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42.再谈交易费用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42.再谈交易费用

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降低交易费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前两天偶然和朋友谈起买飞机票的经验。他有一次拿了介绍信去买机票,因为所盖的章的级别不够,不得不再花上一整天时间,逐级上报审批,换了介绍信才算买到。我自己则有一段更奇特的经历。1989年春出差去深圳,开了买机票的证明。不料广州民航售票处拒绝卖票给我,理由是我出差目的地是深圳而不是广州。当时深圳还没有机场,只有一个售票处。我对售票员的这种故意刁难非常气忿,当我怀着一肚子气恼跨出售票处大厅时,忽然窜出一个票贩子,对我说,多花150元钱,不用任何证明,他可以帮我买到机票。我立刻明白售票员故意刁难的原因。他和票贩子是串通一气的,否则票贩子凭什么能买到飞机票呢?这150元钱就是因为政府这项规定引起的交易费用。在中国还有一桩怪事,即出版社可以出售书号,不费吹灰之力,几千块钱就到手了。类似的现象还有几百几千。在旧社会只有税官和县太爷是肥缺,现在连售票员也成了肥缺。因为政府的规定不必要地过严过细,所幸从1993年起单凭身份证就可以买机票了,免除了介绍信。在美国,通常是通过旅行社买票。我只要拨一个电话给我熟悉的旅行社(当然是我认为服务最好的),告诉他旅行的有关要求,几分钟之内他就能做出几个旅行计划,不同的起飞时刻、不同的航班和换机地点、不同的票价。我选定一个方案,票就算订好了。然后开一张个人支票用普通邮递寄去。对方收到支票后就将机票寄给我(不必等支票兑现,因为万一不能兑现可以在登机前将我拦截下来)。所以不出门就可以将票买到手。附带说一句,在美国送信的邮差兼管收信,所以不出门就可以将信寄走。这也是降低交易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中国,手续烦,办事难是出了名的。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对这一点尤其有突出的体会。从个人来看,手续烦是增加了金钱或时间的支出,但从全国看,类似的浪费造成了经济效率的降低,许多人的劳动彼此抵消,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可惜的是许多人并不意识到这一点,相反,他们相信的是经济必须要管才能搞好,个人行为也要监督和限制,所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彼此相互的管理。买粮食要粮票,到机关办事要介绍信,进门要填会客单,搬家要派出所批准,还要疏通粮店和邮局,调工作要人事处同意,结婚要领导签署意见,寄文章出国要部级单位保密审查。不必说调动工作或办出国护照更要过五关斩六将。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就是大大地增加了交易费用。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个人的消费,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交换。生产过程也包含了一系列交换。有人对铅笔的制造从原材料采集到成品出厂作一统计,要经过近20多次交换。铅笔还是一种最简单的产品。所以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如果伴随着交换的进行要支付高昂的交易费用,市场经济只好停止运作,最后只有万事不求人的自给自足经济才行得通。大家都知道,中国小轿车的价格比美国贵1倍多,如果分析每一个部件的生产成本,多半是中国比美国低,但整车价格反而贵出许多。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交易费用高。轿车是一种复杂产品,其中包含了上千次的交换。如果能把因这些交换而发生的公文往来、扯皮、盖章、开介绍信、开会等非生产性的交易费用统统都减下来,轿车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从交易费用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下述现象。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都能出口复杂产品,而市场不发达国家只能出口初级产品;有些非市场经济国家大规模投资建了一些生产复杂产品的工厂,按计算产品成本很低,很有竞争力,但建成之后被复杂的政府规定和官僚关系弄得寸步难行,几年之后也不能投入生产。中国住房紧缺,但许多住房建成后半年一年也没有人搬进去住。因为分配住房的交易费用极高。住房分配会是最耗费时间的,背后还有数不清的个人接触(所谓做工作),弄得不好还有人寻死上吊。

在《漫议超级市场》一文中提到,超级市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商品质量划一,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也就是降低了交易费用。但最近国内有人反对明码标价,提倡漫天讨价,着地还钱的做法。说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商品的价值。不知这种奇谈怪论的根据何在。如果美国超级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用这种讨价还价的交易方式,售货员增加10倍也不够用。相反,如果中国市场上消灭了一切虚伪欺骗的价格,人们不再在价格上动脑筋赚钱,而去发展生产来赚钱,整个社会的浪费将减少,生产将增加,生活将改善。

人们常说美国的东西便宜。一般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指美国物价相对于人们的收入而言比较低。东西便宜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是价格定在成本上,也可以近似地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来描述,即“薄利多销”。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有两种价格。一是它的生产成本,一是消费者愿意出的价。后者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程度和他钱袋里有多少钱,而与商品的生产成本完全无关。显然,只有当后一价格高于前一价格时,交易才有可能做成。作为生产者,总希望多卖些钱,因此他们常常索取高价,而把自己的成本当作底牌,这样就出现了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经济学的理论证明了,在不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应该定在成本上。换言之,只要不发生抢购,价格应该由生产者按他自己的生产成本明码标价。任何价格的虚冒都不利于社会总体经济效率的提高。正因为美国东西便宜,百姓才有根强的购买力。

然而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办法很多,这要比较交易费用何者较低。生产者总试图提高价格多赚钱,迫使他们按成本定价的方法之一是政府派官员对企业成本加以核算。但这样做交易费用非常之高,例如招待费或回扣可否列入成本,就可以辩论上好几天。何况官员还可能受贿,这也是一种交易费用,而且是我们很熟悉的交易费用。

美国不采取这种办法,而是通过市场竞争使价格降到成本水平上。只要生产者有竞争,同时消费者有足够的信息去选择索价最低的生产者,政府禁止欺行霸市、垄断信息和地区封锁,并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最后价格必定回落到生产成本上。在美国的大百货公司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顾客如发现本市别的商店售价比本店低,我们将退回差价。美国有各种商品的交易所,最着名的是芝加哥农产品交易所,在那里生产者之间价格的竞争有极高的透明度。美国的反垄断法(谢尔曼法)禁止企业之间串通定价逃避竞争。事实证明,用这些方法使企业按成本定价,所耗用的交易费用较低。

读者也许会间,如果价格定在成本上,企业还会有利润吗?是的,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企业是没有利润的,但它也不会赔钱,产品的售价可以保证企业的一切开支。由于企业不能靠提高售价赚钱,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创新降低企业成本来赚钱。此时产品的价格可以定在其它没有创新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上,而不是有创新的本企业的成本上,因为如果按本企业的成本定价,将吸引大多的消费者使产品供不应求而发生抢购。

价格定在成本上,首先要由政府带头。政府为百姓服务而收的费(如办理护照,民事诉讼)都很低,仅够开销成本。以邮资为例,美国的邮局将邮件分为4个等级(除特快专递),按邮件投递的时间优先、整批运递还是单件投递、邮局承担的责任来分类。顾客根据自己所发邮件的性质提出按某一类邮件付费,当然要符合邮局的规定,因而不会发生邮局职员要打开邮件检查的麻烦和纠纷。印刷品中夹带信件并不增加投递成本,又方便了顾客。按定价等于成本的原则,邮局不应禁止这样做。否则同一个地址要在印刷品之外再加发一封信,增加了信封成本和分拣投递的劳动。从整个社会来看,是用加倍的劳动去完成同一件任务,显然是一种浪费。但是我对美国邮资刻板的按成本定价原则,也感到有欠合理的方面;美国第4类邮件的邮资按投递距离分成8类,最远的和最近的相差近一倍,单从成本定价来看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从“没有替代就没有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则不同了,因为邮资的差别很难引起替代作用。没有哪个家庭会为了节省邮资而搬迁到离他们通讯对象较近的地方去。这种邮资差别不大可能引起顾客改变选择,然而却增加了交易费用。因为每件邮件都要称重,再到一张复杂的表上去查出邮资数。虽然现在美国邮局都用计算机查邮资,但仍要多一道手续,而且计算机也是花钱买的。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邮资收费标准就定得较为合理。

小结:手续烦、办事难,从经济学来看就是交易费用高。其原因之一是政府规定的出发点缺乏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动机。交易费用高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通病,这使得他们在发展复杂产品时受阻,在国际比较中他们只能出口简单产品。降低交易费用会导致价格趋近于成本,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


茅于轼 2013-08-23 15:38:19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41.交易費用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43.市場經濟的基礎:優勢交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