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译文]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缘之亲呢?

   [出典] 晋  陶渊明  《杂诗》其一

   注:

   1、 《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注释:

    蒂(dì帝):蒂的异体字,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斗:酒器。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   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译文:

     人生在世,原本就是无根无蒂;到处漂泊流浪,犹如路上的灰尘。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缘之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风华正茂的岁月不会重来,犹如一天里头不会有两个早晨。年纪轻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人的。 

     4、陶渊明生平见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全诗短短六十个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蕴却极为丰富,体现了陶渊明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的田园派诗人对人生、对哲学、对友谊等方面的思想。
  一、在感叹人生无常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他那种超然悠然的心境。陶渊明认为人生无常,就好比陌上的尘埃,随风飘转分散,是没有根蒂的。也就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有欢有悲,有喜有哀,有聚有散,人生中有太多的不确定了。《庄子》里云:“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也许陶渊明是在这一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才得出的结论吧?尽管人生无根,可陶渊明却没有丝毫的悲凄之情。他将人比为陌上的尘埃,那么人的命运也与之相似,落地就是亲。人一旦有机会聚在一起,那么就是兄弟,可以在一起欢乐,一起喝酒。“何必骨肉亲”这一句让我想起了“英雄不问出处”一语,确实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其实并不难沟通,难的是要有一种陶渊明式的超然悠然的心境,这也许就是陶渊明作“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两句诗的用意吧。
  二、感喟生命之短暂,同时也表现出陶渊明的生死观。记得很久以前读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研究》时,看到了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陶渊明思考的“顺化”问题。“顺化”问题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宇宙间事物变化迁徙的过程;第二,不可抗拒的万物自身变化的规律;第三,人自身从幼至壮至老至故的变化过程。这三方面在《杂诗。其一》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体现。“分散随风转”,这是人如陌上尘埃一样不可改变的规律,“此已非常身”则体现了人身及宇宙间万物的变化过程。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可更改的规律及过程的存在,陶渊明才悟出了“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也才明白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吧?这些都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另外,陶渊明的生死观也是明确的,他认为“死虽不可知,但生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以泰然的态度对待死”。正因为如此,使得陶渊明知道生命的短暂,“岁月不待人”,他的这一哲学思考是值得我们后人好好学习的,生的时候就要好好把握时间,珍惜时光,不可以认为岁月会等待你。
  三、除了对人生的思考外,也体现了陶渊明对朋友的深挚的感情。陶渊明的朋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和他一样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和他探讨诗文探讨人生的人,如庞参军等;二是他归隐山林后的邻居们,和他一起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朋友。《杂诗。其一》中的“斗酒聚比邻”则是体现了他对他的农民朋友的情,大家在劳作之后,尚且可以“聚比邻”喝点小酒,聊聊田间地头的事,谈谈农作物的收成,其情非同一般。另外,“落地为兄弟”体现了陶渊明对友谊的态度,人人皆可以成为朋友,这是不受出身、地位的影响的。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记得初识这首诗不是因为诗的后四句,对人生的深刻、对后人的勉励,而是因为“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两句,我觉得这对我们当代人有着一定的警示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了电话、网络看似近了,其实距离是越来越远了,朋友同事之间不见有关怀亲密之情,倒是多了几分戒备,更有甚者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更别说是和陌生人。看看陶渊明,他在他生活的那个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尚且能做到“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再看看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努力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是怎么做的?有多少人依旧用“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呢?尤其是将它们用在服务与社会基层的人们呢?想一想我们能不为自己的做法汗颜吗? 

 

    6、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

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平、泛爱的一种理想渴求。人生在世,犹如无根浮萍,四处漂泊,就像瓜落地,又似风中之尘,辗转再辗转,沧海桑田,这个人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人身难得今已得,既得之,何不善用之?所以,不必有血亲关系,所有的人,从他瓜瓜落地开始,就是算一家人了。美好光阴一去不返,一天一天过去,及时做一些事吧,岁月从不等人。

 

7、左手和右手奔忙的日子。某天,你看见自己的双手开始起茧了。摩擦,经历,让我们不再敏感,在想,心会因为种种的遭遇而茧痕四起吗?会迟钝到感知不出痛与悲吗?

    不想在经历中虚假自己的感情,不会戏弄自己的感情,而停顿的太久,一切都将可能。静静的小憩,凝思,我把自己,那个原本独来独往的自己搜索出来。我们一起玩吧,输的起钱财,输不起自己。是久违的安宁吗?我只知道,现在需要安静,就你独自。闻见花香,听着蛐蛐的鸣唱,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立秋了。

    某日的某时,突然会想起了你,这个时间,他们都在做着习惯的事情吗?该是夜班了吧,他们又在群里嬉皮笑脸了,还在斗地主吗,还有人灌水吗,有人还记得吃早餐吗,有人一定边喝可乐边上网,有人还在梦游吗。很长一段时间,你无法忘记,他们是兄弟,走过一条路,灌过一条江的兄弟。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朝夕心对心,何惧天涯离。

    我是如此幸运,有幸认识你,是你的鼓励,你的宽容,你的爱,让我一路走一路唱。我不再怕黑了,每当唱起歌的时候,再远的距离,我也知道,你是我永远的听众。而分别后的日子,我歌唱的冲动,或许就是为你。因你而歌,因你而灿烂别后的日子。

    修改了所有的资料,却不曾离开。熄灭了那盏灯,我在天空寻找,寻找你的城市,寻找那颗属于你的星星。网络花开花落,行色匆匆,无法阻挡,你不知道,今夜,陌生的城市,我在想你,何必骨肉亲的兄弟……

 

   8、 花落才有花开,有散才有聚。若没了那一份无奈,又怎懂得珍惜。人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那一个天长地久,总是千方百计去留住那一个结果,却不知天有老时地有荒,这世界哪有不变的情?却不知如果曾经拥有过美,便不需去强求什么结果。这世界许多东西没 有永恒,这世界许多事情没有结果,而美丽依旧美丽,辉煌照样辉煌,又何必斤斤计较时间的长短,又何必兜兜转转寻求因与果。离 别时,如果我们可以执手相互道珍重,又何必一定要留在一起重复那许多琐碎的岁月!分手时,如果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挥挥手,又何 必无所谓地去翻找昔日的海誓山盟,花儿落了,明日还会开,流星虽逝,美好的愿望依旧在心底。于是所有的日子都轻松,于是所有 的负重都甜美,于是不会再后悔,于是不会遗憾未了又遗憾,于是过去了的成为回忆,于是今天拥有的不会再无奈。拥有过的,永远不会失去,没有得到的,亦无须苦苦追求,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永远都不会属于你。只要你不为天长地久而苦恼。不必为失去的而遗憾,不必留恋昨天。只在乎曾经拥有。于是乎人间爱情、亲情、人情均可以“朋友”二字概之,这是因为:朋友是一种偶遇。大千世界,滚滚红尘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之中,朋友能够彼此相遇,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 解,相互走近,实在是一份缘。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 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但缘份却不是时刻都会有的,人啊!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朋友是一种和弦。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人人都会有朋友。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友情 是一种最纯洁、高尚、朴素、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动人、诚实、永恒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乐章,就是死水一潭;友情无处不在而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同奏人间和弦。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是一点也不假的。 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但我却要说“若为友情故,两者皆可抛”。其实,友情的价值并不比生命的价值低。那么生命短暂,需要珍惜,友情不也一样吗? 朋友是一个可以给你依靠着嚎哭的肩膀;是一口你放心把内心痛苦往里面倾注的井;是一排令你热情高涨的巨浪;是一双把你从黑暗 和绝望中拉出来的手。朋友,使你看到未来的希望。朋友有难,你会袖手旁观,还是挺身而出呢?我的回答是:朋友有难,我于心不 忍,不会见死不救。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值得珍惜的友情。 同学之情深,则为友情。记得白居易曾说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更何况 ,地球上的人本来就是一家人。能够萍水相逢,成为同学、朋友也是不容易的。既然是来之不易,我们岂能忽视? 同学之友情,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快乐,使我不再封闭,不再少言寡语。瞬间,我发觉生活原来是那么美妙的,值得我们去关注、珍惜 。

 

    9、我们希望朋友遍天下的情深意浓,我们欣赏陶渊明“落地皆兄弟,何必骨肉亲”的友善豁达,我们渴望儒雅高洁的君子气风行天下。事实呢?敌人永远存在,对手不可或缺,小人匿身于侧。害人之心不可有,没问题,可防人之心我总无啊,奈何?
    旷达的苏东坡一贬再贬,孤高的柳宗元客死南荒;屈子守节自沉汨罗,司马幽愤尽倾笔端。“且去浅斟低唱”的柳三变自号“奉旨填词”,到了不过似红颜薄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太白,得意时也就是给贵妃赏花凑些应景诗篇而已。   
    直面敌人,尊重对手,提防小人。牵手朋友,偕行伙伴,心怀君子。敌人如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手安在?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小人何惧?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通迂阔之论贻笑方家,窗外阴雨如故,心间的阴郁却一扫而空。嘻嘻,不亦乐乎?

 

    10、大陆和台湾是“兄弟”的关系,这是天经地义,谁也无法推翻的事实。“兄弟”是中国传统“五伦”中的一伦,中华文明最高尚的思想认识之一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广泛的人际关系中“称兄道弟”来铸造和谐社会。我们要进一步落实海峡两岸关系中的“兄弟情谊”,应该包括三大方面:(一)“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兄弟之间和好、翻脸是人之常情,分久必合也很自然;(二)“鸿雁飞南北,关河隔弟兄”,按照中国的家庭传统,在大家庭中兄弟是手足关系,分了家仍然是手足关系;(三)“兄弟阋於墙,外御其务(侮)”,兄弟失和而家道中衰、甚至家破人亡是人生的最大悲剧之一。这三大方面都应该成爲今後发展两岸关系的出发点。(谭中)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19

[新一篇]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舊一篇]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