补子——一般每个官员胸前都要佩戴方形补子——可以判断。(按照清代制度,只有属于皇族成员且等级在贝子以上者,朝服胸前所佩戴之补子才为圆形。但他们不会出任地方官。如画家所画属实,此图不应为审**,最大可能是审家奴。——编者注)他的随从正在旁边笔录。随从系着腰带,上边挂着手巾、钱袋,还有一个装刀和筷子的盒子。钱袋是装饰,不能打开。
中国人用毛笔和印度墨水写字。笔是垂直拿的,字也是从一页纸的上边垂直写到下边,而且是由左写到右。衙役所戴帽子上的明显字迹,表明的他是哪家听差的。
囚犯的表现说明了官府的傲慢和粗暴的态度,不论男女犯人都要屈从于他们。”
5、《帝国掠影》之靠在树下的囚徒
图片名称:靠在树下的囚徒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3厘米横10厘米
画家原说明:“这种刑具,欧洲人称作‘勘苦’Cangue,中国人则称之为枷或木狗,——木制的狗。它是一块沉重的木板,中间有一个洞;或者说它是用两块木头拼起来的,中间空的部分正好卡住脖子,很像古代英格兰用过的颈手枷。除了中间一个洞外,旁边也还有两个洞卡住犯人的双手。有的犯人受到优待,只卡一只手,这样可以让他用另一只手抬起枷板,减轻压在肩上的份量。
枷上卡头的这部分,是通过用铁钉把两块木块连起来制成的。为了保险,还要在接缝处糊上一张纸封条,上面用大字写上受惩的原因,再加盖官府的印章。
这件象征耻辱的刑具的重量,通常在六十到二百磅之间。至于使用多重的枷,则要根据犯人枷戴它时间的长短及犯罪轻重而定。枷戴受惩的时间,从一个月至三个月不等,且中途没有间断。在被囚期间,有时狱卒会在早晨用链子拉着犯人走到城门或其它人来人往的地方。此时也允许犯人靠在墙上减轻一点压力。但这样一来,犯人整天都会暴露在众人面前,受到耻笑。只有在狱卒的帮助下他才能吃饭。没有官员的命令,枷锁的惩罚是不能结束的,若私行取下,就会挨若干大板。最卑鄙的惩罚形式莫过于让犯人向官员磕头,感谢官员对他改过自新的慈父般的恩典。”
6、《帝国掠影》之枷椅
图片名称:枷椅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1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枷锁的惩罚可能可与我们的颈手枷类似。在中国,如果犯的罪责较轻或行为不端,有时会被判在脖子上戴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木板。有时一只手、甚至两只手都要和脖子一样卡在木板的洞里。图中的样子不典型,比一般的情形轻得多。通常是双肩要承受沉重木板的压力。图中的枷锁只是限制犯人活动,而不用顶住沉重的木板。犯罪的情况通常用大字写在枷锁边上,或者像图中,写在另附的木板上。”
7、《帝国掠影》之押解犯人
四、《帝国掠影》之妇女与儿童
1、《帝国掠影》之妇女与儿童
图片名称:押解犯人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9厘米横23厘米
原图无说明。斯当东考察到的中国施刑情况如下:
“比较多的处分是罚款、坐牢、鞭挞和充军。危害国家、冒犯皇帝、或的罪行不得减免处分。误杀和谋杀的案件没有多大区别。窃盗和抢劫,除杀伤物主而外,都不判死刑。……在死刑中,绞死的处分比杀头轻。中国人认为身首异处是一件特别可耻的事。有一种刑罚称为‘枷’,是对轻微罪刑的处分。方法是把一块大木头中间挖一个洞,套在犯人颈部,另挖两个小洞套住犯人两只手。它是一种固定的适于步行的枷,犯人可以被枷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假如体力能支持,犯人带着枷仍然可以走动。但他们经常倚在墙或树上,这样可以减轻身上负担。看管犯人的,如果认为他们这样休息时间过长了,就用鞭子打他们,叫他们站起来。”
三、《帝国掠影》之妇女与儿童
1、《帝国掠影》之妇女与儿童
图片名称:贵妇人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1厘米横15厘米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地位不仅低下,而且永远处于从属位置,有些甚至仅仅是社会或家庭的点缀。但对外来观察者来说,妇女的一般状况却会成为他们着重观察的对象。这一方面是源自妇女这一群体本身就容易引起男人的注意,而中国妇女特有的小脚,则更易吸引起异域来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欧洲此时由于殖民扩张,正当于了解世界各地风物的时尚之中,某地妇女的衣着装束及行为,最反映某地的风俗。画家较为全面地绘制多幅中国妇女生活图不足为奇,他不仅画有上流社会妇女,也画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船工;除了她们的装束外,甚至还画了她们的家庭生活。
画家原说明:“除了用缠脚布把脚缠成三角形,使脚致残这种非自然的习惯外,这位身着长裙的上流社会女子的生活没有什么不适当的。特别是她头部的装饰,常常体现出很好的品味。妇女的头饰一般会用做衣服的绸料制成,尤其是其中绣花的部分,看上去极为漂亮。由于受到的教育有限,她们的大部分时间,或用来装饰居室,或用来养花养鸟。家养的鸟有的会唱歌,有的长有美丽的羽毛,样子也极好看。图中背景是北京西直门附近的花园。”
2、《帝国掠影》之上层社会母子与仆人
图片名称:上层社会母子与仆人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1厘米横20厘米
画家原说明:“中国妇女交际的要则,需依据她们的社会地会而定。社会地位较低的妇女与欧洲同等地位的妇女相比,受的限制要少;但中国中等社会地位的妇女在户外,却很少能见到,贵族妇女就更难见到了。她们的服装从来不会变成时髦的时装,仅有的变化是在珠宝饰物上,或者因季节改变服装才有变化。一般她们用欧洲人做内衣的亚麻布代替丝绸,在亚麻布的衣服外,穿质地精良的棉平纹布的马甲和裤子,除非天气需要,在外面再穿件绣花绸缎长袍。
一般中国妇女都会很仔细地修饰发型,插戴头饰,头发要用油梳得很光滑,在头顶上紧紧地盘成发髻;时髦者用金银簪子别住发髻,再在在前额戴一条天鹅绒制的嵌有钻石或珍珠的三角型饰带,并在头发的两边插戴绢花。图中这位妇女,肩上垂下一条象耳环般的用小珠子串起的梳苏,看上去象是衣服上的饰物。
画妆品的使用在中国妇女中是很常见的,其方式是用粉把脸擦抹得白里带红,在下唇上点一个红点,眉毛描黑,修整得又细又弯。妇女们的小鞋是精致的刺绣品,十分优雅,但因用了一条宽带子把脚缠住,所以人们从来见不到她们的裸脚。男孩子直到七岁都会在额头两边各留个爪髻。图中仆人戴一只低档金属制的手镯,就像低层阶级最常用的那种。”
3、《帝国掠影》之农妇
图片名称:农妇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6厘米横21厘米
画家原说明:“农妇们最常穿的衣服,是蓝底或棕底且带有黄绿花纹的棉袍。她们中所有的人,除了干农活或打鱼外,都要仿效前辈虚荣地缠足。图中几位农妇正在缠棉线。一般来说,她们看上去都挺难看,脸上也缺乏受到鼓励后的那种满足的表情。”
4、《帝国掠影》之拾粪的孩子
图片名称:拾粪的孩子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7厘米横21厘米
画家原说明:“很多穷人,特别是老人和孩子,收集各种动物的粪便作肥料卖钱。中国人大都是农艺家,对肥料的效应比任何人都懂得多。中国人在对肥料的经济分配上,是世界上最好的。看到小孩子们为了能捡到一些马粪,紧紧地跟在骑马人后面,感觉很滑稽。如果骑马的人也‘大便’,这就更有价值了。(这是对某些西方访问者感到吃惊的事物的一种好的描述 ——自从18世纪以来就是这么做的。绝大多数西方人距离农业是那么遥远,以至于他们不能够经济地使用粪便,他们也完全不知道人类的粪便可以使用,就像已经用过的那样——吴芳思注)”
斯当东也注意到中国人的积肥:“中国人非常注意积肥。大批无力做其它劳动的老人、妇女和小孩,身后背一个筐,手里拿一个木耙,到街上、公路上和河岸两边,到处找各种动物粪和可以做肥料的垃圾废物。除了家禽粪而外,中国人最重视人的尿粪……中国人把这种粪便积起来,里面搀进坚硬土壤做成块,在太阳下面晒干。这种粪块可以做成商品卖给农民。”
5、《帝国掠影》之母与子
图片名称:母与子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6厘米横21厘米
画家原说明:“这是一幅健康的母与子的画,尽管他们的服装很简单。妇女的头发是按与我们英国相近的方式梳起来的。但我希望英国女士不要模仿中国妇女缠足,小脚使妇女们行动相当困难。”
6、《帝国掠影》之女仆和孩子
图片名称:女仆和孩子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1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图中是一个女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从他们的衣着上可以看出来。女仆和女主人的衣着的式样是一致的,但质料不同。仆人穿棉布衣服,主人穿丝质衣服。一般中国女人都打绑腿,但特别贫穷的人除外。”
7、《帝国掠影》之中国妇女发型与脚的素描
图片名称:中国妇女发型与脚的素描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7厘米横20厘米
原图无说明。中国妇女经缠裹的双足,是英使团在一踏上中国领土——舟山群岛时,就不约而同就注意到的现象。对此斯当东有过长篇议论:
“绝大部分妇女的脚,即使是中下层的家庭妇女,都是裹得很小的。看上去好像她们的脚的前半段被切断,只剩下后半残部,将残肢裹绑起来。裹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种风气主要来自上层社会的妇女。她们从小就裹起,大拇脚脂不动,把其余四个脚肢硬弯到脚面下,逐渐使骨头折断,藏在下面不能分开。
虽然在幼年时代人的骨头比较软,但是强迫使它不按自然的规律发展,总要经过一段痛苦难忍的过程。小孩子不了解脚裹小了能使人羡慕,这就需要母亲随时注意防止女儿设法放松脚上的绑带。绑带长时间绑在脚上,最后把它裹成很匀称的小脚。……裹脚的风气如此根深蒂固,据我们的中国翻译讲,以后又为无数事实所证明,同一个家庭的姐妹二人,其它的条件完全一样,假如一个人是裹脚一个人是天足,后者即被全家所看不起,永远低人一头。
很难想像这种奇怪习惯的来源,也不容易想出,男人为什么把它强制性地在妇女中推行。假如男人的目的是把妇女们关在家里不让她们出去,那么,他们尽可以用其他方法作到这点,而不必残忍地损害到妇女的身体机能。土耳奇和印度的妇女比中国妇女更避不见人,但她们并没有裹肢的风气。这样奇怪的风气并不是只依靠着男人的强迫力量所能维持的,妇女本身也必需对这个习惯抱着积极的态度,它才能行得通,维持得久。……假如我们想想英国妇女们束胸的痛苦,但大家还要在这方面互相竞赛,我们能她们的裹脚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五、《帝国掠影》之匠役与苦力
1、《帝国掠影》之匠役与苦力
行业是某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的集中反映。对一个外来观察者来说,在看到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后,可以较容易地对该地区的社会状况做出基本评判。这也就是19世纪广东外销画大量绘制360行画的原因。英使团在中国看到了一些有别于英国的行业,画家随手作了描绘。由于他们在中国活动的范围有限,亚历山大笔下的行业图当然也就不可能是中国行业的全面体现。不过,相对于19世纪西人爱画中国行画来说,亚历山大所画的中国行业图,可以称之为360行画之滥觞。
图片名称:游方铁匠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6厘米横24厘米
画家原说明:“这是一件关于东方的奇怪之事:最漂亮的东西竟是由简单笨拙的工具做成的。此外,手工艺工人也不在工厂里工作,而是带着他们的工具走街串巷。图中这位游方工匠比其它手工匠人的工具要多,那种最简单的技术除外。中国的铸铁很轻很好,但是熟铁不好,他们还做不出合格的合页、锁和钉子。铁匠的风箱,是在一个箱子里装上活塞和抽气管组成的,平时放在铁匠身边,不使的时候,就拿它来装工具。剃头匠坐在他们的柜子上,游方木匠用尺子当手杖,也用同样的箱子当板凳和工具箱。在整个中国和印度都能看到这些走街串巷的工人及他们的工具。”
画家敏感地将游方铁匠与工厂铁匠作对比,显然与英国当时的冶铁业有关。18世纪的英国已是一个冶铁业十分发达的国家,谢菲尔德、利兹等城市高炉林立,铁水滚滚;水力驱动鼓风机的发明,使原来每周生产10吨生铁的高炉,提高到40吨以上;谢菲尔德一个城市的钢产量,竟然占到全欧洲的50%!差距如此之大,中国的游方铁匠,对画家来说就不能不给予关注了。
2、《帝国掠影》之灯笼匠
图片名称:灯笼匠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4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那样发现灯光和火。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他们做得那么好。他们能用任何材料制做灯笼。常见的是用画纸做的。最漂亮的灯笼,是在丝绸或玻璃的罩子上绘有图画,并延伸出各种装饰框架,还挂上不同颜色的缨穗。有些灯笼是用极好的羊角制成的。二月间,中国人庆祝灯节,每个人都会带上灯笼,有鱼形、动物形、鸟形,还有树形且带有花和水果的灯笼。每种灯笼都上有合适的颜色。但灯笼上所绘的画却很一般。”
斯当东对灯笼也有记录:
“有的灯笼是细丝纱做的,里面有精细木架,上面绣着各式花鸟、昆虫和水果。有些是角制的,细薄透明,看上去好似玻璃。中国人喜欢角制灯笼,不喜欢玻璃制的,因为前者更省钱,更轻便,不怕摔碎,同时易于修补。这种灯笼约两英尺直径,做成圆柱形。每个灯笼只由一只角做成,当中看不到一个节或一个缝。中国人家庭、庙宇,或庆祝游行大量使用这种灯笼,因此他们在制.造的技巧上随时不断地得到改进。一般用的是绵羊或山羊的角。根据当地人讲,制.造方法是把羊角放在滚水里煮一下,以后把它切开弄平,很容易地撕成两三张薄片。连接这些薄片的时候,首先把它们放在热蒸片上蒸软,然后非常仔细地把边缘刮薄,两张连接在一起,用铗子铗紧。这样两张就自然连在一起,接缝地方并不显,做到天衣无缝。这样做法可以把角任意拼凑多大。制.造方法非常容易,但很少其它地方懂得这门手艺。”
3、《帝国掠影》之烟袋匠
图片名称:烟袋匠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2厘米横16厘米
原图无说明。画家画烟袋匠与使团见到的中国吸烟风气盛行应该相关。关于吸烟,斯当东的观察如下:
“中国人用竹管吸烟。吸烟的习惯在中国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流行,不分男女,甚至小孩都吸烟。十岁左右的女孩子从家里跑出来观看过路的使节团,嘴里也含了一根竹烟管。这种烟草,根据欧洲人的说法,是从美洲传到旧大陆各个角落的。但根据记载,很难查出是什么时候流传到中国和印度,印度人也大量种植和吸用这种烟草。……烟草在中国也可以研成碎末用。很少中国官员身上不佩戴有一个装饰性的小玻璃瓶,里面装有鼻烟。他们倒出一点在左手背上,然后用右手大姆指和食指捏着送到鼻孔里吸进去,每天吸几次。”
4、《帝国掠影》之裁缝匠
图片名称:裁缝匠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2厘米横16厘米
原图无说明。中国丝棉织业发达,丝绸棉布在当时已是大城市中的重要商品。远销欧洲的最为着名的布匹称“南京布”。斯当东在过长江见到棉田后说:“这里生产一种特殊品种的棉花,欧洲人称这种棉花所织的布为南京布。一般棉花包着种子的纤维是白色的,但以南京为省会的江南省的棉花纤维同它所织出的布都是黄色的。”当使团抵达杭州后,斯当东又看到:“城内主要街道上大部分是商店和货栈,其中许多规模之大不下于伦敦同类栈房。丝织品商店最多,也有不少皮毛和英国布匹商店。”18世纪中叶,京中商业街已出现裁缝铺,亚历山大画下裁缝匠不是偶然。
5、《帝国掠影》之正在按摩的剃头匠
图片名称:正在按摩的剃头匠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4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在印度和中国及整个东亚,男人们的奢侈是到理发店去享受的。由理发师按摩他们的关节、肌肉,直到伤痛渐轻,理发师也为顾客掏耳朵、鼻子,和做各种能使顾客高兴的事。当他们给顾客讲逗乐故事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围观。这种大量的会讲故事的人在《天方夜谭》里就有。”
6、《帝国掠影》之更夫
图片名称:更夫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3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在中国所有的大城市里,巡警的工作效率相当高,以至晚上极少有骚乱发生。更夫每天晚9点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早5点。城里的街道笔直,夜里十字路口的大门要关闭。更夫巡夜从第一个门开始,直到他在中途遇到另一位更夫。他左手拿着一个竹筒,右手拿着一个梆子。从晚9点开始,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敲打竹筒记时。这声音大得使人生厌。每个更夫还都提一只纸灯笼。在城门和主要街道都有卫兵站岗的哨所,如果需要的话,卫兵可以帮助这些巡警。由每十户人家组成‘保甲’,以对良好的行为或九个邻居负责,这种制度是很罕见的。白天在穷人间有各种争吵和噪音。”
斯当东对此也有观察:
“北京人口虽有三百万人之多,但秩序良好,犯法事件很少。同英国古代十家联保制度差不多,在北京每十家中有一家必须对其余九家的行为负责,实际上也就是九家归一家管。城内打更守夜制度严格执行,全城好似一个兵营,人们住在里面享受安全,但也受一点限制。”
7、《帝国掠影》之等待雇主的挑夫
图片名称:等待雇主的挑夫
年代:1793年
尺寸:纵23厘米横16厘米
画家原说明:“中国人中有好几百万是完全靠水上生活的。运河上各种船只,有的是运粮运货的,有的是载客的,有的是喂养鸭子的,有的是捕鱼的。有的船有桅杆和帆,有的用极大的浆划,有的则靠竹杆撑行,还有一些靠纤夫拽;还有极罕见的,是有的船是靠马来拉。图中船头很明显的地方,吊着一只锣,是用来规范纤夫们的行动的。”
8、《帝国掠影》——纤夫吃饭图之一
图片名称:纤夫吃饭图之一
年代:1793年
尺寸:纵34厘米横22厘米
画家原说明:“当风或潮与船行的方向相反时,船上的帆和橹就要放在一边,而用拉纤的办法拽船前行。船的大小和当时水流的强弱决定纤夫的人数,经常是用20人。监工如果认为纤夫偷懒,纤夫就会挨鞭打。这些穷苦力吃的主要是米饭。他们觉得,如果能加上一点油炒的青菜,或者一点动物的下水,像肝或腰子配米饭,那就是很奢侈的饭菜了。图上画的是他们正在一个陶炉子上做饭。站着的那个男人正用通常的方式吃饭:把碗端到嘴边,用筷子拨拉米饭。虽然纤夫们有时是穿草鞋,但多数时间是打赤脚。他们的辫子是一圈一圈缠在头上,再把辫稍掖进去的方式处理的。放在地上的穿有绳索的平木板即纤板,纤夫们在拉船时把纤板放在胸前。”
英使团的船队进入运河后,见到的最常见的行业是纤夫。斯当东的观察如下:
“遇到逆风或逆流摇不动桨或力量不够时,就用纤拉着船走。在其他的国家,这种劳动多是用驴马来做。在中国不仅人工便宜,而且处处不惜用人力,凡人力所能做到的事无不用人做。在这种情况下,拉绳一头绑在桅杆顶,同另一根绑在船头上的绳子接起来。绳子很长,上面结成许多活圈,纤夫把头伸进圈里,绳圈达到人的胸部,绳圈上多半绑着一块木板,这样可以减少一点绳子压迫胸部的力量,妨碍肺部呼吸。纤夫排成一条直线拉船的时候,嘴里唱着一种流行歌。这一方面是为了统一步伐拉着船,增加拉的效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着唱歌来使其忘掉劳动的辛苦,甚至使其情绪更加兴奋。
平均每一个游艇用十五个纤夫,全体载运使节的船只共用五百纤夫拉。两班纤夫轮流调换,还要有准备调换的五百人。这些纤夫都健壮,肌肉发达,但都显得特别拱背。在夏天他们赤露着上身,皮肤是铜色的。遇到水浅的地方,他们须要赤着全身下水拖船,他们的下身皮肤却也相当白晰,并不像上身那样颜色。”
8、《帝国掠影》——纤夫吃饭图之二
图片名称:纤夫吃饭图之二
年代:1793年
尺寸:纵16厘米横22厘米
画家原说明:“这幅图画的是乡下一伙普通的人在吃饭。图上这些人的特殊职业是在运河上拉纤。地上撂着几块木板,那是他们搭在胸前用来拉纤的。在图中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常见的运货的方式,那就是以肩膀作竹杆支点,杆子两端吊两只筐装东西,即挑扁担。”
综合 2022-01-09 19:03:1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