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择论看社会制度的变革  ——关于“两个必然”的新认识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2)06-0004-06
  自苏联解体以来,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这一问题,可说是个时间跨度最长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因此,单靠实证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基本原理上有所创新。本文从哲学反思入手,探讨关于这一理论的方法论问题,试图为这个问题的解析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通道。
  一、研究社会制度变革的方法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主要是前苏联哲学家)将历史唯物论总结为三大块:一是三个决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三是两大动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动力)。这套理论是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来立论,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确认社会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客观决定论。这套客观决定论,几十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也是论证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的思路是: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又是控制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便会发生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实际上有多种因素可影响生产力发展,除生产关系以外,政治和文化也有作用。说资本主义由于阻碍生产力发展而必然灭亡的论断,理由不充分,用决定论解释两个必然,说服力也不够强。这种决定论的缺陷是忽视了主体的作用。
  研究社会制度变革,除运用决定论以外,人们也运用选择论,笔者曾发表过《一元决定论和二元选择论》(载《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选择论的思路是将人看作主体,将人作用的对象——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看作客体,人的实践活动是主体联系客观的纽带。主体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在处理与客体关系上是有选择的。人经过多次实践,反复选择,最后决定选择某一条轨道,这样选择转化为决定,某一轨道成为必然趋势,就转化为规律。主体按照自己的主观目的进行选择,最终出现的客体,必然是主观符合客观的产物。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社会制度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当人选择的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性质时,或者说主观符合客观时,这种生产关系才能出现。故社会制度既是主体选择的结果,又是主观符合客观的产物。
  从人类历史看,人是主体,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是客体;从创造过程看,每一种文明都包含有主体和客体,以物质文明而言,生产力包含有物质客体,也包含有人这一主体。决定论用于解释历史最为有效,因为历史上的主体已消失,其实践活动的结果也就是人选择的结果,完全对象化于客体中,可以单考察客体,视历史为由客观决定的客体的发展历史。人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而且人又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研究现实活动及未来发展趋势,就要对主体进行考察。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可以决定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但不可能决定最终的制度,还要从主体中找根源。从主体中找根源就要追溯到人的本性,非此不能贯彻理论的彻底性。
  人的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辩论了几千年。中国的战国时代就有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古希腊、古罗马也有类似的辩论。其实人的本性很简单,就是避害趋利。避害就是求生存,趋利就是生活得更好。避害趋利也就是求生向上。全人类以及国家民族的、阶级的、宗教的、文化的、职业的等社会集团,也具有避害趋利的本性。普通人只是关注个人的避害趋利,杰出人物关注的是更多人的避害趋利,民族英雄关注本民族,革命者关注本阶级,圣贤仙佛关注的是全人类,这些杰出人物的人性用求生向上来表述更准确些。从芸芸众生到圣贤仙佛都具有避害趋利、求生向上的本性,这可称之为性上论。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习惯看法,认为研究社会制度的变革,只能完全着眼于客体(生产力),将主体视作由客观决定的主观意识,一谈到人性就被视作唯心论。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所论述:“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指边沁的效用原则)运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页。)。在《哲学的贫困》中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56页。)。马克思又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并不需要多大的聪明就可以看出,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和教育的万能,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6页。)。从人性中推导出的各种要求,只有未来的理想社会才能满足,因而马克思说法国唯物主义“直接导向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财产”。由此看来,将人性与两个必然联系起来,是符合马克思上述论断的。
  二、社会进步的两条轨道——发展与平公
  人为了生存首先要进行生产活动,为了生活得更好(向上),就要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符合人求生向上的本性,人必然沿着发展生产力的轨道前进,这可称为发展轨道,同时这也是人的一种必然选择,发展轨道也是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呢?从历史经验得知,人与人协同前进,最有利于发展,只有人与人关系和谐才能实现协同,只有人与人平等才能和谐。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协同最有利于发展,最符合人求生向上的本性,必然成为人的最终选择,称之为平公轨道,也是平公规律。
  (一)发展轨道
  人类要生存,首先选择的是发展生产力,沿着发展生产力的轨道前进。
  生产力发展总的趋势,就是主体力不断增大,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能力不断提高,集中体现在人的智力不断提高上。智力是主体的力量,又对象化到客体上,主要是生产力上。
  世界各国生产力有共同的发展轨道,以劳动工具为标准,先后经历了石器、铁器、手工机械、蒸汽机、电力几个时代。电力时代以后,人们先是称之为原子电子时代,后又称之为信息时代,而原子电子和信息所代表的生产力,都是科学技术起主导作用,称之为科技生产力较为准确,以往的可称为自然生产力、土地生产力、机器生产力。
  生产力要素组合为产业,自然生产力组合为牧业经济,土地生产力组合为种植经济,二者合称为农业经济。机器生产力组合为工业经济,科技生产力组合为知识经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轨道从产业结构上看可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个阶段。
  当前生产力发展的最高阶段,从生产要素上看是科技生产力,从产业结构上看是知识经济,而从功能上看,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即向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前进,即是古人讲的“天人合一”。至此可以看出,发展轨道有两个含义:一是人类沿着发展生产力的轨道前进;二是全人类有共同的(生产力)发展轨道。发展轨道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又是发展规律。
  (二)平公轨道
  生产力是客体,全世界有共同的发展轨道。人是主体,有没有共同的发展轨道呢?人的发展体现在人所创造的文明上,而人的本性即寓于精神文明(文化)中,经过长期积累而沉淀为文化。世界上最普及的传统文化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家文化,都是在各地独立产生,彼此没有传承关系,这些不同文化在价值理念上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崇尚平等和谐。佛教讲众生平等,基督教讲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伊斯兰教讲人人是兄弟,孔子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上述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平等精神,难以用社会存在来解释,是源于人的共同本性。人有求生向上的本性,这是马克思讲的人的一般本性,而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求生向上的目标则是变化的,这是马克思讲的“历史性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不平等使得冲突斗争一直继续下去,人类社会陷入内耗之中,阻挡着人实现求生向上的目标。人类的成长包含智力增长和理性增长,从而能逐渐领悟到人际关系平等和谐,消除内耗,形成合力,最有利于满足人求生向上的本性,故平等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是一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价值观念。
  平等是人们相互间的相同性,是指与权力和利益有关的相同性。法国《人权宣言》称:“平等就是人人能够享有相同的权利”。现代美国政治学家萨托利说:“平等表达了相同性概念。两人或更多的人或客体,只要在某些或所有方面处于同样的、相同的或相似的状态,那就可以说他们是平等的”(注: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我国《辞海》(1989年版)注解:“平等是人们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判断,而平等这一价值观念具有客观性,可以明确界定。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正义、公正的理解不同,甚而大相径庭,但对平等的理解并无歧义,如私有制是经济上的不平等,任何人都无异义,但私有制是否符合自由、民主、人权、正义、公正原则,人们的理解大不相同。由于平等具有客观性,可以明确界定,则平等程度可作为衡量各种社会规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制度、政策等)的标准。如民主是当今公认的政治规范,古希腊奴隶社会就有民主制,但奴隶没有选举权,在选举权上,自由人与奴隶不平等。19世纪欧美国家实行的民主选举,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的不平等,但在种族、性别、财产、文化水平上仍存在不平等的权利,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消除了选举权的不平等现象。由于选举费用高昂,无产者既无钱又无时间参加竞选,被选举权存在不平等。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可消除这一不平等现象。可见,民主的进步,可用平等尺度来衡量。自由的原意就是打碎枷锁,其实质就是平等。奴隶社会自由民与奴隶不平等,奴隶就没有自由。争取自由实质上是争取平等。法国大革命打碎了贵族与平民的不平等,又产生了无产者与有产者的不平等,有产者有自由,无产者无自由,欧文称法国的自由社会为人间地狱。可见,平等是衡量自由的标准。
  现代人讲尊重人权,而对人权的说法不一,只能用平等来衡量,人人平等地具有生存权、发展权、人身权、公民权就是尊重人权。对正义辩论了几千年,用平等来衡量便迎刃而解,无论是国家关系或是人际关系,平等就是正义,不平等就是非正义。可见,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与其他价值观念处于不同层次,更带有根本性,是其他价值观念的基础。同时,平等又是一种实际状态,一个社会的平等程度是可以明确界定的,故平等是衡量各种规范的根本标准。
  同平等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是公正,平等是相同,在社会规范中人人处于相同的,平等的地位就是公正,故公正是平等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认为,公正、公平、公道、正义内涵相同,处于同一层次,平等则处于更高层次。今举例来说明之。中国从隋朝开始采用科举制选官,全国用一个考题,在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因而是公正的。科举制打破了门第不平等,因而是公正的。科举制打破了门第不平等,比世袭制、举荐制要平等,也就更先进。但科举制存在男女不平等,太平天国首开女科考试,体现了更高程度的平等,在制度上是一大进步。可见,公正所回答的是:能否平等地执行制度,能平等地执行为公正,否则为不公正。平等所回答的是,制度本身是否先进,体现的平等程度高为先进的制度,体现的平等程度低为落后的制度。因此,平等又是衡量制度文明的标准。以历史为坐标,平等是衡量社会规范的标准,标明规范所体现的平等程度;以现有社会为坐标,平等是衡量执行规范的标准,同一规范平等的对人对事就是公正,不平等就是不公正。历史沿着平等公正轨道前进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革命,推翻旧制度,打破旧规范,建立新规范,新规范一定比旧规范更平等。二是改革,在现制度范围内完善规范,更重要的是公正地执行规范。通过革命和改革两种方式,社会沿着平等、公正的轨道前进,平公轨道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故而形成平公规律。平公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主体前进的目标。但主体与客体是同时前进的,单从主体自身尚不能充分证明这一规律,还要从客体中找原因,从生产力发展中可以找到平等(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卢梭称,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马克思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47页。)。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不发展,停顿在原始社会阶段,也就没有不平等,正是发展产生了不平等,最后仍然是依赖发展来消除不平等。
  生产资料和产品都是财富。一个集团占有的多,一个占有的少或一无所有,产生了经济地位的差距,并由此引起了社会地位(核心是政治地位)的差距,这种差距又引起了集团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社会,最主要的集团斗争是阶级斗争。劳动阶级处于社会底层,在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上与剥削阶级存在巨大差距,阶级斗争的目标是减少和消灭这一差距,争取平等。中国农民军提的口号是“均贫富”、“等贵贱”,就是消灭不平等。法国大革命是争取民主、自由,实质上是要消灭贵族与平民的不平等。当代世界,反对种族、种性、性别歧视,也是争取平等。阶级斗争乃至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争取平等的斗争。其原因在于,平等是个现实目标,消除了现实中存在的不平等,也就实现了平等目标。自由、民主、人权等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个理想目标,只有通过平等才能实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也就必然推动社会向平等的目标前进。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趋向于平等的历史。
  原始社会部落内部是平等的,部落之间也不平等。因为人刚从动物脱胎而来,保留有兽性的习惯,弱肉强食,存在有杀死吃掉俘虏的现象,是最不平等的。奴隶社会把战俘用作奴隶,能活下来,比以往杀死吃掉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也较为平等。奴隶社会把奴隶视作牲畜或工具,进行买卖,甚而任意杀戮,是很不平等的。到了封建社会,才开始把劳动者看作人,不能买卖和任意杀戮,远比奴隶社会平等。中世纪的欧洲,在自由民主方面不及古希腊、古罗马,但比古代的欧洲更平等,以平等为标准,中世纪比古代更先进。封建社会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为封建主服徭股、交地租,也不平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有了完全的自由,消除了人身依附关系,比封建社会又平等得多,而经济上的不平等严重存在。社会主义是要消灭阶级,实现最充分的平等。共产主义就是平等的社会。只要存在各式各样的不平等,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斗争,一直斗争到平等为止,共产主义是最平等的社会,从而就是最终制度。
  从几千年的历史看,两条轨道是同向的,不可逆转的。生产力总是在发展,不可逆转,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是必然要灭亡的。历史之趋向平公也是不可逆转的。新的社会制度比旧制度更平等,新制度一旦产生,就不可逆转。就某一具体的制度、体制而言,平等的总是取代不平等的,如共和制取代君主制,民主取代专制,一夫一妻制取代多妻制或多夫制,都不可逆转。种族、民族、种姓、性别、宗教歧视,为平等所取代,便不可逆转。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经过长期斗争取得的福利,是向经济平等迈进一步,也不可逆转。由于平等取代不平等有不可逆转性,因而社会沿着平公的轨道运行,不平等不公正的制度是必然灭亡的。
  从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看,或者说从几十年、上百年的实际情况看,历史并非直线前进,而是曲折前进,复辟倒退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历史沿着两条轨道并非同步前进,而是倾斜式前进。原始部落是公有制,私有制比原始部落不平等,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取代公有制是倾向于发展而背离了平等。这是黑格尔的恶动力说的一个证明。印度与俄罗斯有些地区,在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一直保留土地公有的公社制度,马克思称之为亚细亚生产方式,这就是向平等倾斜。自由这一价值观念在西方长期盛行,在于它倾向于发展,但背离了平等。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正与发展两种倾向。历史曲折前进,时而倾向发展,时而倾向不平等,政治斗争则要打破不平等。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发展,但目前是拉大了贫富(包括国家与个人、集团)的差距,加剧了不平等,时常兴起的反全球化示威,就是一场争取经济平等的政治斗争。
  历史的进步体现在人创造的文明上,生产力是衡量物质文明进步的根本标准,平等是衡量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进步的根本标准,两个根本标准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而不能相互代替,社会沿着发展生产力和平等公正的轨道前进,从而形成了发展规律和平公规律。发展规律是指生产力(客体)的运行轨道,当然属于客观规律。平公规律所揭示的是由人选择的主体的运行轨道,但并非随意选择而是必然选择,故平公规律同样是客观规律。再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人们把社会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次,认为生产力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是由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决定的,其自身并无规律。平公规律则揭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千古奥秘:政治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一方面适应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同时有其自身的规律,那就是沿着平公轨道前进。
  三、知识经济与两个必然的实现
  发展与平公是人类必然选择的两条轨道,也是长期起作用的客观规律。但由于时代潮流的变化,人的选择倾向会有所变化,从而客观规律地实现形式会有所不同。而标明时代潮流的基础性因素是生产力,在历史上,正是工业生产力推动了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的转化。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在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称之为工业社会,能源、材料、机器是主要因素,这些物质生产资料可以公有,也可以私有,这正是两种社会制度得以长期共存的生产力基础。到了20世纪末,科技成为生产力主导因素,知识经济已露端倪。从21世纪起,开始了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世界将出现新的变革。
  知识经济是一种科技生产力。科学技术有个基本特点,那就是公有性。科学是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任何人无法据为己有。技术专利可为部门或个人所有,但一般只存在20年,当人们掌握了科学之后,技术不难掌握,私有权易于打破。现代科学技术趋向社会化、大型化,关系全社会的安危,不适合私有,公有制最为适合。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科技生产力的公有性动摇了资本主义大厦的基础。
  上面讲过,生产力发展的大走势,是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趋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关系全人类的利益,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同全人类的利益以及生产力发展走势是背道而驰的。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率飞速提高,供给增长很快,扩大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资本主义私有制限制了人的有效需求,从而就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标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比资本主义具有无比优越性,为人类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客观依据。
  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是发展规律和平公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何者起主导作用呢?因历史条件而异。在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下,物质资料最为稀缺,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物质生产问题,发展规律起主导作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主要是由于新制度更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规律一直起主导作用。知识经济兴起,将出现一个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时代,那些富裕起来的人,如所谓中产阶级注意力会转移到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上来,将凸现平公规律的作用。
  当今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发展起来的还是100年前的那几个,是靠剥削世界不发达国家而起家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表明资本主义阻碍发展,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以解决发展问题,是必要的和可能的。社会制度的变革还遵循平公规律,平等必然代替不平等,资本主义相对于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平等的制度,也就必然要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少数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严重存在,平等观念将会普及,争取平等的政治斗争将会加剧,同时人的智力和理性水平也将大为提高,资本主义和平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发展规律与平公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从20世纪开始的今后几百年社会制度变革的大趋势。
  
  
  
人文杂志西安4~9B1哲学原理唐昌黎20032003本文认为社会变革既遵循客观规律,又是主体的选择。人类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发展生产力;二是选择平等公正。生产力是衡量物质文明的根本标准,平等是衡量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水平低,人为了求生存,首先选择发展生产力,故历史上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正在进行的实践,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发展规律与平公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必然/选择/规范/轨道/平公规律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人文杂志西安4~9B1哲学原理唐昌黎20032003本文认为社会变革既遵循客观规律,又是主体的选择。人类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发展生产力;二是选择平等公正。生产力是衡量物质文明的根本标准,平等是衡量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水平低,人为了求生存,首先选择发展生产力,故历史上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正在进行的实践,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发展规律与平公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必然/选择/规范/轨道/平公规律

网载 2013-09-10 21:33:25

[新一篇] 從經濟組織到其它社會建制  ——西方管理學研究領域的擴張趨勢

[舊一篇] 從邏輯學的視角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