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

  [译文]  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出典]  北宋  晁补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注:

  1、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

  2、注释:

    泗州:今安徽省泗县。

  幂(mì):烟雾弥漫貌。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寒螀(jiāng):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吾何人哉?”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3、译文1: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译文2:

    蔼蔼的浮云遮蔽着月光,顷刻间云层散开,圆圆的月亮像飞出碧海的金镜一样。长夜漫漫,空空的台阶上倒映着桂树的影子。露水渐渐转凉,响起零乱的寒蝉的悲鸣。京师非常遥远,这里临近着蓝桥似的仙境。

    卷起水晶的帘幕,挪开镶嵌云母的屏风,冰晶玉洁般的佳人涂抹着淡淡的脂粉。我打算把这许多月的光明,都交付给这盛满佳酿的金樽,一直喝到明天的拂晓,连同那些绚丽的朝霞一并饮尽。更要携带着交椅登上南楼,去尽情欣赏那美玉造就的人间,去观赏那洁白无尘的仙寰。

   译文3:

   天空烟霭迷漫,顷刻间从碧海升起一轮金镜,在夜深的台阶上投下丹桂影。待到露凉时,响起了零乱错落的蟋蟀声。京城离我那样遥远,只有月宫仙境离我最近。

    高高卷起水晶帘,再敞开云母屏风,让清冷月光照佳人淡施脂粉。更想把许多明月清光,交付给金杯,到拂晓将美酒和朝霞同喝尽。再带胡床登上南楼,观赏那白玉世界,和素淡的秋色千顷。


     4、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着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宋史·晁补之传》曰: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

    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及第。以元佑党籍坐贬。大观四年卒于泗州官舍。有《琴趣外编》,笔锋甚厉,时有奇气,风格与东坡为近。

    当然,说晁补之属豪放词家,师承苏轼,只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实际上,晁补之全部词章中,伤春惜别、相思忆旧之传统题材的作品仍占约半数之多,并颇具清新蕴藉韵味与柔丽绵邈情调,合乎词的当行本色。如他的《引驾行·梅精琼绽》一词,起首说春光满园,人却独自落泪,中间略事点染,歇拍便揭示出“忆年时,把罗袂”的缘由:全在旧情难忘啊!过片转过笔意呼应,只写了恋人留在印象最深处的一个细微动作,则她的风采便跃然可见。那艳红的樱桃仿佛一根基线,将今春与去春连缀起来,韵华依然,芳姿历历能迹,人竟一去无音讯,当时的离别实出无奈,但此情有谁知,又堪向谁人道呢!全词用铺叙手法,章法缜密不懈,不作大幅度跨跃摇曳,率拙间饶见浑厚气,表现出作为驾驭长调的能力,得益于柳永处实多。


     5、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以下两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作者为苏门四学十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月光本来无形。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结尾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作者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这首词从题材、作风到心胸、气度,都逼近苏轼。


    6、这首词作于徽宗大观四年(1110),是词人的绝笔之作,当时词人任泗州知州。

     中秋之夜,把酒对月,词人诗兴大发,遂成此作。本词通过对月色之美和赏月过程的记叙,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欲寻解脱的情思。 词的上半部分描绘中秋夜景。开篇两句从李白的诗句“皎如飞镜临丹湖,绿烟灭尽清辉发” 中化出,写明月初升的情景。“飞”字写皓月升空的状态,颇具动感,可见词人当时的欣喜之情。 “永夜”三句,描写了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诸多意象,它们有机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冷寂的氛围,既突出了词人此时的寂寞心境,又暗含着词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桂影”二字,语义颇丰,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也能指月亮中的桂树,意境清幽。结尾两句写词人触景生情,感慨不已。“蓝桥路”以仙境写月亮。词人一生羁宦,饱经沉浮,党争之祸更使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本质,所以早已心生厌倦而欲寄情山水,从大自然中求得解脱,所以他会觉得“蓝桥路近”。 词的下半部分写赏月的过程。“水晶”三句写月光满室,与佳人辉映。月为人增色,人为月增辉。“冷”、“淡”点出美的内质——清幽高雅。“待都将”三句写词人的饮兴,他豪兴大发,不仅要倾明月之光入杯,更要收流彩朝霞共饮,这三句把词人痛饮酩酊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三句又回写赏月。词人想效仿当年的庾亮,携带着胡床登楼赏月,看尽月夜人间的清秋美景。

    这首词豪迈超拔,意境雄浑,上天入地,想象绮丽,颇得东坡之神髓。


    7、“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细读之,赏月的各种感觉皆在其中。

  暮色已深,雾所渐升。似遮未掩之时,一轮明月腾空而起。以碧海喻天幕,示其博大而深邃。一个“飞”字,既显天高月圆周之势,又是作者心情使然。否则就不会有下面几句:桂花零落影绰约,玉阶空闲无人至;秋蝉饮露独自鸣,声声尽是游子泣。京都咫尺万里远,明月高悬近人心。

  出世?还是入仕?矛盾的心理什么时候可以缓解?此时,就是此时。赏月可以让一切归于虚无。

  晶滢的明月在无垠的夜空,尽情舒展着,冷光四溢。间或淡淡的粉色浸入,平添一份柔意。正欲举杯邀月,突发奇想:若把绚烂的晚霞也融入月色,斟入杯中,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赏月至此,已是极致。然而,意未阑珊,再登高楼。俯仰之间,醉眼朦胧,分不清何处是天,何处是地,满地月光,一望无际,天地共为一体,尽在心中。是醉?非醉?


    8、费雯丽主演的电影《魂断蓝桥》原名《滑铁路桥》(Waterloo Bridge),讲述的故事委婉又伤感,多少年来牵动着有情人的心。发行商为了让影片具有文化品位和凸显感情色彩,将其译名为《魂断蓝桥》,源于几个典故。而这些典故的发生地据说就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县城西南的蓝河之上…… 

    传说有两个版本,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尾生的翩翩少年,与他心仪的姑娘相约于桥下会面,但姑娘因故未能赴约。后来天降大雨,河中涨起了洪水,而他仍恪守信约,坚持不走,抱着桥上石柱,直至溺死。水退后,姑娘匆匆赶来,见此情景悲痛不已,也殉情而死。这个故事在《史记·苏秦列传》和《庄子》中都有记载,后《国策·燕策》中曾写道:“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也。”诗人李白的《长干行》一诗中也有云:“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均赞颂了坚守信约的精神。从此之后,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就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叫做“蓝桥”。

    另一个故事大致相同,相传唐朝诗人王维居住辋川的那段时间,有一位名叫裴航的翩翩少年,与他心仪的姑娘云英相约于桥下会面。后来天降大雨,河中涨起了洪水,而他仍恪守信约,姑娘匆匆赶来,两人被困洪水又生还。

    两个传说结局不同却都描绘了千古不变的爱情。古老的蓝桥早已被毁,在古蓝田关驿不远处有一巨石,上刻“抱柱处”三个隶书大字,记载着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古代诗词中“蓝桥”

  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桥绕柱觅君诗。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苏轼《南歌子》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将蜇,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9、对于写月亮的句子。我最喜欢两个人的,晁补之写中秋,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太漂亮了!相比之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显得矫情多了。玉做人间,越咂摸越有味道,怎一个好字了得?另外就是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把圆月写的如此凄凉,非雄才大略的曹阿瞒不可。要知道,写下这么伤感句子,正是丫事业接近顶峰之时,得意而不忘形,真英雄也。

    前者美在语言,后者美在意境。


    10、中秋的月,有月才是中秋,中秋的月是明亮的,也是令人惆怅的。虽然是年年今夜,岁岁月华如练,但常是人在千里,只有恼人的月相随。

     是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风清时也就是月正圆时。月下故人,月下江山,月下美酒。苏轼诗是夜潮留向月中看。桂魄飞来,冷浸一天秋碧。仰看孤月一片白,玉露泥泥从空来,是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映。

     是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卧待鸡鸣,万事悠哉。


    11、“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今天的琴声,如同绝伦的古乐,唤醒了我千年的梦呓:

  有一种缘分,总在梦醒后才相信是“永恒”

  有一种目光,总在思念时才看见是“眷恋”

  有一种心情,总在离别时才明白是“失落”

  我害怕寂寞,却必须独自奏响那泣血的古歌……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27

[新一篇]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舊一篇]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