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摘要 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应达到“三个引发”,即引发内容、引发情感、引发思维;成功的课堂情境,依赖于各种手段的运用。
  关键词 语文学科 课堂情境 创设原则 创设手段
  *         *         *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就更加突出。语文课堂特别需要感情的投入,需要氛围的渲染,需要情境的体验,需要心灵的沟通,以便创造出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这对于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效果的大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营造教学气氛,创设语文情境,上课伊始就以种种奇妙的艺术魅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创设课堂情境,有它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那就是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具体地说,应该达到“三个引发”:一是引发内容。情境创设须明快简捷而又水到渠成地引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不能只为吸引学生,不顾教学内容,过分渲染那些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轶闻趣事,以致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气氛。二是引发情感。就是要营造一种感情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感情上的共鸣,产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三是引发思维。情能使人投入,理能促人思辨,情境创设在考虑调动学生情感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缘情入理的求知欲望,而这思维的对象就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能顾及这“三个引发”,应该说,语文情境的创设就能达到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目的。
  成功的情境创设,需要调动各种手段来实现。我们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语的设计。这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导语可简可繁,简的三两句话即可,繁的成百上千言不多,它可以是不同教学内容的过渡衔接,也可是入情入理的诱导引发,视教学内容而定。着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很注重导语的设计,他在讲授《〈论语〉六则》时就用了这样一段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学生稍议论一会儿)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段导语既很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对孔子的仰慕之情,对学习本文自然也就有了兴趣,同时,还能引发学生思考:孔子的思想之光是什么?它能给我们以什么启迪?这就调动了学生求知欲的积极性。
  材料的引述。这里所说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背景材料。有些文章的写作有一定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有关背景材料作适当的引述,如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二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况介绍,比如有些课文是长篇内容的节选,宜对整体内容作适当的概述;还有些是评论文章,则应对评论的对象作一定的介绍。三是有关作家作品及文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初次涉及的。材料引述的目的在于疏通障碍,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那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材料的引述都应当不落俗套,富于变化,引人入胜,从而真正达到情境创设的目的,若方法生硬,程式呆板,令人生厌,就会事与愿违。
  问题的设置。人的一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碰到问题怎么办?去思考,去解决,于是,你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渐渐成熟起来。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上课时根据课文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使这些问题逐渐明晰起来,从而起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这种方法由于教学目的明确,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故事的诱发。用以创设情境的故事大致有三类:一类是课文本身的故事。也就是上课之初,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课文内容作提纲挈领的叙述,既引起学生兴趣,又提示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思考。比如我们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可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比美”之事,然后引出问题: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可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邹忌却从中发掘出一番治国安民的大道理来,这也正是我们本课所要学习的。第二类是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它旁敲侧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如有的教师在讲《〈白毛女〉选场》时,就先讲着名演员陈强在解放区演出时差点被战士当作真的黄世仁开枪打死的轶事,一下子就把学生给吸引住了,课堂气氛也就形成了。第三类是虽与课文内容无关,但与启发思维、理解课文有关的故事。有位教师在讲《毛遂自荐》时,就先讲了他的一位朋友的故事:前些年,这位朋友所在的工厂由于种种原因不太景气,上级部门为搞活企业,决定招标承包,这位朋友毫不犹豫地毛遂自荐,并取得了承包权,但也同样由于种种原因,工厂在他承包后出现严重亏损,以至于资不抵债,最后他终因不堪重负而自杀了。这件事本来和课文内容无关,但我们这位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自告奋勇,自我推荐,本无可非议,但这位朋友的悲剧告诉我们,自荐是要有条件的,那么,这条件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到《毛遂自荐》中去寻找答案,经他这么一引渡,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于是兴致很高地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的学习。
  朗诵的渲染。当我们在剧场、影视或收录机里听到那声情并茂的朗诵时,会被它所吸引、所打动,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到那美妙的境界中去,因为朗诵有一种渲染情境的魅力。朗诵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比如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大堰河——我的保姆》、《雄关赋》等一类课文时,就以深情的朗诵,造成一种动人心魄的氛围,把学生带到那诗文的境界中去,收到良好的效果。朗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朗诵,也可以学生朗诵;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还可分角色朗读;可以放录音,也可以配乐朗诵。
  体验的妙用。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局外人,做旁观者自然轻松自在,但很难体会到对象的喜怒哀乐之情,很难理解对象的内涵意境,即使有所体会,有所理解,也往往是肤浅的。这里所说的体验,就是要拉近距离,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亲临其境地感受体验课文的内容。比如魏书生在教《核舟记》时这样问学生“核舟有多大呀?”学生一时说不出,便急忙看书,上面这样写道:“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魏老师就请同学们用纸叠一个这样大的模型。大家叠出像半支粉笔那么大,高还不及粉笔直径的形状。他接着又说:“请同学们在上面画五个人、八扇窗……”学生当然画不了。不过没关系,魏老师并非真的要为难学生,只是要让学生体会到:连画都难,何况核舟还是刀刻的呢!自然会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技艺的精湛而折服,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溶进文章的情境之中了。还有一位教师在讲鲁彦的《听潮》时先让学生闭目思考这样的问题:凭你对大海现有的了解,想象一下你听海潮的感觉。然后请几位同学描述自己听潮的感受。结果,有的能说上几句,有的却什么也说不上来,因为大家平常习惯于“看潮”,而对“听潮”则知之甚少。这时,教师点出了本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鲁彦先生是怎样写“听潮”的。学生在体验中碰到了难题,对学习课文自然地就有了兴趣,并特别留心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了。
  电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利用其音像功能,或介绍背景材料,或提示内容梗概,或诗文朗诵,或课文分析,录像、音响、投影等各尽所能。
  [作者简介:黄学林,1956年生,198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1993年在上饶市二中任教。现为深圳市福田中学一级教师。致力于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责任编辑 刘影春 校对 许婴)
  
  
  
上饶师专学报79-81G31中学语文教学黄学林19961996 作者:上饶师专学报79-81G31中学语文教学黄学林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2:27

[新一篇] 淺談語文課“三節十步單元預習法”

[舊一篇]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 入文技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