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来说,提升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水平是广大学校都需要面对的、带有普遍性的课题。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情、特色有所选择,有所作为,这样才能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设广而厚实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的概念内涵、制约因素及关系处理等问题。
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内涵解读
如何培养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当思考的课题。目前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普遍观点,较多地架构在心理学基础上,关注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两个维度,缺乏对创新人才所必需的专业发展维度应有的基础思考。
创新人才的专业发展基础维度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专业高度,基础教育的准备应是广而厚实的基础(含外语基础),指向性兴趣,指向性意向与准备等;专业智慧,基础教育的准备应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的学习与研究的经验体悟,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发散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等;专业执行力,将思考变成规划能力,组织与协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等。
创新人才是有层次的,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也有层次之分,粗略可区分为优秀创新人才与一般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两大类。优秀创新人才与一般创新人才相比较,在专业发展基础方面会有更高、更深层次要求,如对专业领域的前沿把握与整体突破。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既包含科技类的,也含有人文、社科类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学校培养有潜质学生后成为优秀或一般创新人才的比例上会有较大差异,如名校与非名校,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对比,前者在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取得成效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从所培养院士的数量可见一斑),在这方面所承担的使命也应更重。
为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就需要基础教育在新的背景下系统思考学校如何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做准备。在“面”(一般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与“点”(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的结合上开展实质性的探索,在有潜质学生的“德识”与“才识”的开发上取得可资借鉴的经验。条件较好的学校、地区(如上海),理应在这方面成为先行者。对基础教育来说,提升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水平是广大学校都需要面对的、带有普遍性的课题。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情、特色有所选择,有所作为,这样才能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设广而厚实的基础。
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对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制约因素,首先表现在指导思想与教育观念的明确上。在创新人才培养早期政策指引上,涉及到两个层面:一般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与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对前者的重视已提升到新的高度,对后者尚不明确。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号召层面远多于实质推进层面。对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由于各种因素还未能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
1.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观念争论
相当多的观点认为对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大学的事情,基础教育阶段只需要为所有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就行了,缺乏对有潜质学生应有的培养与关注。
在“面”与“点”的处理上,与国外一些较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较发达国家在不忽视“面”的同时,比较关注“点”的突破,如美国根据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立“蓝盾学校”、“科学高中”、“人文学校”、“州长学校”等;韩国设立了16个科学高中和19个外语高中,开办科学探求班(重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加拿大政府为科学高中的学生提供为期几个月的研究项目。而我国比较多地侧重于“面”,缺乏对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整体性思考。
2.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程教材
创新必然是个性化的,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有多元、选择的课程教材支撑,我国对这方面课程、教材的开发还相当薄弱。我国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主体,校本课程是补充,难以形成开发有创新潜质学生优势智能的学校课程支撑力量。从“面”上讲,现有的课程、教材内容体系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思维的弱点明显,尤其在科学学科上与欧美同类课程教材的差别很大,后者将科学方法放在第一位,知识要求第二位;而我国则相反。
现举化学、生物学科加以说明。化学学科,在学生实验上,我们是“照方抓药”(学生在一个实验中需要准备什么、使用什么仪器、实验现象、结果均事先告知),而欧美课程则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设计实验表格、自己处理数据、自己判断误差、自己进行分析,且将课程学习的10个要求(inquirers, knowledgeable, thinkers, communicators, principled, open-minded, caring, risk-takers, balan-ced, reflective)渗透到评价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探索能力很有帮助。欧美化学课程对实验非常重视,占课时的35%,我国高中同类教材一般为10~15%。欧美在训练体系上,每一单元的教材练习有基础性要求,也有拓展性、探究性要求。教材注重及时更新,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内容与DNA指纹图谱等现代实验广泛进入教材的选择系统,有利于引导有潜能学生的探究兴趣。
从“点”上讲,绝大部分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没有合适、适用的、具有学校特色、个性突出的支撑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本课程教材体系。欧美一批顶尖学校在这方面有自己一套非常强的校本课程支撑,他们各自建构适合本校具有创新潜质学生培养的校本主体课程,这是一个重大挑战与突破。要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作出更大贡献,我国真正有水平、实力的学校必须在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上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独具个性的体系,并且在实施上逐步确立其相应的主体地位,否则就只能停留在“口号”层面。
3.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评价
对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评价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即使在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学校应努力创设各类舞台,发现与激励具有不同层次创新潜质学生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创新人才类型多种多样,如科技类、工程类、经贸类、管理类以及现代创意服务类等。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创意设想予以鼓励,保护学生运用多种思维进行问题解决的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值得关注以下几个不当识别与评价导向:以学科竞赛作为惟一的判定标准,对有潜质学生的早期淘汰(在总分标准前过早出局),对学生智能的不当引导(过于关注优势智能而忽视全面智能的开发,对学生优势智能的错误判定),对有创新潜质学生引导不力(知道学生创新潜质在哪而没条件、能力引导)。
4.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施问题
学校教育对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在实施层面上存在着适应性问题。如行政官员在认识上能否将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作为政策导引之一,存在着思想落差:校长在实施支撑上(如办学思想、师资、实验设备等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教师的观念、课程教材开发能力与教学导引能力方面是否适应;在探究学习难成为主流情况下,对有潜质学生探究指导与创设载体是否适应;在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上,对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选拔与升学评价是否适应。目前的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有了良好的开端,如自主招生等,尽管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等,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适应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5.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思想导引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日趋复杂与尖锐。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环境进一步显现,各种思想文化潮流间的相互激荡也就愈演愈烈,学生中的精英人群成为争夺的焦点。由于国情的差异,我们的许多条件与欧美等国还有距离。各种迹象表明,发达国家正加大力度,从经济、物质、学位、研究条件等各个方面,在思想上、文化上、道德上影响资质相对优异学生的身心发展。
因此,学校要考虑创新人才后备队的问题应与对有潜质学生的价值引导结合起来。如果在关注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时,忽视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民族文化的认同,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今后很可能不为“我”所用,而成为发达国家的“高级打工仔”。在对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中,一定要关注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以上主要分析了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五个方面制约因素,当然远不止这些。但我们只有抓住主要与关键制约因素,在不同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三、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处理的关系
从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应有效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当这些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的时候,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上就会迈出坚实的步伐,在贯彻十七大关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方面有了切实的抓手。
1.基础教育均衡化与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之间的关系
关注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与当前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均衡政策并不矛盾。基础教育均衡化并不等于“教育平均化”,需要“填谷”,消除薄弱学校,使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立足于未来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优秀创新人才的突破,“建峰”(并非原来意义上的重点学校体制,而是关注有潜质学生的早期培育)同样必需。
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发展需要出发,应着眼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育均衡化。保持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发展一定的结构性张力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系统、早期培养的。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在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化政策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实情(如经济实力、教育传统等),立足于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保持基础教育一定的“填谷建峰”张力,是完全有必要的。
2.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大、中、小学衔接的关系
大、中、小学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上,要理清各自的侧重点与注重衔接。要形成大学(或科研院所)在中学阶段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早期介入机制,绝不是生源争夺的早期介入,而是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大、中学衔接上承担切实的指导与帮助的责任。介入方式可以有师资培训、实验课程与教材开发、实验室共建等。介入的模式可以努力探索多样的早期介入模式,如美国的大学委员会鼓励有潜能的中学生进修他们制定的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进阶先修课程),大学承认其学分,就是一个可以值得参考的模式,当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加以调整。
对于中小学而言,如果要与大学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衔接的话,就应当关注有创新潜质学生的以下素养的培育。一般素养有:对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坚韧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学科与外语基础,严谨的学习态度,课题研究的常规等;特殊素养;帮助其认知与识别自身优势智能,养成某些专业领域的兴趣与初步追求,提升领悟能力,对个别点(研究性学习课题)上的钻研与探究能力等。
3.不同类型学校课程教学创新与各类评价改革的关系
课程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载体,在评价上则应鼓励不同类型学校在各自层面上的课程教学创新。各类学校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上应建立自己的教育指向与特色领域,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有自己的核心成分,这也是素质教育要求办出有个性、特色学校的价值所在。
课程教学创新,需要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匹配的各类评价结合起来,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促进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学校课程创新与评价改革均需要教育政策的突破。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无论是开设实验班、实验校,开展课程教学创新实验,还是对有潜能学生的另类评价改革都将牵动多方面的因素。在教育政策上,需要营造公平、积极、稳妥、有所突破与一定社会支持度的政策空间。
4.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的学校与社会机构参与的关系
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上,还要关注创新人才培育的社会机构参与及良性运作。对于创新人才培育的驱动力,应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合力。欧美体系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企业、社会机构的支持系统相对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社会机构驱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并直接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支持与机构的参与,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的社会支持机构参与机制,与欧美体系相比尚显不足,如欧美体系让一些有潜质的孩子能享用科研机构乃至企业的资源,探求有潜质学生早期参与一些前沿课题研究的准备、部分内容的探究。我们需要努力营造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社会支撑机制,解决与现在运行机制的衔接与超越问题,解决科技界、企业界与教育界联手培育的问题,解决大学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问题,解决学校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5.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系统研究
我国对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远远不够,不足以支撑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时期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引领。在有关基础教育阶段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理论研究中,一定要突破仅从心理学视野关注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培养的瓶颈,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理论(包括系统科学等)研究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有潜能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与追求,让他们认识一定的专业高度,发展他们良好的专业执行力基础;要找到有效的措施来发展有这方面潜质的批判性思维、坚韧的毅力、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树立这些学生坚定的为国家与民族服务的理想信念。对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系统研究一定要与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师培训研究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与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力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然而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改革探索打开了一扇窗,条件成熟学校、地区理应在这方面成为先行者,在“面”与“点”的结合上取得探索性的经验。当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有意识、责任地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给予必要的认可并开展实质性探索,建立“创新型国家”这一大厦就会有牢固的根基。
上海教育科研7~10G3中小学教育唐盛昌20082008
唐盛昌,上海市上海中学。(上海 200231)
作者:上海教育科研7~10G3中小学教育唐盛昌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0: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