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译文]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
[出典] 李清照 《念奴娇·萧条庭院》
注:
1、 《念奴娇》 李清照
清明是从柳枝上转身的。忽的一阵风,你就看见杨柳依依的景致,呈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那嫩绿的细枝,一条条垂下,丝丝缕缕,缠缠绵绵。这份随风飘拂在清明中的美丽,让人想起一种人生态度——明净,简洁。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赏柳时。柳是春天的使者,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情。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的是勃勃生机;周邦彦的“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漂绵送行色”,说的是离别之意;李清照的“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诉的是哀怨之情。
万物清明,这是天和地的最佳组合,是清明节的第一种境界。
清明文化是崇拜祖先的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与追思,承载着中华民族子孙绵延、尊祖敬宗的文化情怀。所有清明节由来的传说和民俗文化行为,无一例外地浸透着中国人特有的“感恩”情结:感谢皇天后土,感谢列祖列宗,感谢宇宙万物。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人文关爱,是清明节的第二种境界。
祭扫祖先的陵墓,人们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
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的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归内心世界的宁净。
在天地清明的日子里,面对亡故的先人,表达敬意与伤怀,它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陶冶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古希腊美学家说,悲剧使人获得的,是一次情感体验上的净化与升华,那么,清明祭扫呢,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
心灵的净化,是清明节的第三种境界。
9、回到宋朝,就幻化成一株柳吧,摇曳在宋词的婉约与缠绵里,浅唱低吟。
宋人多喜柳。在宋词中,涉及柳的词三十多种,如:杨柳、垂柳、绿杨、烟柳、杨花、暗柳、古柳、宫柳、官柳、雪柳、残柳、高柳、困柳、悬柳、衰柳、宠柳、岸柳、垂杨等等。
宋词多用柳写景。如宋祁的《玉楼春》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描述一个春风轻扬,杨柳如丝,轻烟淡雾,仿佛透出一点儿轻寒,杏花满树,争艳斗芳,好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光。苏轼的《蝶恋花》中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更是渲染出诗人对春光无限留恋和感慨。仲殊的《南歌子》中的“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绿杨堤畔闹荷花。”反映了词人走在没有归宿的路上,不觉来到一处绿杨堤岸的荷花池旁,亭亭玉立的荷花以它天然的风韵唤起了他的美好记忆,表明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才配作自己的知己,也表明他对往事一直没能忘情。
宋人不仅用杨柳写景,而且更多的是用杨柳来描写春天,可以说杨柳是春的象征,是春的使者,是春的代名词。有柳便是春,是春便有柳.如赵令畴的《浣溪沙》中的“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是说烟柳低垂,双燕交飞,春梦苦短。苏轼的《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李清照的《永遇乐》中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是说在这浓烟染柳的初春时节,吹起《梅花落》,笛声虽然悠扬,但怎么知道其间有多少春意啊。
宋人用杨柳来反映秋天和夏天虽很少见,但却凄美。如柳永《夜半乐》的“败荷零落,哀杨掩映。”张之干《贺新郎》的“凉生岸柳摧残暑”等等。
宋人还非常善于用杨柳来抒情,他们往往以物写景,以景抒情。如吴文英的《风入松》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说这楼前分手的路上柳荫密布,柳长一丝,别情也增长一寸。他的《唐多令》中的“垂柳不萦裙带位,漫长是,系行舟。”意思是,垂柳不是缠住恋人的裙带使她留下,而是系住客舟不放归去,很有意境。李清照在她的《念奴娇》中说:“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意思是,每当绿柳花红的日子里,她的亲人却不在身边,一边是柳绿花红,一边是思念的心情,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词人无限闲闷的心情。
也许古人多情善感吧,他们善于用杨柳写景写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而一个“春”字,竟被古人寓于出许多。如“探春、迎春、惜春、恋春、梦春、怨春、愁春、伤春、留春、怀春等等。古人笔下的春光、春风、春梦、春愁等都对读者有很强的感染力。
古人还常常用杨柳来表达思友、思恋、思情、思亲等情结。真是杨柳为词添色!词为杨柳抒情!
宋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杨柳,我想与北宋当时期民富国强,社会安逸,朝廷重文轻武有关联吧。当时的北宋江继承了唐朝的各项成果,物资丰富,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也就给诗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物资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行武出身,他靠手中的武力窃取了后周政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自己的政权也重韬后周的覆辙,所以他特别重文轻武,因此社会崇尚文化,宋朝文人认识到在诗上无法突破唐人的成就,只好另辟蹊径,认认真真搞起了词的创作,以至宋词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10、这个春天,也许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春天,对于大自然来说,也许,与它年的春天相比,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依然是该生长的事物都在生长,该变化的事物都在变化。但李清照的生命里,却仍然充满缠绵凄婉的愁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春天,快要被几点催花的雨打落了吧。这个春天,她看不到赵明成在何处,只看到了连天衰草,和望不断的天涯路……
但是,常被离愁别恨伴随的清照,置身于春天,还是多了几分清气、生气和灵气。无心面对红梅又怕梅花过早凋谢的清照,内心里,要去把握那些难以把握的美好事物。你看,清照在《玉楼春》里,还是在探询着梅花是否开放了。“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她以劝人的口吻说:“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她在告诉人们,今天不来看花,明朝风一起,就会被吹落的。此时,我也理解了清照的《念奴娇》里,在“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的早春,那“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的情怀了。但李清照到底是李清照,忧郁愁苦并没有完全淹没所有生命的感觉和渴望,锦被冷香已销,从梦里刚醒来的时刻,面对春天的自然风物,内心又苏醒了与外面的世界相融合的心念:“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她很想到更广大的春天和世界里去啊。于是,她在《小重山》一词里,对春花、光阴和美好事物的眷恋,就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我好像听到清照喜悦又有些兴奋地自言自语:春草绿到长门,红梅的花苞有些破了,但还未开匀。把绿色的茶团放在器皿中碾碎,本想留住晓梦,却惊破一瓯春,屋子里都荡满了春光。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多么好的黄昏。过去的日子,虚度了多少光阴,春天回来了,要着意过今春啊。你看,李清照拥有的这个春天,是多么美好。
可惜的是,这样的春光,李清照在后来的岁月里,经历得愈来愈少了。
我想,女人的清美心灵,尤其是女诗人的清美的心灵,只有永远安置在美好的春天,只有永远安置在春天般美好的天地里,才会很好地保持的。就像享受人类和平的福祉,吸吮生活滋生的安乐。就像依畏着苍天厚土般的爱情……
11、季节参差,绿浪满眼,凭栏而立。我丝毫感觉不到阅尽人间无数春翠秋荒的轮回,把日渐变暖的细节,依照熟悉无比的方式,一点点地延续。
一个微微湿润的清晨,残冬的余寒沿着阴冷的记忆袭来,我循着大楼的楼梯拾阶而上。一楼、二楼、三楼,右转,我在最后一扇深蓝色的门前停下。清寒四伏,灰暗阴冷的天气,错愕间,我似乎听到一些声音,在我漠然转身之后,一切归于沉寂。
窗外,阴云密布,风涌云动,长廊寂寂。晨云,暮霭一般沉郁。我于窗前,心在目光流转处失去光泽。
“啾啾!”
季节踟躇、犹疑的走来,如几声鸟鸣交错,没有任何平实古典或浪漫狂想的意外。但那几声欢鸣,一若清风拂过水面,并不婉转,却清脆鲜嫩。这是一些可以温婉成诗的声音吗,而在这一刻,全然被我忽视。
时光点染,欢跃向前,举目处早已是清风拂翠,杨柳依依。
这样的清晨应该是美丽的,但天气阴沉,心情追溯《牡丹亭》中“原来姹紫嫣红花开遍”的景象且为时尚早,恰如清照《念奴娇》云:“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恼人天气!
“啾啾!啾啾!”
像一首歌儿清越的前奏,云影一般,须臾掠过。当我侧耳倾听的刹那,又如一个极浅的笑容,仓促闪现,随即泯灭。
深深地静默!
我的心轻轻跃动了一下,归于空芜。
“啾啾!啾啾!啁啁啾啾!”
片刻之后,一声,又一声的铮然断响,以舒缓的音程,跌宕起伏的音准,切入了空阔的天空、自由的空气和我的胸臆。鸟音时徐时疾,纷然落地,掠过真相的边缘,抵达胸臆的瞬间,竟是水一般的温润了。我凝神静听。横向的视野,纵向的视线,其间跳跃如音符的吟唱被悦耳地凸现出来。天地之间这并不高亢的歌唱,却将骄傲与简约以极强的穿透力刺破阴沉的天宇。
光彩四射。
一种触动与牵引,幽微模糊,然而,令我难以自禁。强烈地主观感受,在声音婉转的随笔里,平淡无奇而又兴趣盎然地指引,于是,我来到窗外,凭栏寻觅。
临风凝望,四下里嘉木比肩,绿云一样的秀树枝茂叶繁。天气寒凉,天空,却似乎阴润柔和了些许。云翳缓缓淡去,天空下昂然的浓绿中,一苑青翠,是如此蓬勃,如此欢畅,如此娴静,又是如此地充满生机。
静!
涌动狂喜的碧树,由青转绿的草坪,几条幽雅的小径交互沟通。它们时而掩映在青枝之中,时而又迹灭难寻。换去冗沉的冬装,身着各色衣裳或裙子的人们从小径上走进走出,像各色花朵,在重重的绿里,羞涩地闪烁、探头探脑地打开。或轻或重的脚步声、笑语声、大家在这个清晨彼此问好的声音等等,一齐演奏出的这首欢快的晨曲,都被淹没在鸟儿的歌声里了。
鸟儿,你在哪里?
我沉静地凝视、仔细地寻觅,寻觅着它高歌的所在。
将青绿郁郁葱葱地印在心底,草木的淡淡清香随风飘溢,襟袖盈怀,气爽神清。我的眼目之下,是一株棕榈,树上一片叶子向东南铺展,叶上一大一小两只鸟儿安卧叶心。
我看见了!
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熟悉的鸟儿,以如此可爱无比的姿态在歌唱。
叶子随风荡漾,两只鸟儿一前一后、同向西南。碧叶之上的它们,仿佛是清风扶摇里谁和盘托出的礼物。这使我惊奇。我惊奇的,不是这两只土褐色的鸟儿,也不是鸟儿锐意动听的鸣啼;让我惊奇的,是它们安卧的姿态是如此的可爱、高贵和迷人。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站得比鸟儿更高的地方,同时,我像欣赏一幅珍藏的花鸟名画那样,第一次专心致志地看鸟。在一派凝练的清风之上,在它们碧波涟涟的天堂乐园,高度为我插上翅膀,如同植物伸长向苍穹的热爱。
风雨晴晦未定,我,有了飞翔的愿望,像燕子一样飞翔。
周边鸟雀低飞,旧时岁月,象一个落花的午后,我们凭几而坐,看厅外庭院依旧,粉墙黛瓦,经年的修竹,盘曲的盆景,看湿润的台阶一一被青苔绣遍,象岁月风尘仆仆地走过。看百桥千街,走马观花的尘世游人寻寻觅觅的情怀,你我相视一笑,笑迎凉风,俯仰青天,叙诗剑情怀,探千古真味。这个早晨并没有暖起来,我想,那样的午后,你应该是一盏清茶握在指间,我必是迎着凉风,披上那条紫花的披肩,清凉之中的人生三味,是否会更加的清爽甘冽?!
群鸟啼鸣,声调百啭。
两只鸟儿扑棱棱飞来,在我身边盘旋了几圈,绕着楼檐飞去了。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我刚才看到的那两只鸟。不久,有四只鸟儿飞来,贴在楼檐边,用滚圆的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了我数秒,也一同飞远了。影如鸟织,欢跃的鸣唱继续扩大,景象斑斓,一树鸟鸣、树树鸟鸣里。一只挺着雪白胸脯的大鸟昂首挺立,为那棵女贞树惟一高标出树冠枝条增加了高度,从而改写了一棵树与天空的距离。风吹枝动,它悠然静穆地仰望,朝着更加向往的高度飞去。这一切,和我一直以来,在树下看鸟,是完全不同的。
没有任何的花儿绽放。太久太久也没有悉心聆听过一只鸟的欢唱了。错过鸟鸣缤纷,也许就错过了这个崭新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应以黛绿作背景,设一场奢华的鸟鸣盛宴,与你相约,让我们从高处欣赏一只或几只鸟。变换一个观赏角度,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尽管,鸟儿的歌声会被即将到来的夏虫的浅唱所代替,纵然岁月的完美终会被打碎,而割伤人心。我,曾经拥有的这一刻,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天空,或许晴朗。
或许,阴晦。
什么,都无法左右我愉悦无比的心情。
14、读到“宠柳娇花寒食近”,心中不仅一动,明日该为寒食节了吧?寒食将近,种种恼人天气,不知古人为何也这样认为呢?总是“多少事,欲说还休?”。
多少游春意,在“黄昏疏雨”的落寞中消弥于无形。梨花榆火何必催,一番风雨又寒食。斗草的习俗早已在岁月的尘埃中湮灭,渺无踪迹,只有在“酒趁哀弦,灯照离席”之际,“闲寻旧踪迹”了。
想起二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日子。不知抱树而死的介之推在生命弥留之际是否真地有“魂魄山河气”的壮烈?不求利禄——不求利禄,何必着于痕迹呢?这样想有点唐突古人了,呵呵,只是后辈小子常常会想:修祠立庙,禁火寒食,这一切于曾经的生命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5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