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 入文技巧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厦门市鹭江中学 王珍珠)
  教学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就教学过程而言,“导入新课”是首要、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把握好这一环节,有一个良好的开头,直接影响到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情绪和信心。倘若入文语言和方法千篇一律,采用同一的固定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受到压抑,课堂教学魅力必将丧失。因此,探讨课堂教学入文技巧十分必要。
  多年来,在课堂入文艺术方面,我曾做过一些尝试,而其中较有感触的是:根据课文文体、内容、语言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学习愿望出发,选择比较理想的入文方法,从感情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与教师一起徜徉于语言文学的园林之中,尽情地吸收文中的知识营养。
  具体做法是:
  一、以含义隽永、耐人寻味的标题入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窗户。美的标题,其语言摇曳多姿,含蓄无垠。它不仅能如磁石一般地吸引读者的双目,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愿望,还能让读者沿着一级级闪光的阶梯步入奥秘的知识殿堂,陶醉于佳文美景之中而久久不能忘怀。在语文课本中,此类有血有肉有灵性的高妙文题,举不胜举。无论是鲁迅的《药》、《祝福》,陈宏天的《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还是罗贯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司马迁的《鸿门宴》等等,都属此类,皆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从含义隽永、耐人寻味的标题入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一把钥匙。
  如教鲁迅的《药》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题目的寓意问题,启发学生生疑:作者因何以“药”为题?“药”的真义(双关义)是什么?这下学生的思维兴奋了,在争议的过程中,迅速地进入了学习的轨道,并在老师的点拨启发下,慢慢地悟出了中国在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伟大时刻,作者以“药”为题是为了“描写群众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质言之,鲁迅写“药”是为了揭示病苦,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激励人民探寻拯救中国民族的良药。就如“人血馒头”不能医治痨病一样,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医治中国——这一概括了全文基本情况、浓缩了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字标题,既含义丰赡、深邃,又一开头就拎起全文的精神,增加文章的光彩,并能如磁石般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非一口气读完,以探究到“药”的真义不可。学生在细细咀嚼中,便能很快地品出那令人深思、催人警醒的绵绵之味和深远之义。
  二、从文眼入文。
  有些作品有文眼,特别是散文,且文眼有时就在文章的开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也可紧紧地抓住文眼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及教材特点的意境,让学生随着语言内容之波澜产生如泣如慕、如怨如诉之感情流动,从文眼入文,挖出文章的主旨来,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课文的第一句就是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后,便紧紧抓住文眼让学生讨论:在这如诗如画的荷塘夜色中,作者为什么会“心里颇不宁静”?结果是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古以来,文人多多愁善感,朱自清也不例外。1927年,朱自清别离家乡已数载,由于“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思乡之故,所以几天来“心里颇不宁静”。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1927年正是中国革命低潮时期,由于蒋介石的叛变,中国处在黑暗之中,正派的文人岂会熟视无睹,此绝非思乡之故!故作者当然会“心里颇不宁静”,孰是孰非,双方互不相让,于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全盯住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在这欲罢不能的浓厚兴趣和纷争意识中,我适时地介绍了写作背景并分析道:虽然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会让作者如痴如醉,但严酷的社会现实却让作者“哀愁”。因此在对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中,作者隐晦、含蓄的语言寄寓了在革命低潮时思想的苦闷,既表现对白色恐怖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流露出对自由、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作者隐晦、巧妙和含蓄,让他躲过了敌人的刺刀,也瞒过了我们不少人的眼睛——这是当时环境限制所致。
  由于抓住了文眼,在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之清泉进行浇灌,所以这一堂课学生兴趣很高,并产生了共鸣,学起来自然就轻松有致了。
  三、以诗入文。
  鉴于诗歌的语言十分优美,中国又是一个诗的国度,学生喜爱诗文甚于一般课文的心理实际,有些课文,教师可以把那些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比喻新鲜,表现劳动人民高度智慧且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诗文做为导语,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活动。
  如教《琐忆》一文时,暂不急于进入课文,而是先把鲁迅的《自嘲》诗抄在黑板上:“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并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诵,使他们进入意境,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品出韵味,从中了解诗人当时的险恶处境及无产阶级革命大无畏的硬骨头精神和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然后提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联让他们讨论。在议论中使他们明确这首诗高度地概括了鲁迅先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对凶敌,报以“横眉”、投以“冷眼”、答以战斗,直到逝世前夕,仍然紧握笔杆,与敌人进行不息的斗争;对人民大众,则心甘情愿“俯首”为“牛”,完全、彻底为无产阶级事业而献身。至此,水到渠成,我轻轻松松地领学生顺着这条红线进入了课文的意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深入的谈谈议议中很快地明白了《琐忆》开头及中间反复引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诗句的用意了:它既是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先生光辉形象的生动写照,也是作者用以结构此文的总纲和线索。文章的材料,就是以这两句诗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教“《指南录》后序”时也采用同法,先让学生朗读文天祥的的《过零丁洋》一诗,指出这是作者表明心志之作,特别是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作者直抒胸臆之绝唱,抒写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历来为后人所传颂。既然文天祥早已立下以身许国的决心,为什么在“《指南录》后序”里,他又记叙自己忍辱负重,历经艰险,冒九死以求一生的经历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文,寻求释疑的答案。然后经师生的共同分析讨论,找到了答案:原来作者能忍受“非世人所堪”的“危恶”境遇所带来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巨大痛苦,是为了“救国”、“有为”、“中兴”,这是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充分体现,全文的主旨就由这首诗带出的这个问题解决了。
  四、以讲故事入文。
  在我国悠久的语言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些优美的故事,如夜空里亮晶晶的星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表现了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反映了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内容丰富、深刻动人,深爱人民群众的喜爱。我们的语文课文,常常话出有因,语中有典,故上新课时,以故事为突破口,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把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作为导语,既能增添课文的情趣,又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走上一条愉悦的学习道路。
  在教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一文中的“一段最古的长城”时,教者先给学生讲了鲜为人知的赵武灵王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这“一段最古的长城”的兴趣,同时理解了为什么说赵武灵王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同文中,在分析“在大青山下”这节时,也让学生上台演讲流传人口、家喻户晓、美丽动人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讨论了当时“出塞”与“和亲政策”的意义,因而很快地分清了“出塞”的是非界限,理解了和新政策所取得的民族和解、民族友爱的功绩及其历史进步意义。
  五、以课文插图入文。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对部分课文配有插图,教师如能充分利用,作为入文的教学手段,就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做法是在导入新课之前,让学生认真欣赏和仔细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然后让学生把图面用口头语言讲述出来。这种看图说话的方式,学生极为熟悉,都争相发言,互相补充,之后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大家对照比较:自己是怎么讲的,作者又是怎么写的,作者笔下的内容之生动,语言之精彩,手法之高超,经教师稍微剖析,学生就心领神会,豁然开朗了,这种领悟是自悟自得,效果特佳。如教《核舟记》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再看图说话(或看图写话),要求按一定方位把人、事、物一一细述,这一来学生个个雀跃,兴趣盎然,尤其是对图中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甚至心理活动都描述得十分生动形象,到了一定的火候,教师适时地带领学生步入课文,学生正处在一定的兴奋点上,跟着教师一起推敲字句,品味内容,末了大家都为这船上诸多的人和物,却仅用一只桃核雕刻而成大吃一惊,叹为观止,表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主旨也就自然揭示出来了。
  六、以观赏录相入文。
  现代化的电教学为我们语文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观赏课文录相是最直观的、全方位的入文法。它把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容和形象通过录相屏幕再现出来,这种入文法也是学生最欢迎最兴趣的,往往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上话剧《雷雨》之前,就先把剧中人物关系简单图示一下,后让学生看一遍录相。学生情绪昂奋,自始至终,认真看,注意听,细细品味,那全神贯注、心领神会的神情,绝无仅有。观看后,再设计几个问题,让他们分角色朗读、思考,最后分析剧中几个主要人物,教师只须三言两语地点拨,学生就能理解了。
  
  
  
语文世界京19-20G31中学语文教学王珍珠19961996 作者:语文世界京19-20G31中学语文教学王珍珠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2:27

[新一篇] 淺談語文課堂情境的創設

[舊一篇] 淺談語文閱讀教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