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中两个视角误区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不知从何时起,语文教学又出了个怪现象:不少语文成绩比较突出的小学生,到了中学以后,成绩却直线下滑,特别是在“短文理解”和“作文”考核中“屡屡碰壁”;其次便是出现大量的令人费解的错别字。那么,这一“尴尬”现象到底缘起何因呢?抛开“中学”因素不谈,仅从培养学生素质这方面讲,笔者认为,这起码暴露了当前小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两大视角误区。
   一、对小语教学目的的“短视”,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依据大纲列出的教学总要求(包括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六个方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指标有三个:一是识字;二是口语交际;三是习作。因此,小语教学的着眼点应在这三个指标上做足文章。很显然,无论是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都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结果。而积累靠什么?我想首先要靠阅读。而阅读又要有理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朱迪恩·韦斯特法尔给理解下了一个定义:“理解可被看作一个利用人们自己过去的经验,根据作者提供的线索,推测作品要表达的意思的过程。它是阅读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一种。”其实,大纲在指出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同时,又对“理解”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而现实教学中,我们却拔高了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又将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定位过高,再加上长期受应试教育中一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每逢考试必有“短文理解”,面对这一“重灾区”一时又无良策,便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课堂中练,考卷上练,居然把理解力也给“练上去”了。孰不知,这种急功近利的训练,只能导致能力的表面化,远远不能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充其量只能算是有关理解知识的灌输。我们必须承认,无论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还是从能力形成的过程来看,在小学阶段进行大规模的“理解”训练无异于“揠苗助长”。“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小语教学必须从语言积累人手,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将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血肉,而这种感悟是有一定过程的,往往是由阅读量的多少决定的。我们必须尊重这一基本事实,小学阶段的理解只能是“反刍”式的,先“吞咽”下去,等到一定时候,它就会自动慢慢消化,化为营养。当然,教学中的这些“短视”现象,跟我们的评估体系的不健全有着直接关系。正因为“考的错位”,才有了“教的疲惫”“学的最累”。因此,解决“考什么”就显得极为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亟需解决的还是阅读量的问题,即积累的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树立“扩大阅读量,积累第一”的教学思想。
   (一)从阅读过程本身看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就是通过作者的文字符号获取并反映它表达的信息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可见,阅读不仅仅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技能。
  其实,一篇文章包含有重要材料和非重要材料,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就是能从大量材料的比较中选出最重要、最本质的部分,并把它加以集中,挑出文章之筋骨、吸取其语言之精华,以此形成敏锐的语感。而并非简单的一古脑儿的对字、词、句的面面俱到的“肢解”。小学阶段的课文毕竟简单,有时只要读上一遍就能把握个大概,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只有读得多,语感能力才会提高。同时,反复的阅读正好强化了识字,不但再次巩固了字形,减少了书写错别字的可能,而且还能感悟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当然,更为有利的还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因为读得多了,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就多起来了,语言积累就丰富起来。“能读千赋,则能为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前人的真知灼见揭示了读与写的辩证关系,只有读的量的积累,才有写的质的飞跃。
   (二)从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看
  扩大阅读量,不能停留在认识上,关键是如何落实的问题。新大纲提出“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这个指标如何落实,笔者就此对三四年级的200个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家长认为读课外书很有必要的约占80%,而学生在家几乎不读书的占80%强。这一截然相反的数据让人惊异。造成事与愿违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家长不能为小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内容,二是学校系统“遥控”无法,一般性的要求根本无效;三是《课外补充阅读》缺乏儿童情趣,学生喜爱读的书家长又不允许买。
  看来,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正因为积累之不足,所以无论是理解水平还是作文水平,都不甚理想。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实际情况,一方面要设法和家长配合,做好家庭阅读的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实实在在的课内阅读。因此,较为可行的途径是每周增设一节阅读课供自由阅读,另外,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结构,把一些理解性的读压到最低,同时扩充1~2篇文章,加大积累性阅读的力度。只有这样,150万字的阅读量才有保证。
   二、对大纲的“弱视”,使考试没能从根本上走出误区,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
  新大纲规定:“对学生的评估要从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等方面,采用各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查。”而现实教学中,似乎口试的内涵就是背课文,关于学生自己的口语表达从未触及,更不要谈态度情感了。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将唱一首歌、跳一支舞、讲一个故事、小小辩论会等作为语文考核的项目,是多么的让人欣慰!可惜,像这样的举动竟很少有人“克隆”。综合评估最终还是浓缩成了一张试卷。最为痛心的是,真正符合新大纲精神的试卷少得可怜,试题大多还是“知识+分析+作文”的老面孔。比如修改病句,大纲规定:“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修改作文当然包括病句在内,但我们不能离开作文本身去修改,最起码也要改学生作文中的典型病句,而试卷中提供给学生修改的病句,大多是学生习作中从未出现过的“人为的病句”,把这种理论上的“假想病句”拉过来考学生,这种“空对空”的考核效益何在?而真正考起作文来,教师打个分数了事,对文中的病句却又视而不见了。还有“短文理解”,怎么考都改不了写作知识、思想意义之类的东西。而汉字,作为阅读的“钥匙”,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最基本的符号系统,却被淡而化之地处理了。笔者曾对某校80名教师做过调查:当你遇到生字时,基本对策是①请教别人的占40%;②查字典的占30%;③不讲的占30%。试想,作为教育人的老师,都是这样“得过且过”,没有养成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又怎能以师昏昏,使生昭昭呢?再加上长期以来阅读量的不足,“回生”更是难免,难怪错别字比比皆是了。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必须强化字形教学,把字形作为识字教学的根本,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彻底消灭错别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一个人老写错别字,不能不说是母语教育的一种遗憾。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当前的小语教学应该切实贯彻新大纲的精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熠熠闪光的生命活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我想,小语教学亦然。“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笔者坚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永远都是小语教学的真谛!
语文教学通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临汾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陈建先20022002江苏连云港师专第二附属小学 陈建先 作者:语文教学通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临汾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陈建先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0:13

[新一篇] 關于語文和語文教學的幾點認識

[舊一篇] 關于語文教學中思維訓練的幾點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