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博客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进行系统组织、管理、协调、配置和提供使用能力是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对于那些隐性的知识如何显性化,以达到知识、思想共享,则是困扰图书馆人的一大难题。随着blog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基于blog基础上的k-blog,(知识博客)有望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管理的瓶颈,把知识管理不能涉及到的某些隐性的不能共享的知识加以引导和开发利用,将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知识管理界认为:隐性知识往往比显性知识更具潜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引入blog技术,凸显其隐形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理念,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更深层次地挖掘知识潜能,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层次。
  1 相关概念
  1.1 博客
  博客即Blog或Weblog,又作web log.Log原意为“航海日志”。Weblog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英文原意为网络日志,中文译为博客。撰写博客的人称为 blogger或blog writer.通常也称为博客。一般认为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也有人认为Blog是继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 (new media)之后的“新媒体3.0”即自媒体(we media)。目前理论界对博客的定义基本上达成一致,即它是用来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时间顺序逆序排列、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和交流模式。一个博客即一个网页。博客具有知识管理的潜能,能够即时捕获和收集到分散在各处的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频繁更新 (frequency):网页主体内容不断更新,并按时间顺序逆序排列。(2)简洁明了(Brevity):通常由篇幅简短、内容新颖的文章构成,并通过相关链接发掘网络无限连接能量的力量。(3)个性化(personality):博客们撰写的各种主题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彰显很强的个性化特点。Blog通过网络传达实时信息,倡导思想的交流和知识共享的理念。
  1.2 知识博客
  知识博客,即K-blog,是knowledge-blog的简称,它既可以指具体建立在知识生产、收集、加工、链接、传播、共享基础上的博客网页,也可指博客者(blogger),更可以指基于网络博客的知识管理思维。K-blog是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范围、运行方式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地方。
  首先,K-blog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方式,在理念上有独特之处:博客的思想理念主要通过博客者 (blogger)来体现。博客们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倡导的是思想的交流与知识的共享。《中国博客宣言》中指出:“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显无穷的知识价值”。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经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其次,K-blog在其特殊的运行过程中,体现很强的知识管理能力。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它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很好地实现对隐性知识资源的有意识、程序化的调用。超文本链接可以把隐性和显性知识加以互动,形成知识回旋的空间。再有,频繁更新的博客内容,使知识在动态中实现共享和利用,从管理模式上看,每个博客都是一个知识库,由个人可在“零技术”状态下进行集中独立管理,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整理,在为博客增加新内容的同时也分享着其他博客所提供的新知识。在参与者充分沟通和协作的运作下,使博客内容更深入,涉及面更广。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为K-blogger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2 K-blog与图书馆
  图书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勿庸置疑,图书馆是知识资源的集散地。对于知识资源,有个形象的比喻:它犹如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冰山,露在海面的是我们所共识的显性知识,而浸在海水中的大部分是隐性知识,其中,透过海水还可以看到海平面下冰山侵入海水中的小部分,可以看作是易于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而深入海底的不可见部分为不可自动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图书馆凭着自身资源优势,已经把最显性的知识提供给读者,并把易于转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图书馆的人员优势,借助设备优势进行网络资源的二次加工等方式,转化为显性知识提供分享,如何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这是图书馆人面临的一个难题。而k-blog的出现似乎给出了一个出路和答案。
  2.1 图书馆引用“k-blog”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k-blog,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前景。从宏观看,可以用与一切与知识信息的组织管理、应用、共享等有关的组织机构,如信息中心、网络资源建设、企事业单位,而作为知识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引入“k-blog”的理念更具现实意义。图书馆之间如何为更好地提供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学术思想共享而自愿合作组织,知识管理的合理变革一直是图书馆人追求的目标。而“k-blog”所具有的强大的知识整合力、知识思想共享性、奉献精神等则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使用博客有助于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有助于图书馆人性化管理。
  2.2 具体应用
  2.2.1 “k-blog”的思想共享与图书馆资源共享完美结合
  “k-blog”所倡导的是一种思想共享精神,blogger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琐事、思想片段、实事评论,更重要的是,为他人提供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内容,包括存在个人脑海中的一些隐性的知识,包括自己搜集整理的信息资源,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共享精神。而图书馆一直追求的资源共享,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五原则到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五原则的转变,于1995年由美国加州资深图书馆自动化专家Walt Crawford和Michael Gorman推出的着作《未来的图书馆:梦想、狂热和现实》(Future Libraries:dreams、mad ness、and reality)中提出,其主题是一种信息资源和人类知识智慧的共享。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任何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网络世界中,“blog”精神和图书馆人的追求完美的结合,利用“blog”技术,图书馆势必将自己的共享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2.2.2 “K-blog”的资料整合和图书馆网络资源整合达成一致
  “blog”本身就是参与者对网上信息的二次加工过程,可以充当知识和信息的“过滤器”和“指南针”,通过网络形成知识的积累。利用“blog”技术,可以使网上资源易于整理,能快速把分散在互联网上的资料筛选整理,按照主题以超级链接的方式集中在一起,同时可以附上自己的见解做成“blog”网页,供自己和他人共享。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是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工程,从宏观的网络资源整合到微观的信息资料加工整理,使分散的知识有序化,便于用户使用。现代图书馆采用blog(网络日志)、RSS(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称作“简易信息聚合”)、Wiki(一种快捷的超文本系统)等便捷、易聚、快速的传播交流技术,并科学地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工整理和利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网络信息的导航员,带领读者在知识宝库中沿着标示分明的航道前行。
  2.2.3 blog的交流互动与图书馆即时参考咨询服务的无缝链接
  交互性是K-Blog的最显着的特点之一,交流互动表现在:blogger与blogger之间,blogger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以7×24运行方式(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运作。与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即时咨询是不谋而合的,通过blog技术,咨询馆员不仅可以把所需的知识提供给读者,还可把读者不知某些隐性的知识、思想与其分享,以最低的成本,零技术,快捷便利的渠道与读者进行即时互动,彰显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K-blog的知识、思想共享性。
  2.2.4 K-Blog的内容频繁更新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相对应
  博客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博客,一种是主题博客,以个人名义申请的,主要是个人表达思想、情感的场所,当然一些高校或专业机构的相关人员的知识博客中除了个人的有关信息外,也提供了大量个人学习、研究的信息资料,不少都是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的信息。主题博客是针对某个主题申请的博客。为那些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围绕相关主题,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或全文资料可以为相关人员无障碍地免费存取,凸显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知识博客才能在网络资源开放存取的理念上显示其学术交流、思想共享的价值。
  3 K-Blog在国内图书馆学界应用现状
  由于blog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国内图书馆界也出现了百余个图书馆学人博客,内容更是覆盖了图书馆学理论、编目方法、数字技术、搜索信息、学术刊物、教学研究等方方面面,这些blog对丰富图书馆学专业人士的网络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学术性强、更新快、人气旺的主要有:(1)“老槐也博客” (http://oldhuai.blogchina.com)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和前瞻性。目前共有百余篇文章,篇篇都紧紧围绕图书馆学主题,传递的专业信息及学术思想绝不逊于学术期刊或学术着作,众多资深专家的互动参与更进一步提升了老槐博客的可读性。(2)“超平的博客”(http://js.blogchina.com)是网上少有的真名博客,虽是教授级、专家型的博客,但其平易近人的教诲令无数人钦佩!(3)“编目精灵”(http://catwizard. blogchina.com),身为编目人员的他把图书编目与编目网站链接成为最大的亮点。还有以数字图书馆技术与信息为主题的“数图研究笔记”(http://meta.blogchina. com)博客等等。“e线博客”(http://blog.chinalibs.net)创办于2004年12月15日,是一个关于知识传媒的专业博客群,它依托于“e线图情”全文数据库、丰富的专业数据库资源和旺盛的人气资源,吸引了来自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就各个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度交流与切磋,深得同行好评。《大学图书馆学报》blog创建于2004年12月22日,是首例国内图书情报学学术期刊博客,博客信息发布与本学报网站信息互为补充,深得本专业网络用户喜爱。由单位集体创办的博客,如“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http:// www.csdl.ac.cn/weblog)、“厦门大学图书馆编目部” (http://catalog.3322.org)、“厦门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部”的“2004年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方案研讨会” (http://libforum.xmu.edu.cn/calis)等单位博客,实为博客在图书馆中具体应用的实例。Blogger发布丰富的图书馆学信息,相互间都有链接,相信blog会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人认识和使用,成为网络环境下沟通信息共享知识的主渠道。
  4 对图书馆创建知识博客的几点建议
  早在2001年,Paula J.Hane就在网上撰写名为《blog与图书馆员天生共同》的文章,强调图书馆员天生就是知识博客。图书馆创建K-Blog有很多优势,图书馆应凭借其自身的资源优势、人员优势、设备优势、创建特色鲜明的博客。包括图书馆员博客、专家知识博客、读者博客、咨询导航博客等等。笔者就图书馆创建知识博客谈以下看法:
  (1)图书馆应创建知识博客群:由于blog具有零技术、零成本等特性,图书馆开始建立自己的博客站点。通过超链接,可以使个人blog与同一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的blog链接成一个部门博客,同时部门博客间再互联形成图书馆博客,馆际之间还可以互连成图书馆联盟博客。在图书馆内部,可以通过一种“聚合”方式收集员工公开的信息,使得图书馆各部门之间、馆领导和职工之间、馆员和馆员之间、馆员blogger与读者blog ger之间保持思想交流的通畅,真正发挥blog的思想共享。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作战能力,有助于提供图书馆工作和管理效率。
  (2)专家知识博客和信息导航博客的创建应是图书馆博客的主流。这类blogger应由专家或学科馆员来承担,在hlog上发布本专业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使读者了解这一领域最核心、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信息导航blogger由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承担,专为上网者提供咨询及引导读者上网寻找所需信息。彰显图书馆学术型知识博客的特性。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及时获得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进行学术项目研究。
  (3)图书馆员博客的核心作用应是知识过滤、积累和交流沟通。因此,馆员在blog交流中应注意:真实性 (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及时性(凸显知识信息的时效性和blog内容的更新频率)、共享性(通过博客以达到与他人的知识共享和思想共享)、个性化(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博客吸引读者)及亲和力(增强与博客间的感情交流,尊重对方,使读者能够从馆员的博客中感受其人格魅力,吸引更多的访问者)。有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5 结束语
  K-Blog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发展空间应该很大,作为一种即时的网络交流方式,拥有极具个性化的博客内容,通过频繁更新,与他人实现知识、思想的共享性。因此K-Blog可作为图书馆知识信息发布的平台,连接读者和馆员思想、服务、情感交流的媒体,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具,作为学术项目研究的渠道。我们应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更好地利用它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
  收稿日期:2006-05-12
L1情报资料工作孙红娣20062006
博客/知识博客/图书馆应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试图探析基于网络博客的知识博客——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国内图书馆界博客应用现状,并就图书馆创建博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作者:L1情报资料工作孙红娣20062006
博客/知识博客/图书馆应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网载 2013-09-10 21:20:44

[新一篇] 知識分子題材小說中悄悄變動著的歷史觀

[舊一篇] 知識,還是境界?——評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總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