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与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的关系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R [文章编号]1002-0209(2008)01-0057-08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智力或智商(IQ)作为预测个人成就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对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深入,情绪智力或情商(EQ)被认为同样是决定个人能否取得学业、事业成功或社会适应的不可忽视的有效指标,引起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
  情绪智力的概念最早由Mayer和Salovey于1990年提出,他们将情绪智力看作智力家族的一员,将其定义为“精确地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关于情绪智力的结构,Mayer和Salovey最早提出了一个三因素模型,即情绪智力包含“情绪的感知和表达”、“情绪管理”以及“情绪运用”三个维度。2000年,他们又将三因素模型修正为四因素模型,增加了“情绪理解”这一维度[1][2][3][4]。Schutte等人曾根据Mayer和Salovey的三因素模型编制了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简称EIS),并以该问卷验证了情绪智力的三因素结构L5J。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对情绪智力四因素模型的合理性提供实证支持。与Mayer和Salovey等人的观点不同,研究者Goleman等人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并提出了一个包含20种能力的四因素(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模型[6]。实际上,Goleman期望情绪智力可涵盖所有与个体成功相关但又不能为传统智力所包含的因素。Mayer和Salovey认为,他们所提出的模型中只涉及认知能力,因此属于能力模型,而Goleman的模型既包含能力,也包含人格、动机等因素,因而可称为混合模型。
  正如研究者们关注智力与学业成就的关联,十几年来,围绕情绪智力与人格、社会性之间的关系,很多研究都进行了探讨。但由于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界定不同,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总体上看,混合取向的研究所界定的情绪智力包含了很多人格因素,因此这类研究多得到情绪智力与人格显着相关的结论。如Bracket和Mayer的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只与人格五因素中的宜人性相关不显着,与其他四个因素都存在显着相关(r=-0.19~-0.43)[7]。Newsome等人发现,情绪智力与人格存在多重共线性,16PF的外向性、焦虑、独立和自我控制维度都与情绪智力存在显着相关(r=0.18~-0.77)[8]。而在能力取向的研究中,情绪智力测验的分数与人格的相关很小。如Lopes和Salovey等人采用能力取向的情绪智力测验对10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研究,发现情绪感知与人格的五个维度相关都不显着,而情绪运用与宜人性(r=0.24)和开放性(r=-0.28),情绪理解与谨慎性(r=0.22),情绪管理与宜人性(r=0.33)、谨慎性(r=0.24)和开放性(r=-0.22)相关显着[9]。
  情绪智力到底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系列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内涵应该扩大还是缩小,它与社会智力、人际智力等概念如何作清楚的区分。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对情绪智力的混合取向研究较多,它们包含了太多超出情绪智力以外的内容,使得情绪智力概念本身没有独立的价值。本研究将以能力模型为基础来研究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期望为能力取向四因素结构的合理性提供实证支持。同时,将考察情绪与人格五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友谊质量为因变量,以情绪智力和人格五因素为预测变量,考察在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后情绪对友谊质量是否有显着的预测力,以此检验情绪智力独立于人格五因素的内涵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每所学校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总计726人。其中,初一155人,初二189人,高一186人,高二196人;男生339人,女生387人。
  (二)测量工具
  1.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自编)
  本研究借鉴EIS和国内已有的相关情绪智力问卷[10][11][12],结合对中学生的访谈,编制了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初始问卷54个项目,正式施测问卷修订为27个项目。问卷包含四个维度:(1)情绪感知,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察觉和辨认情绪的能力以及察觉和辨认他人情绪活动的能力;(2)情绪运用,产生或体验情绪以促进认知行为使问题解决、推理、决策和创造性行为更为有效的能力;(3)情绪理解,认识情绪体验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认识情绪转换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4)情绪管理,个体调节和改变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过程,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并恰当地进入或脱离某种情绪的能力。
  2.孤独感问卷
  采用邹泓修订的孤独感问卷,共21个项目,包括纯孤独感,社交能力知觉,同伴地位评价和社交需要未满足感四个维度,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5~0.91之间[13]。
  由于一些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具有积极促进作用[9][14],而人际关系不良被认为是孤独感的主要来源[13],因此本研究以较为成熟的孤独感问卷作为自编“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的效标。
  3.人格五因素问卷
  采用邹泓修订的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共50个项目,包括外向性、宜人性、情绪性、谨慎性和开放性五个维度,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3~0.88之间[13]。
  4.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邹泓修订的友谊质量问卷,共38个项目,包括信任与支持,陪伴与娱乐,肯定价值,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与背叛五个维度,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3~0.88之间[13]。本研究中将冲突与背叛维度反向计分。
  上述问卷均采用五点计分,内部一致性系数均为本次测量的结果。
  (三)问卷施测
  先在江西省贵溪市两所中学选取初二和高二的149名被试进行试测,根据试测结果修订问卷。随后,在北京市选取两所普通中学,对所有问卷分两次施测,每次30分钟左右。两周后,选取初一、初二共三个班的115名被试再次施测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三、结果分析
  (一)情绪智力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随机选取部分被试(n=344)的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四个因子,发现维度结构比较清晰,4个因子各自解释的变异量在4.30%~26.43%之间。斜交旋转后项目的因素载荷如表1。四个维度间的两两相关在0.14~0.60之间,均达到显着水平。
  B4S532.jpg
  用其余被试数据(n=335)对以上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项目的因素载荷在0.42~0.69之间,模型拟合指数:χ[2]/df=2.12(B4S533.jpg=666.29,df=314),GFI=0.87,TLI=0.83,CFI=0.85,RMSEA=0.06。由于情绪智力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可能存在一个二阶因子。进一步作二阶因素分析,发现二阶模型的拟合指数与一阶模型的大致相同:B4S533.jpg/df=2.12(B4S533.jpg=670.65,df=316),GFI=0.87,TLI=0.83,CFI=0.85,RMSEA=0.06。按简约原则,应取二阶模型。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84、0.88、0.82、0.45。
  计算情绪智力问卷各维度与孤独感问卷的相关,结果显示,情绪智力各维度都与孤独感得分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39~-0.20之间,说明该问卷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标效度。
  问卷各维度克伦巴赫α系数在0.72~0.84之间,重测信度在0.56~0.71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二)情绪智力与人格的关系
  计算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格五因素的相关,发现除情绪管理与外向性和谨慎性相关不显着外,其他相关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且大部分系数大于0.3,其中情绪理解与宜人性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52。情绪智力总分与人格五因素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9~0.59之间,呈中等程度显着相关(见表2)。
  以人格五因素为自变量,情绪智力四个维度为因变量,控制性别和年级变量,建立四个回归方程。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人格谨慎性、开放性、宜人性和情绪性可显着预测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人格五因素都可显着预测情绪管理(其中情绪性都为负向预测)。对于情绪感知和情绪运用,开放性和谨慎性是最主要的预测变量;对于情绪理解,宜人性和开放性是最主要的预测变量;对于情绪管理,情绪性和外向性的负向预测作用和宜人性的正向预测作用都非常突出,预测系数绝对值在0.33~0.51之间。
  B4S534.jpg
  B4S535.jpg
  (三)情绪智力与友谊质量的关系
  将情绪智力四个维度与友谊质量各维度得分求相关,结果表明,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与友谊质量五个维度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且情绪理解与友谊质量五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均为最高,说明情绪理解与友谊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情绪管理仅与信任与支持、陪伴与娱乐和冲突与背叛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且与冲突与背叛的相关系数最高(见表4),说明较高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利于处理朋友间的冲突和问题。
  B4S536.jpg
  将友谊质量的五个维度得分相加作为友谊质量总分。以年级、性别和情绪智力四个维度为自变量,友谊质量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年级和性别(设为虚拟变量)第一层进入,情绪智力四个维度第二层进入。结果如表5所示,情绪理解、情绪运用和情绪感知三个维度显着正向预测友谊质量。
  (四)情绪智力、人格对友谊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检验在控制人格特质的影响后,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的预测作用是否仍然显着,以友谊质量为因变量,年级(设为虚拟变量)、性别(设为虚拟变量)、人格五个维度和情绪智力四个维度为自变量建立方程,进行分层线性回归。其中年级和性别第一层进入,人格第二层进入,情绪智力第三层进入(见表6)。
  由模型1和模型2的比较得出,人格五因素中宜人性、开放性和情绪性对友谊质量有显着的预测作用。模型3中加入情绪智力四个维度后,人格的预测作用减弱,宜人性的β系数由0.39降低到0.34,开放性的β系数由0.23降低到0.18,而情绪性的预测作用变得不再显着。模型3中,情绪理解和情绪感知的预测作用显着,但与表5中加入人格变量前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的预测作用相比有所降低,可见人格对友谊质量的预测作用中有一部分是和情绪智力相重合的。在控制人格的作用后,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预测力仍达到了显着水平,说明情绪智力作为一个心理变量具有独立于人格五因素之外的意义。
  四、讨论
  (一)情绪智力的结构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编制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进而验证情绪智力四因素模型的合理性。如结果分析所示,数据对假设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验证了Mayer和Salovey的情绪智力四因素结构。由于情绪智力各维度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提取一个高阶因子,二阶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情况也较为理想。情绪智力的二阶模型证实,存在一种基本的操作情绪的能力影响着个体对情绪的感知、运用、理解和管理。二阶模型中,情绪感知、情绪运用和情绪理解的因子载荷均在0.8以上,但情绪管理的因子载荷则较小,为0.45。说明这种基本的操作情绪的能力与情绪感知、情绪运用和情绪理解有更直接的相关,这三个维度可能属于同一个发展层级,而情绪管理可能以这三个维度为基础,属于一个更高的发展层级,发展水平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Mayor和Salovey的能力模型理论认为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具有层层递进的发展关系,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数据分析显示自编情绪智力问卷的某些效度指标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后续研究还应对该问卷作进一步的修订。
  (二)情绪智力与友谊质量
  许多研究都对情绪智力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进行过探讨。这些研究多得到一致的结论,即情绪智力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具有显着的积极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考察情绪智力各维度与友谊质量各维度的相关,以及情绪智力各维度对总体友谊质量的预测作用,再一次验证了情绪智力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如结果分析所示,除去情绪管理与肯定价值、亲密袒露与交流相关不显着外,情绪智力各维度与友谊质量各维度的相关都达到显着水平,相关系数在0.13~0.49之间。其中,情绪理解与信任与支持、肯定价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四个维度的相关都达到0.40以上。回归分析表明,情绪感知、情绪运用和情绪理解三个维度都可显着预测总体友谊质量。结合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在情绪智力四个维度中,情绪理解是与友谊质量联系最为紧密的因素。这一结果与Schutte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情绪智力较高的人在社交场合中移情和自我监测的能力都比较高,他们更愿意与同伴合作,更愿意建立亲密关系,对婚姻的满意度也更高[5]。由此,可以认为,对于建立与维持亲密人际关系而言,能够敏感觉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复杂心情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相对而言,情绪管理维度与友谊质量之间联系较弱。情绪管理反映了个体调节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该维度与友谊质量的关系没有其他维度那样密切,可能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会比较放松对自己情绪的表达与调控,也对对方的情绪状态更为宽容。
  (三)情绪智力与人格
  情绪智力理论提出后虽然被应用到教育、组织等诸多领域,但在学术界受到了很多批评,尤其是对Goleman的混合模型的批评最为严厉。批评者认为,混合模型仅仅是在情绪智力模型中罗列了一些人格特征而冠以情绪智力之名,其实并没有为人格和智力研究增加新的内容。研究者McCrae指出,该模型与大五人格模型在结构上有很多重叠,以该模型为基础的测量工具与已有的人格测量工具间的相关达到0.70以上,说明该模型中包含的大多是人格特质。
  本研究以能力模型为基础,考察情绪智力与人格五因素的关系,以及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后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的影响,发现四因素的能力模型与人格五因素存在非常明显的联系,但两者并不等同。从情绪智力与人格五因素的相关看,情绪智力各因素中,除情绪管理与外向性和谨慎性不相关外,其他三个因素与人格各维度均存在显着相关,且相关系数在-0.14(情绪感知与情绪性)~0.52(情绪理解与宜人性)之间,为中等程度的显着相关。由人格五因素对情绪智力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到人格的不同维度对于情绪智力的影响并不相同。宜人性较高的人善解人意,表现在情绪活动上即能够准确理解他人所传递的情绪信息,并有效地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使人际交往过程更为和谐。开放性反映了个体的创造性、聪慧性和对外部世界的洞察力,因而对情绪感知、情绪理解,尤其是情绪运用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外向性较高的人热情活跃,却不够沉稳坚定,缺乏有效地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从内涵而言,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与情绪智力关系最为密切,敏感脆弱、容易紧张焦虑的心理特征本身即是不善于操作情绪情感的体现。回归分析也显示,情绪性对情绪智力四个维度都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中,对情绪管理维度的负向预测作用尤为显着。
  Austin认为,要评价情绪智力的独特性以与基本人格特质相区分,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检验它在对生活结果变量的预测中能否有增加的效度[15],本研究考察了在控制人格五因素影响前后,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的预测作用的变化。分层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后,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仍然存在显着的预测作用。这就证明了情绪智力具有独立于人格五因素的意义,这一结果也支持了能力模型相对于混合模型的合理性。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情绪智力理论中对于情绪智力到底是不是一种智力的争议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来解决。解决这一争端不能仅采用自我报告法来测量情绪智力,需要发展出更成熟的情绪能力测验。第二,本研究验证了情绪智力的四因素模型,但是情绪智力是否还包含其他独立的维度如情绪表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最后,本研究考察了情绪智力与人格五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虽然情绪智力与人格五因素确有部分重合之处,但也包含了人格五因素之外的心理特质。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考察其他与情绪智力相关的变量来分析情绪智力独立于人格的内涵。
  [收稿日期]2007-11-0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57~64B4心理学邹泓/刘艳/李小青/蔡颖20082008
情绪智力/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中学生
Structure of Adolesc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Five-factor Personality and Friendship Quality  ZOU Hong, LIU Yan, LI Xiao-qing, CAI Ying本研究采用自编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检验情绪智力四因素结构的合理性,并探讨情绪智力与人格特质、友谊质量的关系。被试为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726人。结果验证了情绪智力包含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因素,并提取出一个高阶因子,说明存在一种普遍的操作情绪的能力。对情绪智力与人格、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格的谨慎性、开放性、宜人性和情绪性可显着预测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人格五因素都可显着预测情绪管理(其中情绪性都为负向预测);情绪感知、情绪运用和情绪理解能显着正向预测友谊质量;在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以后,情绪感知和情绪理解对总体友谊质量仍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表明情绪智力作为一个心理变量具有独立于人格五因素之外的意义。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57~64B4心理学邹泓/刘艳/李小青/蔡颖20082008
情绪智力/人格五因素/友谊质量/中学生

网载 2013-09-10 20:49:30

[新一篇] 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驗探索

[舊一篇] 中學生抑郁與焦慮的關系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