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组织到其它社会建制  ——西方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张趋势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经济组织追求效率所产生的示范作用
  经济组织从来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即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这对其它社会组织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经济组织的示范作用在管理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大致上可划分为从提高单个人的劳动效率到追求组织的效率,再到实现社会的整体效益这三个阶段。
  随着蒸汽技术与电力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运用,投射到经济组织中的科学理性很快转化为旨在提高效率的工具理性,这种工具理性要求以规范化来取代纯经验的方法。“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则将之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泰罗对科学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如何提高工厂中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开始的,他通过工时实验、搬生铁块实验、铁锹实验和金属切削实验的研究得出结论: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主要在于操作方法的改进以及有关要素的标准化和制度化;科学管理就是借助于技术手段,进行标准化、计量化作业。科学管理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空前增长,以至于当时技术比美国还先进的英国不得不向美国学习科学管理。在这一时期,以效率和规范为主导的管理思想开始影响其它社会组织和社会建制。
  科学管理生产的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它所关注的仅仅是通过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效率来提高整个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忽视了对人的关怀,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因此引起了工人的憎恨。
  “霍桑实验”为拓展科学管理的思路带来了转机,通过梅奥等人对实验结果的解释,管理学家们认识到,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在安全感和归属感等方面的需要更为重要,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由此而兴起。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主要从人际关系和人性的角度来研究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规律,研究如何发掘组织中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其它社会组织和社会建制提供了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参考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系统科学的广泛应用,管理理论进入“丛林”时期。以前的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是强调动作的标准化或者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此相区别,这时的管理理论开始把研究的重心转向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经济效益,更强调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更注重通过适应政府、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大环境来提高经济效益。美国着名管理学家西蒙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是贯穿于管理活动始终和所有环节的关键的因素;弗里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理论,主张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考察管理活动,提出了“协作系统”的概念,要求把组织单位作为系统来进行管理;经验主义管理理论则主张以企业的管理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案例分析法为主来提高管理的水平等等。近些年来,以“求生求胜”理念为主导的战略管理和以“求知”理念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开始涌现,这些理论都旨在说明,经济组织中管理手段的灵活性和整体利益的持久性非常重要。经济组织中上述管理思路的转变,也为其它社会组织和社会建制中的管理活动提供了借鉴。
    二、各种正式组织在结构、功能上的可比性和管理原则上的相似性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为着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建立的,其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目的而展开的,管理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都是围绕自己的目的而设定的。正是目的性使得各种社会组织在结构、职能等方面有了可比性,在管理的原则等方面有了相似性。这也是管理学研究领域扩展的重要原因。这种可比性与相似性是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的,只有熟悉管理思想的演变史,才能真正领悟到。
  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为管理活动给出了科学的定义。泰罗为了完善“效率原则”,对管理的职能进行了划分,把计划与执行分开,主张设立专门部门来承担计划工作。科学管理学派的另一个杰出代表埃默森基于效率概念的可移植性,提出了适合所有工厂的“效率十二原则”。“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不但对企业中的活动进行了划分,指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是所有企业的共性,从而把管理活动突现出来,而且把领导职能一般化,提出领导不但要懂得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还要掌握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并灵活加以运用。“组织管理之父”韦伯则针对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社会组织在结构上的相似性,提出了“行政组织体系”即“官僚集权组织”这一范畴,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必须通过职务和职位来管理,而不是通过世袭地位来管理。他认为行政组织是最符合理性原则的,效率最高的,具有其它组织无与伦比的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的组织。可以说,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原则的逐渐演化与人们对各种正式组织在职能与结构上的可比性的认识是互为表里的。
  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起主导作用的时期,管理学家们强调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逐渐被重视起来。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研究的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人的行为和态度。布莱克和莫顿提出了一种二维的领导模式——“管理方格理论”,使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尽管行为科学管理学家们的观点各有千秋,但都聚集于对组织中人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揭示。他们认为,在任何组织中,这种共性都是存在的。这种看法,也有助于把管理经济组织的原则扩散到其它社会建制中。
  20世纪后半叶,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不但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使之步入“丛林”时期,而且使研究的领域也从以经济组织为主迅速向其它领域扩展开来,所抽象出来的管理原则更为一般化和更具普遍性。管理过程学派师承法约尔,以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一种实际而普遍的过程,同组织的类型或组织中的层次无关,其核心部分如直线或参谋制、部门化、管理制度、管理评价、管理控制技术等,广泛适用于各种组织和组织中的各个层次。社会系统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其代表人巴纳德把正式组织视为包含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三大要素的“协作系统”,提出了“效率和效力”原则,用以解决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相一致的矛盾。西蒙的决策理论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认为应当认真研究决策中思维过程的一般特点,提出“满意而非最优”和“有限理性”的决策原则,强调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在技术上的区别和相互的配合。这一时期的管理学不但对管理的要素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所概括的管理原则更加泛化,管理理论出现哲学化的趋势。
    三、科学方法和人性分析方法的广泛适用性
  从学科发展的历史看,管理学一开始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学,是在经济组织中如何规范人的行为的科学,带有强烈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色彩。同时也必须看到,管理学也绝对不是离开其它学科独立生成的东西,它从社会学、心理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中得到了启示,吸收了精华。反过来,管理学家们研究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时采用的方法也给研究如何加强对其它社会建制的管理以重要启示。
  “泰罗时代”的科学方法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之上的。运用的主要是分析方法,通过实验、归纳和分析,制定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规范化的管理职能,来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法约尔和韦伯所遵循的是科学化的工具理性,过分强调操作程序的科学性,使整个管理机构变成了工具或机器。科学的管理理论在人性分析方面,视人为物或把人仅当作经济动物,注重金钱对人的刺激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总的来说,这个时代的管理实践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了人的极端异化。
  到了行为科学管理时期,科学方法与人性分析方法是结伴而行的。行为科学是“使用科学程序观察和解释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科学”,从解决管理工作中人的问题着手,行为科学管理学家一方面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依靠试验、抽样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使管理研究更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系统性和可控性,力图使管理的过程更科学化,以实现了管理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科学化。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来分析人性,不光关注人的经济行为,而且从社会性角度来理解人。各种各样激励理论的出现则说明了人性分析方法视野的多样化。
  系统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给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以及数量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学派无不打上了系统科学的烙印。它们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基础,从整个组织所处的环境来考虑管理行为。其中数量管理科学学派还采用了多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会计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交融起来,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方法来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管理学同其它学科的结合说明,管理学把各类科学衔接了起来,管理不再是只针对物或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式组织中的管理,成了以人为本的、把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融为一体的管理。
  在管理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科学方法和人性分析方法的运用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是不一样的,但其一般趋势是,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龙头”,总是获得先机,然后再给其它领域的管理学,如行政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军队管理学等部门管理学以启迪和借鉴。这是因为,经济基础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其它社会组织的建立、存在和发展最终都是围绕人类的经济行为而展开的。
  随着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和各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日益丰富,管理理论也出现了两极化和层次化。就两极化而言,一方面,从具体到一般,具有普适性的管理理论在不断发展,如理论管理学、一般管理学;另一方面,从一般到具体,出现了更多的应用管理理论,如企业文化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就分层次而言,管理学的分支更为具体,如一级分支经济管理下出现了二级分支商业管理、财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把握管理学研究领域变化的趋势时,既要看到诸领域在管理上的共性,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移花接木,机械地照搬。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来看待管理理论发展中的一般化和具体化,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对管理学提出的新要求。
理论月刊武汉33~34C3管理科学李霄山20032003本文依据管理理论演变的历史,从经济组织对其它社会建制的示范性、各种管理活动的可比性和相似性、科学方法与人性分析方法的普适性等方面,剖析了西方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张趋势。李霄山 海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 430033 作者:理论月刊武汉33~34C3管理科学李霄山20032003本文依据管理理论演变的历史,从经济组织对其它社会建制的示范性、各种管理活动的可比性和相似性、科学方法与人性分析方法的普适性等方面,剖析了西方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张趋势。

网载 2013-09-10 21:33:24

[新一篇] 從算法角度分析兩類情報檢索系統[*]

[舊一篇] 從選擇論看社會制度的變革  ——關于“兩個必然”的新認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