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美·实——也谈语文教育改革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具有正确理解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可是,我们的学生达到了吗?没有。且不说学生的字写得歪歪扭扭,也不说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多么的机械僵化,更不说口头表达能力、审美情趣的不足和贫乏,单说写出来的作文不是缺乏必要的逻辑条理性,混乱不堪,不知所云,就是文章构思雷同又落俗,没有丝毫悟性和灵气。许多学生在德育、美育方面存在着严重欠缺,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说明:语文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仍存在着种种弊端。
  面对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语文教育,当我们认真反省其存在的种种弊端时,不难发现,在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法、课后的练习这三方面存在的弊端尤其严重、典型,实在让人为之焦虑。
    弊端之一:学生的学习重理解、轻积累
  有的学者认为语文教育的一大弊端在于教材僵化,其实不然。应该说,那些教材经专家学者们的严格筛选、苦心经营,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内容,单就教材中的记叙性作品来说吧,就有那么多富有人情味的、具有鲜明形象性、典型性的作品:杜甫式的喜聚童稚娇儿的忘情;曹操式的欲效伏枥老骥之壮怀;布鲁诺在熊熊烈火中执着于真理的信念;鲁迅先生“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激情;茫茫草原中临牺牲时的无名战士跳动着的一颗对战友们的赤诚之心;战火纷飞中宁静的荷花淀里女人们思念丈夫的一片柔肠……总之,这种对亲人、对同志、对祖国、对事业的爱汇聚成一篇篇美伦美奂的绝妙好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而事实上,学生的学习重理解和轻积累恰恰是一大弊端。从五十年代至今,在语文教育中,常常是教师讲得很多,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低,他们教起议论文来,像一个雄辩的政治家;教起记叙文来,像忘情的艺术家;教起说明文来,则又像是严谨的科学家。而学生反复记录是“本段大意、本文中心、本节写得好的地方”之类的内容。学生是透彻地理解课文,却并没有认真将教材读熟,谈不上诵记,更谈不上积累,没有为语言的使用打下深厚的基础。于是,到后来,便什么也没有了。好像猴子掰玉米,掰得多,丢得也多。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重理解、轻积累无疑是语文教育的一大弊端。
    弊端之二:教师的教法刻板、机械
  有人曾形象地说,在某个星期三的某年级的语文课上,全国同一年级的学生学的可能是同样的课文,同样的生字、生词,做的是同样的练习,得到的是同样的结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已习惯了一个课程标准、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本教参、一张卷子、一个答案的做法。下面的事例便是经常出现的课堂中的典型——一位老师讲解课文《铁棒磨成针》,当他问到“老婆婆铁棒磨针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时,一名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她在浪费时间,为什么非磨不可呢?”老师严肃地对这位学生说:“上课要认真听讲,要根据我们课堂讨论的内容来思考,思路就对了。”然后,老师继续启发引导学生认识老婆婆那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大家一致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功夫深,铁棒便能磨成针,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文章本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却被教师肢解得支离破碎,了无生气,什么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修辞不一而足,把学生的思想共鸣、情感熏陶、文章的气脉埋没在这些琐屑的分析中。这种教法阉割了文章的神髓和思想灵魂,简直是把有生命的文章作为一件“标本”来解剖。无怪有人悲叹:课文是只可爱的小鸟,而教师手里却拿着一把烦人的解剖刀。在漫长的小学、中学语文学习中,学生们就是这样跟随教师学习语文,能学到什么?无非是统一的段落大意、统一的中心思想、统一的写作特色。难怪有些教师说,他们是先扭曲自己的灵魂,然后再去扭曲学生的灵魂。可见机械、老套、刻板的教学方法真是误尽苍生呵!
    弊端之三:课后的练习琐碎、无序
  说起来真令人惭愧,语文教育在我国本来有其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其要点可概括为一句话:多读、多写、多用。而现行的语文教育却走入了误区,那就是沉缅于琐碎、无序,甚至有些荒唐的练习之中。许多语文练习真令人忧虑,题海泛滥日甚一日,“标准化试题”年复一年,答题技巧精而又精,批判思维、创造思维日亏月损。作文练习已跌入“瓶颈”,公式化的写作方法衍化成新“八股”,模式化的命题封闭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灵性启迪,学生或臆想杜撰,无感而发;或袭用套话,编造假话。其实,语文有语文的特色,它的模糊性,它的丰富性,它的多义性,它的个性化,是所谓的标准化练习、考试所无法规范的。语文教育中的这类琐碎练习实际上是通过牺牲学科本身的特点,违背自身规律之后,再去适应考试的形式。可见这又是多么大的一个弊端啊!
  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纷纷以满腔的改革热情投入到寻找问题症结、探索疗救措施之中,可是弄到现在,仍是怨声载道,时人抨击语文教育用语之激烈,大有墙倒众人推之势。比提问题、指出弊端更重要的应该是对症下药。那么,语文教育改革的理想境界究竟该是怎样?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活、美、实。
    境界之一:活
  所谓活,就是教师的教法灵活,学生的思维灵动,课堂的气氛活跃。活是衡量语文教育的重要标尺,也是语文教育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教材处理活。教材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中介,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正确把握并灵活运用教材,就可让教学“活”起来。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评论者说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方法的批判,就算是这样吧,可是今天的中学生中不少人不这样理解,在一切为了应试,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学生们不但向往百草园,大概也会羡慕三味书屋那种比较宽松而自由的学习生活吧,如果学生这样来看待三味书屋也不能说他错吧?那么,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他们一定会不欢迎的。又如王维的《鸟鸣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类作品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可能逐渐领悟其本意,因而,教师就应灵活处理教材,只须让学生去感受春夜山中的宁静美就可以了。又如《荷塘月色》中,幽僻的小路,多姿的荷花,微微的晚风,缕缕的清香,淡淡的月色,薄薄的青雾,轻松中夹着哀愁,恬淡中和着苦痛,这难道一定是当时腥风血雨的黑暗现实所致吗?不一定,教师要灵活处理才更符合实际。又如教学《项链》,为什么非要去指责玛蒂尔德的不足?不妨可以肯定她品质中的闪光点:敢于承担责任,诚实,用勤劳和节俭这光明正大的手段挣钱还债,也可以分析丈夫路瓦栽先生对妻子的一片真挚体贴之情,这样的分析,定会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活跃。
  二是教学模式活。在教学中,教学模式有很多,什么“创设风头,形成学习氛围”“让出讲台,请学生来主讲”;什么“设计疑惑,让思维荡起波澜”“挖掘歧义,让思维迸出火花”;还有什么“妙用穿插,创造求知情境”“留下空白,让课堂无声胜有声”等等。总之,所有模式都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框架,是一种理性的控制过程,其目的是把复杂的对象简单化。而教育活动,尤其是语文教育,有着浓厚的非理性、无序性和非控制性,这正是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讲同一篇课文,你可以中间开花,我可以倒嚼甘蔗,他可以循序渐进。如果你用的是“自学——质疑——讨论——小结——自测”这一程序,我讲亦如法炮制,那么语文教育还有何艺术性可言?所以,语文教育不需要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模式都是作茧自缚。语文教育要的是灵感、激情、想象力,这正是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
    境界之二:美
  美首先是在课堂上教美文。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具有更多的美学因素,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教材中精选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上,这些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美文中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犹如集社会美、自然美、心情美于一体的艺术画廊,是经得起历史风吹雨打的艺术精品。多少人情事态、多少悲欢离合、多少英雄人物的壮举、多少普通人的悲剧,都活现在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中。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美学因素,虽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鲜明突出,但它们或者以阐释说明美好的事理物态、抨击丑恶现象为内容,或者在理性思维中现出美的特质,在思想内容、结构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也同样蕴含着美的因素。在课堂上,教师牵引着学生,走进那墨韵书香之中,欣赏苏东坡,接触钱钟书,靠拢余秋雨,走向曹雪芹……那些抒写真情,感悟人生,寄情山水,醉心文化的格高境阔的文章,既启迪智慧,更滋补精神。此时的语文课便成了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这是任何学科无可比拟的惟语文教学才有的得天独厚的境界。
  当然,这个“美”字,除了在课堂上教美文外,还包含要注意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其论谈能力和识记能力已得到一定的发展,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完成对课文初级阶段的学习,而较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学生身上则显得较薄弱。教师要挖掘作品的审美性,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逐渐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教学生知出知入,领会真谛,用真情真心真诚去感悟碰撞作者用血泪写成的字词,真正从课文中获得符合时代潮流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总之,我们不能把语文教育搞成纯知识教学,要通过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增进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底蕴。“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更应是涌动着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着生命力的磁场。
    境界之三:实
  实,首先是课上得实在。我们上课不是演戏,而是教学生学。如果教师只顾充分展现自己的才情,讲得酣畅淋漓,痛快之至,学生只是在凑凑热闹,这实际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的漠视和否认,这不是实。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主人,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衡量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乎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不在于讲得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与否,而在于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高效与否。
  实,还包含实用,就是教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要教会学生自主写作,要教会学生能用口语交际等。学了就用,这并不等于实用主义。语文教育就是要非常快地非常明确地学以致用,学了就用,需要写什么,就能写;需要说什么,就能说。语文教育追求活、追求美,其终极目标还是实。语文教育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教师教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哪有学生不喜爱听、不喜爱学之理?就中学生而言,这自然是要体现在升学考试中,即能在升学考试中写出好文章,考出好成绩。
  活、美、实三个境界是一个统一体,三者缺一不可。即教师既要善于举一反三,善于启迪学生深思,灵活地处理教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拘一格地创造;又要在教美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要踏踏实实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有人说,一张卷子,一个答案,有时事关命运,谁敢轻易求异?其实,在语文教育改革与学生升学应考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时人常说语文考试的最后结果是把青少年学习祖国语文的热情熄灭了,让学生一想到语文学习就头疼,让社会一提起语文高考试卷就当笑话讲。可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罪过都推给应试教育,借以理直气壮地声明语文教育本身的无辜,这有失公允。只要教师教得活,教得美,教得实,学生对语文课定会喜闻乐见。从活、美、实三者结一的境界上熏陶、“脱胎”出来的学生,还会应付不了考试?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教师身上。要改变语文教育不尽人意的现状,要除去种种弊端,在教育中体现活、美、实,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而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
  学者叶岗在总结自己的成才经验时说:“我觉得中学6年的所有语文课仅仅才教了我怎样把文章学得文从句顺,收效甚微,收效大的确实来自于凭着自己的兴趣而广泛阅读之所得。”学者绝无怨恨当年的老师之意,可作为语文教师是否该@①心自问:为了学生的继续求知和长足发展,该做些什么?事实上,许多语文教师的确是做到了“日间传授夜间思”,他们备课时广摄博取,去粗取精,课堂上的教法灵活多变,刻意求新,对学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每日里大作文连着小作文地布置给学生,自己又是详批、眉批加面批。可是,精神可佳,素养堪忧。教学中人文精神稀薄缺乏,教学视野封闭狭窄,他们对当代优秀作品了解不多,对当代知名作者知之甚少,对优秀青少年读物缺少关注,对当今名牌期刊留意不多,他们没有教参就不敢上课,轮到评职称才想到要写论文,想到要写论文才知道自己下笔成不了文。他们能把语文这样最有灵性的科目上得令学生厌恶,也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不少语文教师,他们靠“死揪”能把高考成绩弄上去几分,付出的代价是让学生一辈子讨厌语文,这些语文教师至多是“能工巧匠”,他们有很娴熟的技巧,很能揣摩学生的需要,能在一阶段很出色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但是无法像一盏灯一样照耀一个人的一生。于是,让学生“听”千篇一律的声音,“说”千篇一律的话,“读”千篇一律的文章,“写”千篇一律的作文,让千篇一律的假话充斥学习生活。更可怕的是那些假冒伪劣课,一些教师为了迎合评委,媚俗地放弃自己既定的教学构想,开设一堂表演课,至于听课的人走后,自己又该如何面对莘莘学子,那是不在思虑之中的。
  从2000年秋季起,高中新教材已全面启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也已出台,有关加大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大幅度增加课文篇目、大幅度增加文学作品的比例等教改措施均能长善求失。教材的这一调整,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材是推陈出新了,可运用在乎人。教师是能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要教师理解和把握,教学活动要教师来组织,方式方法要教师来运用,学生要靠教师来指导和控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亦多术矣,动用在乎人。”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多数学生需要有好的老师来提携来指导,所以归根结底是师资问题,名师出高徒!”那么,语文教师又该怎样去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扩大自身的阅读量,力争成为学富五车,有深厚内在功底,有广阔教学视野的学者型语文教师。阅读范围可包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教育学知识等。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语文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补充新知识,以避免知识的老化。知识结构如“金字塔”,如果把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作为“金字塔”的塔身部分,那么其它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便是构成塔基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自我筛选,并把知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些理性知识就是“金字塔”的“塔尖”。
  第二,要努力提高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组织能力、阅读分析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可通俗地概括为“六个一”,即练一张铁嘴,写一手好字,写一笔好文章,记一肚子名篇诗文,熟悉一些科技常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指驾驭课堂进程,控制教学速度,组织教学实施,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良好的阅读分析能力指既要学习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又要善于吸取中外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求得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三,克服浮躁心态,做一个大气的、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应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力求培养自己的文人气质,树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教育中注重活、美、实,虽然不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唯一出路,但无疑是一种理想境界。语文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它涉及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编写的完善、课程设置的更新等等,更涉及到高考模式这一“指挥棒”的改革,而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南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吕晓英20022002浙江绍兴文理学院 吕晓英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南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吕晓英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2:20

[新一篇] 法國的歷史教學

[舊一篇] 淺析課文教學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