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素质指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来说,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强以及乐观、豁达、进取、坚强、果断等品质就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世界教育发达的国家、地区十分重视学生辅导(含心理辅导)工作,学校设立学生辅导室、辅导委员会、辅导推委会等专门机构,聘任辅导主任,配备专职的“辅导教师”,以预防或克服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后职业方面的问题, 提升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1〕。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辅导”与“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
  在80年代以后,我国中小学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2 〕,但对于学生进行集体心理教育缺乏操作性(内容、方法均需深入探索),个别心理教育(如心理咨询)难以为学生所普遍接受,主动前往接受咨询的学生数远远少于实际需要接受帮助的人数。而且已有的心理教育多集中于解决已出现的“问题”,即为个别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提供特别的帮助,属补救性的工作,得益者为少数学生〔3〕。我国香港和台湾中小学近二三十年来普遍开展辅导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经验值得内地学校借鉴〔4〕。
    (一)推动教育科学化进程
  1.时代对教育的挑战。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历经多次改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具备较高的自获知识的能力,但改革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复杂化、民主化,思想的多元化,校外各种影响因素增多,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更为繁杂。他们要求外界更加尊重自己的情感、思想与个性,有时还有固执己见的倾向。如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并出现心理问题。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革新已到了这样的时代:提倡教学民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应采取专门措施预防、克服学生的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5〕。首先, 从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看,尽管发展这两种素质的教育理论、目的任务、方式方法均有差异,但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其次,它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有益于为德育工作创设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人际心理环境。再次,学生的一些不良品德、行为问题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趋于严重,其中有不良行为本身就具有心理问题。我国有识之士提出,心理教育可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增强心理素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测验表明〔6〕, 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文化科学素质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质问题造成的。1995年1 月采用我国较为常用的《中小学生气质量表》、《中小学生12种性格因素量表》、《SCL-90自评量表》、《瑞文联合型智力测验》等测试工具对浙江省武义县实验中学初中四个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心理测试发现〔7〕, 学业成绩与智力有一定的关系,与心理健康中人际敏感、焦虑因素程度相关显着;在性格特性中,与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性、思维水平、求知欲、灵活性、权衡性相关联,这些特征高学业成绩好。要取得学业成功,热情、责任感、自信、毅力不可缺少,而这些品质可籍助心理素质教育形成和发展。就身心关系,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在学校教育中还可增强体育锻炼效果。
    (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1.学生心理发展迅速。中学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为心理发展的危险期。中学生成人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青春期的出现会带来不少心理矛盾,有的问题还具有不可弥补性。从效果看,预防优于治疗。
  2.克服心理问题倾向。我国的中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学生学习竞争激烈,负担沉重,加之社会中的不良因素以及家庭教育中的不当做法的影响,轻重不一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8〕, 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本研究1995 年1月采用《SCL-90 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9〕, 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1 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目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为11.11%。这些心理问题,一部分可随学生年龄的增长、主观努力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地克服。
  3.适应未来社会。随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心理负荷,从而对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具有执着的追求科学和创新精神,有高度的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毅力,有显着的个性特征等等,在这些要求中心理素质居重要的地位。
    (三)奠定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
  中华民族有许多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心理品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倾向,如较因循守规,过分求稳而怕冒险,易受暗示,人际关系敏感,爱用二分法等。这些特点影响人们的智力、创造力的激发和运用。中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有利于逐步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力图通过三年的理论探讨和实验探索,提出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尝试开设心理素质课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在学校教育上,专门开展心理教育与学科渗透、在活动课程中训练相结合,对学生直接教育和改进学校物理、心理环境进行潜在教育相结合。其中“专门开展心理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分组心理辅导、个别心理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教育人员上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关心、参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实验教师全面落实心理教育措施,引入学生骨干的积极影响作用。同时建立引导家庭进行科学教育、引用社会力量进行积极教育的机制。为此,从1994年9月开始, 我们分别从武义县实验中学1994年9月和1993年9月入学的班级中各选取2 个班级(974、977、962、967班)作为实验班(计247名学生), 同时确定相应年级的各2个班级作为控制班(972、976、961、965 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心理始测表明〔10〕,实验班与控制班智商、气质、心理健康、性格均无显着的差异,心理发展基础相近。迄至1997年7月,为期三年的第一轮教育实验已顺利完成。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措施
    (一)教育目标的确立
  实验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积极改革创新,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精神,借鉴国内外学生心理教育的经验〔11〕,结合心理测验、教师日常观察中发现的学生心理特点,确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学会主动学习,学会交往,发挥心智潜能;掌握心理调整的知识、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
  具体目标为:1.开发心智潜能。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2.促进心理健康。既防止各种异常心理及相应行为的发生,又促进学生形成初步完善的人格。(1)正确的自知。客观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全面的认识;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认识执着的追求才能导向成功。(2)坚强的意志。 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沉着,当机立断;坚毅,刚强,不畏艰难,不怕挫折。(3)稳定的情绪。自我调节情绪, 用理智控制各种场境中的情绪波动,基本做到稳定而乐观。(4)良好的品格。 有健全的社会认知,接受社会规则;遵守行为规范,有自律习惯;和群乐人,心胸开阔,有利他和集体观念。(5)积极的心态。乐观, 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自信,自强,树立正确的理想;不断追求,竞争求胜,立志成才。3.建立合理人际关系。认识交往的意义,乐于与人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准则和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求得进步,并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影响。4.促使高效学习(以较高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学习目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合适的动机水平;掌握学法,学会学习;合理竞争,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科学应试,减轻紧张、焦虑程度。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探索
  全面而高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有效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为此,在实验之初我们在心理测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12〕,进而采取以下一系列实验措施。
  1.多方人员参与教育。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教科室和政教处成员和班主任为基础、教育心理理论工作者参与指导的实验小组,形成多方人员参与的教育网络,在各种教学、场境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教育。
  (1)全校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1994年经反复论证,确定了分层次、有重点,深入开展实验的教育改革思路。把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实验学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心理素质教育确立为核心研究课题,组织实验教师重点开展研究,并以此带动全校的教育改革和科研工作。
  (2)课题组成员全力以赴。 实验教师建立定期的学习讨论和有关制度,不断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及实验方法,经常交换学习、实验心得,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发现、解决问题中把实验引向深入。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协调与任课教师、班主任的关系,严格落实实验措施。
  (3)学生骨干的科学引入。学生骨干来自城乡不同类型家庭, 具有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以身作则、组织能力强、有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特点。学校要求他们处事公正,完成为同学作榜样、同学互助、为教师提供信息等任务。对于学生骨干出现的骄傲、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教师及时予以解决。
  2.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每个班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可以班级为单位开设课程。同时学生之间的心理又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隐蔽、保密的特点,因此有些心理问题宜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小组辅导、个别心理教育的方式解决。
  (1)专设心理素质课程。1995年在实验班开设了每周1课时的“心理素质课”,为期1学年。课程有系统教育、 及时指导两个方面的内容,“系统教育”重在传授心理知识、心理调整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自己合理解决。其内容依照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按照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知情意行协同发展、防治心理问题与促进心理发展相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学以致用等原则确定,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心理素质、成才与心理素质、自我完善心理素质、开发心智潜能、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心理健康、克服心理问题等七个方面。课程主要由任实验教师的班主任承担,其它实验教师协助。教学以班级为单位,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学生提出问题或调查、访问等—学生讨论与实践—教师总结提高”。教学方法除教师讲授外,包括辅导式、活动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及时指导”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心理问题(如消费攀比、非健康竞争、考试紧张等),课程暂时中止“系统教育”,而进行及时的问题指导。这种应景性的教育,首先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心理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产生原因、危害及克服方法,达到共识后师生制订契约付诸实践,以点带面地解决问题。
  (2)开展分组心理辅导。道德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 把具有相近心理问题的学生归为一组。根据实际情况,思想方面主要针对志向不明、无上进心、价值观模糊甚至错误、缺乏集体荣誉感、不辩是非、意志薄弱等问题设立“志向与上进心”、“价值观”、“集体荣誉感”、“明辩是非”、“坚强意志”小组;学习方面针对学习能力弱、兴趣低、习惯差、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设立“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小组;生活方面针对缺乏爱心、依赖性强、怕吃苦、浪费、不善交际等问题设立“对人有爱心”、“生活自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适应团体生活”小组。心理素质课后利用学校、社会上的有利条件在课外对各小组分别开展心理座谈、经验介绍、讨论等,把问题逐类解决。把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辅导,可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并可收相互激励之功效。
  (3)加强个别心理教育。 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谈或教师作个案辅导,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纠正心理偏差。个别心理教育的途径为个案心理教育和个别心理咨询。实验中尝试纠正的心理问题的类型主要有缺乏自知(占36%)、意志薄弱(8%)、 情绪欠乐观(10%)、品格不端(20%)、心态消极(8%)、交往不佳(10 %)等几类。“个案心理教育”由实验教师主动找出存在典型心理问题的学生,然后实验教师共同讨论、设计方案,对学生进行教育。“个别心理咨询”首先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解释心理咨询与传统教育之不同,改变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咨询即治疗心理疾病的不当认识,鼓励学生接受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设热线电话。咨询活动通过明暗两条线进行,明线是学生与咨询教师直接见面,在咨询过程中学生充分倾诉,教师遵守尊重、通情、保密的原则,理解、接纳、疏导、启发学生。暗线是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匿名反映不便启齿的问题,教师则通过讲座、黑板报、墙报等手段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3.现行课程的心理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类,因此本研究也从这两个方面挖掘现行课程中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
  (1)文化学科协同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门学科教育中进行,可扩大教育领域,并可提高可行性,从而取得实效。在学科教学中,推行分层次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减轻学习负担,并且对贯彻这些策略均有专门的要求。
  (2)活动课程协同训练。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 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显示才能与爱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活动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发展性和序列性的原则,采取制订计划(规定活动目的、内容、过程)、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场地、积极宣传、及时指导和认真总结的操作策略。1995年2月—1997年2月开展了长跑、男女篮球赛、知识智力竞争、秋游、小组登山、雨中接力、课前演讲、交友联欢会、“我有一个梦想”恳谈会、希望工程等系列活动。
  4.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从众行为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敢于发表见解,乐与人处。合理的竞争,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上进心,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节情绪。
  (1)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从校园物质、制度、精神、 行为四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逐年配备了阅览室、电脑室、书画室、练功房等活动用房,建设“四季有花香,常年绿满园”的校园,布置干净整洁、阳光充足、空气通畅、赏心悦目的课室。遵循政策性、科学性、民主性等原则,根据学校特点制定师生值周、升旗、出操退操、课外活动、黑板报特刊评比等制度。确立“管理科学化,设施标准化,环境公园化,争创省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制定“团结进取,从严求实”的校训。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文明、互助、竞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际环境。每年12月办好文化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活动。
  (2)创建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的一些传统做法, 如低估学生自主、自治、自理能力,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凭个人意志制订班级措施、计划,以命令、训话、指示等方式布置工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偏爱优生歧视差生等直接影响良好班级气氛的形成。在实验中,教师以“爱护”治班,即象对待自己孩子般关照学生,做学生“忘年交”,真诚交往;以“民主”治班,师生平等交往,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创造宽松的班级氛围;以舆论“治班”,利用晨会、班会、上课等机会引导集体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团队活动、墙报、黑板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途径维护、促进健康舆论的发展;以“活动”治班,在适当的时候带领学生登山、野炊,沟通师生心灵,在轻松的气氛中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3)形成合理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作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针对学生在竞争中取胜的动机过强或过弱、采取不当手段等问题,通过班会、参观、访问及平时的思想工作向学生宣传各行各业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典型事例,激发竞争意识,培养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组织班级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英语竞赛及听写默写竞赛、数学速算竞赛等。对于全校性的竞赛活动,每个班级不放弃任何一个参赛名额。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参与竞争的兴趣和信心。竞赛后既要让获胜者受到赞扬,也要让一时失利者得到鼓励。
  5.家庭、社会协同心理素质教育。传统教育由于渠道单一,学校教育效果容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长、社会的“大合唱”,为素质教育必须探讨的问题。
  (1)引导家长协同教育。部分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 对子女疏于关心和指引。有的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但不及时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还有的无视子女本身的基础,提出过高的分数要求并采取一些不当的奖惩措施,甚至独断专横,迫使子女完全遵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在实验中,我们建立学生家庭挡案(学心心理档案的重要补充)、家校联系制度(以家校联系卡为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成立家长学校,创办家庭教育信息报,印发家教小册子,介绍行之有效的解决典型问题的家教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或不定期的家长小组会,组织本校教育子女有经验的家长、学校领导、优秀班主任介绍家教的成功经验。必要时把学生的主题班会、例行班会与家长会相结合,由学生介绍班级情况,叙述理想、追求和苦恼等,并组织家长发言。及时家访,贯彻尊重、信任、帮助的原则,持热情、诚恳、高度负责、积极合作的态度,抓住家校结合教育的最佳时机,缩短教师与家长间的心理距离。在实验过程中,还努力使家长做到:①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学会客观分析具体情况,及时全面地了解子女的各种需求。坚定合理目标,避免因子女的一二次受挫就丧失信心。建立学生在家反应分析表,加强工作的预见性,改变被动滞后的教育。②重视与子女情感交流,情理结合地引导,避免空洞说教。③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对子女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严有度爱得法。
  (2)组织社会协同教育。受社会中的一些市侩做法、 世俗化道德观的污染,部分学生讲究功利,追求实惠,贪图安逸。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主导兴趣出现偏差,沉迷于社会文化娱乐活动而不能自拔,有个别学生为此不断伸手向家长要钱甚至出现偷窃行为。本实验采取建设德育基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发动参与社区建设、引导学生专题讨论等措施,让学生正确地了解社会,变社会的消极影响为对学生的积极教育。在这些活动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遵守社会规则,有主见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抵制坏人的拉拢、引诱,抵制及时行乐、追求享受等不良习气,形成追求真理、探索科学、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人生观。
      三、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的总体成果
  经过三年的努力,各项教育内容、措施得以全面的落实,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素质教育在心理领域得到较为深入的尝试。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心理素质目标、心理课程、“四结合”的教育网络,积累的教育参考资料(30万字,可发展为教材)、学生心理档案、学生个别教育札记(50余个),为以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学校开展相关的实验提供了经验。
    (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实验前学生对心理素质知之甚少,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知识及心理调整方法。在实验进展到二年时对学生测试发现(不署名):所有学生都认为一时存在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可通过心理调整等方法解决;90%的学生认为心理素质很重要,6.6 %的学生认为一般,3.3 %的学生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只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要;课程心理知识测试,23.3%的学生在90分以上,56.7%的学生在70分以上;消除紧张心理辅导,70%的学生认为行之有效,20%的学生认为有效果但不明显。
  1.心理测试〔13〕。 1997年4月16日, 对在读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心理后测,从一个方面了解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1 )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验知, 实验班学生各因子平均得分除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三项上增高外(与随年级升高学习渐感紧张、在交往方面初中生出现封闭期有关),其余几项有不同程度降低或基本保持不变,各因子达中度的学生数实验后较实验前有明显减少。一般而言,随年龄增长各因子分数会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随之增大。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较一般学生发展更好。控制班学生6 项因子平均得分有增高,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三项因子得分增长特大,其增幅比实验班更大。控制班学生各因子达中度的人数有增有减,变化不大。比较而言,后测时实验班学生各因子达中度的人数明显少于控制班。T检验知,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在敌对、恐怖、 精神病性三项因子上无显着差异,其余各因子差异显着,这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状况较控制班学生更好。(2 )采用《考试焦虑测验表》进行考试焦虑度调查,经关联性检验知,考试焦虑度与班级有显着关联,分析知实验班学生以镇定和轻度焦虑为主,控制班学生以轻度焦虑和中度焦虑居多,其中1人为重度焦虑。这说明,实验班学生能更加自如地对待考试, 更易发挥其应有的水平。(3)采用《12 种性格因素量表》进行性格特征测验知,实验班后测较前测性格特征高的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以持久性、自制力、灵活性、稳定性尤为明显。控制班学生后测时性格特征高的人数也在增多,但自制力、灵活性、权衡性的增幅明显没有实验班大。通过关联性检验发现,在12项性格特征中,稳定性、持久性、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求知欲、灵活性实验班学生明显优于控制班,这些为学生长时高效学习所必需,可见实验班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心理基础。强度、主导心境、果断性、思维水平、权衡性等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无显着差别,这些因素与气质相关较高,在短时间内不易收到教育效果。
  2.家长评定。 自编《实验班学生家长对子女心理素质评定卷》,1997年4月28—30日组织两个实验班(974、977班)的通校学生的83 名家长,在家里对子女的心理素质进行逐项评定(不署名)。近半数或半数以上家长对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集中注意、长时间有效学习、想像力、学习兴趣、考试心态、学习目标、自学能力、自信、自我调节、自尊、竞争意识、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爱憎分明、有正义感、正确对待攀比之风等方面的表现较为满意。其效果当然与学生三年中的“自然发展”有关(即非实验所致)。但根据教师的实际经验,对学生这方面的发展非实验班家长以抱怨居多,较少有表示满意的。相对应的,在创造性、记忆力、思维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耐心细致等方面只有不足30%的家长表示较为满意,这可能与家长在这些方面的要求较高或训练不易取得成效有关,值得日后进一步探讨。
  3.任课教师评定。 1997年4月15—22日每个班级组织4位任课教师认真学习自编的《任课教师对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心理素质评定表》,在统一评定尺度和操作步骤以后,对由学校教务处按照学号以“隔3取1”的原则从两个实验班(974、977班)与两个控制班(972、976班)分别选取15名共计60名学生进行正式评定,最后求出4 个教师给定每个班级所有学生不同评定等级的比例。结果为:每个项目的最积极的一个等级(A等),实验班明显高于控制班,各项平均高出13.09%。各项目比较而言,积极思考、仔细观察、有效记忆、认识自己的特点、自尊、情绪稳定、情绪乐观、自律习惯、阶段性目标、竞争意识、交际准则、文明礼貌、理解信任、择友、在交往中求进步、听课自学效率、对待挫折等17项,实验班明显优于控制班。任课教师观察发现,实验班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建立积极的人际环境,形成坚强的意志,保持刻苦学习的心境,全面提高学习效果。较之控制班学生,精神面貌、学习积极性、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由于掌握自我调节情绪、自我磨练意志的方法,情绪低落、意志薄弱的现象较少。
    (二)教师普遍重视心理教育
  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心理素质教育途径、方式,掌握心理素质教育的技能,形成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骨干队伍。由于教育措施在实验过程中完善、发展,操作性较强,加之宣传得力以及实验的深入开展,使全校教师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据调查,全校90%以上的教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2/3以上教师认为自己已在平常教学中开始进行一些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育质量观上,改变了只抓优秀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片面做法。在教育人才观上,改变单凭分数片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形成了“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的正确观点。在各科教学和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自觉地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初中面临升学压力,所以实验之初教师、家长无不担心实验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因为该研究毕竟要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展系列的心理训练,得占用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更何况心理素质好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考试成绩。1997年5月总结发现, 实验为学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创建了良好班级气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学生有合理的竞争意识,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良好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自知,确立恰当的目标;初步养成良好的注意、观察、思维、想像、创造的习惯;形成了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和积极的心态,以及愉快、自信、自强、进取的精神面貌,从而有利于实验班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1.道德品质。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尤其在差生转化,矫正不良品德方面作起了重要作用。实验班违纪率为1.7%, 而控制班违纪率为4.16%。四个实验班先后被评为校文明班级、优秀中队。2.学习效率。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转化差生,较大幅度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实验班学生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1996年中考为例,两个实验班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0%和46.2%,两个控制班则分别为30%和25%。3.体育锻炼。体育“达标”的优、良、及格的成绩比例,实验班分别为40%、43%和17%,而控制班则分别为30%、40%、30%。在连续两届校运动会中,实验班967、974、977均获得团体总分前2名的优异成绩(平行班8个)。4.文化竞赛。 获市(地)、省、国家级的奖励,实验班分别为21项、6项、9项,控制班则分别为9项、2项、1项。5.兴趣爱好。实验班学生兴趣更广, 专长更多。在文化艺术节和其它文体活动中,获奖面广,档次高,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四)创建“四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实验中渐步形成了“学校全员投入与实验教师专门教育相结合,专门心理教育与学校现有课程教学、环境潜在教育相结合,集体心理教育、分组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结合”模式。由于心理素质课内容新颖、学习兴趣浓厚、实用性强,学生爱学、乐学、易学,因此虽然每周增加1课时的内容, 但学生学习负担并未明显增加。对家长实际调查知(不署名):1.家长认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非常必要的占85.5%,认为必要的占8.43%,认为不必要的占6.07%(多数是认为与学习成绩关系不大)。2.十分了解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占46.99%,基本了解的占53.01%。3.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配合”十分必要的占84.34%, 较必要的占15.66%。4.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效果好的占79.52%,一般的占16.19 %,不明显的占4.81%。由此可见,家长对心理素质教育持肯定态度,多数家长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卓有成效,并表示要积极与学校配合。实践证明,“四结合”教育是有效、可行的。
  注释:
  〔1〕Wikkiam P. Erchnl,Brian K. Kartens,Shool Consulation: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Bases Of Prictice, 1997. Purkey,W.,& Novak,J. Inviting School Success (2nd),1984.
  〔2〕刘华山:《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3〕祝新华、 岳晓东:《大陆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与存在问题》,《香港心理学报》,1997年第一期。
  〔4〕游黎丽玲:《学生辅导》,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年修订版。吴武典主编:《学校辅导工作》,张老师出版社,1987年版。
  〔5〕祝新华:《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策略》,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版)》,1996年第4期。
  〔6〕申继亮:《关于小学生学习不良原因的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第4期。
  〔7〕〔9〕〔10〕〔12〕〔13〕武义县实验中学、杭州大学教育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于1997年5 月通过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浙江省教科院及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的鉴定。
  〔8〕陈群等:《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载祝新华、 林可夫主编《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同〔1〕〔2〕〔3〕〔4〕。
  * 系浙江省普教课题,由杭州大学教育系、浙江省武义县实验中学合作开展,课题组成员有张远平、陈伟亮、鲍康强、张振雷、姚安娣、成蓉、傅建卫等。
教育研究京42~48,76G3中小学教育祝新华/陈群19981998祝新华系杭州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杭州 310028;  陈群系浙江省武义县实验中学校长,武义 321200 作者:教育研究京42~48,76G3中小学教育祝新华/陈群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49:30

[新一篇] 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現狀與對策

[舊一篇] 中學生情緒智力的結構及其與人格五因素、友誼質量的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