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和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关于语文
  语文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的含义主要有三:
  第一,学习语文是为了学习做人。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的中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这是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也是与成人扫盲识字的重要区别。
  第二,学习语文就是发展思维。由于语文与思维的密切联系,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思维的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既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为掌握语文能力所必需。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谈与思维的关系,说的是“语文”,而决不只是“语言”,因为汉字不仅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大智慧,而且从每一个字的创造到整个系统的形成发展都反映出民族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过程,汉字历经几千载,随着汉民族思维发展的成熟而成熟,同样随着汉字发展的逐渐成熟,汉民族的思维也逐渐成熟,二者互为因果,因而语文教学从识字开始就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三,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学习其他学科与终身学习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感情,为了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其他课程与知识,只有在初步掌握语文能力后才能学好。在21世纪,终身学习为每一个国民所必需,语文基础打不好,就将给终身学习带来巨大障碍。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学好语文,就无法更好地表达与交流。
   二、关于语文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主要内容有三:
  第一,必须有足够的识字量。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识四千左右汉字,识字量不够是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汉语与拼音语言不同,汉语中绝大多数字本身就是词,新词的产生由字与字不同组合而来,却不必再创新字。因此,足够的识字量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第二,必须有足够的积累。
  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有足够的语言、文章样式、生活与思想感情的积累,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引领学生积累的过程。
  作为母语,语言的掌握主要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因此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积累语言的最好形式是语言实践活动。学习母语,主要不是学习理论与规则,而是向群众的、古人的、外国的语言学习。
  关于读写能力:学生不是要积累那些所谓规律性的知识,而是要通过感悟与实践积累更多的篇章样式;不是要死背和照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写作套格,而是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关于生活的积累:生活从来就是写作的源泉,不管是对作家还是对学生而言。应该引领学生感悟社会、感悟自然、感悟人生、感悟文学与艺术,应该让语文学习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合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关于思想感情的积累: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其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感悟的不断丰富、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是同步的,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全面学习做人的过程。
  第三,必须使灵性受到启迪。
  这在当前教学中是相当薄弱的。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要充分肯定、鼓励学生不同的想法与认识,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与答案,确实错误的要巧妙引导,切切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思维的积极性,要充分鼓励与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要提倡幽默感。要把课上得自然、生动、有趣。要特别注意在教学中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21世纪的竞争是各民族创造能力的竞争,因此从儿童开始即启迪人的灵性是教育的关键任务,这又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至为严重的缺憾。语文学科为启迪学生的灵性提供了广阔天地,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又必须以灵性启迪为前提。
   三、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学科,其学习过程与其他学科有着根本区别。入学之前,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听说能力;语文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与其他学科不同,所谓语法、修辞,文体等规律性知识并不一定就是形成能力的前提条件,这些知识背会了也不一定就能形成能力。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感悟、不断积累的实践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全程开放的。语文学习内容覆盖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里处处有语文。语文课堂以外的其他学科和学校生活,以及社会、自然、家庭都是语文学习的素材与环境,都对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着潜在而又重大的作用。因此,必须树立语文课程大于教材的观念,必须让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向社会,向其他学科,向学生的生活、兴趣与需要开放。
  第二,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掌握语文能力的过程。母语学习都是由听说实践开始的,都是在实践中学会听说,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学科,其学习环境与实践条件是任何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与思维紧密相联的语言,所反映出的民族思维方式与特点是不需要从理性规律知识学习入手就已经获得了的。相反,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用语文知识体系来组织语文教学过程而构成语文教学体系的做法,必然导致语文教学脱离实践、自身封闭。语文实践活动不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必须从掌握能力出发。
  第三,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予的过程。既然语文能力的提高要在语言实践中进行,而语言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激发并始终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与主动要求是语文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必须摒弃枯燥、教条的分析与繁琐的知识讲授,倡导学生大胆实践、探究发现,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教学要有弹性,教师眼中必须有学生,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即根据学生的实践需要,对教学内容、篇章安排与教学过程作增删调整。
   四、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是综合素养,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语文与做人是紧密联系的。古人云“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人还说,写文章要讲究“气”,如果没有高远的志向、广阔的胸怀、强烈的社会与民族责任感、嫉恶如仇的品德、坚贞的节操,这种“气”是出不来的。语文教学如果只在写作技法、词藻上做文章,那是舍本而求末。语文素养中包含做人的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要教学生做人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因为语言、文字承载着文化,所以,绝不会有单纯的语文素养。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知识,都是语文素养里的成分。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也是从山川河流、动物世界、宇宙沧桑、人生变幻开始阅读的,这种对无字书的阅读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又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说语文素养是综合素养,还因为听说读写能力是有机的统一体,只有在整体推进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语文素养中的听说读写,不像数学中的代数、几何、三角,也不像物理中的力、热、光、电,无法分离出来各自独立进行训练与学习。小孩子出生后学说话就是听与说同时进行,入学后学读写也要同时进行,听说与读写之间也是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的。
   五、关于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有这样几个问题应该注意:
  第一,掌握语文能力当然需要训练,但这应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掌握活的能力,而不是训练他们掌握死的知识,尤其应该杜绝机械重复、不讲效率的语言训练。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极其重要的,但思维发展的训练必须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启迪性的训练,这种训练绝不能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同一模式,而是要以发展每个学生思维的个性与创造性为根本宗旨。
  第三,语文基础的深浅、语文能力的高低,主要不在训练,更重要的是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这也是语文学习重要规律之一。特别是当前课堂中过量琐碎的、细小的、卷面上的训练,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浪费学生时间与精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关于语文教学科学化
  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时髦话题,特别是语文教学的序列问题,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已经作了许多努力,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这里起码有如下问题应该注意:
  第一,既然语言与思维是紧密相联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特点许多是先天具有的,呀呀学语时就已经开始了语文学习,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科学化、语文教学序列的拟定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不然“科学性”从何而来?
  第二,什么是语言?长期以来,亚里士多德的语言观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他说:“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因此,语言是一种记号。它表达了某种东西,并由于这种表达被用于传递,由此简化为它的工具性功能。语言是工具的观念便这样形成了。但是,海德格尔对语言作了更深刻的阐述:“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他作出了这样的命题:“语言的本质:本质的语言。”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早已远远不只是作为工具而存在,因而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也便失去了基础。
  第三,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化?无可辩驳的证据早已告诉我们,在某些领域、某些场合、某些过程中,模糊是科学,精确反而是不科学、反科学或者伪科学。语言是全民族共同的,但又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倾向,这种个性化是与人的品质性格相关联的;作为符号的文字是死的,但语言却是活生生的;语法规则是死的,而生活中的语言却是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人们的语言常常突破语法规律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得到发展。因而,如果想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用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训练方法与系统就能取得好效果,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第四,现在的语文教学科学化多是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的范围内绕圈子,但这十二个字每个方面都具有一门以上的专门学问,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从这些多种专门学问里抽筋扒骨提出来的东西,即使作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式的排列,又怎么可能“科学化”?而且这种从知识出发的“序列”,使语言教学脱离语言实践,脱离学生的生活与个性,因而当这种序列越是严密精确的时候,是否倒离追求的“科学”越远了?
   七、什么是语文学科的“繁难多旧”
  我们的现行课程体系确实存在知识内容繁难多旧的问题,是必须予以改革的,但是,对语文学科,则有必要作具体的分析。
  语文学科的繁难多旧表现在哪儿?首先是各方面“语文知识”的滥讲。比如语法知识,现行语法教学体系已经相当繁难,有些教师又作了更深更细的延伸,作大量的练习,甚至在刚刚开始学习语文的小学课堂中就已经有了语法知识的讲授。再比如古汉语知识,有的教师讲授文言文不是以引导学生诵读与感悟为主,而是大讲古汉语语法知识,无意义地加大了难度。又比如写作知识,现在好多教师热衷讲“怎样写记叙文、议论文”,“文章开头八法、结尾六法”等知识,以为学生知道了这些知识,就能写好文章;其实,鲁迅早就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明白。那些素有定评的作品中,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他还斥责那些“小说教程”“文章写法”之类的东西是为了“掏青年的腰包”。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不当。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中心来组织;但当前的教学却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为中心,既离开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宗旨,又违背语文学习特别是母语学习的规律,这样低效率的教学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之心、畏难之心,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光阴,语文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再次是考试与评估的误区。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评估本来应该是立体的(不仅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而且应该看思想情操与审美能力)、发展的(不仅看现在的学习成绩,而且看他的发展潜力)、个体性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分成不同等级,而是应该看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多维的(不只看书面回答问题的能力,更应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但是,现在的评估则基本与此相悖,一张试卷就把一切都代替了。当前的试卷内容则又把这种评估的弊端发展到了极致。各级考试试题推动语文教学中繁难多旧现象的发展。比如说,前些年大量泛滥,现在高考中仍然不少使用的选择试题,既不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又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要知道,除了字的读音与写法以外,其他语文试题的答案几乎都是开放性的。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做这种选择性练习,害处就更大了。这种常常近似于猜谜游戏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任何好处,反而阻碍着个性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小学学习文言文是繁难多旧的一个表现,这也需要作具体分析。
  能够入选课本的文言文无疑都是经典作品,而经典是永远不会陈旧的。经典性就是时代性,经典的就是现代的。经典又是国民素质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牢,才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与创造力。
  当然不是不加分析,不管学生接受能力去教授经典,我们所说的“取法乎上”其实就是要学生翘翘脚才能够得着的意思。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如何教文言文的问题。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常常是“翻译+古汉语知识讲授”的模式,诵读与感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人为地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难度,而且使得极为丰富的审美熏陶、文化薰染、章法感悟等诸多因素,也都好端端地从课堂中消失了。
  如果我们摒弃当前这种枯燥的、不讲效率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引导学生诵读、感悟为主,文言文教学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效果也会更好。
中学语文园地开封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张翼健20022002 作者:中学语文园地开封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张翼健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0:13

[新一篇] 關于網絡少年族的德育教育思考

[舊一篇] 關于語文教學中兩個視角誤區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