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葵文章选: 陌生的字词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盯着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看久了,那字词会突然变得不认识。

我做过专业校对,那阵儿常遇到这种情形。每逢此时,我会莫名地兴奋,纵容自己在那种恍然状态多沉溺一会儿——我喜欢那种熟悉的事物突然陌生到虚的感觉。

这种陌生化现象,与注意力有关,从科学角度可以解释清楚。不过对于字词还有另一种陌生感,就不仅仅是科学问题,还与语言文字的发展史以及整个人文历史有关。

我们每天说话、阅读、写作,使用成千上万的字词。很多使用极为频繁,熟视无睹的,一旦细究起来,都会产生陌生感。

比如我们常会说到“世界”“社稷”“切磋”“琢磨”。都是把它们当成词汇的最小单元在用——“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社稷”指国家;“切磋”“琢磨”指互相研究,互相学习长处,纠正缺点,诸如此类。然而,深入一步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分别都是两个词的组合——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属时间范畴,“界”则是对方位的界定。“世界”是由“世”与“界”组成的。“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完全不一回事儿,只是古时君主常常把这俩神搁在一起拜祭,后来才把它们联在一起表意国家。

“切”和“磋”最初是先人们鼓捣动物骨角,将之变为工具或者首饰的不同手段;“琢”和“磨”则是先人们鼓捣玉石,将之变为工具或者首饰的不同手段。《诗经》里有着名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现代汉语中的“琢磨”“切磋”同样都是可以再拆分的组合词。

这样的例子,在现代汉语中举不胜举,概因汉语言词汇在初创阶段,大多是单字词,后来随着社会越来越复杂,常用词汇才变成了以双字词为主。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双字词汇都可以再拆分,比如,现代汉语中很多外来语词汇,就都是独立的最小组词单元构成,作家阿城曾举过例子,如“典型”“肯定”“自由”“条件”“流行”“认为”“解决”“调节”“紧张”等等,这些词都是从日文引进的。阿城举完这些例子,笔锋一转戏言道:“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字形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者说话了。”


杨葵 2010-09-14 08:17:35

[新一篇] 楊葵文章選:“始”與“終”

[舊一篇] 楊葵文章選: 淘舊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