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1)05-0088-06
  心理学史上主要有两种取向的心理学,一是在实证主义哲学观下的科学主义心理学,一是以现象学为主要哲学指导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前者认为人可以等同于机器或动物,心理可以还原为最简单的机械构件或生理冲动,人的特性也就是机器或动物的特性,所以他们认为对人的心理的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中所进行的控制研究。后者则注意到了人的独特价值、主张将人与机器和动物进行根本区别,他们主张对人进行非控制的临床和田野中的描述研究,但这种描述研究主要是通过一种所谓“本质还原”的方式去达到。
  我们看到,区分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主要取决于它们对人及对人性的基本设定,也就是如何看待人及其存在的性质、依据、价值以及人在世界的地位等。
  遗憾的是,心理学似乎总是在极力回避人性问题,或者根本就将人性作为一个心理学问题的意义予以取消,尤其是实证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更是如此。R·W·科恩说:“心理学有这样一些核心问题,如:心理的本质、身心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一般关系,以及作为个体经验存在的自我的本性与起源。当然,有很多心理学家拒绝讨论这一类问题,某些人甚至觉得它们毫无意义。”[1](p.37)
    一、实证主义对人性的“取消”
  实证主义对人性的取消表现为否认人的内部过程的存在,将人的一切“意义”统统还原为可以观察、测量和控制的某种最基本的外部因素如"S-R"连接等。如斯金纳在《超越自由与尊严》中认为进化史和环境史过程并不储存在人的机体,因而用“吮吸本能”之类的“储藏譬喻”去解释婴儿的行为从而理解“人性”和“遗传天赋”概念将是“相当危险的”,所以理解“人性”只能从在外在环境中建立的“相倚联系”(即强化——反应关系)中去寻找答案,否定人的内在过程,消解“人”本身,人是可以等同于一台可以观察、操作和控制的机器。他把凡是用来描述人的内在过程的概念和术语都加上引号,认为它们统统可以取消[2]。
  实证主义回避和消解人性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注:科恩认为实证倾向的心理学家的反主观主义来自于他们个人的气质,“所以,反主观主义者拒绝研究本源关系,是因为继续传统问题的研究不适合他们本质的外倾爱好,或者是因为他们对确定性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可以视为第三个原因。):其一,最严格的实证主义以理性的逻辑和数学为灵魂,而逻辑和数学是一种抽离子现实的理想语言,如果说人性可以完全用逻辑化和数学化的理想语言来描述,也就意味着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理性、理想的生存状态:人们将不再感情用事,每一步行动都可以通过“计算”而作出。恩格斯曾经认为:将来某一天,意识和心理将可以用物理学和化学运动方式来表达。显然,恩格斯所说的那一天并没有真的到来,因而现实中的人性也不可能通过以数学为依据的物理学和化学的理想语言来描述。斯金纳也承认这一点,他说:“我们也许最终可以制造出能模仿这种能力的机器,但这一目标至今尚未实现。”[2](p.204)可以想象,即使那一天真的到来了,而当一切都仅仅取决于运算速度的时候,人类将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任何隐私,也没有任何趣味的世界,这又该是一个多么令人恐怖的世界啊!既然如此,在人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时候,我们用理想的语言去描述人性就必然会忽略和丢失本属于人的实际的特性,理想语言中的“人”就必然不是现实存在中的真实而具体的人,就如同科学家曾向太空发射的信息所描绘的那两个“标准地球人”一样,在现实中是没有的(注:据报道,有科学家曾向外层空间发出描述“地球人”的电波,希冀“外星人”能够接收到并作出反应。“地球人”为一“男”一“女”,是取地球上各地区各种族的人在身高体型等各种特征方面的平均值而“造”出来的。以现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我们似乎很难相信这两个“人”是有人性和生命的。)。其二,实证方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造成的阻隔和掩蔽。表现为技术越来越往精密化方向发展,而迫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技术本身而忽略对问题和对象的直接面对,我们不得不为技术而技术、为方法而方法,以技术为方法为中心,取消问题和宰杀对象,于是,生动鲜活的人性和人生就变成了一大堆干瘪枯燥、毫无意义却又被不负责任地推广了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实验结论看起来连常识都不如的原因。例如,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进行一项记忆的实验研究,结果可能是:有意义记忆优于无意义记忆。这个结论除了两个专业术语外无异于废话,也就是说,像这样的结论我们依据常识都可以判断,根本无须实验。而另一类实证研究则会让我们感到简直是在受愚弄:比如,某些智力测量的项目似乎在问:“你是傻瓜吗?”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否”,于是就可以得出一个符合“正态分布”的结论来:多数人是正常的,傻瓜是极少数。当然,这样的研究已近乎荒唐,但我们现在的心理学却充斥了大量诸如此类的实证结论,且都被标以“科学”的名义写进各类教科书里,这些结论的滥用其后果是可怕的。另一方面,现代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精密的程度,深入到了单个细胞以内,可以对细胞的生化过程进行控制,这固然为我们探索某些更为精细和微妙的心理过程提供了数据,对某些行为的发生机制更能够作出深层次的解释。但是,试想一下,当人的行为被还原为细胞活动的时候,还有“人”的存在吗?在细胞水平上,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甚至植物的活动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已有心理学文献提供给我们的实验数据绝大多数来自于动物被试,这些数据外推到人的身上必然会混淆人与动物的本质界线;即使以人为被试,大多也是在实验室中被严密控制了的人,这个在实验室中被严密控制起来的人又能不能够代表现实生活中生动活泼充满灵性的人呢?再者说,现有的心理学实验只能考察一些简单低级的心理过程,或者只能对心理过程作出唯象性而非机制性的说明,大量的人类行为无法用实验结论予以解释,比如,能够在实验室表现并以数据来解释像孔子面对江流时发出“逝者如斯夫”那样的感叹、像庄子的“泰初有无,无有无名……”那样的哲思吗?很显然,实验技术和数据把人的智慧完全掩蔽了。于是,我们有理由说:技术扼杀了人性!T·黎黑说:“科学和技术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看来是在一种非正义的战争中用来杀害人的,这种战争是理性上冷酷的人们所追求的。”[3](p.510)从事实验心理学出身的英国心理学家B·凯琳在其新近出版的着作《皇帝的新装——心理学大曝光》中分析了许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认为其远离人性和人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而走向了琐碎和虚构的极端方向,最后他总结说:“科学心理学已经避免去研究那些人类存在的真正问题。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选择了一个自然科学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不能很好地胜任调查这么一种问题的;同时也因为许多实验心理学家通过求助于不人道的客观科学以避免他们的个人冲突。”[4](p.161)
  上述说明人性是无法实证的,数理逻辑、实验技术阻隔和遮蔽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生动活泼的人性和生命,以技术来衡量生动的生命,只能将生命的灵动性和流畅性凝固化,如同照相术将人定格,而被定格的“人”显然并不意味着真实的生命存在。
    二、现象学对人性的“还原”
  人文主义心理学是以与实证主义心理学相对立的立场出现的。作为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现象学看到了由于技术作为理性逻辑的物化手段所造成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阻隔”,因而主张将它们“悬置”,从而主张进行合乎逻辑的“本质还原”,回到对象本身,探索对象的“本质自我”。但是,这种“还原”的主观性是非常明显的,这将导致对客观标准的取消,而走向相对主义和神秘主义。
  现象学方法运用到心理学中,表现为主体对在既定时间内所观察到的“经验”(自我的价值、尊严、需要、动机、愿望、信仰等)进行“如实”描述,D·舒尔茨说:“作为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所关心的是自由而公正地描述确实出现的直接经验,它是一种‘不加修改的’观察,而在这种观察中,经验是按原样被接受的(既不分析为元素,也没有加以人为的抽象),它所包含的几乎是朴素的常识性的经验,而不是由受过某一体系的特殊训练的内省者所报告的经验。”[5](p.278)从舒尔茨所说以及现象学心理学派的众多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象学方法论中的内在矛盾:一方面,高扬人性大旗,强调主观经验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将人性“还原”为一种朴素的直接经验。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质疑:(1)有没有“直接经验”?(2)在报告“直接经验”时有没有报告者的价值渗入?第一个问题就构成一个悖论:一方面,观察者被要求报告那种没有受到任何文化修饰和人为影响的直接经验,即是说,按照经验的原样报告;另一方面,观察者即使没有受过专门的内省训练,但已经受到了多方面的文化影响,而且观察活动本身以及将所观察到的“直接经验”描述出来所使用的语言也都是人为和经过修饰了的,这样的“直接经验”与前者的直接经验是对立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还原”,通过“直接经验”而找到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先在和“本质自我”是不可能的,要么只能像佛教禅学一样“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必须承认:人不仅是一种事实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存在。这是现象学心理学被认可的基本前提。因此,承认这一点就很难让我们相信观察者的报告是“如实”的,而且我们也无法知道观察者是否报告了他的全部经验。比如,那些涉及到个人隐私、对个人尊严有损的内容会不会被报告或以一种歪曲的方式被报告?又比如,在某些特定的时空或社会情势下,我们更难相信有什么“如实”和完全的报告。还有一个问题是,研究者自身的价值倾向也将使得那些被报告的内容在被分析时受到影响,如西方心理学家的“欧洲中心主义”等。除此以外,跨文化的研究也将因为伴随不同的价值观念而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许不得不又要回到现象学所反对的实证主义的立场上去,走向实验室。事实上,后期现象学心理学已经出现了与实证主义的合流,如马斯洛说:“在研究健康人、自我实现者等等时,一直有一种稳定的运动,从公开规范的和坦率个人的,一步一步趋向越来越描述性的、客观的词汇,直到今天有了一个标准的自我实现测验(按:指“以可测形式呈现的、说明存在价值含义的操作定义”来描述“人性的丰满”)。现在对自我实现已能在操作上做出界说,像智力通常的界说一样,即,自我实现是可以用测验测试的,它和各种外部变量密切相关,并继续积累着相关的意义。作为一种结果,我受到启发,觉得从我的‘坚决的天真’出发是正确的。我用知觉的、直接的、个人的方式所看到的,现在大都正在由数字、表格和曲线进行证实。”[6](p.34)
  现象学心理学的矛盾,说明现象学在“还原”的原则下,将人性问题神秘化了。各自不同的主观“还原”出来的“直接经验”将会层出不穷,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抽象”形象,如“内感知”(inner Wahrnehmung)、“原意识”(Urbewutsein)、“自身启开”(Selbst-Erschlifung)、“自身意识”(conscience de soi)等等[7],且不论这些古怪命名是否准确,我们将如何来把握这些如同宗教咒语(如同佛教中的“菩提”、“般若多罗密”等)似的东西呢?如果说这些东西代表了人性的本质特征,而由这些特征所组合起来的“人”(如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者”,以至当代超个人心理学的“超越者”等)不是与宗教崇拜对象(如佛祖、耶和华等)相差无几了吗?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赞同丹尼尔·N·鲁宾逊对所谓“第三势力”(现象学心理学)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第三势力是一种倒退而不是一种进步。它的主要贡献或许是揭示了‘科学’心理学和他们所假定理解的人的巨大鸿沟。第三势力指出了这个鸿沟,但没有填上它。”[8](p.247)
  看来,现象学心理学是错误地将“神性”当成了“人性”,换句话说,当人性被抽象为神性以后,那活生生的生命也就被取消了,生动灵活的人性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这与实证主义以数据和实验技术固化和消解人性相比,没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实证主义的还原是将人性从外部予以取消,那么现象学的还原则从内部将人性同样给予了消解。于是,实证主义的还原可以称为“取消式的还原”,而现象学的还原则可以称作“还原式的取消”。
    三、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最近数年间常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心理学有没有范式?自从T·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用“范式”(paradigm)作为检验科学发展的标准以后,在科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许多学者也根据范式理论来衡量心理学,结果众说不一,这些都表明了心理学并没有成为一门统合的科学,我们甚至不能用“一门科学”而要用“一群学科”来命名心理学。心理学的话语还相当破碎,分裂的趋势仍在继续,最明显的表现是即使在心理学内部的各个不同方向的研究者之间都越来越感到“无话可说”,因为相互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这形成了心理学的“集体自言自语”。心理学的这种“堡垒主义”和“知识病理性表征”(S·科赫)[9](pp.75-97)充分表明心理学目前的发展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心理学所披挂的仍然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装”。鉴于此,当代心理学家应登高望远,为心理学发展寻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支点,即逻辑起点。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人性。
  人性意味着人的存在依据和人对终极的关怀,这是与心理学直接对应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因为心理学起源于人类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其中的两个问题对心理学的产生特别重要,一是人类如何认知包括自身在内的主客世界,考察这个问题使得心理学家去关注人如何组织和运用知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心理学“中心地带”的知识系统;二是人类如何生活得更加幸福,对此问题的关注则使得心理学家开始探讨人类的不幸及其防治,其答案构成的知识系统形成心理学的“边缘区域”。这两个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第一,什么是心理以及心理变化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和范围;第二,心理学知识能够解释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回答第一个问题确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中心地带”),回答第二个问题明确心理学的目标和任务(“边缘区域”)。当我们界定心理学为“解释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实现对人们进行生活指导(纠正偏离和引导发展)的科学”的时候,我们实际就是在回答这两个对应于人的存在和终极关怀的问题。所以,人性是心理学必须要首先面对的问题,否则心理学自身将无从界定。诚如我国前辈心理学家潘菽先生所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的一门主要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要从人出发而又归结到人。它所以要从人出发,就在于研究之前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大体正确的看法,以作为研究工作的一种指针。而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又是要科学地阐明人是什么,以求得对人的实质有充分的正确理解,所以,人的实质问题对心理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0]潘菽先生所谓“人的实质问题”就是人性问题。
  其次,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传统有关人性问题的讨论就会发现,这些讨论几乎都使用认知、情感、欲望、个性、自我等等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和术语,虽然这些术语并不一定像严格的心理学术语那样精确和具有可操作性,但它们的含义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与现代心理学的术语相迭合。更进一步的考察,我们会发现人性论之所以采取心理学的言说方式,因为人性问题就是心理学的问题,心理学事实上就是传统人性论的现代翻版。T·H·黎黑在其名着《心理学史》中论古典时代的各种观念时有一句名言:“在建立科学之前,神话对宇宙进行过描写和解释。自然事件的传说是未来的物理学,对人性的传说则是未来的心理学。”[3](p.38)在讨论到伦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时又说:“虽然伦理学主要涉及人们必须如何作为,但实际上伦理学有赖于人性(human nature)的概念。人之初,性本善吗?人有动机吗?哪些动机是受欢迎的?哪些动机是应该被压抑的?人的性质是社会的还是生物的?人类都应过上共同的美好生活吗?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学十分关注的问题,亦是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人性研究予以阐释的问题。”[11](p.4)这说明心理学不过是科学名义下的人性论而已。科学心理学的创立史也证明了黎黑所言非虚。如果说笛卡儿、洛克、休谟、贝克莱等“前科学心理学家”所探讨的还是传统哲学和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论,那么韦伯、赫尔姆霍兹、费希纳等“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则是对人性所做的物理学与数学的“科学”描述。E·G·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中说在费希纳之前就有刻特雷和高尔顿等人对“人类的特性”等运用误差律进行数学处理,而这对于现代心理学家有着“巨大的重要性”,费希纳继承了这些成果创立的“心理物理学”是“心灵的一种实验测量”,而“心灵”这个概念在费希纳那里就意味着与上帝的神性相对的“人性”[12]。因此可以说,人性论是传统的心理学,心理学是现代的人性论。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将心理学与人性论混为一谈。人性论不管在多大程度上与心理学能够迭合,也抹杀不了其作为一种常识经验总结和初步的理论假设与作为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对人的精神现象的严密、精确和系统的把握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人性论最多只能称作心理学思想,是一种观念、经验和意见的杂合体,其中既有合于现代心理学的正确思想,也有由错误的归纳或思辨而导致的片面结论,其中既有天才式的猜测,也有巫术般的迷信和谬误。对传统人性论的考察,更让我们相信,心理学本来就是建立在以人性为根本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人性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88~93B4心理学刘华20022002以对于人性的基本设定为区分标准,心理学史上有两大研究取向——实证取向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和现象学取向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实证取向的心理学是“取消式的还原”,现象学取向的心理学则是“还原式的取消”,它们都否定了人性问题,心理学至今没有统一的范式是因为心理学没有确立自己的逻辑起点。当代心理学家应从学科统合的角度,登高望远,努力寻找心理学统一的理论支点。回顾与审视心理学的发展,从人性的基本含义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以及从传统人性论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来看,人性应是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人性/实证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范式/逻辑起点/人性论humanity/positivism/phenomenalism/paradigm/logic-beginning/humanismHumanity as the Logic-Beginning of PsychologyLIU Hua(Edu,Faculty of ZJU.,West Campus,Hangzhou,310028,China)In my view,there are two main schools which both denydiscussing the humanity in the psychological history:positivism whose view is revocatory reduction and humanismwhose view is reductive revocation.I consider that there isnot any paradigm in psychology so far because there is no selflogic-beginning of psychology.Therefore,through an analysis o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humanism and modernpsychology,and between the meanings of humanity and psychology,my viewpoint is that humanity is the logic-beginning ofpsychology.刘华(1967-),男,南京师大心理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作者: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88~93B4心理学刘华20022002以对于人性的基本设定为区分标准,心理学史上有两大研究取向——实证取向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和现象学取向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实证取向的心理学是“取消式的还原”,现象学取向的心理学则是“还原式的取消”,它们都否定了人性问题,心理学至今没有统一的范式是因为心理学没有确立自己的逻辑起点。当代心理学家应从学科统合的角度,登高望远,努力寻找心理学统一的理论支点。回顾与审视心理学的发展,从人性的基本含义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以及从传统人性论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来看,人性应是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人性/实证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范式/逻辑起点/人性论humanity/positivism/phenomenalism/paradigm/logic-beginning/humanism

网载 2013-09-10 21:33:12

[新一篇] 人役權制度與中國物權法

[舊一篇] 人性:西方心理學的誤區與中國文化的解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