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译文] 荷花上微风吹拂,送来阵阵荷花的香气;竹叶上露珠滴水,发出点点滴滴的声响。
[出典]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注:
1、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注释:
山光:山上的阳光。
池月:池边的月色。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终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3、译文1:
山中的日光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译文3:
西山的夕阳忽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升起。我散开头发独自纳凉,推开窗户,看着幽静而宽敞的厅堂。夜风吹来阵阵荷香,翠竹上滴下的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本想取琴将心曲弹出,可惜眼前却没有知音来欣赏。想到此处,怎能不令我怀念故友,通宵达旦梦中也在想你。
4、孟浩然生平见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这首诗抒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是孟浩然的五古名篇。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五言古诗的语言风格一般要求古朴、粗拙,以便获得一种类似汉魏古风的古朴森茂韵致。但孟浩然在这首诗里所要抒写的,是一种清爽闲逸、其中夹着淡淡惆怅的情绪,就不便采取朴拙、拗峭的语言了。因此,诗人在写法上有意吸取了五言近体诗的音律美和形式美的长处。首先它不用散体单行,而在中间六句采取似对非对的句式,使语言比较整饰,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其次,注意语言的平易、浅近,声音的响亮动听,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再次,在韵脚方面,它有意采用宏亮级的“江阳”部韵,清亮爽口、铿锵悦耳。而为了保持古诗的特色,诗中不用平声韵,全部押仄声韵。全篇五个韵,除了第一韵“上”字是去声外,其余“敞”、“响”、“赏”、“想”、全是上声。加强了诗的音乐美。由于上声字诵读时声音是从高往低,又由低向高,给人以悠扬起伏的感觉,用它们作韵脚,使节奏较为舒缓,很契合这首诗所抒写的悠闲自得情绪。更充分地表现了题旨。
这里还想指出,诗中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二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一时叹为清绝”,除了景色美之外,同它们的音乐美也大有关系。诗句中的去声字“送”和“淡”,特别是入声字“滴”,声情并妙。读到这个“滴”字,真使人感到唇吻之间有竹露清脆地然而又是细微地滴落的清响。
对于孟浩然诗歌语言音调的和谐优美,古代诗论家早已有人认识到了。南宋的严羽说:“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沧浪诗话·诗评》)
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也赞扬孟诗“语气清亮,诵之如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清朝翁方纲则云:
“读孟公诗且毋论怀抱,毋论格调,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闻磬,石上听泉。”(《石洲诗话》卷一)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作为流动的情感的节奏、音响的表现,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从而表现、加强和升华诗的抒情美。而孟浩然的许多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诵,正在于它们使外在的音乐美与内在的抒情美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除了音乐美,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浩然诗“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的艺术特色。诗人以细腻入微,清新绝妙的景物描写,创造了清幽散淡的意境。
6、是一年夏天的傍晚,我在阳台上品着花茶,看绚丽的流霞在西天隐现,归鸟在云中飞还,忽一阵晚风吹来,掀起了膝上的书,风吹哪页读哪页,低头一看,是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虽不是孟诗中我最爱的,但犹喜其中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两句。荷风,香淡细微,竹露,泠然清脆,暑热中读着这样清凉的句子,觉心内尘躁顿消,明净清爽.
我们来看看孟老夫子在这首诗中的小资情调。
夕阳从山边西落,池塘上方的一轮明月从东方渐渐升起,迎着晚凉的风,头发随意披散,开窗躺着,惬意而清闲。隐隐闻到风里荷花的淡香,听竹叶上的露珠滴在池塘里,清心悦耳,这样静幽绝俗的境界,很想取出我的琴来弹,可是没有知音来欣赏,心内顿起惆怅,多么希望故人能来到我的身边,共对水亭的明月清风啊,可能只是幻想罢了,还是回房,在梦中实现这一期盼吧。
离开长安的孟浩然,在乡间的青山绿水中,找到了诗意的人生,面对夏日清景感念友人,怅惘不已。而现代人则没有这么缜密的心思,即便窗外美景如画,但浮躁的心仍沉淀不下来去静赏,若三五友人在一起,大热天里,更不会去弹琴说诗,早已躲在冷气开得足足的房间里搓麻将了。
总觉得古人比现代人要高雅有情趣得多,古时没有现代人的优越条件,夏日炎炎时,无电扇可吹,没空调可孵,他们便走向大自然,追凉风,濯清水,赏芙渠,水榭边钓鲤鱼,天空中弋高鸿,品茗吟诗,自有一番清凉天地。
苏东坡在晁补之的扬州随斋,见主人汲井泉置大盆中,渍白荷花,用清凉的井水洒在白荷花上,顿觉室内清微冰芬不湿衣,坐客翛然,无复有暑意,这样的消暑方法既简便又有诗意。《浮生六记》里,沈复与芸娘并坐沧浪亭水窗,空中一轮清辉皓月,俯视河水波光如白绸,摇起轻罗小扇,看云彩飞过夜空,这样的纳凉观月,绵绵情意尽在其中。蜀主孟昶与
孟浩然正是在夏日的南亭里,在荷风的香气里,想着他的朋友辛大,明月清风无际,友谊深厚无边。孟浩然是个谦和淡泊的人,许多友人与他交好,他和当时的王维、张九龄、王昌龄、李白等都是好友。他与王维的诗风相近,开拓了唐诗的一代田园之风,然而他的运气远没有小他十二岁的王维好,王维一直做大官,他却一直是个小老百姓,是个有人缘无官缘的人,想入世又好面子,也曾向张九龄举荐,也应试却落第,最终没了做官的欲望,便回南山闲居。
一次他在王维官署作客,恰好唐玄宗驾到,吓得他欲钻到床底下,正好被皇帝看见,命他献诗,他不是灵活逢场之人,结果那么多淡然清雅的田园诗没有献,吟的却是《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当场很不悦,自已并没有抛弃他,你孟老夫子根本不是真心来求仕,于是拂袖而去,孟浩然至此一生布衣,隐居故园鹿门。
孟浩然诗的恬淡清真,语出自然,正如他淡泊的性格一样。他也爱酒,淡远的性格中有着侠义疏豪的一面,李白对这位前辈的诗风和人品颇为折服,李白是当时很牛的一个人,能让他看上眼的很少。李白曾赞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描绘出孟浩然的脱俗儒雅的形像。送孟浩然去广陵,惆怅地看着江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深浓的友情造就了李白的这首千古名诗,可见他们之间的特殊感情。李白与杜甫也交好,杜甫为李白的诗才和超逸风采所仰慕,终身追随并牵念着他。敬佩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被谪,杜甫梦里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李白朋友多,到处游仙、任侠,杜甫穷困潦倒中仍盼着与他“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然而,杜甫忧愁沉重的性格远远跟不上诗仙飞扬飘逸的洒脱,想与他常聚只能是奢望。
孟浩然的人生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绚丽辉煌的瞬间,在唐朝诗人中,没有谁比他的人生更平淡了,由于这种简单的经历,因而让他能静下心来融入到大自然的深处,与一草一木,一溪一云共细语。用清闲浅淡的文笔,把人们带入到幽静清旷的山水田园里,让劳顿的心洗去浮躁,觉得白驹过隙的生命中至少还有如此清静所在。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两句诗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来描写夏夜给人的美好感受。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上声音清脆,所以是“清响”。细香可嗅,滴水可闻,使人感到除此之外别无声息。写荷以香,写竹以响,完全没有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8、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 山外烟岚 悠然畅寄
静夜仰望星空 星星灿美如诗
凝望幽翠山林 长藤披垂如发
花木美好嫩弱枝叶
海沉默太深 幽出浪花美丽
人生如絮 细雨微风 飘零落絮飞花
寂寞云园 低敛温柔 默默伫立
情影斜晖 脉脉水悠悠
浮光掠影 往事随波逐流
微笑如含苞待放的寂寞
誓言如那页缤纷的书签
刻画美丽的诗终究一场烟
手上青春还剩多少 思念就有多少煎熬
爱情在悲伤里抽丝剥茧
思念在足音里从容徘徊
一脉清泉 钓出水中云影 钓出失去闲情
爱情能草香如绿 相看两不厌
希望就成了等待 焦虑就不上身
生命就能扬起风帆平静无波
名字就不再空虚…….
9、安度炎夏,可以到深山老林、峰巅、溶洞去“旅游纳凉”,可以到地下商场等阴凉处走走,可有些人“力不从心”,走不动了。那么,可邀几个老友聚在一起,选个寂静的地方,泡上一壶好茶,或谈笑,或对弈,以忘却炎热。若喜欢清静,不爱热闹,不妨端坐家中,品读些纳凉古诗避夏,这叫“心理纳凉”,既不烦人,又不出门,一举两得,达到“心静自然凉”的目的。下面撷取几首纳凉古诗,以助您在凉爽天地里遨游。
大诗人孟浩然有一首诗《夏日南亭怀辛大》,轻描淡写、引人渐入夏日佳境:“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在夏夜水亭纳凉的清丽闲适情景,跃然纸上,使读诗的人,也感到了阵阵凉意。再读到“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诗句时,清淡细微的香气,似乎已“风送”而闻,竹露滴在池面上声声清脆,正是一幅消夏的绝美图画。全诗情趣全得,诗味盎然,这使得读诗的人,心情最烦也不得不安静下来,进入一个清幽境界,全身舒服,读读纳凉古诗的妙处,就在此耳。
唐代诗人高骈,有一首纳凉好诗。诗云:“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中树木森森,亭畔老树参天,满院蔷薇花香,飘来全身清凉,读诗的人读着读着高骈的好诗,虽仍处于热浪滚滚的夏日,也会心静如水,凉意阵阵,似乎生活在山中消夏的日子里了。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个中禅房清幽、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纳凉品茗、乐而忘返的意境别开生面,读来像是欣赏一幅风俗画,妙不可言。
元代释英《山中景》说:“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是说城镇烈日当空赤照,山中却是风轻袭人、凉意阵阵。自然,到此消暑烦热顿消,读来确实有一种清新凉爽之感。
10、有一天,和心爱的人骑车到郊外,感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灵动。当裙裾随同美丽的秀发在风里飞扬,心情也在有节奏的韵律里与自然合欢。那是多么真实又简单的快乐啊!
11、伫立于莲桥,晨风拂面,读小股清流乍起之处,碧叶裙裾飞扬,羞花娇艳欲滴。于微风之中,曾经静态的、或淡雅、或孤傲、或妖媚、或清高的荷花似乎更加生动起来。此时此刻,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真是再贴切不过了,难怪南边荷塘东岸的“长枪短炮”在那里疯狂猎艳。
荷,真的太美了。以至于文人骚客数千年对荷的情愫经久不衰。“荷花团团擎翠盖,莲花灼灼斗红妆。”的画般的景象,陶醉过多少谦谦君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美,又釉彩过多少文人志士的心胸?于莲桥读荷塘红蕖万朵,翠盖层叠,绰约多姿,风情万种的荷花,我亦动情。——荷,是美人!
荷,真的太美了。仔细品读,荷花风度高雅,丽质天生,却无造作。朴实中见俊逸,恃重中显高洁。我心想,亘古至今,人们之所以对荷有着一种恒古的文化情结,不正是荷具有人格化的品行和风骨吗?难怪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了一代代有志人士吟唱不绝的千古名句,难怪屈原的“集芙蓉以为裳”,清人方婉仪的“淤泥不染清清水,我于莲花同日生。”成了明示高洁的象征。——荷,是君子!
立于莲桥的我,领略着荷的千娇百媚,而真正感受最多的,还是荷特立独行的品质和洗涤心灵的清韵。
记得小时候,老家琉璃河也有不少湿地,每逢盛夏来临,荷花便开始与蛙声一起绽放。那里的荷塘都不大,一般只有五六亩地大小,然而当莲子成熟时,我们几个小伙伴,都会抹一通黑泥于全身,揪一片荷叶于头上,偷偷泅渡于荷塘之中偷食莲子。荷花美吗?美!但那个缺衣少粮和文化荒漠的年代,我们感到的只是莲子的清凉透心。
此去经年,慢慢长大的我,开始迷恋起荷花来。起初是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在后来便是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荷,渐渐在我的心目中圣洁高大起来。自此,荷,开始像我人生一盏不灭的灯,照亮着我的心路,让我时时刻刻,尤其是蛙声长满荷塘之时,总是能够感到荷的清香、纯美。每逢此时,我会感动荷的圣洁,荷的至真至纯,荷的至高无上,既是秋风乍起,亦是“留得残荷听雨声”,我想如此生命的绝唱,当万物动容。
那天在紫竹院,乘坐于荷塘的彩船之上,默念着“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然而,却不见鸳鸯乍起,倒有一对野鸭在碧叶红花中穿行。我最惊奇的是蓬间的家雀于荷花、荷叶和莲蓬间跳来跳去,演绎着麻雀与荷塘的传奇故事。
孟浩然文字冲淡,人也有出尘之味,烟火气太重的,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的。史书上说他“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挺拔清癯的孟浩然,一袭白衣,飘然如风,端的是“骨貌淑清,风神散朗”。
13、莲,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历来就是文人骚客所咏叹的对象.它的孤高,脱俗让人仰视它的冰清玉洁,让人羡慕.面对它,刘禹锡发出了”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的由衷赞叹;扬万里描绘了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动人美景;杜牧的名句”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在傲然回首的绿荷形象中融合了即使遭挫折,也不肯苟合求荣的岸然兀立的诗人形象;王维的”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 ,以莲的动态描画出一副浣女晚归图;杜工部的”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 ,显示了小荷长出新叶的勃勃生机;孟浩然的“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从视觉和嗅觉的的角度写出了荷花的清香;苏东坡的”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褪红 ” ,写出了荷花凋谢,绿叶枯萎的凄凉景象。
14、远远地望着已经铺满了半个池塘的荷,正午的太阳,烤得马路上热气腾腾,除开偶然来往的车辆,路上绝无人行。荷塘就在马路边进去一点点,那些大叶子微微有些收缩,一动不动,默默承受着炙热的阳光,看上去是“别有池塘一种幽”。几天的时间里,会有起风的日子,山峦般的乌云压在头顶,可雨并不轻易下来,那么大的云说走就走了。只要有风,荷就婉转,田田的叶子翻过去,露出白一点的底,和下面瘦弱的枝。不管枝如何瘦弱,翻过来也好,翻过去也好,它就像伞柄——伞总是坏面儿,谁见过柄断的?所以杨万里说:“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终于雨来了,狠狠地下了一整夜,不知道“猛雨打万荷”时荷的状况,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先到池塘边去看。第一个感觉是水是脏的,黄黄地,泛着泥色。而荷叶青青,亭亭如盖,宽大的叶面上这里几颗珍珠,那里也有几颗。等一会儿,叶子动了动,珍珠就圆嘟嘟地滚向叶心。再看叶心里,是一元硬币大小的一块,在轻轻地摇曳。放眼,看见半池的荷晶莹剔透,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撑着伞,在这里集聚。这是李白在说:“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那是孟浩然的低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我把视线与荷全接触,看见原来有早熟的,新承恩泽,饱满的苞蕾婀娜多姿,似乎正在等待意中人,要做这一生最肆无忌惮的盛开。大部分还只是暗香盈盈,宠辱不惊,只把她油亮的裙子摇啊摇,同伴间窃窃私语,不知道什么叫心事。
我从荷塘走过,沾了一身清香,两眼葳蕤。满腹的心事,可笑留给了不懂心事的人。只但愿今年的莲心,不要因之过苦才好。
15、雨中观荷,是一种多么悠然的韵味和恬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那些美好的诗句又勾起我丝丝缕缕的思古幽情。猛然间,我看见在一株残败的花瓣间,已经成形的莲蓬被雨水冲开,我心一抽紧,此时的我,只想为她挡风,为她遮雨,她仿佛读懂了我的忧虑,于泪水中笑了,那笑容是如此的安祥与宁静,让我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她笑,我想生命在她这里也许才是完整的,虽然有些负累,有些沉重,于是我真心祝福她,再大的雨都会停,当秋天来的时候,就是她收获的季节!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1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