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河南新野的岑氏文化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汉棘阳关光武宿将岑公祠记

棘阳,古为黄棘,系楚襄王与秦昭王会盟之地。西汉高祖七年置县;因居棘水(今溧河)之阳而名。北魏时更名南棘阳,以别於其西北三十里之西棘阳(今沙堰镇古城村)。西魏时,南棘阳易名百宁。北周时并入新野县。汉棘阳故城历两千二百年,今属河南省新野县前高庙乡一带。城址南北五里,东西三里,其上瓦砾遍地,其下颇多汉墓、汉井、房基、街巷、水道、石兽等文物古迹,其内乃有“大堂”、“岑坟”、“花园”等地名流传古今。

棘阳为汉时名邑,战略要地。王莽时,邑人岑彭守本县长。及刘秀起兵,攻拔棘阳,岑公退宛而降,为秀重用,拜廷尉,迁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守益州牧,公元三十五年殉难蜀中,谥曰壮侯,立庙祀之,明帝时绘其像于云台,为二十八宿之一。今故城之东下庙村岑族,乃岑公后裔,世行繁衍。另,刘秀拔棘阳北上攻宛时,曾败于莽军,自小长安(今南阳黄台岗)与妹伯姬共骑而奔,后遇次姊刘元及三个女儿,未及救,元及三女皆遇害。秀长姊刘黄之夫马毅(马武之弟,湖阳人),亦于棘阳城北三十里之棘水边(今施庵乡夏徐村西)战死,今马毅冢遗迹尚存,湖阳长公主刘黄居庵为尼故事尚传。

棘阳城东六里下庙村岑姓族人,沧桑演变,生息宇内。今海外岑姓华人,视棘阳为祖籍,奉故土若神明,诚所谓:“乡情血缘,源远流长;赤子归守,共报桑梓。”今棘阳故城为历史文化遗址,国家重视,人民保护,地灵人杰,万象更新。斯土父老无论男女,不分李、王,皆以古城为荣,因岑公而豪,悉心弘扬华夏文化,振兴棘阳雄风,遂共谋善事,修葺棘阳关,复建岑公祠,塑绘邓禹、岑彭、马武等二十八宿英姿,传颂光武中兴大业,实乃利国利民流芳后世之举。

欤唏!义举可贺,善事当记,遂为之文。

古棘阳邑前后张楼村民  同立

    公元一九九五年八月   谷旦

源于河南新野的岑氏文化

中国姓氏渊源流长,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新野县外侨办、侨联为服务海外联谊,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家谱碑刻的基础上,从考古学、历史学、档案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中,对根植于新野古老的岑姓,进行溯源究本的研讨,从而填补了我国岑氏研究的空白。现将岑氏文化部分情况简介如下:

新野位于南阳盆地中心,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形成部落。春秋属楚国,秦时属穰县,西汉初置县。这里既是岑氏宗亲的祖居地,又是汉室中兴的策源地和三国蜀汉政权的发祥地,影响久远。新朝末,刘秀起兵新野,在以岑彭为代表的一批文武英贤辅佐下,建立了东汉政权。岑彭持军有方,英勇善战,是被汉明帝册封的二十八宿之一。汉以后的华夏岑氏族人,遂尊奉“舞阴侯征南大将军”――岑彭为始祖。

据《岑氏族史》记载:“周朝文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姬耀之子“渠”,受封于“岑”,因以为氏。于河南南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自是,子孙继绳,万世一系,迄今已有三千余年。尝据国史所载,家乘所传,东汉征南大将军舞阴侯岑彭(?-35)公,佐运阐功,云台图像,泽及五叶,袭爵而侯者6人。大唐中书令岑文本(595-645)公,以文墨才猷,位至显贵。从子若孙,先后踵武,有文昌右相、邓国公岑长倩,侍中、南阳郡岑羲公,中台三折,奕世盘龙”······

“唐嘉州刺史岑参(714-770)公,复以诗鸣,猗欤盛哉!由此观之,有若江汉朝宗于海,则亦可其源流矣!”

古岑邑秦以后叫“棘阳”,位于今新野县前高庙乡张楼村。该处为汉时名邑,战略要地。王莽时,邑人岑彭任棘阳县令。及刘秀起兵,攻打棘阳,岑公退宛投诚,为秀重用,封为归德侯,历次征战,以功受爵。刘秀即帝位,任廷尉,行大将军事,积功封“舞阴侯征南大将军”。公元三十五年,殉难蜀中,谥曰“壮侯”,后在凌云阁为功臣绘像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立庙祀之,其后人多袭封(后汉书)。今古棘阳城遗址东1公里处的下庙村,是岑彭故居所在地,现有20多户岑姓居住。

新野县现存的岑氏文化遗迹主要有:1、古岑国所在地――棘阳城遗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级旅游资源单体。2、岑公祠,为纪念东汉名将岑彭而修建,初建于公元三十五年,重修于宋、明、近代。3、岑氏故里碑,为纪念岑彭故居而树立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岑氏祖庙,系岑彭公庄园家庙,现存房屋20余间,香火甚旺。

现在祖居地在广东、福建以及旅居海外的岑氏族人,尊奉岑彭的后人、宋朝名人岑尧俊为世祖,其总根仍在新野。

为方便海内外岑氏宗亲回乡寻根竭祖,新野县侨联岑氏宗亲联谊会组织史志、文化、旅游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搜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编撰了20余万字的《岑氏族史探源》。该书引用大量的史实资料,详细介绍了新野历史、岑氏族史演变、岑氏名人、岑氏传统文化、岑氏文物胜迹等。旨在使海内外人士了解岑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及光荣传统,促进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广大奉献力量。唯一遗憾的是该书稿已经编撰成功,但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尚未付梓印刷。

附:岑氏文化部分资料。

岑氏名人

1995年仲夏,新野县前高庙乡下庙村岑姓族人祭奠先祖,修复汉征南大将军舞阴侯岑公故里碑,并在汉棘阳故城修造岑公祠一座,引起了海内外岑姓族人的极大关注。

据《后汉书》等有关资料表明,新野岑姓族人奉汉征南大将军舞阴侯岑彭为始祖。岑彭(?-35年),东汉初将领,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张楼村一带)人。新莽时,为棘阳守长,绿林起义爆发,举义投诚,屡立战功,封为归德侯。刘纟寅遇害后,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从鲔击杀王莽杨州牧李圣,定淮阳城,被荐为淮阳都尉,后迁任颖川太守。继归刘秀,任刺奸大将军,转战河北,颇有战功。刘秀即帝位,任廷尉,行大将军事,积功封舞阴侯、征南大将军。旋奉令入蜀击公孙述,直拔武阳,进驻成都附近。蜀刺客以诈降混入其军营,彭公不幸殉难。汉光武帝刘秀甚为悲痛,后在凌云阁为功臣绘像时,将其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其子岑遵,封为细阳侯,次子岑淮为谷阳侯。岑遵后又任屯骑校尉。遵死后,其子岑杞继任。汉永初三年(公元116年),杞坐事失国,汉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汉安帝复封岑杞为细阳侯,顺帝时为光禄卿。岑杞死后,其子岑熙继任,娶汉安帝妹涅阳长公主为妻,为侍中、虎贲中郎将,精明能干,朝庭多称其能,迁升为魏郡(今河北临漳西南)太守,大有政声。当地人歌颂道:“我有积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警,足下生嫠。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休兹!”岑熙死后,其子岑福继任,为朝庭黄门侍郎。

岑氏在整个东汉时期,名声显赫;为官为宦,续连不断,可以说是岑氏家族的辉煌鼎盛时期。后到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岑氏家族也是名人辈出,如岑之敬、岑德润、岑文本、岑羲、岑参等。

岑之敬(公元519-579年),字思礼,南朝陈文学家。幼时聪明好学,十六岁时对策擢为高第。梁武帝亲召面试,亲自论难,他剖释纵横、对答如流,左右莫不嗟叹佩服,乃授童子奉车郎。十八岁授太学限内博士,后出任南沙(海防要地,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令。侯景作乱时,率领所部,赴援京师。后入陈,官至南台治书侍御史、征南府谘议参军。他博涉文史,善于词笔,为人谦谨,奖掖后进,大有君子长者之风,有文集十卷,《南史》、《陈书》中有其传略。

岑德润:隋代诗人,岑之敬之子。陈末,官至中军吴兴王记事参军,有文才,着有《鸡鸣篇》、《赋得临街危石》、《咏灰》、《咏鱼》等诗作。

岑善方(生卒年不详),岑彭十世孙,字思义,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为人清慎有器局,博通经史,善于辞令,工诗文,有文集七卷留世,后梁宣帝时曾任起居舍人、吏部尚书,累官散骑常侍,封长宁公。卒谥敬。(事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及《中国人名大辞典》)。                 岑之象(生卒年不详),岑善方之子,南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隋末曾任邯郸令,后被人诬告入狱,冤不能申。子文本到司隶为其申冤,辩对哀畅,命作《莲花赋》,一挥而就,其冤遂申。子文本,孙长倩皆为唐初宰辅重臣。(事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

岑文本(595~645年),岑之象之子,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隋唐文学家,唐朝重臣。

少年时代即聪颖明理,博览经史。隋时,其父岑之象遭诬入狱,冤不能申。当时他14岁,到司隶处申冤,辩对哀畅。司隶命作《莲花赋》,他一挥而就,受到赞赏,父冤遂申。隋末,萧铣在江陵建立割据政权,任他为中书侍郎,专典文书。唐贞观元年(672年)任秘书郎,上《籍田颂》、《三元颂》,文辞丰赡,足显才华。后又任中书侍郎,曾与令狐德芬撰修《北击书》,其中许多史论出于文本,最后官至中书令(唐代宰相名称)。他善于文词,《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其文集60卷,已散佚。《全唐文》录存其文20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首。

当时,颜师古为朝廷重臣,文书巨擘,深通典章文物制度,名重一时。皇帝诏诰,皆出其手。后颜师古因事失官,当时皆认为无人后继。可是唐太宗却说:“我有南阳岑文本,才能远在颜师古之上。”可见对他器重程度。他不仅富有才华,而且重于操守。每遇升官,不喜反忧,并非感到才能不足,而是觉得应该多做实事,责任重大,故深受唐太宗赏识。在对高丽的作战中,他曾与唐太宗同行。在对辽东的战争中,一切后勤事宜,诸如粮草转运、铠甲武器等物资钱财,全部委任于他。因心血损耗,精力枯竭,操劳过度,染病在身。及至幽州暴病殃于军中,享年51岁。唐太宗十分悲恸,追赠他为侍中、广州都督,赐谥号宪,陪葬于昭陵皇家墓地。自岑文本始,其从子岑长倩、孙岑羲相继为相,一门三相,令人惊叹。(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及《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岑文昭(生卒年不详),唐代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文学家岑文本之弟。曾任校书郎之职,但多交轻薄无知之人,唐太宗很不高兴,对岑文本说:“你的弟弟有不少过错,我将出他为外官!”文本哀奏道:“臣少孤,母所喜爱的人是我弟弟文昭,不欲离左右,今若将他出之为外官,我母心中必然忧虑,无弟文昭,是无老母也。”奏对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唐太宗见此,召来岑文昭,当面教训一番,岑文昭回悟,一改常态,谨慎作人,以后没犯过大的过错(事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

岑长倩(?~619年),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岑文本兄岑文叔之子。682年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宰相名称)。686年任内史。690年,为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武则天当上女皇后,一直想在武氏家族中选一人立为皇嗣。她的侄子武承嗣野心勃勃,一心想当皇太子。一些官员为讨好武承嗣,便发起请愿,要求武则天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虽然曾上书武则天,奏请将太子改姓武氏,但他坚决反对武承嗣为太子,并要求严惩这次请愿的发起人。武承嗣对此怒不可遏,上奏任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讨吐蕃。在他赴任途中又将其召回,以图谋推翻武周、复兴李唐的罪名,于691年下狱处死。后至唐睿宗即位,追复官爵,备礼改葬。(《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有传、其事载《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岑羲(?~712年),字伯华,南阳棘阳(新野县东北)人。初唐重臣岑文本之孙,进士出身。

武则天执政时期为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县)令。有能名,后经凤阁侍郎韦嗣立推荐,任天官员外郎。唐中宗执政期间,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代宰相名称)。唐睿宗执政之初,进侍中。长安年间(701~704年)封南阳郡公。神龙初(705年)为中书舍人。当时武三思独揽大权,侍中敬晖意欲上书请削武氏之中为王者,需选一人起草奏章,众人畏惧武三思,皆借辞推托不敢承担此事。他深表支持,操笔即成,言辞切直。因此惹犯武三思,将他转为秘书少监,再迁吏部侍郎。他十分廉正,受时人赞美,后加任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

睿宗即位,出为狭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剌史,后又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712年,又被授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再度入相,监修国史,删定格令,撰修《氏族录》。后又监修《中宗实录》。善诗文,存诗六首传于后世。(《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有传、其事列《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岑景倩(生卒年不详),岑长倩之弟。曾任麟台少监、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昭文馆学士等职。(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

岑参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边塞诗,是我国唐代开元、天宝(公元713~755年)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抒写将士豪迈乐观精神以及戎马生涯中复杂的矛盾感情。诗风昂扬奔放,具有深厚的浪漫色彩。

岑参(公元715~770年),岑文本后人。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人。因他作过嘉州都督(今四川乐山市),故后人称他为岑嘉州。岑参出身官宦家庭,5岁开始读书,9岁时已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15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家道中落,他便随哥哥学习,遍览经史。天宝三年考中进士,得授兵曹参军官职。天宝八年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等地,当时他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生涯中开拓前程,但总是郁郁不得志,不久回到长安。在长安这一段,他曾和杜甫、高适等着名诗人酬唱往来。天宝十一年秋和杜甫等5人同登慈恩寺塔,就同一题材各赋诗一首。慈恩寺塔即西安着名的大雁塔,岑参在这五人中最为年轻,由于他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更显得雄浑豪放,别具一格。大雁塔咏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盛事。天宝十三年,40岁的岑参怀着“早知安边计,示尽平生怀”的思想,第二次出塞,任安西节度使封长清幕中判官,岑参的才能很受封的赏识,此时诗人创作丰富。多数边塞诗便写成于此时,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诗人的代表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写景送别之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奇丽雪景,抒发诗人真挚深厚的友情,表达诗人对边塞风光与边塞生活的热爱,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奇的比喻更是千古绝唱,脍炙人口,真称得上神来之笔。

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肃宗从灵武迁至凤翔,岑参自酒泉来到凤翔,由于杜甫等人的推荐,肃宗任命他为右补阙。十月,跟随肃宗回到长安。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深刻地表现了祖国残破、人民生活痛苦和对敌人无比憎恨的心情,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争开。

即景抒情,哀时伤乱心情宛然如见。永泰元年(公元765年),51岁的岑参出任嘉州都督(今四川乐山市),后又被罢官,转流于四川城都。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月,这位杰出的诗人贫困交加在城都客舍溘然辞世。在去世的前夕,诗人曾作《客舍悲秋有怀两省归游呈有幕诸公》诗:“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鸣蝉空满耳。”这首诗,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悲歌,也是他一生经历和思想的总结。

岑参以七言诗见长,五言诗中也不乏佳作,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350多首诗作,有《岑嘉州诗集》流传于世。岑参几度出塞,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着长期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便以大量独具特色的诗展示了塞外壮丽图景,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关将士的战斗精神。在这些诗篇中反映出作者的积极乐观人生态度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诗人想象丰富,构思新奇,语言明快,换韵自然,形成一种雄壮奔放,奇峻壮阔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中描绘的火山黄云,狂风大雪,飞沙走石,金甲红旗,胡琴羌笛等等,都给人一种奇情异彩的艺术享受。岑参的诗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传,岑参每一诗成,不仅汉族官民,就连少数民族军民都争相传抄吟诵。宋代大诗人陆游对岑参十分推崇,说他“笔力追李、杜”,“是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高即高适,为边塞诗派中另一代表人物。)清代文学家姚石甫在《论诗绝句》中对岑参赞扬道:“王李高岑竞一时,盛唐兴趣是吾师。何人解得襄阳俗,始信嘉州已好奇。”(事见《旧唐书》卷六十、《新唐书》卷七十二)。


乐明 2010-08-22 08:18:01

[新一篇] 凡有女孩能作到以上任意10條 那你娶她吧

[舊一篇] 無極牌自行車,你值得擁有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