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译文]  鹤即使身处于低处,鸣叫声也能响彻云外。

  [出典]  春秋  《诗经·小雅·鹤鸣》

  注:

  1、《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注释:

    九皋:皋,沼泽地。九:虚数,言沼泽之多。

  渚:水中小洲,此处当指水滩。

  萚(tuò):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萚”乃枯落的枝叶。

  错:砺石,可以打磨玉器。

  榖(gǔ):树木名,即楮树,其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3、译文1: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恶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声传天边很整齐。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译文2:

    沼泽曲折白鹤叫, 鸣声嘹亮传四郊。鱼儿潜伏深水里,有时游出近小岛。美丽花园逗人爱,园里檀树大又高,树下萚树矮又小。它乡山上有宝石,同样可做雕玉刀。

    沼泽曲折白鹤叫, 鸣声嘹亮传九霄。鱼儿潜伏深水里,潜入深渊也逍遥。美丽花园逗人爱,园里檀树大又高,下有楮树矮又小。 它乡山上有宝石,同样可将美玉雕。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因此实际为305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为“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计40篇。《诗经》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民间乐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对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制作乐歌。经过修改后,这些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易于记诵,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东汉以后,毛诗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放到现在来说,诗经在交际应用方面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了,但对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却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5、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先谈朱熹的说法。他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

  再谈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读者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若刻意求深,强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测之感。

 

 

    6、“鹤鸣九皋”出处于春秋时代《诗经·小雅·鹤鸣》诗集上的田园画卷,叙述了上古尧舜时代,这里是碧波万顷,芦苇荡漾的“汝洋江”伊侯国。成群结队的仙鹤翱翔在蓝天白云之下,栖息在檀林蔽日的九皋之巅,擒食于汝洋江面之上,呈现出与当地樵夫、渔民和睦相处之景象。先民们以巍峨壮观,烟雾缭绕,仙鹤长鸣的皋峰,用九层天之高来比喻崇敬仰止它,故称谓“九皋山”。

     隋朝郦道元的《水经注》载:商代盘庚时的宰相胡昭,年老隐居伊河东岸的九皋山,就是来寻找古时的尧、舜、伊尹等圣人,当年在此养生乐道之妙法的。后孔子把和睦盛世之景编入《诗经》宝典,广泛流传后世。由此引来了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欧阳修、司马光、邵雍等历代诗人和文学家游圣山而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诗篇。 

 

    7、“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声闻于天”。它们就像远方的游子,期盼在溶溶的月光下,一路欢歌,回到温暖的故乡。

 

 

   8、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不仅是古仁人志士,希望自己闻达于世的愿望的表示,也是期盼一国之君能大开言路的心声——这是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的;如从环境的观点来分析,表现这一生活于平原水际、沼泽地带的大型涉禽,实是说明,它的生存,它的生活质量的高或低,都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的优或劣。

 

 

   9、“鹤鸣”取自《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鹤鸣湖位于鹤山南麓,方圆十余亩,荷莲芬芳,杨柳依依,湖光山色,碧波荡漾。观景最宜在春雨绵绵的季节,烟雨朦胧,浓淡相宜,恰似一道风光秀丽的水墨画。正所谓:“轻风阵阵送清香,群鹤翱翔十亩塘。三画青山一面海,西湖无此好风光。”

 

 

   10、水不在深,有鹤则灵。黑颈鹤是与大熊猫、金丝猴齐名的国宝,每年在草海过冬的黑颈鹤有四百多只。“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在草海观鹤舞、听鹤鸣,是至美的事。鹤的羽毛光洁,性情机敏,地上活动时动作潇洒,空中飞翔时姿态飘逸。看鹤在浅水中婀娜而行,倒影倩丽;或群体交颈起舞,你逐我追;或振翅高嘹向空,互比音美。心中喜爱,以至于希望自己也是一只鹤,在这片迷人的自然环境里自由自在地飞飞停停。这些鹤,有的是从日本、印度、不丹等国飞来的,这里,是他们的天堂。这些鹤,不辞辛苦,不远万里而来,恐怕不能用简单的避寒本能来解释。到达心中的理想,是要付出坚持与努力的。看他们悠哉的在草海生活,惬意地飞舞在高原湖泊上,和人一生不断努力,追求理想生活,本质大概是相同。

 

 

   11、 古人对鸟是一往情深的。从“关关雎鸠”到“交交黄鸟”,从“燕燕于飞”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一部《诗经》充满了鸟语花香。

    在鸟儿生养众多的时候,祖先们就开始保护它们了。保护鸟兽的法令,最早见于《礼记》:“祭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牝,就是雌鸟雌兽;“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不准捣鸟巢,不准掏鸟蛋、捕幼鸟。汉代规定“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宋代规定“民二月至九月(比我们的爱鸟周时间长多了),无得采捕虫鸟,弹射飞鸟”……

    应该指出的是,以前人类保护鸟类,全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鸟类也因此被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益鸟和害鸟。那土地所生、海洋所产,只能由人类享用,和我们争食的动物都是坏种,都应该坚决消灭;如果我们开恩,允许某种动物吃我们的粮食,那也是为了之后再把它吃掉——这就是人类的逻辑。我们不是曾经要把麻雀赶尽杀绝吗?讽刺的是,当年的“四害”之一,如今已然成为二类保护动物!

    渐渐的,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自私和狭隘,自省之后,便开始保护这保护那,然而这时候却突然发现,可保护的东西已然寥寥。

 

 

   12、有隐者,也必然会有招隐者,正常的好象商品的供求关系一样,《鹤鸣》是我国的招隐诗之祖。亦是通篇比兴,鹤、鱼、檀、石,皆以喻在野的贤人。

     诗云: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白话云:

    鹤叫沼泽九曲弯,声音嘹亮传上天。鱼儿潜藏在深渊,有的游到浅滩前。我爱那个好林园,园中生长有香檀,还有枣树在下边。别的山上有美石,可做琢玉金刚钻。

     鹤叫沼泽九曲弯,声音嘹亮传上天。鱼儿游至浅水滩,有的潜藏在深渊。我爱那个好林园,园中生长有香檀,还有楮树在下边。别的山上有美石,可做琢玉显璀璨。 

 

     喜欢这诗有陶渊明田园诗的意境,澹泊宁远,如果这理想中的小园建起来,绝对可以看作现实版私人桃花源。然而我更喜欢的是这诗的清朗大气,无论是开篇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还是结篇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都正直大气地使人起敬。

 

     他山,是指异国。虽然在现代人看起来这国的概念极小,只是小小百里之地。但在很久以前它也是政治上一个明确的概念。可是,在诗经里,就已经有贤人目光远大的提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概念,意思是,任用人才,求取贤能,不要在意外界的因素:他是什么人。即使是别的山上的美玉,只要合用,我们也该把它雕琢出来。

 

     这样无私大气在中国的文人诗章里是少见的,在中国人中也不多见。盖因国人习惯的是“私家重地,请勿践踏。”或者是“同桌吃饭各自修行”,要联合起来结成派系也必得要有实际利益。合作真的是合作,比外国人更强经济意识,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话,说出来也是利用的成分多,没了最初的坦荡真诚。

 

     武侠小说里常有禁地,擅入禁地的人如果没有死通常都不会空手而归,盖因人会藏私,越是藏在禁地见不得光的越珍贵。

 

     春秋战国时,国家的概念虽然有了,却因为战乱和局势的晦暗多变不得不模糊。士人的忠贞也被打碎。他们像失去家园的海鸟四处迁徙,并不太在意后世读书人所在意的归属感和气节问题。而是哪里适合生存,那里有名主和机会就投哪里,像乐毅是赵人却为燕昭王所用复兴燕国;张仪是魏国人,却跑到秦国为相;孔丘孟虽然口口声声维护王道正统行动上却一点不落时代潮流,整天驾着牛车四处游说兜售自己的学识。他们绝不死心眼,玩什么忠贞节烈,相反却很识时务,这家不行转别家,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正是他们行为的写照,可怜后来的经生被故纸堆的灰尘圣人的光辉迷了眼,忽视了最明显的真相。

 

    中国没有在野党,自古却多在野的贤士。历史证明了在位者,如果没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气度,损失最大的仍是自己。

 

    有句很俗的话,没有什么是买不到的。我很认同。人心,人的情感都是可以买到的,只不过这买不是用金钱,而是用诚意。你想得到什么就得以什么去换取。想获得仁人智士的誓死效忠,就要用同等甚至更多的信任理解去换取。

 

    再淡泊的隐士,再无求的人,也希望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认同,如鹤能自在的鸣于九皋,而声能够闻于野,闻于天。

 

     ——高山亦要有流水来应和。

 

 

    13、《诗经》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其可比闲人君子。

    是矣。

    嗟夫,世人常乐,其因喜好皆不同,则以偏论之,悲矣。

    何不若前人谓之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哉?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6:10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