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译文] 一个人独自守着窗儿,要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啊!
[出典] 李清照 《声声慢》
注:
1、《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
息: 休养,调理。
敌:对付,抵挡。
极。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情形,光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3、译文1:
我苦苦地寻觅着,在这孤独的世界中,满心悲戚这将要转暖的寒冷天气,最令人难以休息。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
曾经那么繁盛地开在枝头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谁还有兴致把它摘来戴在头上?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此情此影,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译文2:
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满地黄花堆积着,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着。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译文3:
如同是丢了什么,我在苦苦寻觅。只见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悲戚。忽冷忽热的气候,最难保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时秋风的寒气。正在伤心的时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那身影,那叫声,却是旧时的相识。
满地上落花堆积,菊花已经枯黄陨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户独坐,梧桐叶片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概括了得?
译文4: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早起淡酒三杯,怎把寒风来抵挡?北雁南飞飞过楼,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人花共消瘦,有谁来怜赏?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听见黄昏细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淋透我心上。这一天桩桩件件怎么能一个愁字表明呢!
4、李清照生平可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李清照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丈夫已经去世了,本来丈夫的去世对她就构成了致命的打击,因为她夫妻两感情至深,在事业和追求上又是难得的同志。可现在不只是她丈夫的去世,动荡的时局使她连孤独悲凉但是总还安稳的生活都过不上。她一个弱女人家独身一人无依无靠却又四处奔逃,这对她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巨大的摧残。可以说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之后李清照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了,她没有了快乐和希望,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着日子的流逝。在这种情况下日子是多么难过啊,俗话说不怕钱少就怕没事做。没钱可以少吃点吃苦点还能活下来,可是没事情做就会把人给无聊死了,所以在现实中很多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都有酗酒吸毒等对身体不负责任的爱好。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李清照为了能活下去她现在能做的事就是思念自己的丈夫和打发无聊。于是又恰恰在一个乍暖还寒满地黄花堆积细雨飘洒的黄昏里,《声声慢》这首词诞生了,是在多种外界因素偶然集中到一起而造就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首词,它是一首以作者打发无聊寄托思念为功利的作品。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把自己两种感情——思念和无聊——交替抒发的,产生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开篇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把全诗的感情基调奠定下来了。“寻寻觅觅”一句让我们感到作者似乎在寻觅什么但又什么也寻觅不到我空虚心境。为什么会给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呢,因为她在这用了叠字的手法。“寻觅”本身就是一个动词,这个动词的宾语应该是主语动作的目的。寻觅什么,它必须得有一个表目的的宾语紧跟其后。但现在成了叠词变为“寻寻觅觅”,这本身已经是一个新的词组了,像一个成语一样,可以没有主谓宾等句子成分而单独代表某种意义。正因为在它后面无法加入宾语,所以在这里我们读着这个词的时候就可感受到作者终日徘徊而又无所收获的心情。那么作者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寻寻觅觅”的呢,接下来它用了第二组叠词“冷冷清清”做了说明。“冷清”这个词通常是表示环境清净但人却感到孤独的心境,它是一个修饰内心的形容词,但在这里除了表内心外也表环境的寒冷,后面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是对这句的的解释。这组叠词不同于第一组是它加深了词义的程度,表达了内心孤独和气温的冰冷。可见作者在如此的环境下去“寻寻觅觅”是怎样的状况呀,这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当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幸好作者在接下来说出了我们想要表达却又无法表达的感受,这就是第三组叠词“凄凄惨惨戚戚”的出现,它是前面两组叠词共同糅合而产生的结果,它在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是读者的心声。在这一句里又包括了三小组叠词,从意义上看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构是递进的结构关系,“凄凄”、“惨惨”、“戚戚”,一个比一个加深了程度,到最后终于把作者那种内心的情感推向了及至。
全词的基调铺好了就可以开始叙述了,从结构上看我认为这是一篇以叙述为主的抒情词,因为全词真正直接抒情的句子只有两句,一是“凄凄惨惨戚戚”,在她前面的两组还算不上是,第而就是词尾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间的一大段都可看做是对前一句抒情的陈述同时又是给再一次——最后一句——抒情所做的叙述铺垫。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作者的感情线索,悲——愁,全词就两词抒情,第一次是对实在空虚的生活的感慨,接下来是叙述自己的为什么这样,这样的叙述累计到了最后终于看清的生活的本质——愁,于是再次宣泄了一次内心的感情,这一次要比前一次更深,因为知道了愁的原由,便显得更理直气壮了。在这里难得的是作者的再一次爆发给人的感觉是恰倒好处,作者的叙述和事情配合得恰如其分,就算作者没写出最后一句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在这个地方应该加入什么,对了就是喊上那么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可以看出作者词作的功力,也可看到《声声慢》这首词牌是抒发作者此时心情的最适合不过的形式了,可见感觉好的词人都能选择最合适的词牌进行表达。
在词的叙述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雁过也”和“如今有谁堪摘”以及“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前面两句写的是怀念丈夫,其中“雁过也”涉及到一个典故,是作者早期寄给丈夫的一封信中提到过大雁,是这样写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而“如今有谁堪摘”就得调动读者的联想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者曾经和丈夫一同赏花摘叶的情景,那是多么平淡但又甜蜜的经历啊,然而一切都不见了,如今虽然花叶依旧但人不在了,这种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句是间接抒发对无聊生活的感慨。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妇人整天倚着窗户观望的情景。为什么是整天呢,一个“守”字做了说明。现在的生活对于作者这样的人是多么无聊啊,除了守在窗边还能做什么呢,她的生活节奏缓慢得令人害怕,那么多的时间怎么度过呀,于是有了一句“独自怎生得黑”,作者在盼望着黑夜的到来。可见此时的作者的多么消沉的一个人,因为如果是换了一个激情洋溢充满希望的人,那么他盼望的就是黎明的到来了。
这虽然是一首抒发个人狭义情感的词作,在那个时候不但不被看重反而被排斥,根本不能与苏轼、辛弃疾他们那样的大作品相提并论,这里说的大作品指的是他们那些题材大场面大气势大情感大的词作,但在今天李清照被我们接受并且热爱了,她的词作有另一种意义上审美价值,而且也符合当今的写作趋势即写个人的东西。只有真正作到挖掘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新的发现和深的体验,排斥个人一味地追求大题材就没有新意和味道了,幸好苏轼他们的作品也很优秀,但是苏轼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声声慢》这首词无疑富于唯美意识,一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就足以成为描写黄昏的千古名句了。进一步讲,这种美是一种颓废美,可以在日本的川端康成那找到连接,因为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孤独。
此词在今人王兆鹏、郁玉英、郭红欣的着作《宋词排行榜》排名第3名。该排行榜以“历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唱和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互联网链接次数”五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历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17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2名、唱和次数排名第6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第5名、互联网链接次数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10名。
6、中国古代文人们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价值取向、心灵历程和人生追求给后代读者带来了有益的思索。其中文人的孤独心态就是令我们正襟危坐、肃然面对的话题之一。
心态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内在心理建构和生活态度,所以首先应当明确,孤独不是孤僻。孤独是文化意义上的,孤僻是性格上的,心态上的孤独和性格上的孤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性格孤僻之人,绝交往而少友朋,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封闭着,他们属于生活的弱者;而心态孤独的人则一定是在追寻着什么,坚守着自己的情操而不移,他们真正属于生活的强者。孤独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文化性格,显示了文人对现实不屈的抗争。
其次,心态孤独和生活孤独也不能划等号。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朱淑贞“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这是生活层面上的孤独。心态孤独的人可能交游甚广,但身边众多的人并不能排遣内心的苦闷,耳边的嘈杂热闹与心灵深处的孤寂截然相对。心态孤独的人并不是孤高,孤高是自负而小视他人;心态孤独的人是求同仁而不得,既不容于世俗,又不向世俗妥协,因而这孤独便成了他们冰雪情操和高洁人格的标志。
孤独心态既是古代文人摆脱不了的精神困境,也是文人独立不倚的精神品格的写照,这是古代文人最为宝贵的性格,是中国文人几千年来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中国历史上听到清醒的声音和警世的呐喊,同时,我们在阅读古人时,心灵才能一次次得到荡涤。
古代文人坚守着节操,在艰难困苦和孤独寂寞中,他们痛苦、哀怨、言行怪异,但就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就是不降低人格以求容,从这点上来讲,孤独是伟大而神圣的。千百年之后,当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代文人进行精神对话,既是在审视社会历史,同时也是在拷问我们自己的心灵。一部古代文人的孤独心态史,既是古代文人跋涉人生求索理想的历史,也是古代文人心中神圣之灯长明的历史。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谁矗立在孤寂、悲凄、抑郁、憔悴、愁怨的生命征程里,把酒当歌,陶醉得“凄凄惨惨戚戚”?是谁漂浮在中华民族悲壮而屈辱、浩淼而深邃、辽远而幽明的历史夜空上,用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溅射出中国女人才华熠熠闪烁的时代光辉?是谁洋溢在清丽醇美、泪水汹涌的韵律中,绽放出一个孤苦女子如此辽阔如此真挚如此细腻的情感之美?李清照,这个醉依在华夏苦难历史上的中国女人,在物欲横流、“嫦娥奔月”、信息化主宰的今天,依然将无尽的忧愁迸溅出醇香四溢的光芒。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又是一个生活在怀念里的人。李易安曾经是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也是个幸福的小女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但此时她只是个国破 家亡的居士,想着那个已经离了她再也回不来了的丈夫,“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已经不敢再独自面对黑夜了。当时明月在,而一起共享明月的人已经不在了。
月,照了千古的兴衰,也照了无数人的相思梦。当初相誓执手携老的人,已经离开了。也许那月还记得曾经有过的幸福和温暖。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午夜梦回,依稀还会看见当年的她分花拂柳翩翩而来。
9、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我们的文明,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是这样地冲出了宇宙与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所发扬。
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亦能传达“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风情。这是无论多优秀的外文译制品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
因为,汉语承载了中华儿女的魂呢!它不仅是“母语”两个字那么简单,我们的母辈,祖辈经历泛黄的历史所赐予我们的,是“母语”背后沉沉的文化使命。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
汉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在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时,在“三国”与“论语”相继被戏说时,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时,小学课堂内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反而显得弥足珍贵,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可怎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
这是前进中的市场化快餐,还是,一个大国的浮躁,抑或,是百年后文化断层出现的民族悲哀?
母语——汉语教给我们的,怎又仅仅是与人沟通,交流。母语不是工具,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却的民族的骨气与精髓!
让我们重拾古文的经典吧!让我们运用汉语所真正给予我们的扁担,去挑起历史的竹简一捆捆,真正进入原味的古籍,去寻找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道,一个大国的崛起之途。
10、透过窗看外界,你可以隐蔽于一角,窗户就像一只放大了的眼睛,这有点类似孩子的举止。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利用这一点提升了窗户的原有价值。山海关箭楼的窗页外部那些形似鹰眼的的图案,就是用来吓唬弱小的飞鸟,防止它们在此筑巢。寥寥数笔,不仅美化了建筑,更体现出人类智慧的一面。
在诗人的笔下,普通无奇的窗户被赋予了灵性,传情达意,深入人心。“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绚丽;“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凄凉愁惨;“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陶醉……句句深邃撼人心魄。曾给自己起过一个网名,叫“四月的窗外”,颇为得意它有那么一点点让人遐想的意境。澳大利亚泰格特的名篇《窗》,以病房里的一扇窗作为心灵的显示屏,刻画出人性的善与恶,寓意深刻,耐人回味。
这一个清晨,站在窗前,我想到那个曾经困在阁楼里的千金小姐,如果她能有那位高尚者的生命热情,或许她的生活尚可有点色彩吧。
11、“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是一千年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句慨叹。今天,只想借这个句式,表达另外一种意思:守着道德,独自怎生到死?或者,守着死理,独自怎生应变?
“农夫和蛇”里的农夫,是守着“善”生活的。却不想他的“善”错施了对象,被他施救的蛇反而将他咬伤了。现实中,好多人是守着一定规则生活的。这些规则常常成为他的宗教,使他看不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当然,凭着规则很快就有对事情的判断,省去了许多费神的思虑,但是,事情毕竟千差万别,用一个公式去套,有时难免出错,因此说,守着死理,独自怎生到死?
正如没有永动机一样,没有万用的法则。所有的法则都有局限,绝对不变的只有变,最高的原则是没有原则。所以不能奢望永恒,每遇一件事,都要认真思考。
对于生活,必须用到一个词——每下愈况,如同从山顶走下来,越往下,山沟的花鸟草虫越真切。生活越深入,明白的道理也就越多。可以说,一开始,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或者庇护伞下生活的,感觉不到脚下的坑洼和头顶的风雨。伴随着成长壮大,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多,也就渐渐化为支撑别人的骨骼和伞盖,而支撑与被支撑的感觉和认识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应该守着什么走完一生?美?善?真?道德?法律?机巧?人类的舒适生活?个人的舒适生活?凡此种种,只能是各取所需,因时而化,具体提问题具体分析。千万别死守,死守的结果也许是守死。
12、古往今来,似乎只有缠绵凄楚的情爱才美丽,似乎只有曲折离奇的爱情才动人。无论是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东方的梁山泊与祝英台。都在创造情的完美的同时,表现了爱的凄苦。这难道就是人们向往的爱情结果吗?难道爱非要在期盼、等待、猜疑的火焰煎熬中,然后凤凰涅盘,得以飞升?这问题自古就没有答案,然而美丽的爱情故事似乎又都是这样的结局。那么在中国人眼里,真正的爱又是什么?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分忠贞?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那分“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还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一分思念?似乎都是,又似乎又都不是。
13、夜半时分,又下起了雨来,隔个窗儿,卟卟簌簌,竟似相思的滋味,深深浅浅地爬满心底。梧桐夜雨,好梦时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掀开窗帘,尽收雨的世界,满目的飘落,竟似水中花的夜语,向我温柔涌来。纯洁的水中花语,晶莹的水中花语,你喃喃的相思起起伏伏,掀动芬芳的海洋缠绵的潮汐。而潮汐的黑色淋淋漓漓,带着无端的痛楚,徘徊在我心的两岸,一边是温柔,一边是忧郁。
风寒冷雨,帘卷琴声,香熏一案清愁。锦被尤凉,谁共枕上温柔?轻弹落寞泪影,怎禁得、梦里孤秋。如何写,雁字声声慢,难下眉头。这夜雨的世界,这相思的夜晚,这相约的时候,流不尽许多泪,写不尽许多忧,道不尽许多怨,诉不尽许多愁。
记得我们有约,下雨的时候,我们一起听雨。静寂的相思在雨的歌声里缓缓流淌,有一点感伤,有一点忧郁,也有一点笑意。那一刻我心里想着的,却是庆幸着我仍旧与你念在一起,即便是天涯海角,相思依然牵着我和你。我知道生活是一场无休止的旅行,但你却是我永恒的风景。从这一处到那一处的迁徙,分隔了我们的相聚,却无法分割我对你的铭记。走遍千山万水寻找你的踪迹,只不过是有一天,想你明白,我是这样的爱着你。
亲爱的,我们一起听雨。站在双眸之中,隔个窗儿,听那梧桐的三更“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曾几何时,我独枕寂寞,一遍一遍地吟哦,燕来时,疏雨细,觉去一阶梧唳。多少落花梦里,没个人堪倚。如今,请让我用文字烹调音符,煮一杯零零落落的雨夜,与你和泪共饮,不要说分离,不要说送别,不要说来生相聚。
我们一起听雨。在天的下面,雨的那端,河的对岸,心的中间,听一场生命中的宿缘,义无反顾奔赴怀抱,融化成生命最原始的雨水。你将会忘记时间的约定,你将会打开心底的痕迹,你在子夜的落花中,拈数片泪儿,浸制了黑夜的忧郁。于是,当你不眠时,我却沉醉。天亮之前,还能拥有那一杯吗?那一杯醉我灵魂的甘露,我叫她:红颜!我知道,你恨不能把我所有的文字掰开,看看文字中深藏的我,是如何的忧郁成疾。你知道吗?掰开文字,就掰开了我的心,你将那一杯红颜,宁静地倾入吧!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窗外,有花沉默在夜里,飘着暗香,幽幽残损,风过的时候,便兀自在雨中无奈的沉落。沉落的一瞬间,我听见雨一般的轻叹,纠缠在那最后的眼神里,成就一樽孤独的美。风过双肩,风过双肩,一地落花更无言。雨来漫漫,雨来漫漫,聚散离合亦天边。
风来之时,雨兼落花,又有许多的聚散离合在无言地更替。此时,我从窗口望出去,想那一格一格的窗户里,在同一个时刻,都关着灯,关着温暖,关着寂寞。同一时刻里有人重逢,有人别离……时时刻刻,时时刻刻,每一个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今天的你,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会不会偶尔在深夜里想起被自己遗失的时光?会不会突然感伤,然后流下眼泪来,湮灭那有过的纯真?那曾经铺天盖地的忧伤,那曾经于流转的摩天轮上刻下的简单誓言,会不会是记忆里最深重的雨呢?
世间辗转的情感,总是伴生遗憾。而追求完美的人,却不愿看到缺陷的美。于是抬望眼,举愁眉,且行且寻,这样的寻觅,却苦了时间,黯了光影,淡了岁月,让人等到心痛直至心碎。此时,让我们摒弃遗憾,一起听雨吧,你将听到我的呼吸,与风儿一样纤细;你将听到我的心跳,与雨滴一起共鸣。
春江吩咐兰舟梦,千里无人送。风铃寸寸远重山,唯有此时今日忆阑珊。天涯不与檀郎便,几度柔肠断。横吹玉笛借清风,只是人生长恨此情中。有谁明白梦着的爱,是穿行在无奈之中的痛?有谁懂得幻着的情,是交织于执着之中的伤?让我们一起听雨,平淡之中感受着神奇,简单之中感受着天意。你听见雨的呼吸,舞动在爱的鼓点上吗?那些霎而风,霎而雨的节拍,是心打芭蕉的旋律;你听见雨的亲吻,隐匿在字里行间的温情吗?那些弹跳若逗点的雨珠,是情愫起舞的前戏。
昨夜有雨,那是流经城市的河流,有谁在河边,侧耳倾听呢?今夜有雨,却是黑暗淹没忧伤的潮汐,又有谁在涨潮之时,捉取岁月的浪花呢?“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亲爱的,记得我们有约,下雨的时候,我们一起听雨,直到天明。
14、今夜无月,那边窗棂上,谁在驻足守望,守望心中惆怅,瞬间心跳的感觉;守望内心彷徨,接近死亡边缘的窒息;守望心中的他,情意缱绻的情感……今夜,注定无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千年前,李清照在守望,守着她和丈夫的最后誓言。她是那么肝肠寸断,刻骨铭心,好似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她为何义无反顾,因为丈夫答应过她,他会回来。然而一年又一年,遥遥无期。
辛弃疾在守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他在守望边关,盼望上场杀敌,守望祖国统一,守望内心男儿自强之心,只可惜,他始终没有盼来。
李煜在守望。一生把自己交给艺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守望灵魂深处的自由,内心角落的平静,可又怎容他,只怪自己身不由己,一辈子在遥望,却始终望不到彼岸的自由境界。 今夜无雪,那片草地上,谁还在守望?守望使人心碎;爱人的一声承诺,望冬日早些过去,春暖花开,望宇宙无垠,神秘莫测……今夜,不同寻常的夜。
今夜寂寞,失恋的人在守望。内心柔软的角落在滴血,在经历了相识—相爱—分开后,内心最初最纯洁的地方已布满灰尘,心已不再为谁动,守望的人最终还是没有来,是愧疚,还是正和另一个人在另一片草地上相望?今夜,注定心死。
曾经是谁在唱“洛阳城旁的老树根”,这像回忆般延伸;是谁在唱“前朝记忆度红尘,伤人的不是刀刃”;是谁在承诺和你在一起,是谁在愧疚“对不起,我爱你”。时间冲不走回忆,就像漏斗从不因为外界阻挠而停止流动的步伐。
今夜,谁在窗儿上守望?
15、假设:太阳好吝啬,她不愿把阳光与人类分享,那我们的世界岂不一片黑暗?空气好吝啬,她不愿把自己流动的秘密展现,那我们的天空将再不会出现风云雨雪;爱迪生好吝啬,他不愿将灯泡的制作奉献,那我们只好“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了;歌唱家们好吝啬,不愿把美丽的歌喉与人分享,那我们岂不少了一种别样的快乐?
你一定会说,如果假设都成立,那世界该有多可怕。然而,我们在埋怨别人“小气”的同时,是否也悄悄把自己的心门打开。
……
太阳永远不是吝啬的,它把七色光与我们分享,我们的天空便一片明亮,风儿不是吝啬的,它不断地奔跑,我们的世界便有了“云销雨霁”;当然我们的心灵也不是吝啬的,我们会与他人把美好创造,人人都不是吝啬的,我们将会拥有一方碧水蓝天――因为,我们的心儿已破茧成蝶。
16、走过了繁华,纳兰在西风萧瑟的季节“沉思往事立斜阳”,而易安在梧桐夜雨的时刻“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情到深处无怨尤,每次在心中回味这些词句的时候,都有一种柔肠寸结的感觉。
也许,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了身边的一切,以为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直到失去了才觉得弥足珍贵,“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词,现在读起来,我们还能体会到词人的那种无言的痛楚和深深的懊悔。
让我们都好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天凉的时候,给自己所爱的人多一些呵护。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5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