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哲学的视界融通及其后现代转向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4)03-0012-05
        一、当代哲学存在形态上的融通
    从整体上看,哲学的多元互动与会通表现为一种理性的合和取向,这是多种形态在深 层实现互补、对流与共度并进行综合创新的根本路径。一般说来,哲学形态具有可解析 性、可拆解性,其中一些元素可游离到原系统之外,并经过创造性的转换而融合到其他 体系中。叔本华对此曾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哲学就像一个九头怪,每个头上都有 一张嘴,每张嘴都说着不同的语言;然而,这九个头又都安插在同一个躯体上。这就昭 示了,哲学虽然一时间光怪陆离、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但其核心理念、本真精神却是 统一的。哲学这种在极处的会通,恰恰是通过各种不同形态的争辩(互动)而获得的一种 理性的“多元化生”。无论从哲学发展史上抑或从哲学的当代形态上看,哲学的互动与 会通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哲学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各种哲学形态互动与会通并 走向“多元化生”的历史。当代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就是在其多元会通中召唤出来的一 种未来走势。
    具体地看,每一种哲学都是三种存在形态(即显性形态、隐性形态和中性形态)多元会 通的产物。显性形态是指那种付诸文字、符号,写在书本里、报刊上,输入微机里和存 储在软盘中的那种有声有色、有型有形的理论形态。这种形态的哲学,一旦归属具体的 时空框架,融入特定的信息媒体,采取了相应的表现形式,就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局限, 而呈现为一种暂时性、相对性、个体性的东西。隐性形态是指那种未出场的、未写出来 的,虽体现在字里行间有含而不露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但却无形无象且超越任何时 空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历史性的特征。而中性形态则是指那种内 在链接显隐形态的中介形式,是由隐到显、以显见隐的会通之所,也是显隐互动、相互 化生的特定平台。若一种哲学缺失中性形态,其显性与隐性之间就不能保持适当的理性 张力,其互动与会通的内在化生机制就会陷入停滞,其生存机理和发展根基就会被破坏 。在此情况下,哲学隐性的真精神就不会转化为切当的显性形态,这样既拒绝了公众理 解,不能贴近大众并为之普遍接受,也使其本真精神处于遮蔽状态。而哲学显性的存在 样式,在中介性形态严重缺席的情况下,也必然因丧失与时代、与实践、与科学的互动 ,而不能与隐性的真精神达到会通,其生机与活力就会受到严重的摧残。
    可见,每一种哲学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在隐、显各种形态互动融通中实现的,衾肟?这种内在的交融,也就丧失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且必然失去特定群体对它的 理解和支持,失去与世偕行、跟进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各种哲学形态的内在交融,是其 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所系,前途所系。我国哲学与西方后现代哲学在当代的不期而遇,为 它在形而上的隐性形态、书面的显性形态以及生活实践的中性形态的大量渗透和介入, 并实现新的交融,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由于哲学交融中势差因素的影响,我国哲学 的后现代趋向已成定势。当然,当代哲学的多元交融除受后现代形态的牵动之外,还受 封建残余形态、宗教哲学等边缘形态的影响,由于这种异质解构力很微弱,它对主流形 态的干预作用还几乎得不到显现。
        二、当代哲学在研究路向上的融通
    从哲学的研究路径上看,当代哲学有文本学研究、诠释学研究、策略性研究以及技术 解构性、生活应对性研究等多种研究理路。文本学研究揭示的是哲学的“实谓”与“意 谓”,表征的是哲学原典文本的两方面的内容,即原典是什么和原典说了些什么。前者 立足于原始材料的考证、校勘,语法、语句的定夺,通过这种文本学上的版本研究,以 弄清该文本产生的特定的历史上下文,这种研究若撇开它在当代的作用就极易死在古人 的句下,但它又是整个研究的起点和研究深化的标志;后者意在梳理原作者本人实际上 说了些什么,即通过语意分析、句法结构分析、句式脉络分析以及前后上下文的意向贯 通和时代背景、理论谱系的考察,尽量客观真实地发掘原作者的真实意图,探问原典的 实质意旨。它提出的口号是“回归”、“回到”,张扬一种面对事物本身的“返本”意 识。诠释学研究揭示的是哲学的“蕴谓”与“当谓”,表征的是原典文本可能说了些什 么和应当说些什么两方面的内容。前者刻意跳出原典文本,进行意义追加和价值增值, 通过对各种思想史理路的清理,和对其学脉渊承及发展路向的考察,弄清原典的实际意 蕴及其发展的“动态历史原象”;后者则倡导穿过原典文本与思想结构的表层,超越作 者的实际意旨而掘发能回应现时代要求的深层宝藏,从中豁显最具时代气息和当代价值 的根本义理。策略性研究是一种实践指向,它关涉具体活动的谋划,是链接前两种研究 以实现“返本”与“开新”的互动与会通,其目的在于建构可操作的、可运行的具体实 现形式、策略、办法和途径等。它没有固定的支点而是一个动点,既是在把捉文本与现 代诠释的互动中生成的,又是在作者、读者与做者之间的互动中达到观念会通的。若缺 失策略上谋划这个中介,文本研究就会陷入路径依赖,产生惰性的顺向思维和思维定势 ,并在它的诱导下跌入古人思想的陷阱;而诠释学研究也会陷入相对性的泥潭,在原典 的头上堆砌后人各种非法性的建筑和进行任意解构性的颠覆。相反,若缺失对原典的正 本清源及其深度诠释,那么实践理性的研究就会饱受教条主义或者经验主义的困扰。因 而,三者之间的互动性融通,就成为保证哲学研究路向不出太大偏差的重要条件。
    目前,国内关于“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的论争以及“走近” 或“走进”马克思与“让马克思走向我们”的讨论,就是这种研究路向上多元会通的一 个例证。当然,研究路向上的多元会通,绝非只有这三种理路。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时下又产生了两种重要的研究方向,一种是以拒斥自然中心主义和科技理性至上为标志 的技术解构性研究;另一种是以颠覆人类中心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为标志的生活 应对性研究。前者旨在铲断传统哲学为科技谋求发展所提供的理性根基,以改变“道为 技隐”、“人为物役”的异化局面,让哲学回归自身;后者旨在破除形而上学理路对人 的压制,消除一切笼罩在人头上的神圣光环,让人的所有关系和本质回归人自身,以便 为当代人提供生存应对上的技巧。从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势上看,这两种后现代路向为当 代哲学研究打通各种研究视界,并实现深层互动、互渗,打造了一个公共性的研究平台 。可以预见,未来哲学的研究理路,绝不可能只有一条,而会走出许多条,而且它们之 间绝不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而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这表明,哲学研究在现代之后走 向立交性、网状性已在所难免。
        三、当代哲学在体系上的融通
    若以现代视界考察哲学的体系,那么,总体上可一分为三,即讲坛哲学、论坛哲学和 实践哲学。讲坛哲学是指在高楼深院的大学讲坛上,由哲学工作者所讲授的教科书体系 ;论坛哲学是指特定阶段活跃于学术界中的带有个性的学术体系;实践哲学是指弥漫于 社会生活中,作为文化的核心并引领着时尚发展的观念体系。就我国目前来看,讲坛哲 学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由国家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 求的官方哲学,无论采用国编教材或省统编教材,都必须按规定的内容、时数进行讲授 。这种“二维体系”由于沿用了前苏联的旧框架,它是当时出于迎合政治上的需要,从 片断的结论中提炼出的“原理化”的东西,在马克思的名下附加了很多不属于马克思主 义的内容;因而,在今天实际讲授中可以说是问题多多。但尽管如此,讲坛哲学在整个 哲学教育体系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论坛哲学是指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 学术同仁,以忠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并切实回应现实需要为宗旨,而开展的多种多 样的学术性对话和交流,并形成了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总体理性指归和导向的各种各 样的学术体系,如历史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价值哲学、生存哲学等等。在这种 论坛上,记录下来的都是带有鲜明个性的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通过 这些个性化的争论得以实现,失去了这些个性化的自由论争,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也 会失去它应有的理性品格。实践哲学或实践中的哲学,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自己的理 性普遍播撒于社会生活及人文科学的各个层面,活跃于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虽没有固 定的理论模式,却能够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是带有实用性、通俗性、大 众性的哲学“体系”。论坛哲学服务于讲坛哲学和实践哲学,并从中省思原有的理论教 训和现实困境;而讲坛哲学得益于论坛中的创新和实践的培育,并以之为借鉴而调适自 己的讲授方式、讲授策略和原有框架;实践哲学则受惠于前两种哲学的理性导引并不断 走向深化,同时为之提出了多方面值得认真回应的时代课题。时下这三种哲学体系的互 动与会通,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基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 代化为己任,演绎出了一幅辉煌的哲学画卷,在哲学层面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主流和 发展方向。
    如果再从后现代视界看,哲学在体系上的融通,还不局限于此。随着后现代理念在我 国文学艺术等领域里的过量引介与广泛播撒,致使在哲学研究中又建构了多种多样的具 有后现代指向的理论体系,如行为哲学体系、印象哲学体系、符号哲学体系等。这些“ 体系”,传统框架无法涵盖,用现代理性又无法理解,但它们又的确以直接或间接的方 式把捉到了现代性的多种弊病。它们虽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范式和流派,甚者很少专门 谈论现代性的哲学问题,而是从文学、艺术等学科的边缘入手,以行为、指号、声息、 印象等反理性要素为手段来从事解构工作,然而却呼唤出了一种相应的哲学朝流、生活 图式和信念体系,触及并影响到现代哲学体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种反理性的理论论 域和以解构为宗旨的非体系的“体系”,展开了一场向现代性开战的精神清扫活动。这 种活动,从建设性的角度审视,的确应和了现代哲人的某种世纪初情怀,在与主流话语 的抗争中,开启了未来哲学发展的后现代趋向。
        四、当代哲学在要素上的融通
    从哲学的组成要素上看,每一个哲学观点都有世界观(真理)、价值观(价值)和方法论( 方案)三元素组成,它的科学性就来自于三种要素之间的互动与会通。任何一个哲学观 点,皆因描述了特定的客观事实,而成为真理和特定范围内的世界观;而世界观不仅是 事实判断,而且更是价值判断,或者说在事实判断中蕴含了相应的价值判断,将人与物 在价值上进行勾连,以凸显这种哲学观点作为价值理性的实用功能;同时这种价值判断 也必然牵带着人们为何及应当怎样操作的具体方案,谋划着人如何及在何种程度上,以 何种方式处理、支配和驾驭自己与外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实现“物为人而存在”或者 物向属人的方向生成。这种理论理性、价值理性与实践理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哲 学观点内部逻辑自恰性的当然要求,它们之间的多元互动与会通以真理为核心,将三者 有序地组织起来,促使其按哲学的方式整体性、协调性地发挥作用。可见,任何一种哲 学观点都是集真理、价值、方案于一身,其理论功能、价值功能与实践功能也是内在地 融贯在一起的。绝不能采取什么“路归路、桥归桥”的办法去消除哲学上的争论。有人 主张如果真理、价值、方案分别在自己的“分内”达到逻辑自恰,即真理与真理逻辑上 自恰、价值与价值逻辑上自恰、方案与方案逻辑上自恰,那么,哲学上的无谓争论就可 以平息。这实际上是在肢解哲学或者是对它的变相消解,假使真的切断三者之间的互动 性会通,任何一种哲学观点就只能陷入崩溃性的逻辑中,导致理性的自杀或精神性的自 残。因此,哲学内部三要素间的多元会通是哲学自我砥砺、自我催生、自我生成的必然 路径,是哲学实现开拓与创新的根本要求。
    但是,从消极的方面看,哲学元素的内在融通,由于理性的自我缠绕性极强,很容易 形成理智洞穴,造成整体性的衰败或崩溃。后现代哲学正是抓住这一点,力图对之进行 全方位的解构,倡导由中心到边缘、由整体到碎片、由结构到解构,并将多种后现代元 素,如含混性、间断性、异质性、随意性、反常性、变形性、差异性、断裂性等引入哲 学之中。这些元素的介入及其互动性贯通,营造了一种后现代精神气质,并试图摧毁一 切崇尚真理、秩序和总体性的体系化路向,颠覆一切对虚幻幸福的渴求,从根本上拆除 一切带有总体性倾向的终极希望,进而达到从内部拆解真理、价值和方案的理性链接, 实现哲学在生活表层的任意滑动。现代与后现代元素间的融通,在表面的零趋向背后又 真实地开拓出了以“转识成智”、“理仁合一”为标志的以实现理性自我炸裂、自我超 拔为目的的新生路。
        五、当代哲学研究对象上的融通
    从哲学的研究对象上看,哲学不同于只研究特定领域中个别问题的具体科学,而是把 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对 各种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从总体上集中反映时代内容 及其本质特征,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因而在宏观上哲学研究的对象 是有定论的。关于它的研究对象问题,虽然历来争论最为激烈,但在总体上,各家各派 都承认它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致思本体、心物关系、自然与历史之辩等构 成它的基本内容,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从微观上看,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无定论的 ,就各家各派的界定而言,它们之间从无定论,研究对象的无定性是它的通例而非特例 ,可以说有多少个哲学派别,就会有多少个不同的研究对象,那真是“各吹各的号、各 唱各的调”。如,西方哲学中既有亚里士多德的“爱智论”,又有柏拉图-黑格尔的“ 本质论”,还有叔本华-尼采的“意志论”和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论”等等;中国传 统哲学中则既有儒墨道法之分,又有理气、心性之辨等等;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既 有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世界观体系说,又有实践论、价值论、文化论、生存论等派 别之争。从微观上的无定性的争论中很难概括出宏观上的有定,但双方又是相互依存、 相互矛盾、共生互动的,并共处在特定时代的理性张力中。哲学在中观层面达到会通, 即在内涵研究层面及其核心论域上,实现宏观与微观的会通,各家各派达成共识。在哲 学研究对象上,虽然古今中外莫衷一是,各家各派意见纷纭,但大都认可本体论、认识 论、价值论、历史观等内容为各种哲学派别所共有而非个别哲学所专有。虽然不同派别 的哲学各自囿于自己特定的理论框架,以各种各样的名号作标榜,但都绕不过像本体论 、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这些核心论域,正是在这一点上,一切哲学形态才实现了 多元会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冯友兰先生才说哲学从来无新问题,黑格尔说一切哲 学不论差别多大它们都是哲学。而且正是由于中观上的会通,历史上各个时期发展着的 哲学其实都只不过是对轴心哲学观点的注脚而已。难怪何中华说,哲学没有历史。
    其实,说哲学对象有定或者无定,这纯属理性内部的分工问题,还没有挣脱现代形而 上学的理性牢笼。随着后现代理性的引入,这一问题早已不再成为问题。在具有后现代 主义倾向的学者看来,由于当代的实践方式、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都已发生了框架性的 转换,那么,以形上理性的整体或部分为对象的旧哲学及其把捉方式,业已发生格式塔 式的转换,哲学的对象已从现实转化为虚拟,从在者转化为在,从实指转化为符号,从 有根、有底转化为无根、无底,总之,哲学研究已出现了无对象化或泛对象化的趋向。 哲学论争已处于大分化、大裂变之中,形成了互相隔膜和龃龉的对话主体和杂乱无序的 思想整合,致使原研究对象沦丧、淡化或泛化,催生了大批量的以哲学之外的东西作为 言谈对象的操作者、运作者,他们之间的观点越来越疏远,相互间的鸿沟越来越大,甚 至连最起码的意义关联也丧失了。但是,又要看到,哲学原有对象的沉没,并不意味着 哲学学科本身被边缘化了或被终结了。被边缘化、被终结的不是哲学而是它的原有对象 及其把握方式,这正表明哲学已放弃原有的对象,重新回到实验哲学上来,以接纳大量 的所谓非哲学的对象进行阐释,其目的在于促使哲学与生活、与科学、与实践的融通。 哲学已从以前制造观念、体系为目的的“小哲学”转变成今天以提供生活应对技巧为目 的的“大哲学”了。旧对象的丧失恰恰意味着它获得了新的对象,昭示了它将跃迁到一 个新的层次,并在后现代大融合、大转变中踏上一块神奇的飞地,为自己未来的大发展 开辟出新的自我生存之域。
        六、当代哲学功能上的融通
    当代哲学的功能,如果按照现代的宏伟叙事方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主导型、高雅型 和大众型。主导型的哲学在于思想教化,实现统治者的群体整合、伦理归并、统一思想 、规范言行之目的,具有教化性、示范性、归并性等特征;高雅哲学体现了哲学界学术 精英群体的形式创新、终极关怀及个性张扬的研究指向,具有打破陈规陋习、追求原始 性突破、承担社会伦理重负和打造个性化主体的独立人格等特征,发挥学术探新、抢占 学术前沿、励志怡情、深化思维等功能;大众哲学是指利用大众传媒或以心传口授形式 ,广泛普及于大众民间的哲学观念,它无固定的形式和体系,而具有自发性、通俗性、 自娱性、广泛性等特征,发挥着引领文化时尚、娱乐民众、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功能 。这三种类型的哲学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多元互补,在互动与会 通中实现多元化生。主导哲学强调教化和示范,但又不能通过强制来实现,只有通过贴 近大众、贴近时代、贴近现实,借助娱乐性、趣味性的大众文化体现出来,其实现形式 必然多样化、大众化,而且要特别得到学术群体的智力支持、理性论证;而高雅哲学也 需走出“象牙塔”,悬置令自我陶醉的“阳春白雪”,走向大众生活,变学术语言为大 众话语,变拒绝大众理解为赢得大众喜爱,而且要特别得到政治上的保证,适合政治上 的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众哲学则应将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集中到自己身上来, 将常识性的东西提炼成为科学性、学术性的概念,不断地走向高雅。可见,惟有三种哲 学的多元化生、互动融合,才能形成哲学教化功能上的合力,产生强势的主流话语。
    但是,如果从后现代微型叙事的人学方案来审视,现代哲学功能上的合力,恰恰又是 造成人学空场或者人文精神失落的重要原因。因为,现代哲学功能上的合力,努力塑造 的是作为类存在的集合体或共同体,是一种大写意义上的“人”,人的共性、普遍性泯 灭了人的个性、差异性,个体人的地位、身份和价值被抹去,犹如沙地上的一张脸被海 水轻轻抹去一样,造成人的价值的自我误认和身份的下落不明。因而,现代哲学功能上 的合力,的确能“引人上路”,但却将人引上一条以公共领域埋藏私人领域的不归路。 现代哲学的确不是在“写书”而是在“写人”,但它写出的人却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 人”,是一种新的“人造神”。这种合力导致了当代人学的精神失落、人格萎靡、学术 失语和文化退坡。面对现代哲学在宏伟叙事方案中给人提供的政治上的虚幻承诺,当代 哲学在人学视域率先发生了后现代转向,执意要求哲学放弃专业性、职业性的知识操作 和概念创制,而转变为一种人格力量,直指个体人的生存命义,不断培植和发展独立的 个人品格以提升和活化当代人的生存质量与境界。面对现代哲学的人学异化,人安身立 命的家园被摧毁,人面临无家可归、遭遇荒诞的境况,只有实现人学的后现代转向,才 能打断它与宏伟叙事间的一切价值勾连,破除现代性提供给人的异己性的保护伞,在人 类中心主义的断裂声中,在“对一切人都有效”的人道主义的破碎处,实现人的真正的 复活。
    收稿日期:200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开封12~16B1哲学原理朱荣英20042004哲学无论从外部就其存在状态和研究路向抑或从内部就其本质和功能来看,都普遍地 存在着多元互动与会通的现象。从本质上看,这种现象既是哲学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和生存机理,也是它自我开拓、自我生成的根本路径;历史地看,这种现象为一切哲学 形态所共有而非个别哲学形态所专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通例或常则。当代哲学正是凭 借其内在的多元互动与会通而开辟自我生成之域的,这既确保了它在当代的合法性地位 ,又自觉吻合了它的后现代取向。哲学/多元会通/后现代转向/philosophy/more aspects being assimilated/post-modern trend本文为作者所独立承担的国家“十·五”社科规划课题《求解思维逻辑研究》(课题 编号:01BZX034)的阶段性成果。霍桂桓






李红霞 女,1978年生,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实习员,1007On Assimilating in Philosophy and Its Post-modern Trend
  ZHU Rong-ying
  Department of Marxism-Leninism,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ChinaThere exist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of more aspects being assimilated in philosophy whether viewed inwardly from its existential state and research line or outwardly from its nature and function.Essentially,this phenomenon serves not only to make the inner motivation and principle for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but also provide the ultimate route for its self-exploration and self-formation.Diachronically,this phenomenon is shared by all schools of philosophy rather than monopolized by any individual type,as is the usual practice in the history of its development.Relying on this very phenomenon to open up its own field to develop modern philosophy here both ensures its lawful status and conforms to its post-modern trend.河南大学 马列部,河南 开封 475001
    朱荣英(1963-),男,河南尉氏人,河南大学马列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开封12~16B1哲学原理朱荣英20042004哲学无论从外部就其存在状态和研究路向抑或从内部就其本质和功能来看,都普遍地 存在着多元互动与会通的现象。从本质上看,这种现象既是哲学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和生存机理,也是它自我开拓、自我生成的根本路径;历史地看,这种现象为一切哲学 形态所共有而非个别哲学形态所专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通例或常则。当代哲学正是凭 借其内在的多元互动与会通而开辟自我生成之域的,这既确保了它在当代的合法性地位 ,又自觉吻合了它的后现代取向。哲学/多元会通/后现代转向/philosophy/more aspects being assimilated/post-modern trend本文为作者所独立承担的国家“十·五”社科规划课题《求解思维逻辑研究》(课题 编号:01BZX034)的阶段性成果。霍桂桓







网载 2013-09-10 20:44:02

[新一篇] 論當代哲學價值論研究的德性化趨勢

[舊一篇] 論當代小說的敘述反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