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益捐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企业捐赠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名义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赠送给合法的受赠人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事业的行为(《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3]95号)。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捐赠已成为企业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分担了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企业捐赠对于救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捐赠公益事业提高了企业声誉、激励了员工士气、增加了品牌价值。因此,大力推动企业捐赠公益事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会增加企业的长期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企业捐赠公益事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许多年历史,西方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企业捐赠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捐赠行为、企业捐赠绩效评价与管理等三个方面。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企业公益捐赠的实质是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国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有两类观点:
  1.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不可兼容论。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由来已久。美国着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70年出版的一期《纽约时代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中撰文指出:企业的惟一社会责任就是“在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其利润的活动”。在《资本主义和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一书中,他写道:“企业是其所有者——股东的一种工具。如果企业进行捐赠,它就剥夺了股东个人自行处置其资金的权利。”弗里德曼的结论是:即便要进行公益捐赠,捐赠人也应该是股东个人,或推而广之,是员工个人,而非整个企业。显然,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将企业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看成是不可兼容的两个方面,即要达到某一目标总以牺牲另一目标为前提。实际上,这种观点以两个隐含的假设为基础:第一是企业的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是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的,因此企业造福社会总是以牺牲其经济利润为代价的;第二是企业捐赠者为社会福利作出的贡献比个人捐赠者小[1]。
  2.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目标兼容论。以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和马克·克雷默(Mark R. Kramer)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家则认为,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本身并不冲突,实际上它们还是互相联系的。从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角度来思考,企业可以利用公益活动来改善自己的竞争环境。利用公益活动来改善竞争环境可以使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统一起来,并能使企业的长远业务前景得到改善。企业在改善竞争环境时,能够做的不只是捐点钱而已,它们还能充分利用自身能力和关系来支持公益事业,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了个人捐赠者、基金会甚至政府所能提供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任何支出都会带来社会效益,也不意味着任何社会效益都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多数的企业支出只能为其自身带来利益,而与企业经营无关的公益捐赠能产生的也只是社会效益。只有在企业的支出能同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公益活动和股东的利益才可能交汇在一起,如图1所示。
  该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的是企业的公益活动对其竞争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区域。正是在这个区域,企业的公益活动才真正具有战略性[2]。国外许多企业树立了战略性企业捐赠理念,并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它的竞争性。
  (二)对企业公益捐赠行为的研究
  F31R366.JPG
  图1 利益交汇
  对企业公益捐赠行为的研究是企业捐赠问题研究的核心,主要包括对产生捐赠行为的动机和影响捐赠行为的因素进行的研究。
  1.对企业捐赠动机的研究
  戈拉斯克维奇(Galaskiewicz)指出,企业的捐赠行为可分为三种:即企业对受益者的直接捐赠、企业对已存在的基金会组织或其他公益机构的捐赠、企业直接捐资成立基金会组织等[3]。不管是哪种捐赠行为,背后都会有它的动机,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竞争优势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和马克·克雷默(Mark R. Kramer)提出了战略性公益捐赠,以竞争环境四要素理论分析了企业捐赠行为,如图2所示。
  F31R367.JPG
  图2 企业捐赠行为分析的竞争环境四要素模型
  波特(Porter)和克雷默(Kramer)研究指出:企业利用公益活动来改善竞争环境可以使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统一起来,并能使企业的长远业务前景得到改善。通过仔细分析竞争环境的生产要素、需求情况、战略和竞争环境、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等要素,企业可以找到能同时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既能提高自身竞争力又能提高其所在组群竞争力的公益活动领域。并提出公益基金会可以通过四条途径来创造社会价值,即选择最佳捐赠对象、向其他捐赠者发出信号、提高受赠方的绩效,以及增进该领域知识并改进该领域的实践,如图3所示。
  F31R368.JPG
  图3 企业公益活动价值最大化
  企业的公益活动和竞争环境联系得越紧,其公益捐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获得的竞争优势也就越大[2]。
  (2)企业声誉论
  斯蒂芬·布雷默(Stephen Brammer)和安德鲁·米灵顿(Andrew Millington)总结了其他学者的观点,提出企业公益捐赠的动机是为了企业声誉,企业公益捐赠行为能提高企业声誉,并用英国大工业公司的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提出了决定企业声誉的十二个因素假设,尤其对企业捐赠支出和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公益捐赠额度高的企业拥有更好的声誉,公益捐赠能弥补企业在社会上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可以保护企业声誉;企业现金捐赠比职工志愿服务能产生更好的声誉效果,企业为追逐声誉效果最大化应采取更多的现金捐赠。研究还指出社会相关政策对企业声誉没有任何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企业财务业绩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即企业业绩好,它的声誉就好[4]。
  (3)利他主义论
  对企业公益捐赠行为动机的另一种解释是来自于企业的利他主义观念。克姆拜尔(Campbell)、卡顿(Cowton)、爱德蒙德森和卡罗尔(Edmondson and Carroll)、桑切斯(Sanchez)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5][6][7][8]。这种动机又被称作:行使良好的公民权利、不求任何回报的捐赠、使公共福利最大化的一种责任。安德内(Andreoni)的研究证明,企业捐赠是被潜在的利他主义动机和为赢得公众赞扬的愿望所驱使[9]。
  (4)政治动机论
  内黑塞尔(Neiheisel)综合了利他主义和利润最大化理论的观点,提出了一种企业捐赠的混合模型——政治企业模型,重点考虑了企业的商业环境和相关的政治气候对企业的影响,他认为,企业为了获得可靠的利润和从重大外部公共事件中减少处罚,故而采取公益捐赠行为[10]。
  (5)管理效用论
  哈里(Haley)研究得出企业采取善行很少因为战略的、利他的或政治的目的,而更多的是由追逐管理效用所致,认为企业捐赠能为达到管理人员所赞成的目标提供支挣[11]。阿拉姆帕拉姆(Arulampalam)和斯通曼(Stoneman)则分析了企业管理者可能利用他们的职位行使捐赠,从而显示管理者个人的利他主义倾向[12]。
  2.对影响企业捐赠行为因素的研究
  沃玻尔(Werbel)和卡特(Carter)运用代理理论和经营理论研究了CEO对企业公益捐赠的影响问题,验证了CEO根据个人的兴趣进行捐赠的程度,指出CEO参加企业基金会的会议时将对他个人兴趣和公益捐赠的关系产生影响,并使用160家企业基金会的样本数据对此影响进行了验证,即如果CEO缺席了基金会会议,那么他个人的兴趣对公益捐赠的影响就会减少,但不能完全消除[13]。
  克姆拜尔(Campbell)等人也对企业捐赠行为和决策者社会意识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企业决策者们个人态度的人性因素互相作用,并对企业是否进行捐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还揭示了有过捐赠历史的企业常常用利他主义动机来解释其捐赠行为,而那些不曾捐赠过的企业则会用商业原因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不捐赠[5]。
  查尔斯·克劳特菲尔特(Charles T. Clotfelter)对捐赠的经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分析了收入和税收因素对捐赠的影响,这里的收入是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税后收入”;将收入和价格变量一并运用到统计学模型中以测定它们对捐赠额度的定量影响[14]。
  帕米勒·格林(Pamela Greene)和罗伯特·麦克里兰(Robert McClelland)分析了税收激励对公益捐赠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如改变边际税率结构、允许纳税人利用标准抵扣额通过捐赠减少应纳税收入、废除不动产税等[15]。
  海兰德(Helland)和史密斯(Smith)运用代理成本理论解释企业捐赠行为,通过研究发现:第一,企业董事们的较大型的会议和企业更多的现金捐赠、成立企业基金会是正相关的,同时调查了由更多外部或者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是否会导致较少的企业捐赠问题,得出董事会的组成成份对企业捐赠没有重大影响。第二,债务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是负面的,债权人有效控制的、高负债率的企业很少采取现金捐赠,并且也很少建立企业基金会[16]。
  斯蒂芬·布雷默(Stephen Brammer)和安德鲁·米灵顿(Andrew Millington)(2006)通过调查英国300多家公司的样本数据,比较细致地分析了企业规模、组织透明度、行业性质等对企业捐赠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组织的透明度与企业捐赠支出是正关联的,一般地,大企业会对公益事业进行更多的捐赠,一旦组织透明度被控制的话,企业规模对企业捐赠影响的程度大概会减少一半。研究还发现组织透明度和企业捐赠正相关的关系与企业规模和企业捐赠正相关的关系大致一样;行业性质对企业捐赠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资源型行业的企业比基础性行业的企业捐赠得要多。研究中的不足是:在几个因素交叉组合的模型中,存在一些与因果推论相联系的固有难题[17]。尤西姆(Useem)等人也对“企业规模影响捐赠”问题进行了研究[18]。
  玛奎斯(Marquis)、格里恩(Glynn)、戴维斯(Davis)等人提出了共同体同态现象的概念,即企业社会行为(包括现金捐赠、友爱捐赠、志愿服务等)和它所处的共同体中其它企业社会行为有类同之处,共同体内部的企业相互影响和模仿社会行为[19]。
  约翰逊(Johnson)调查研究了产业结构和业绩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税前利润是企业捐赠的最主要决定因素[20]。马克·S·莱克莱尔、克里乔顿(Mark S. Leclair, Kelly Gordon)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1]。斯科沃尔兹(Schwartz)[22]、莱维(Levy)、沙图(Shatto)[23]论证了企业捐赠和广告支出之间的关系。
  (三)对企业捐赠的绩效评价与管理研究
  1.平衡计分卡方法
  伊库·依布凯(Eiko Ibuki)认为企业捐赠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投资,而不是施舍,它应该与增加企业价值结合起来,相应地,企业必须重新建立它的社会投资使命,并且在管理愿景中重新配置。作为社会投资,伊库·依布凯(Eiko Ibuki)提出了五项措施:(1)加强企业内部交流,以达成共识。(2)重新确定基于企业公益捐赠行为的企业使命。(3)分解使命。(4)根据使命和战略最优分配管理资源。(5)建立有效的和高效率的公益捐赠绩效评价系统。
  伊库·依布凯(Eiko Ibuki)运用使命研究框架分析企业使命的重构问题,并采取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解决关于企业公益捐赠行为的内部交流和使命的分解与分析等问题。
  F31R369.JPG
  图4 平衡计分卡框架图
  平衡计分卡是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考核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平衡”,同时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之间、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之间、组织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组织的各部门之间寻求“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绩效考核与战略实施过程[24]。
  2.SROI评价方法
  罗伯茨企业发展基金会(Robert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und. REDF)提出了公益投资理念,企业进行公益投资将获得自身价值和社会回报,因此建立了SROI(Social Return of Investment,投资的社会回报)评价框架。SROI评价框架是要衡量社会性企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该框架将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与企业社会价值相结合,使用标准投资分析工具,利用一系列Excel表格,围绕扩展的价值理念进行调整。
  SROI方法衡量价值和回报两个方面,主要包括六个衡量尺度,即企业价值、社会目的价值、贷款价值、企业回报指标、社会回报指标和贷款回报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价值和回报衡量
  F31R3130.jpg
  SROI方法为企业的捐赠活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运用该方法可以分析潜在的公益投资和评价以往的投资价值,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哪类行业才适合他们进行投资,避免盲目性。公益投资与例行的公益活动不同,需要建立信息系统来记录社会影响,关注资金产生的长期价值而非单纯的资金转移。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SROI的分析过程需要收集许多资源和信息,很难收集齐所有信息;分析过程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许多评价需要聘请外部专家等[25]。
  3.企业公益捐赠绩效的标杆管理
  为了衡量企业所做的公益活动结果,比较同行业的竞争者和本企业的公益活动业绩,FSG(Foundatio Strategy Group)组织提出了企业捐赠绩效的标杆管理方法。
  企业捐赠绩效的标杆管理能为企业公益计划带来很多利益,主要有:第一,标杆管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衡量尺度来计算企业公益活动产生的影响。第二,标杆管理有助于企业了解竞争者的投资情况,从而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第三,标杆管理有助于企业借鉴其他企业的最佳实践,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从而促使企业更加有效地实现目标。
  FSG组织为企业捐赠绩效的标杆管理设计了一个三阶段过程:
  阶段1:对企业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社会投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分析和比较企业捐赠的一些标准变量,如捐赠额度、捐赠方式、捐赠占销售额的比率和员工参与比率等。还制定了其他一些衡量尺度,如分析捐赠项目领域、地理位置和捐赠的战略价值等。
  阶段2:通过四个评价层次来评价竞争对手的社会投资项目。FSG组织主要是研究竞争对手捐赠项目的商业和社会影响,以及通过价值创造、沟通和竞争对手的捐赠项目战略产生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标杆管理分析框架
  F31R3131.jpg
  阶段3:阐述竞争对手的公益活动对于本企业社会投资战略的启示。通过比较和评价,企业总结出以下重要启示:从其他企业的成功实践中可以学到什么?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差异化捐赠?企业捐赠资金怎样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FSG组织提出的三阶段标杆管理方法为衡量企业公益捐赠活动提供了一个综合和实用的框架,有助于企业对捐赠活动进行衡量,清楚地了解企业捐赠活动的结果[26]。
  二、国内研究现状
  企业公益捐赠现象在我国的研究虽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捐赠的会计处理与纳税问题研究
  针对企业捐赠业务的特殊性,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企业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问题。金未、钟骏华、梅玲基于对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对企业捐赠规定的差异分析,从对外捐赠和接受捐赠两个角度,阐析了捐赠的日常会计处理、纳税调整及所得税的核算[27][28]。彭海颖等对不同途径、不同对象捐赠,现金捐赠与实物捐赠的纳税筹划问题进行了探讨[29]。柴重光、肖妍对企业捐赠行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通过例证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我国目前税法与会计制度适当分离,因此如何准确理解税法,进而准确履行纳税义务就显得格外重要[30]。张国生比较并分析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共部门委员会(PSC)及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对捐赠、捐赠承诺、会员费、净资产的会计处理的差异[31]。茹长云探讨了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扣除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捐赠支出扣除标准的措施[32]。
  (二)对企业捐赠的法律分析
  企业捐赠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张莉、脱剑锋从法律激励和约束角度对公司捐赠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捐赠是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33]。刘敏从公司内部本身的章程和外部的相关法律规定两方面入手,研究了完善公司捐赠行为的约束机制,同时指出为了充分保障股东的利益,法律还应赋予股东一定的诉权,形成对不合理公司捐赠行为的法律救济[34]。吴勇敏、竺效分析了公益捐赠行为的法理内涵、法律性质、法律效力以及对公益捐赠人利益的法律弥补方法,为公益捐赠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素材[35]。他们指出公益捐赠合同除作为其合同主体的捐赠人和受赠人外,还涉及受益人这一公益捐赠合同关系人,合同客体和内容的特殊性反映了这类行为的社会公益性目的。公益捐赠行为的法律涵义决定了它与信托、第三人利益契约和代理法律关系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公益捐赠是一种附义务的赠与合同[36]。古小东对公司捐赠行为的价值基础和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得出在《公司法》中将公司捐赠的一些具体问题明确规制,对强化公司该行为的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37]。
  (三)对企业捐赠运行机制的研究
  国内目前对企业捐赠运行机制的研究较少。杨团等人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企业捐赠社会公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上海地区企业捐赠的特点、类型等,提出企业捐赠以互惠交换的方式配置社会资源是市场、再分配交换机制的重要补充,并从社会政策的角度为规范、激励企业捐赠行为提出了相应对策[38][39][40]。农贵新、何静对捐赠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捐赠理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捐赠行为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他们认为捐赠是经济资源的再分配过程,必将引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变动,这种变动可用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曲线进行分析,影响捐赠理性的因素有时间空间、组织建设、政府行为、捐赠物自身和捐赠数量等[41]。
  (四)对企业捐赠行为动机的研究
  我国台湾的黄国良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对高雄发展文教基金会进行了个案研究,通过收集相关募款资料,对非营利组织捐助者的认知行为倾向进行了分析[42]。黄营杉、齐德彰通过对台湾的高科技电子产业个案的研究,发现企业捐赠公益事业行为的内部动机主要有:顺应世界潮流、企业的文化、企业形象与公共关系、得到社区与社会的认同、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加员工向心力、促进整体商业环境良性发展、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对乡土国家的热爱及节税等;外部动机主要有:企业伦理的实践、善尽社会责任、支持公益团体(公益机构)等[43]。葛道顺通过对北京地区企业捐赠的理念和行为动机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捐赠的动机主要有: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市场开拓与企业形象的共赢,源于文化传统,回报社会,与政府、社会建立沟通等[44]。
  (五)对企业捐赠管理方法的研究
  陈龙真从分析项目管理运用于我国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为我国企业设计了项目管理运用于企业捐赠的分析框架,设计了企业捐赠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流程、运用原则和运用技术处理,并探讨了项目管理在我国企业捐赠中的运用要点,对我国企业捐赠项目的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5]。张彬认为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捐助能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并运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了其形成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角度讨论了企业对非营利组织捐助的目的动机、行为方式、合作形式等[46]。
  综上所述,伴随着企业捐赠的成功实践,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公益捐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企业捐赠既可以救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又可以提高企业声誉、激励员工士气、增加品牌价值,因此,加强对企业公益捐赠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企业公益捐赠的运行机制、行为特征和管理实践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36~42F31企业管理研究罗公利/肖强20072007
企业捐赠/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企业捐赠公益事业在发达国家已有多年历史。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捐赠行为、企业捐赠绩效评价与管理等三个方面。我国对企业公益捐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企业捐赠的会计处理与纳税、企业捐赠的法律分析等方面,对企业捐赠运行机制、企业捐赠动机和企业捐赠管理方法有一定研究,但很不深入。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企业公益捐赠的运行机制、行为特征和管理实践将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作者: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36~42F31企业管理研究罗公利/肖强20072007
企业捐赠/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网载 2013-09-10 21:28:56

[新一篇] 企業信息化建設關鍵問題的實證研究

[舊一篇] 企業再造成功與失敗的生態再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