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即将公布,令人欣喜。它是在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探讨、筛选、提炼、研制后诞生的,充满了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我无能力对它作较为全面的解读和评述,只能从一名历经语文教育风雨的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角度,谈一点学习的肤浅认识和体会。
  研制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生进行长达12年语文教育的依据。人的语文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因为人的语文能力是构成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而学习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语文能力、语文素养陪伴人的终身。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其他学科改革一样,是大事,关系到数以亿计的莘莘学子的成长,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高低,具有战略意义。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与义务教育的衔接,非少数专家的主观臆断,而是源于这样的基础: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百年的曲折探索,世纪末的规模宏大的讨论,新世纪社会需求的思考。我的认识是:
    一、价值与意义
  通读课程标准,把各个部分前前后后联系起来思考,形成了一个突出的印象,即:在新世纪重构语文教育模型。这个教育模型就是:“素养——养成”。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整体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和提高,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这种教育模型的构建,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纵向继承。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合理精华。不是在“零”的基础上重新砌炉灶,以期标新立异,炫人耳目。千百年来,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培多有效的经验,回顾,审视,取其合理精华为我今日所用。如诵读,感悟,涵泳,体味,积累等诸多方法,都反映了尊重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习起到良好作用。重视继承,并不是回归传统走老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巨大差异,无论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均不可能等同,如若刻舟求剑,必然行不通。
  横向借鉴。借鉴国外教育、国外母语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有效做法,吸取养料,为我所用。国外许多教育专家、学者提出的种种学说都聚集在“如何培养现代化的人”上。这个理念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把学生从自然的人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教育应负的责任。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教育中这个首要问题,有意识或无意地重术轻人,重技能技巧,轻人总体素质的培养,把“人性”置于“技性”或“物性”之下。而今的课程改革,一改以往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这种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这种变革应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教育,应是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学生要成为人力资源,当然要促进发展。
  国外母语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构成、公民意识、价值观形成以及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使之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在20世纪末,曾开展大规模的“阅读挑战”,组织100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增添文化底蕴;动用了10万名大学生半工半读,帮助中小学生提高。据1999年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显着提高、文化构成明显改善。这是为进入21世纪适应时代发展而做的一项教育准备。又如,美国劳工部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本国教育现状及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全面调查,深入研究,提出就业人员应基础——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的能力;思维基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素质基础——责任心,自尊心,善交际,能自律,为人诚实正派。这些显然是综合素养的要求,与基础教育、母语教育密切相关。
  其他如建构主义理论、对话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等对语文教育的改革均有相当的启发。借鉴不是照抄照搬,要筛选,判断,消化,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学习别人,绝不是丢失自己。
  植根于汉语文本土,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创造的空间特别大。它是具象的,灵动的。由于字由形、音、义构成,学起来可左右脑并用,因形求义,因声求义,打开书本,如步入画廊,兴味无穷。与“单脑文字”拼音文字比,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汉语的文化性特别强,词汇和词组系统蕴含的民族文化非常深厚,审美的矿藏十分丰富。遵循汉语文的特点与规律,课程标准从前言到目标到实施建议,渗透了母语教育的特点,注重语文应用、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课程标准强调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评价的目的、基准、功能、多元化的阐述,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等,无不贴近当代生活实际,无不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鲜明的时代特征。
  针对语文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弊端,弘扬人文。任何语文教育模型的出现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我国经历过“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等语文教育形态的潮流,它们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起过积极的作用。当告别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荒谬年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犹如久旱逢甘霖,知识传授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语文的需求。然而,很快我们发现教育不是培养学生成为书口袋、书橱,他们要有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于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就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潮流。能力怎样形成呢?通过训练。在当时而言,应该是一种进步。回顾走过来的路,有两点值得深思。一是任何一种做法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把握“度”,透视底里,至为重要,超过“度”就“枉”,真理超越一步还会成为谬误。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通过读写口语交际的训练,本在情理之中,而题海、题库,连篇累牍的机械操练,再伴以商业炒作,高利润驱动,除了贻误学生青春,已无学理可言,语文教育遭到了变异。二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一样,学科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别的不说,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令人惊讶不已。弄清摄影术原理到制造出照相机,花了112年,电话仅用了56年,电视更缩短,仅用12年,太阳能电池仅2年。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教育就提出了挑战。社会经济正在进行变革,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种经济类型建立在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交换、知识的分配、知识的使用和知识的消费基础上,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教育是知识生产力。社会不是以某种能运用的技术为基础,而是以整个知识进步为基础。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不是看某一方面的技能运用,而是看人才的整个知识结构、容量、水平,知识积聚和更新的能力。显然,人的培养不以获取知识为惟一目的,而是要全面发展,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用先进理念审视语文教育现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许多不适应乃至相违背之处。比如学语文的目的,相当程度是为考而学,教师又不得不为考而教;学习过程尤其是毕业年级,几乎是机械操练笼罩,学生不读书不体验不积累的,比比皆是;效果不如人意,总体水平不高可想而知,相当数量学生对语文无感情,有的几乎是胸无点墨,一问三不知;喜欢语文的爱好文学的,面对标准化试题往往一筹莫展,个性化发展受到制约。语文教育失落了育人的灵魂,偏离了语文固有的规律,学生不爱学、不会学、学不好,应在意料之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有些学校落到“小三子”“小四子”“小五子”的地步,由于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立竿见影,地位可想而知,这不能不说是悲哀。教师并不愿意这样做,特别是有思想的优秀教师,“置身于考试的漩涡之中,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苦闷”,“我不想做一个没有头脑和主见的匠人,可是现实的压力又驱使我机械地服从,去做一些我怀疑的事情,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事情”,“语文,本该是让心灵和意志得到最自由舒展的学科,可是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异化了。它消磨了众多青年师生的时间和青春,更可怕的是,它正在以一种悄悄的,从而也是残酷的方式,把一个个头脑变得标准和麻木”。读了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我作为一名老教师,心中一阵阵震颤。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优秀教师的健康成长与涌现,语文课程非改革不可。
  综上所述,可知制订新语文课程标准非主观臆断,而是由于:
  1.教育本质的呼唤
  教育事业是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教育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说出了教育的真正含义:“真正的教育”是引导人,引导人的灵魂、精神达到真实之境,从黑暗引向光明,从意见世界引向真理世界。这种灵魂的牵引实际上就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知识、技能是帮助灵魂攀升的阶梯。我国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也就是追求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尚。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的池田大作关于21世纪的对话中谈到当代教育时,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以谋利为动机,而更应寻求存在于宇宙背后的“精神存在”之间的心灵交流,开启人的心灵与富有的大脑。显然,古今中外研究教育的大家都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使教育对象受教育的长度增加,即实施终身教育,与此同时,不能忘记教育的深度,教育最终为人的精神生活服务。教育本质呼唤课程制订必须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2.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
  要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育的浅层次价值观是教育个体发展过分注重对谋生、谋取物质利益、博取功名的追求,忽视或轻视个性充分发展及高尚境界形成的深层次价值。学校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本质的反映。人的生命体本身蕴含着多方面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科教学要保护并尊重这种权利,并创造条件实现这个权利。课程标准排除片面教育质量观的干扰,不停留在浅层次的价值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
  3.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社会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培养现代化的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着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等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毕竟这些只是空的躯壳,关键在于运用的人。只有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才能使引进的、移植的东西有生命力,在自己土地上开花结果,才能保证社会现代化。优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各学科教育的高质量。因此,语文课程调整目标和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当然就责无旁贷。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从语文本身的特点出发,抓住了教育的本质,着眼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适应时代的迫切要求,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确立语文的育人价值与意义,使语文教育健康发展。对学生和语文教师而言,应该说是一个福音。
    二、核心与支柱
  语文课程标准从理念到设计,从目标到实施,有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我认为它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程的具体目标由此生发开来。这个核心有三根支柱支撑,这三根支柱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根支柱构成语文教育的立体空间,三者整合,交融,贯穿了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1.体悟内涵
  语文素养的支柱之一是“知识和能力”。不言而喻,语文学科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对这,语文教师可说是轻车熟路。然而,课程标准所指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繁琐、割裂、支离破碎、机械重复的再现,而是对以往的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筛选,提炼,取其精要加以整合。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21条目标,选修课程中诸多学习的目标,其中不少阐明了这方面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应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语文能力培养方面众多,而用“应用”来总拎,简明扼要,尽在不言中。
  “过程和方法”是语文素养的又一支柱。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以往往往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发展均有相当的约束。语文教育本身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学、思、议,学生读、写、口语交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必然是生动活泼的,学生于其中不仅增长知识,增强能力,而且智力获得发展,情感受到熏陶。局囿于现成结论的抄写、背诵,是绝不可能收到如此良好效果的。须知,从静态的维度看,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动态的维度看,知识更是认知的过程,是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重视教育过程,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在探求知识、寻求结论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语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表面理解,要深入一点,广泛一点。情感,既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的激发,更指内心体验的注重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既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心的培养,更指求实的科学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既要考虑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又要考虑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还要考虑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强调它们之间的统一与和谐,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情感、态度、价值观,犹如心灵世界的连锁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三根支柱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渗透、融合,构成语文教育丰富多彩的整体。
  2.把握实质
  核心与支柱的确立,由语文课程的特点所决定。
  对语文课程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说得最多的是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是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意义,符号就不成其为符号。因而,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二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文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文这个工具。通俗地说,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把“表”“达”与“情”“意”割裂开来,或厚此薄彼,厚彼薄此,乃至只承认此不承认彼,又怎能算是语文呢?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活动是生命的活动,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是表“情”达“意”,离开了“情”和“意”还有什么语文可言?谢慧英先生说得好:“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应承担着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重任。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叶圣陶语文“工具论”评析》,《语文世界》2000年第4期)这段洞悉事物底里的论述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世界许多国家母语教育的走势,有助于加强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其实,语文教学中教育性的问题并非是什么新课题,并非是别出心裁想出来的,更不是要语文负载外加的累赘。语文育人的优秀传统且不说,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中也这样表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有类似的表述。只是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如升学考试等影响与干扰,把第一句话推到极致,丢掉了第二句话。而正由于对后者的忽略与丢弃,前者的预期效果难以实现,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前进的。从语文应担负的目的任务提高到学科性质的认识不能不说是思想的飞跃。这种思想的飞跃基于先进教育理念的冲击,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大量教育实践的反思,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外母语教育的借鉴,其中学理的探求,反思的苦痛,利弊得失的权衡,非语言能一下子表述清楚。但是,它清晰地表明,这种性质的界定是有依据的,它坚定地着眼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科学地遵循语文蕴含的固有规律。抓住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的思考从线性走向多维,语文教育全盘皆活,就能以其丰富性哺育学生成长。学生在语文素养养成与提高的过程中,既获得了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又获得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熏陶,潜在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开发。
    三、实践与探索
  课程标准的诸多理念、做法要在教材中得到体现,教材编写者不仅要认真学习,具体领会,更要创造性地实施。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育,当然须有学习理解的过程。理解得越深,自主性越强,越能有创造性,越能取得良好效果。
  认识指导实践,但实践毕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加强实践与探索,不仅有助于对理论的认识与领悟,而且能丰富乃至修正认识。当前的语文教育恐不应等待新编教材出来才改革,而是应以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进行有目的的实验,提高认识,积累经验,逐步改变语文教育在某些方面某些程度上被扭曲的状况,是否可先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牢固树立以促进学生为本的思想
  李政道先生在讲述母校西南联大办学功绩时,深情地说:“西南联大是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应该说,“培养人”三个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掷地有声。然而,办学者、教师真正做到却绝非易事。见“技”不见人,见“分”不见人已司空见惯。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教育过程是培养人,知识技能是培养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成长不可或缺的阶梯。“手”是属于“人”的,不能说“人就是手”或“手就是人”。
  要目中有人,树立以促进学生为本的思想,须注意解开三个思想疙瘩。一是外塑与建构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质量如何、语文素养如何,不能只靠教师外塑,要靠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任何高明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学生成长。学生的认知离不开他已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学生的认知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结构在认识与实践中不断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确实不能包打天下,而且也包打不了,教师施教之功是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内驱动力,促进他们发展。二是师生定位问题。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不是无生命的容器,听凭灌输;教师不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二传手、搬运工。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是只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牡丹亭》里杜丽娘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确实如此,“朝飞暮卷,云雾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不亲目睹,亲耳闻,怎会有亲身体会?如历其境与身历其境是有极大差别的。学生应亲历语文之境,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加强语文素养。教师是语文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启发者,既参与,又指路,有时也可领跑示范。三是少数尖子与全体学生的问题。尊重与爱护学生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新起点。脑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每个常人身上蕴含着有待开发的巨大潜力,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与依据。人是多样性的,在智能方面往往各不相同、各有所长。学生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教育者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就不是只培养好少数,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是让所有学生适应“标准化”的语文教育,而是语文教育通过自身的改革,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去适应与满足学生的需要。
  解开思想疙瘩,师生也就逐步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按照人的发展规律与语文教育规律去学语文,教语文,师生都有了自我发展,有了自主教与学的空间。
  2.掌握语文教育个性特点,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较长时间以来,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受到十分重视,并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落实,而对它的发展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等,既缺乏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认真落实。从这次课程改革的前期工作调查研究来看,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是: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价值判断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较差,这不能不说是学科教育的缺陷,语文作为育人功能独特的学科,当然不能推卸责任。
  语文由于其个性特点,在培养学生的任务中必然有多重功能,总是在于教师意识到没有,施教时有无自觉性。
  语言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语言是人的重要智能,语言的发展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语言和思维、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规范、生动、严密、流畅,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性能获得锻炼与发展,情感也会日益丰富。进行语文教育,紧扣语言文字特点,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情感,只要重视,发挥发展功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语文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优秀诗文、经典名着都诉说着一定时期的文化,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文情并茂,文质兼美,进行语文教育,带领学生在咀嚼、品味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的同时,必须在“情”“质”上下功夫,发挥语文熏陶感染的功能。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多元文化并存,外来扩张文化冲击下,母语教育更要坚守育人的重任,以丰厚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哺育学生健康成长,培育民族自信力,铸就一颗中国心。
  发挥语文课程多重功能,既由语文性质所决定,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由途径。它能去除教学中的“匠气”,展现人师的天职。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有个性地学习的需要,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首先须清醒地认识:信息化社会来临之际,信息急剧膨胀,新知识新技术如潮涌,学生在学校学习,不可能掌握与储备日后必须用到的众多知识与技能,学校教育只能精选他们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具备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语文陪伴人的一辈子,书是读不完的,关键在培养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与内在动力,激发他们酷爱读书,指导他们学会读书。学生如果没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不会自主地阅读、表达、学会学习,就不是真正学会学语文。
  其次,要着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基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学生在语文天地中遨游,辨别、品尝、探源、究根,心灵解放,能量释放。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是以往的灌输与接受,指令与服从。
  应该说,教师的语文素养总体是超过正在求学的学生的,但教师不可能全知全能,在每个方面都超过学生。平等对话,思想碰撞,就会溅出火花。学生有差异,当思想高度集中时,有些就能超水平发挥,不仅同学之间受鼓舞,教师也会深受启发。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文本阅读、学习就不会浮在表面,而会纵向深入、横向扩展,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新的学习方式一旦建立,课堂上就会形成思想、知识、情感、能力、态度、价值观等交流的网络,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加大了选择性,常会出现“神来之笔”,令人振奋。开辟了个性化学习天地,课堂上就不只是一个“发光体”——教师,而是“能者为师”,每个学生都会发光。学语文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动,充满了激情和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内容丰富,理念先进,留给教师极其广阔的创造空间。深入学习,在实践中尽心探索,必能使学生深受其益。
语文学习沪G31中学语文教与学于漪20032003 作者:语文学习沪G31中学语文教与学于漪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0:53:51

[新一篇] 語文課本,能否愛上你一次

[舊一篇] 語文課程標準的人本思想及其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