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  即使被粉身碎骨,我的志向也不会改变,我的心里怎么能因受打击而引起恐惧呢!

  [出典]  战国  屈原  《离骚》

  注:

  1、 《离骚》第五部分  屈原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注释:

    相道:辅佐大道。 

     延伫:伸长脖子踮起脚尖远看。 

     复路:走回头路。

     兰皋:生有兰草的水边陆地。

     椒丘:有椒树的小山。 

     焉:在此意为“在那里”。 

     离尤:遭受责备,获罪。

     初服:以前穿的衣服。比喻原来的志向。

     芰(ji 4):菱。

     岌岌(ji 2):高峻的样子。

     陆离:美好分散状。  

     昭质:光洁美好的品质。 

     其:语气词,用以舒缓语气。  

     游目:极目纵观。

     四荒:四方边远之地。  

     菲菲:香气浓烈的样子。 

     弥章:更加显着。章,同“彰”。

     惩:怨恨。

 

 

  3、译文1:

    后悔选择道路未曾细察啊,徘徊不进我将要回还。

      我掉转车子回到原来的道路啊,趁着在迷途上还没走远。

      我让我的马漫步在生有兰草的水边啊,又奔向长着椒树的小山休息留连。

      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责难啊, 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偿宿愿。

      用菱叶与荷叶制成上衣啊, 又采集荷花瓣做成了下衣。

      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啊, 只要我的内心真正芳洁高尚。

      把我的花冠做得高高啊, 使我的佩带变得长长。

      芳香与污垢混杂一起啊,唯有我洁白的品质还未受影向。

      忽然回首纵目远望啊, 我将游观遥远的四方。

      服饰佩带丰富多彩啊,香气勃勃愈来愈芬芳。

      人们生来各有所好啊,只有我爱好美德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啊,难道我会因受到教训而放弃早有的志向。

   译文2:

     我后悔,后悔我当初没有看清前程,迟疑了一阵,我打算回头转身。好在迷失方向还不算太远,掉转车头,我依旧踏上原来的水驿山程。我走马在这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我奔向那长有椒树的山丘,暂且在此停息。我既然进言不听反而获罪,倒不如退居草野,把我的旧服重整。我裁剪碧绿的荷叶缝成上衣啊!又将洁白的莲花缀成下裙。没人理解我,就让他去大放厥词吧!只要我内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我把头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把佩带加的很长很长。芬芳与污垢已经混杂在一起,唯独我这光明洁白的本质未曾蒙受丝毫减损。急匆匆我回过头来纵目远望,我要往东南西北观光巡行。我的佩饰如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喷吐出一阵阵令人心醉的幽香清芬。 人生各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喜爱,我却独独爱好修洁,习以为常!就算把我肢解了我也毫不悔改,难道我的志向会因受挫而改变?

   译文3:

    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 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 把我的车马掉过来走向归路, 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 让它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我不想再上前去以遭受祸殃, 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 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没人知道我也就让他抹杀吧, 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 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 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 打算往东南西北去四处观光。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 馥郁的花气呵会向四方远飏。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 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 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4、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由文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抒情诗,《离骚》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为后世文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离骚》的主题是多重的,它既充分表达了诗人“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和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感,同时又展现了“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和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其中爱国和忠君两个主题尤为突出。司马迁说:屈原“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离骚》在艺术上的造诣也极高,在形象塑造、创作方法、表现形式、语言表达诸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作者不仅以自身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还在创作方法上继承发展了《诗经》、神话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为基调,浪漫主义为特色,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为后世的抒情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树立了不朽的典范;它不仅继承并发扬了《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艺术成果,采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而为一,通过“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其弥章”之类的描写,创造出一系列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而且还在吸收民间文学和先秦散文语言营养的基础上,打破《诗经》的四言格式,“自铸伟辞”(《文心雕龙?辩骚》),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骚体。总之,其艺术成就之辉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离骚》不仅在艺术上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创作,其高风峻节的超凡人格体现以及崇高的爱国情怀也无不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这种影响持久而深刻,温总理对《离骚》诗句的多次引用,便是最好的明证。

 

 

    5、宋代着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修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汤汤,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中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为第二部分。其中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但诗人又设想是在其葬处苍梧之地,故又有些“实”)。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为第三部分,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诗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历程。而后两部分则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现出无比广阔、无比神奇的场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虽然不能不说是一首饱含血泪的杰作,但还不能成为像目前这样的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两部分而没有第一部分,那么诗的政治思想的底蕴就会薄一些,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届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发出的慨叹。表达了他勤勉不懈地追求自我修养,以美政举国的理想。虽数度蒙冤受屈,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下,屈原仍不放弃坚贞的情操。他在《离骚》里写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等这些兴比无比优美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志存高远,胸之海阔。又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人生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诗句已远远超越个人的荣辱得失,把人生之求寄于国家兴旺之上。真是人虽早去,魂却永存。

    屈原虽在其效国之途中,多磨励。因为政治举张侵害了当朝权贵们的切身利益。而遭到仇视和迫害,甚至长期过着流放生活。后楚襄王即位后,再遭谗毁,被迫出走。但这些变故还不足以让以“国家兴旺”为己任一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弃己于世。而是在公元278年,秦军攻陷楚都郢,国家灭亡和个人虽腹有经论,却抱国无门的巨大时代悲愤中,诗人屈原看不到半点理想实现的希望。于是他于同年农历五月五日,抱石自沉于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国不在,臣自亡啊!屈原时年62岁。

    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那坚持真理,特立独行,不懈奋斗的精神。他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士子普遍的经历,因此屈原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后来清末民初,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国破家难存时,也平静地自沉于北京昆明湖中,就是最好的佐证。这种“死”不是放弃,是对腐败现实最无助,最强烈的抗议。也体现中国人文思想中悲壮的情怀。

 

 

   7、屈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且还是一个献身真理的殉道者。历史使人清醒,是丰厚的历史文化,熔铸了屈原冷静的理性精神,《天问》就是一个绝好的诠释。屈原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个“善”,就是他心里执着追求的真理,甚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就是一个为真理而献身的、东方式的伽利略。与其说他是一个政治斗争失败者,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理性主义失败者。在政治上他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这是民主与法制思想的萌芽;在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自强不息,这都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为基础,运筹出来的策略;而昏庸的楚王和一帮奸佞的近臣,沆瀣一气,放逐屈原,以至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使具有科学精神与正义感的屈原自沉汨罗,葬身鱼腹。
 
    可以说,屈原的悲剧,是正义的悲剧、真理的悲剧、科学的悲剧。《天问》集中体现了屈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天问》应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开山之作、不朽之作。

 

 

   8、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子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此我们报之以微笑,也仅仅是报之以微笑,因为与日月齐光的中华之子有资格冠冕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最伟大的光环。
  
  屈子的伟大之处不仅体现于他对光明和正义的不懈追求,更加体现于他的“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政”思想。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屈子不可能产生出同我们今天一样的“自由民主”理念,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其“美政”思想的启发鼓舞下走一条我们属于我们自己的民主之路。“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疑是由“屈子精神”所衍生的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民主斗士。屈子“国富民强”的“美政”思想的内涵用今日之理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曰博爱、一曰平等、一曰自由。

   自由:即今日语之信仰自由、爱好自由、思想自由。“民生各有所乐兮,吾独好修以为常”、“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屈子在此处用象征性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对其“美政”理想的坚韧追求,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其思想意识的超前,比受“孔孟之道”教化之下的一千年之后的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超前二千年都不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什么是“天理”?天理就是“民生各有所乐”;什么是“人欲”?“人欲”就是一个人(社会、团体)把他的意志强加于另一个人(社会、团体)而“只准许民生一乐”。中国人民在这种奴隶思想的钳制之下被束缚了一千年,可是我们的人民却从来不曾停止过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因为我们的精神之父告状我们:为了思想自由和人身自由,我们应该同他一样“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司马迁和屈原二人是自己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所谓自觉承担者,是指他们二人都清楚地知道为了实现他们的美德与事业将付出怎样昂贵的代价,但是他们仍旧义无返顾地向目标迈进,“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屈原高标着“美政”的理想,表现了“伏清白以死直”,“九死而不悔”的刚毅精神。司马迁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理想,为完成《史记》的创作,明知“最下腐刑,极矣”,却能够“就极刑而无愠色”。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肯于忍受如此之大的精神折磨的原因,决不是怕死。他认为死并不可怕,关键要死得其所,项羽可谓死得其所,乌江自刎,以死殉自己的霸主功业;陈涉可谓死得其所,以死“振臂一呼”摇撼了秦的统治地位;荆轲可谓死得其所,以死警告暴君:不可征服的是人的尊严,屈原更可谓死得其所,以死扞卫自己的不与世俗同流的人格理想。而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所世也。”在他看来《史记》若能得以“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那么“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在屈原的《离骚》和司马迁的《史记》中听不到单纯的悲伤的哀鸣,而是沉郁奋概的声调,其中充满了悲剧人物“欣然赴死”的悲壮美。

 

 

    10、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突然,仰天长嗟:“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屈原被迫无奈,愤恨至极,大吼一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了对国对民的忠诚。 

    遥想当年,小人谗言,君主昏庸,造成了疏圣贤,亲小人,造成了圣上的错误认识,造成了李白、屈原等的悲惨命运……呜呼噫嘻!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人永不会忘记……

 

 

   11、诗人总是浪漫致死的,总是疯狂而不朽的。作为第一个诗人,他享受着江边飘过的草香,静看着白色的兰花;死的又是那么悄声无息,只有一朵小小的浪花和漩涡。但是湘江从此染上了诗人的气味,诗人又随着湘江流遍他热爱的大地,千百年不息。

  诗人是热爱生活的,想象“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想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想象“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生活能带给他什么呢?能否让他远离尘世,跻身隐者呢?

  不,他也曾想过再不入朝遭小人非议,归居田园修复旧衣。但是一腔热血又怎能甘休,个人痛楚与人民幸福相比又算得了什么,“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至死不改理想,只哀民生之多艰。

  从前看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时,记得其中一个情节:一个沧桑的军官弹得一手好琴,面对对面楼上的一位美丽的夫人,这样唱道“音乐需要美,而美却不需要音乐”,主人公感到一阵莫名的悲哀。我直到读完离骚,才知道这是一种生命被遗弃的倾诉,这是一种可以伤心至死的痛楚。

  在我的故乡,同样有一名诗人,他叫做査海生,笔名海子。同样是一个独立被放逐的诗人,同样死的静悄悄,在铁路上,更直接,更决绝。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询问》:“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谊/一种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诗人总是感激一切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承担着过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发现生活的美的同时伤心又绝望,对立而矛盾。

  千年一梦,痴人呓语,望向头顶那光芒四射的星辰,望向脚下那孕育万物的黄土,望向水面那微微荡漾的清莲,生命是如此的美好浪漫,诗人们的眼睛在含着笑望向我们。

  诗人已死,诗人不死。

 

 

   12、听那历史的跫音,遭遇挫折的诗人们的牢骚更是诗魂之魂。屈原愤怒:“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王勃悲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李白高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深沉:“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李贺奇谲:“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鸣呃。”“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陈子昂无奈:“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颀哀叹:“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杜甫高瞻远瞩,对这一切给与了高度的概括:“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惺惺相惜,李商隐哭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而他本人又由崔珏评赞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

  中华诗魂最具有人民性,伟大的诗人离不开人民,他们的诗魂植根于人民的心目中,他们的诗魂植根于时代历史的土壤里。

 

 

    13、关于理想,我只想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2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