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第四章 中俄和平共存的结果 第一节 中俄和平共存的第三个时期(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
共匪在莫斯科指使与支持之下,在中国抗日最艰苦的阶段,乘日 军深入我後方之际,企图推翻国民政府。因为我政府与全国军民,上 下一心,抗战精神始终坚定,不受共匪的煽动,不为国际阴谋所乘, 卒能达到最後胜利的目的;又因抗战胜利提早到来,日军专诚向国民 政府缴械投降,致使共匪不能达成其藉抗战来夺取政权的目的。於是 俄共和中共重弹「和平共存」的旧调,来束缚国军的双手,分化中美 的合作,以便利其全面动员和全面叛乱,最後乃揭破其狰狞的面目, 撕毁中俄和平共存的一切条约和各种协议。三十年来,中国与俄共之 间三度和平,三度决裂,最後的结果,就是中国大陆关进铁幕,作为 苏维埃帝国征服亚洲侵略世界的基地。
-- -- -- --分节-- -- -- --
1-4-2. 第一篇 第四章 第二节 国府受降
[130]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本政府请降书,由瑞 士瑞典转达盟国,声明「日本政府准备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於一 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波茨坦所发表,其後经苏联政府赞成之联合 宣言所列举之条款,而附以一项谅解曰﹕『上述宣言并不包含任何要 求有损天皇陛下为至高统治者之皇权,日本政府竭诚希望』」。八月 十一日,美国代表盟国,请瑞士转致日本政府的覆文,指示日本实施 投降条款,最後并声明「按照波茨坦宣言,日本政府之最後形势将依 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愿确定之」。
在开罗会议中,我力主日本天皇制的存废,应依其人民的意愿而 决定的主张。罗斯福总统亦能谅解此意,乃赞成此议。到了大战结束 的时候,日本军队在国外各地均能遵照其天皇的命令,缴械投降。同 时日本国内秩序,亦以其天皇为之维系,得免於混乱与破坏。
中国战区受降的范围是中华民国、台湾及越南的北纬十六度以北 地区。我指派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处理全部日军投降事宜。总 计日军投降的兵力是一百二十八万三千二百人。
我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就是盟军总部将我们中华民国东北领土 上的日军,划归苏俄受降。事实上,日本政府於八月十日声明请降, 苏俄直至八月八日才宣布自九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苏俄军队是 [131] 在日军投降以前三天之内才进入我东北和热河察哈尔。这一事实乃成 为第二次大战後,苏俄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中共对国民政府的颠覆 工作之新起点。
-- -- -- --分节-- -- -- --
1-4-3. 第一篇 第四章 第三节 中共的七道「命令」与六项要求
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於日本宣布投降後,立即电令全国各部 队,听候命令,根据盟邦协议,执行受降之一切决定。其颁发第十八 集团军的电令并详明指示﹕「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 命,其在各战区作战地境之部队并应接受各该战区司令长官之管辖, 勿擅自行动」。
但是共匪违抗最高统帅部的命令,竟由朱德以「延安总部」的名 义,亦於八月十日,发出七道「命令」,指使各地匪军全面暴动。这 些「命令」所指使的匪军动向是这样的﹕
一、「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1)吕正操部由 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2)张学诗部由河北 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3)万毅部由山东河北现 地,向辽宁进发;(4)李运昌部由河北热河现地,向辽宁 吉林进发;(5)韩共军随同进入东北;
[132] 二、「为配合外蒙军队进入内蒙及绥察热等地作战」﹕(1)贺 龙部由绥远现地向北行动;(2)聂荣□部由察哈尔热河现 地向北行动;
三、山西全省的共军「由贺龙统一指挥,进据同浦路沿线及汾河 流域」;
四、为占据及破坏全国「交通要道」,「所有沿北宁路、平绥路 、平汉路、同浦路、沧石路、正太路、白晋路、道清路、津 浦路、陇海路、粤汉路、沪宁路、京芜路、沪杭路、广九路 、潮汕路等铁路线及其他解放区一切交通要道两侧之军队, 统应积极举行进攻」。
八月十七日,中共以朱德名义向国民政府提出六项要求,如下﹕
一、「接受日伪投降与缔结受降协定和条约时,须事先和解放区 抗日人民武装力量商得一致意见」;
二、「中国解放区沦陷区一切抗日人民武装力量,有权根据波茨 坦宣言条款及同盟国规定受降办法,接受所包围的日伪军投 降,收缴其武器资材」;
三、「解放区及沦陷区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有权派代表,参加接 受敌人的投降,及处理敌人投降後的工作」;
[133] 四、「解放区及一切抗日武装力量,有权选出代表,参加和平会 议及联合国会议」;
五、「请蒋委员长制止内战,其办法是解放区军队所包围的敌伪 ,由解放区军队接受投降,国民党军队所包围的敌伪,由国 民党军队接受投降」;
六、「立即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实行一切政 治经济等民主改革」。
朱德的七道「命令」和六项要求,其企图极为显明,就是破坏国 家统一,破坏军令系统,采取自由行动,收缴日伪武器,占据及破坏 交通要道,扩大匪区地盘,特别是依附俄蒙军队,割据我东北及热察 绥,分裂我国家,并以「联合政府」的口号,向国民政府展开其政治 斗争与颠覆活动。
-- -- -- --分节-- -- -- --
1-4-4. 第一篇 第四章 第四节 和平建国方针
我们中国百年来在不平等条约束缚之下,民生贫困,国力衰弱。 中国国民党为革命建国而奋斗,北伐统一之後,致力於建设事业,但 外患内忧,接踵而来,终竟不能不奋起抗战。在这抗战八年之中,徵 发兵员一千四百万人,伤亡官兵三百二十万人,支出军费计法币一万 四千六百四十三亿元,一般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尚不计算在内。所 [134] 以抗战既经结束,人民所渴望的是复员,国家所需要的是建设。尤其 是日本侵略主义已告失败,我中华民国与西方各国之间不平等条约已 经撤废,只要我们国家得到和平安定的环境,人民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我们革命建国的事业必可成功,所以抗战胜利之日,我们政府就确 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根据这方针,来决定对外和对内政策。
我们对外政策是为求国家统一独立与世界和平安全而努力,因此 虽对国家权益有所让步亦所不惜。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 国父孙先生说道﹕「为万国互助者,当能有成;为个人或一民族私利 者,自当消灭於无形。」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也抱定这同 一信念。下列几项原则就是基於这一信念而来的。
一、我们是联合国起草国之一,联合国组织的四个发起国之一。 我们应以维护正义的立场,为联合国忠实的支持者;
二、我们对日本不采报复主义,应以宽大政策,为促成对日和约 而努力;
三、我们应力谋与苏俄和平共存之道。我们知道,在日本侵略主 义消灭之後,对亚洲的唯一侵略强权是苏俄,我中华民国唯 一的外患在苏俄。所以中俄的和平共存,乃是亚洲安全与世 界和平的基本因素;
[135] 四、我们对於韩国,依照开罗会议宣言,努力助成其独立与统一 ,以保障东亚的和平与安全;
五、我们对於泰国,希望其恢复战前固有的独立平等地位,与中 华民国重建其正常友好的关系;
六、我们中华民国两度派兵入缅甸作战,但为尊重盟邦主权,恪 守国际信义,我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的任务一经完成,立即撤 回本国;
七、我们中华民国依同盟国的协定,派遣军队入越南接受北纬十 六度以北地区之日军投降。但是我们对越南没有领土和其他 要求,唯望其民族自治和独立。因此一俟受降完成,地方秩 序安定以後,所有国军全部撤回本国;
八、我们中华民国对於划入中国战场之香港,不愿借招降的机会 ,忽视国际的合作,因此不派兵接收香港。
我们对内政策,是以建设现代民主统一国家为总目标。下列几个 原则必须在这里特为叙述;
一、我们要完成民主宪政。在抗战期间,我们预定於三十四年十 [136] 一月十二日召开国民大会,制颁宪法。这一决定为中共及其 外卫之民主同盟所阻挠而中止实行。到了抗战胜利之後,我 们政府决定三十五年五月五日召开国民大会,结束训政,开 始宪政;
二、我们要保持国家统一。我们要把全国军队化为国家的军队, 不许再有私人军队和一党的军队。党派的政见应该遵循民主 宪政常轨,取决於议场,不能再以武力作政争;
三、我们要以国际资本与技术合作,发展生产事业,提高人民生 活水准。尤其要把东北的资源,在门户开放政策之下,提供 於世界,以贡献於人类的福祉。
我在九月三日(胜利日)曾以如下的语句,申明和平建国的方针 如下﹕
「在此从战争到和平的紧要关头,我们正与各盟邦结束五十 年来日本侵略主义所酿成的险恶局势,共同缔造东亚与世界永久 的和平与安全。我们更须在四邻亲睦四邻安定之中,收拾战局, 恢复秩序,救济收复区被难同胞,抚恤死伤军民的遗族,安辑闾 阎,医治疾苦,而且为使过去抗战期间的牺牲真正有其代价,更 必须在此时际,开创民主宪政的规模,巩固国家统一的基础。」
[137] 「我们过去的工作是军事第一、胜利为先。我们今後的努力 ,则在国家统一,政治民主。我们只有共循统一民主的道路,完 成建国的工作,实行 国父的三民主义,才能同臻於国力充沛, 民生康乐的境域。五十年国民革命所期求,八年抗战所祈向,就 在这个最大最後的成功。」
国民政府对外和对内的设施,即依上述方针进行。中共及其国际 「同志们」,也就集中力量来破坏国民政府这个和平建设的方针。
-- -- -- --分节-- -- -- --
1-4-5. 第一篇 第四章 第五节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一日,美英苏三国在雅尔达签订 的密约,我们中华民国没有参加,在法律上自不受其约束,但在事实 上,美国对苏和对华政策所加於中苏谈判的影响之大,却无可讳言。
三十四年四月,外交部长宋子文率领中华民国代表团赴美出席旧 金山联合国大会,已携带着对苏谈判的方案。当然我们的方案是沿袭 民国十三年解决「中俄悬案大纲」,和二十六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这两大根据,寻求战後两国「和平共存」的途径。我们并没有准备 [138] 着莫斯科一笔抹煞这两个协定,而完全恢复一九零四年帝俄沙皇在东 方霸占的特殊权益。
但在莫斯科中苏谈判中,我们仍然对於下列的国家权益,不得不 作重大让步﹕
一、承认外蒙的独立自治
二、东北长春铁路的共同经营
三、宣布大连为自由港,对於长春铁路直运苏俄及由苏俄直运出 口之货物,免除关税
四、旅顺口由两国共同使用为海军根据地。
苏俄在这条约及其附件中对於中华民国所承诺的各款,则如左记 ﹕
一、「苏俄政府同意予中国以道义上与军需品及其他物资之援助 ,此项援助,当完全供给给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
二、「苏俄政府以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分,对中国在东三省之充 分主权,重申尊重,并对其领土与行政之完整,重申承认。」
三、「关於新疆最近事变,苏俄政府重申无干涉中国内政之意。」
四、关於苏俄参加对日作战後,其军队由中国撤退之问题,「史达 [139] 林统帅声明,在日本投降以後,苏俄军队当於三星期之内开始 撤退」。并谓「最多三个月足为完全撤退之时期」。
现在我们就把中苏条约及其附件和史达林的诺言,作为苏俄外交 与军事上的实际行动的尺度,来衡量此後事势的发展。
-- -- -- --分节-- -- -- --
1-4-6. 第一篇 第四章 第六节 毛泽东的重庆会谈
国民政府与苏俄谈判友好同盟条约的同时,也重新开始与中共商 谈和平共存的途径。自日本宣布投降之後,我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 来商谈。到了八月二十七日,赫尔利大使亲往延安,次日,偕同毛泽 东飞抵重庆。
此後政府代表与中共代表,在四十一天之内,举行了五次会谈, 至十月十日发表「会谈记要」,其重要事项如下﹕
一、关於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抗日战争业已胜利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 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 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40] 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2)「蒋主席所倡导的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及党派 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二、关於政治民主化问题
「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 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 。」
三、关於国民大会问题
关於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组织法、选举法及宪法草案等 问题,未获协议,双方同意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四、关於军队国家化问题
中共提出政府应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区实施计画,并重划 军区,确定徵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在此计画之下,中 共愿由现有数目缩编为二十四个至二十个师,并将应整编的 部队移至陇海以北及苏北皖北集中。政府方面表示全国整编 计画正在进行,对於中共军队缩编为二十个师,可以考虑, 「为具体计画本项所述各问题起见,双方同意组织三人小组 [141] 进行之」。
五、关於受降问题
中共提出重划受降地区,参加受降工作。政府方面表示,参 加受降工作,在共军已接受中央命令之後,自可考虑。
毛泽东离重庆回延安的前夕,发表演说,依中共机关报之新华日 报十月九日的记载,有如下语句﹕
「中国今日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一切打算都 是错的。」
「国共两党与各党派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在和平、民主、 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 针下,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毛泽东口头上说他不作「其他打算」,但在事实上,他正在作「 其他打算」。他的打算是什麽呢?此後的事实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 覆。毛泽东回到延安之後,不到一个月,他就把上述所有协议及其一 切诺言,都彻底破坏无遗了。
-- -- -- --分节-- -- -- --
1-4-7.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七节 共匪阻绕受降
[142] 这四十一天的商谈,吸引了全国的视线,掩敝了匪军的实际行动 。匪军的实际行动是怎样呢?据重庆新华日报十月十七日发表,从九 月十一日至十月十一日,各地匪军占据城市二百座;在胶济、津浦、 陇海、平绥、北宁、德石、平汉、道清各路上,都控制若干据点,妨 害华北和华中的交通要道;并威胁了山海关到杭州的海岸线,自垣曲 到武陟的黄河沿岸,及苏皖两省的长江沿岸和运河线。
九月十一日之後的一个月,正是国军在各地接受日军投降的期间 。总计在十一个受降区内,受降的日军为一百二十五万五千人,均依 照盟军总部的规定,遣送回日。但是匪军在察哈尔、河北、山西、山 东、苏北等地,包围缴械的日军,将近三万人,均扣不遣送。
共匪一方面阻挠国军受降,一方面又在各地区积极扩大反美的宣 传。
抗战结束以前,中美两国军队在中国战场上并肩作战。日本投降 之後,美军协助中国军队受降。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於美军与我军共同 作战,以及协助我军受降,都是衷诚信任,热烈欢迎的。但是共匪横 蛮指斥美军在天津、秦皇岛和北戴河、青岛、烟台等地协助国军受降 的活动,是「干涉中国内政」。
共匪的宣传者说﹕俄军从东北撤退,美军却在华北登陆,美军显 [143] 然是支持国民政府的「反民主政策」。他们这种宣传的目的,在一方 面是影响美国的舆论,压迫美国政府撤退其在中国战场的美国军队; 另一方面,就是妨害国军到华北受降,特别是阻止国军到东北接收主 权。
共匪在这一大宣传运动的背後,做了一些什麽?他做的是﹕
一、破坏交通﹕所有北方各铁路的干支线,都遭共军破坏,总计 数百次,其破坏最严重的处所,需要长时间始能修复;
二、决溃黄汛堤﹕河南省太康一带,造成数百里灾区;
三、炸毁及拆毁河北、山西及河南的矿场;
四、焚毁及捣毁工厂﹕单是山西一省,大小工厂被其破坏五百余 家;
五、烧平村镇﹕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到处都发生这种暴行;
六、屠杀人民﹕张家口的屠城尤为惨酷;
七、强拉壮丁﹕凡共军到过的地方,十五至四十五岁的男子都被 迫「参军」;
八、扩大地盘﹕﹕自九月至十二月,所谓解放区已由七十县扩大 为两百余县;
九、滥发「抗币」和「边币」等伪币,强迫人民使用,破坏国家 的币制。
-- -- -- --分节-- -- -- --
[144] 1-4-8.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八节 苏俄在东北的违约背信
依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关於中苏此次共同作战,苏俄军队进入 中国东北三省後,苏俄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定」,第二 条及第五条规定如下﹕
「(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派代表一人及助理若干人,在业已收 复之领土执行左列任务﹕
甲、在敌人业已肃清之区域,依照中国法律设立行政机 构,并指挥之;
乙、协助在已收复领土内,树立中国军队,包括正规军 及非正规军,与苏联军队之合作。」
「(五)一俟收复区域任何地方停止直接军事行动之地带时,中 华民国国民政府即担负管理公务之全权。」
直至八月三十日,赫尔利大使以美国驻俄大使哈立曼电文相告, 史达林对哈立曼还是说﹕「迄至现在,红军并未与中共取得接触」, 又说﹕「在东北之红军并未发现有任何共军游击队。」但在事实上苏 俄军队乘日本投降的机会,进入我东北,收缴日军的武器,扣留日俘 [145] 。同时,对於我国民政府派遣军队进入东北接收主权,处处阻挠,并 正式拒绝,而为中共匪部进入东北争取时间,并将其所收缴的日军百 余万人所使用的武器给予共军。
十月一日,苏俄大使彼得洛夫通知我方,谓苏俄政府决定十月上 旬开始撤兵,请我派员於十日以前,到长春与马林诺夫斯基商谈接防 办法。我政府即派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飞往长春,并通知彼得洛夫, 谓我方决定於十月十日自九龙船运部队往大连登陆,进入东北接防。 五日,我驻俄大使傅秉常电告,苏俄外交部表示﹕「大连为运输商品 而非运输军队之港口,苏俄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军队在大连登陆」。我 军在大连登陆的计画因而中止实施。熊主任到长春後,於十三日及十 七日,两度与马林诺夫斯基商谈,提出我军在葫芦岛与营口登陆的计 画,马答以「并无意见」。但至二十七日,我军先头部队到达葫芦岛 ,竟遭岸上匪军射击,不能登陆,折回青岛。政府至此只得指定其转 往秦皇岛登陆,循北宁路向山海关前进。
十一月五日,马林诺夫斯基通知熊主任,葫芦岛已被共军占据, 营口已有共军进入,他对於国军在营口登陆,不能负责。他又说俄军 自十日起即向北撤退,至撤退之地方情形,苏方概不负责。他对於我 方编组地方团队,及派联络员偕同我政府人员往各省市接收,都拒绝 同意。这时中共由山东海运北上的部队已进入安东。十一日竟有共军 [146] 进入我东北行营所在之长春市。同时渖阳亦有共军准备作战。
-- -- -- --分节-- -- -- --
1-4-9.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九节 苏俄盘据外蒙并侵占热察
前章说过,民国三十年六月,苏俄对德作战,唐努乌梁海的傀儡 组织亦即宣布其参加苏俄对德的战争,於是唐努乌梁海也就并入苏俄 的版图。(注)到了民国三十四年八月,莫斯科再将这一公式,应用 於外蒙古。这年八月九日,苏俄对日宣战。十一日,外蒙古的傀儡组 织亦对日宣战。次年(三十五年)二月十三日,俄蒙重订新约,於是 外蒙古乃在其所谓「独立」的名义下,并归苏俄的统治。
苏俄对日宣战之後,其军队随即侵入我东北。外蒙对日宣战之後 ,其军队亦即侵入我察哈尔。八月二十三日,中共匪军在俄蒙军掩护 之下,窜入张家口。俄共与中共乃即制造「内蒙自治」的运动。俄军 更以外蒙傀儡组织的名义,向「内蒙」输送军火,并派遣其所谓「苏 蒙军使节团」到张家口,对匪军予以训练和装备。三十五年一月,竟 在兴安之南的葛根庙,召开其所谓「东蒙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其所 谓「东蒙人民自治政府」。这年四月,又在承德召集其东西蒙的傀儡 举行会议,将东蒙自治政府并入其所谓「内蒙自治运动联合会」,企 [147] 图於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的时期,亦举行其所谓「内蒙人民代表会议 」,设立「内蒙自治区政府」。
三十六年六月五日,苏俄的红星飞机掩护外蒙军队,从蒙古与新 疆边界之白塔山,侵入我新疆省。此後三十七年一月至四月,这一冲 突,仍继续发生。我政府对苏俄政府屡提抗议,莫斯科反而栽诬我国 国军侵入外蒙边境。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我政府为了中俄两 国友好,并望长期和平关系,乃接受苏俄所提外蒙独立的要求。我政 府对外蒙的政策,向以国内民族一律平等为指导原则,如外蒙从此真 能独立自由,而为中俄两国互不侵犯之仲界与保障,虽付出这样钜大 的代价,亦在所不惜。不料我们承认其独立之後,苏俄对外蒙的控制 ,更变本加利,而我外蒙民族乃沦入奴隶牛马的境域。并且外蒙傀儡 组织,在苏俄指使之下,即於当年策动我内蒙的叛乱,同时不断扰乱 新疆,而且历次参加新疆事变。可知外蒙这种傀儡组织不仅不能代表 蒙古民族,并且完全是苏俄侵略中国和破坏东方感觉和平的工具,绝 对不能构成一个独立自治的国家。
(注)本编第三章第二十节,第九八页至九九页。
-- -- -- --分节-- -- -- --
[148] 1-4-10.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节 史达林采取行动
三十四年八月以後,苏俄违约背信,对我热察及东北领土的野心 企图,及其对中共叛乱阴谋指使与策画,暴露无疑。至於俄军对於我 东北人民掳掠奸淫的残暴行为,更不忍在此有所叙述。
我们认清了俄方对东北的狂暴劫掠和他的狡诈手段,乃决定将东 北行营及接收人员自长春撤退,移至山海关。十一月十五日,外交部 以此一项决定通知俄使彼得罗夫。同时我电告美国杜鲁门总统,指出 苏俄违约背信所造成的东北局势,不仅危及中国的领土完整与统一。 实已构成东亚和平与秩序的重大威胁,唯有中美双方积极的与协调的 行动,才能防止其继续恶化。杜鲁门总统表示其必与我密切合作,妥 商办法。
我政府关於东北行营撤退长春的决定发表以後,俄方态度乃临时 转变,而突然软化,对我方极力表示友好,并声称一切接收工作,皆 可依照友好同盟条约进行,而无不可以协商解决之事。但是我仍照既 定方针,令行营移驻榆关,所有调往东北的部队,决定放弃大连、营 口等港登陆计画皆由陆上沿锦榆路前进。十一月二十六日,国军从榆 [149] 关进驻锦州,占领葫籚岛。我即令其停止待命,勿再向渖阳前进。我 政府对东北,决心不再进行接收工作,一任俄军非法占领,再看他将 来如何解决这一国际和平安全所关的东北问题。
但是当时俄方一再作友好的表示。而美国政府同时复以诚意拨给 大量运输舰只,协助我从海道运兵进入东北,期待我早日接收东北主 权。於是我原定停止接收东北的政策乃又动摇,而改取积极进行全面 接收的行动。十二月五日,马林诺夫斯基亦派员与我方谈判国军由锦 州向渖阳推进时双方联络问题。三十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国军进驻渖 阳。
至此,史达林忽亦采取行动。他邀经国访俄。十二月二十五日, 经国以我私人代表的资格往莫斯科,至三十五年一月十四日回国。史 达林在其与经国两次谈话中,表示他对於中、苏及国共两党和平共存 的意愿,并且表示他赞同中美苏三国的合作,但反对中国采取门户开 放政策,尤其反对第三者的势力进入东北,而力劝中国采取不偏不倚 的独立政策。
史达林最後对经国表示其希望我访问莫斯科,或在中俄边境上适 当地点会谈,实则此次史达林邀经国访俄,其目的全在於此。我曾以 此事徵询马歇尔特使的意见,马歇尔特使的答覆是「如有助於中俄的 邦交,他无不赞同」。於是我对他亦未便再道其详,否则,他或许以 为我有挟俄自重的心理。我乃决定婉谢史达林的邀请。
[150] 到了五月五日(三十五年),苏俄驻华大使馆武官罗申接莫斯科 来电,要见经国。六日,经国与罗申晤谈,得知史达林再度邀请我访 莫斯科,与他会晤,其时间最好是莫洛托夫由巴黎回俄以後。七日莫 斯科又电罗申,催我答覆。
当时我经过郑重考虑之後,认为这是我国今後外交政策成败上, 一个最後决定关头。如我接受其邀请访俄,则今後外交只有依照俄共 对华一贯的策略,就是国共合作,共同组织联合政府,向苏俄一面倒 ,以达其对我「和平转变」的目的,我们如果走上这一条路,那就是 断送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以及整个民族命脉。否则,拒绝他的邀请, 使其断绝对我的希望,则他对扶植其傀儡共匪侵华的行动,必更表面 化,而再无回旋的余地。但是当时国际舆论已在共产国际宣传笼罩之 下,民主各国对於中苏关系,多半姑息苏俄,其对我政府的态度,都 是十分淡漠,且抱极度悲观,而其对中国的前途及其本国在华的利益 ,几乎都寄托在中共身上。所以我国当时,无论采取苏俄或美英的外 交路线,其所得後果如何,都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最後,我与中央干部更加以彻底检讨,佥认为今日我国的外交, 只有以本国永久的利害和人民根本的祸福关系为基础,来决定我们独 立自主的政策,而决不能以国际上一时的苟安和目前的得失为转移。 [151] 自中苏同盟条约订立之後,我们在这样重大的牺牲之下,尚不能餍足 其欲望,那他非彻底统制我中国,灭亡我民族不可的野心,已昭然若 揭。所以在苏俄未能履行此条约,以事实证明其中俄合作尚有一线希 望之前,我实无与史达林会晤的必要。
这时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的危机,正以我们东北为起点,而在加 速发展之中。大家认为这一危机,非中美彻底合作,不能阻止其继续 恶化。莫斯科当然知道,为了他要独占东北,并促成中共的叛乱,必 须要先破坏中美的关系,而使中国完全孤立。如果此次我们不能拒绝 他的邀请,而与他会晤,无异於提供国际共党及其同路人以离间中美 关系的一个基本资料。当时中美关系已潜伏着一股国际暗流,中国已 陷入孤立的地位,若使中美双方要以其两国对俄的共同利害关系为基 础,来商讨共同对俄的政策,实不可能了。所以此时,我们只可不问 国际环境,和西方国家对我国态度和政策如何,而坚持独立自主的一 贯政策,对俄共侵略者作孤军奋斗,与之周旋到底。因此我对於史达 林第二次的邀请,乃再度决定予以委婉的拒绝。
後来美国驻华大使馆员却来向我探询,说是我两次要求会晤史达 林,而皆为史达林所拒绝,其内容究竟如何?我才把经过事实告知他 。由此更可见史达林这一举动,其目的显然是要制造疑云,中伤中美 [152] 两国关系。若是我在当时,真是接受其邀约的话,那他对中美挑拨离 间的手段,更是有隙可乘,无所不用其极了。这亦是我们在中俄「和 平共存」中一个深刻的教训。
-- -- -- --分节-- -- -- --
1-4-11.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一节 史达林对中国的建议--中国之中立化
莫斯科不仅消极的中伤中美的关系,并且积极的企图操纵中国的 外交与内政。史达林屡次对我政府表达下列的意见﹕
一、他说明他与中共的关系时,希望中国不再认定苏俄与中共混 为一体。他与中共在政治上并无任何关系,只是俄共在国际 上对各国共党一样表示其同情而已。他承认苏俄曾有代表驻 在延安,但此时已经召回。他自称其对於中共派遣军队进入 东北一点,曾经拒绝同意;
二、他不仅要求中国拒绝「第三者」进入东北,并且希望中国采 取「独立政策」。他指责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并要求中国 实行与苏俄积极的「共同防日」,并希望中国重新采取民国 十三年的「联俄」与「容共」的政策。当时他所谓不偏不倚 [153] 的「独立政策」,其实就是要求中国采取中立路线,而陷於 孤立,使我不能不向他「一面倒」。
三、他表示苏俄对中国的道义与物资的援助,决不给予中共,而 必须支持国民政府。如果对国共和解问题,中国政府没有认 为必要,则苏俄必不愿参与其间。他希望国民政府对中共的 要求,多作让步。他主张中国国民党与中共作「和平竞争」 。
四、他极力说明第二次大战之後,二十年至三十年之内,没有世 界战争。
这是苏俄在我抗战胜利之初,三十五年的阶段,对华的中立战术 ,亦即为史达林的一个很明白的策略,其用心何在,昭然若揭。当时 只要我采取他的所谓「独立政策」,对外以美苏两国和东西两方的桥 梁自居,采取中立路线,而对内经由莫斯科的调停而与中共及各党派 组织「联合政府」,其结果是整个中国「和平转变」为苏俄的附庸, 苏俄亦即兵不血刃而控制整个中国,从此他不仅是可以和平的征服亚 洲,而且更可以转化太平洋为俄罗斯的内湖。因此我乃决心拒绝史达 林这一切建议。
-- -- -- --分节-- -- -- --
1-4-12.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二节 国际共党的宣传攻势
莫斯科侵略主义者知道,要在战场上征服中国,必先在美国的舆 [154] 论与外交上击败国民政府。同时他亦知道,非推倒中华民国亲美的政 府,而以中共取而代之,即不能依照其一贯的谋略,作有计画有程序 的逐步实施,来排除美国在中国的势力,以达到其独霸亚洲的野心。
在抗战结束时期,共匪的军队虽自称四十七万人,但若国民政府 顺利推行其复员建设计画,全国国民趋向於还乡复业,各安生计,共 匪虽欲以武装力量分裂国家,夺取政权,终必为国民所共弃。他只有 放弃武装,改走合法的道路。反之,如果国民政府放手动员作战,亦 必能重获十年以前在赣南五度围剿最後的胜利。这一胜利足以保持国 家的完整,遏制中共对於亚洲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威胁与破坏。国民政 府对这两条道路,任取其一,都足以解决中共问题。我在当时选择了 和平建设的道路,同时对共匪的武装叛乱,亦有控制与戡定的把握与 自信。
共匪当然知道,国民政府无论是和平建设或是动员戡乱,只要是 顺利进行,都足以打击他的企图,甚至消灭他的存在。所以共匪及其 国际同志们,在莫斯科指使之下,对国际社会与中国国内,以「和平 共存」掩蔽其武装叛乱,以武装叛乱助长其政治攻势,使国民政府陷 於孤立的地位,坠入既不能和又不能战的困境。
[155] 当时国内外人士如能作公平与冷静的观察和评判,必然达到如下 之两点,但是他们受了国际共党及其同路人宣传活动的影响,对中国 问题的本质,没有明确的分析。
一、在政治上,共匪的武装叛乱,就是苏俄侵略中国的战争。这 一战争的执行者是中共匪军,而其主使者是莫斯科。但是国 际共党及其同路人众口同声,指为「内战」,并诬为国民政 府所制造,以掩蔽其侵略主义的本质。
二、在法律上,国民政府与任何民主国家的政府一样,对於国内 的叛乱不能不加以戡定,以维持政治社会的秩序。这是政府 的职责,也是政府的权力。但是国际共党及其同路人「反内 战」的宣传,竟使国内外人士抹煞国民政府的应有职责和合 法权力,误认国民政府为穷兵黩武的侵略主义的法西斯,而 加以诋毁;同时误信共匪的叛乱为民主运动和土改运动,而 寄予同情。
国际共党及其同路人的政治宣传活动,在国际间造成一种逻辑。 当然这一逻辑是错误的。共匪制造武装叛乱迫使国民政府不能不采取 军事行动,而一般人士却指责这种军事行动即为挑起「内战」,而「 内战」乃构成世界和平的威胁,以耸动世界的观听。在这种逻辑之下 ,国民政府为了取得国际的谅解和盟邦的合作,只有束手坐待共匪到 [156] 处袭击,扩大叛乱。其结果,国民政府就失掉控制国家秩序的权力, 於是共匪的武装暴力全面发展,而乃真正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了。
-- -- -- --分节-- -- -- --
1-4-13.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三节 共匪对中立主义的运用
在这国际共党对中国一面制造「内战」,而一面又「反内战」的 政治宣传攻势之中,共匪再度展开其中立战术。抗战以前,所谓抗日 救国大同盟,到了抗战期间,更与几个政团结成所谓「民主同盟」。 抗战结束之後,这一民主同盟再度以中立的姿态,扩大活动。三十四 年十月,民主同盟临时全国大会发表宣言,自己承认其为中立主义者 。宣言说道﹕
「民主同盟自成立以来,即以独立的而且中立的立场,对国 家的和平、统一、团结,有继续不断的努力。」
同时宣言也暴露了他自己的工作,是替中共作「内战」与「反内 战」的宣传活动。宣言说道﹕
「中国今天还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两党对峙的局面。日本投降 以後,对立的形势更增加了内战的危机。倘若这种形势不能彻底 改变,中国便谈不到和平、统一、团结,更谈不到民主。」 [157]
他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替中共提出其所谓「联合政府」的主张,宣 言说道﹕
「民主同盟始终相信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是当前国家 和平、统一、团结的唯一途径,同时亦是全国通力合作,群策群 力,共同建国的唯一途径」。
当时的局势如果是「国共两党对峙的局势」,而有人采取独立的 中立的立场,为国家「和平、统一、团结与民主」来努力,这个人是 何等时髦?於是这一宣传攻势之中,一般游离的政客,失意的军人, 以及一般对政治无远见,和对苏俄的侵略主义与共匪的颠覆活动无认 识的人们,都认为这是他们得到一个政治的出路的唯一良机。就是在 这样中立主义的空气笼罩之下,社会反共的心理渐趋瓦解,政府也渐 陷於孤立地位。
同时在无形中,共党既孤立了我们政府;而也孤立了中立者。这 些中立者本来是对国民革命没有认识,对共产主义也莫名其妙,是非 不明,利害不分,只知投机取巧,混水摸鱼是图,他们就是这样在政 府与中共两者的中间,纵衡捭阖,过着骑墙的生活。他们以为即使共 匪得势,亦可待价而沽,不患无利可图。不料到了我们政府遭受挫折 之後,这些自命为中立者一经沦入铁幕,却就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而只有俯首屈膝,受共匪的宰制了。
[158] 三十五年这一年中间,国际调处与政治协商,更是造成一种姑息 妥协的气氛,使中立主义愈益猖狂。这中立与民主的伪装,掩蔽了共 匪的军事行动,伸张了他的渗透工作,瓦解了反共的力量,最後破坏 了政府动员戡乱的政策。这要比共匪自己直接的活动,发生了更大的 效力。
-- -- -- --分节-- -- -- --
1-4-14.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四节 美国调处的开始与第一次停战令
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其对华政策声明。 马歇尔特使就在这一天专程来到中国,执行这一声明所赋予的使命。
国民政府与中共的商谈,这是第七次。从前六次商谈,都是以失 败为结局。这次商谈的前途,中外人士自然亦不抱乐观。十二月十七 日,我与马歇尔特使首次会晤之後,有一位美国将军即问我,马歇尔 特使这次来华调处国共问题的前途如何?我当时很简单的答他说﹕「 这个问题的关键,全在苏俄,应该问莫斯科才行。」我又反问这位将 军说﹕「你看莫斯科是否能允许你美国在华调处国共问题成功呢?」 他对我说﹕「你为什麽不将这意思,直告马特使呢?」我答道﹕「现 在尚非其时,待後再说吧。」不过,当时我仍相信马歇尔将军在世界 [159] 上的信誉和地位,是可完成他这使命的。
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一月七日至十日,由政府代表、中共代 表及马歇尔特使以调解人资格参加之三人小组,举行了六次会议,停 战命令全部得到协议,并於十日,由政府与中共双方将停战命令下达 於各指挥官。其要点如下﹕
(一)一切战斗行动立即停止;
(二)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但对国民政府军队为恢 复中国主权而开入东北,或在东北境内调动,并不影响;
(三)破坏与阻碍一切交通(包括邮政在内)之行动必须停止;
(四)为实行停战协定,应即在北平设一军事调处执行部。该执 行部由委员三人组成之,一人代表国民政府,一人代表中 共,一人代表美国。所有必要训令及命令,应由三委员一 致同意,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名义,经军事调处执行 部发布之。
-- -- -- --分节-- -- -- --
1-4-15.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五节 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就在停战命令发布的这一天开幕。我在开会词中, [160] 诚挚表示﹕「政府对於本会的决定,只要有利於国家的建设,有裨於 人民的幸福,有助於民主的推进,无不倾诚接纳。」同时我宣布了政 府对於保障人民自由,尊重政党的合法地位,推行地方自治及实行普 选,释放政治犯,决定实施。中国国民党代表更首先提出「扩大政府 组织案」,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之前,国民政府委员会及行政院均将容 纳各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准备实施宪政。
政治协商会议,在二十一天之中,成立了五项协议。其要点如下 ﹕
(一)政府改组案
一、国民政府委员名额定为四十人。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 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二、国民政府委员之一般议案,以出席委员过半数通过之。 国民政府委员会讨论之议案,其性质涉及施政纲领之变 更者,须由出席委员三分之二之赞成,始得议决;
三、行政院部会长官不管部之政务委员,均可由各党派及无 党派人士参加。
(二)和平建国纲领案
在国民政府扩大组织之後,宪政实施以前,以和平建国纲领 [161] 为国民政府施政的准绳。这一纲领对於人民权利、政治、军 事、外交、经济财政、教育文化、善後救济,和侨务诸般施 政,广为规定。其总则之四条如左﹕
一、遵奉三民主义为建国之最高指导原则;
二、全国力量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团结一致,建设统一自由 民主之新中国;
三、确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四、用政治方法解决政治纠纷,以保持国家之和平发展。
(三)军事问题
军事问题协议案分为四项﹕一为建军原则;二为整军原则; 三为实行以政治军办法;四为实行整编办法。其重要原则如 下﹕
一、军队属於国家;
二、禁止一切党派在军队内有公开的秘密的党团活动;
三、改组军事委员会为国防部,隶属於行政院。国防部内设 一建军委员会,由各方人士参加;
[162] 四、军事三人小组照原定计画,尽速商定中共军队整编办法 ,整编完竣。
中央军队应照军政部原定计画,於六个月内完成其九十 师之整编。
上两项整编完竣,应再将全国所有军队,统一整编为五 十师或六十师。
(四)国民大会案
国民政府原定於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召开国民大会,结束 训政,因中共及民主同盟坚强反对,遂至延期。政治协商会 议关於这一问题,得到协议,其要点如下
一、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五日召开国民大会,第一届国民大会 之职权为制定宪法;
二、区域及职业代表一千二百名照旧。台湾及东北等新增区 域及职业代表一百五十名;
三、增加党派及社会贤达代表七百名,其分配另定之。
(五)宪草修改原则案
政治协商会议对於国民政府在抗战以前公布之宪法草案(即 五五宪草)提出修改原则十二项,并组织宪草审议委员会, 根据修改原则,参酌各方提出的意见,加以整理,制定五五 宪草修正案。
-- -- -- --分节-- -- -- --
[163] 1-4-16.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六节 军队整编及统编案
在这五项协议中,关於军事问题,另由三人会议及军事小组继续 会商。二月九日,三人会议召开恢复交通会议,其全部协议,由国民 政府公布。二月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军事小组连开五次会议,签订了 「关於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其要点如下﹕
一、中共在双十协定及政治协商会议中,要求共军编为二十个师 。整编统编方案协议为第一期十二个月的整编,政府从三百 五十个师缩编为九十个师,中共可以保留十八个师。第二期 六个月的整编,政府保留五十个师,中共十个师。政府军队 对中共军队始终保持五比一之比例。
二、共军编入国军的步骤,协议为第一期统编为四个集团军,每 一集团军以政府军与中共军各一军编成。至第二期,始以师 为单位,统编为军,即国防军二十个军中,有六个军由政府 部队与中共部队合编而成。
三、共军与政府军的配置,协议为第一期,华北配置政府军与共 军统编的四个集团军之外,再驻三个政府军。东北配置五个 政府军,一个中共军。华中配置一个中共军,九个政府军。 [164] 至第二期,华北配置中共军七个师,政府军十一个师;东北 配置政府军十四个师,中共军一个师;华中配置政府军十个 师,中共军两个师。
一般人以为停战令及恢复交通办法的颁布,军队整编与统编共军 为国军方案的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设立与开始工作,及政治协商 会议的五项协议,使国家从此进入和平建设的阶段,人民从此得到复 员还乡安居乐业的机会。马歇尔特使也自觉他的调处工作告一段落, 回国述职。国民政府亦决定整编方针,无论共党执行决议与否,政府 必按照既定的办法和程序,切实实施。但是共匪对於他自己参加议定 的命令、办法、方案和协议,是不是实行了呢?下面所说的各项事实 ,就是确切的答覆。
◎ 自由人注 ◎ 只是改编共军,没有什麽用。 ◎ 更重要的是思想教育,当时应该明文规定禁止在军队中传播马列 ◎ 邪说,并规定所有军人必须研读中国近代史及中国传统的和谐、 ◎ 仁恕思想!
-- -- -- --分节-- -- -- --
1-4-17.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七节 美国调处与中立主义
马歇尔特使第一次启程回美之时,我对他与吉伦将军说﹕中共认 定武装军队是他「革命个资本」。今天的统编计画虽於他们最为有利 ,但是要把中共的军队统编於国军之内,可以说是「与虎谋皮」。如 果我们真要希望中共履行这个统编方案,那只有仰赖上帝,能使中共 「弄假成真」。
[165] 马歇尔特使回美之後,共匪乃即从事破坏停战命令,对於恢复交 通与军事整编统编案等所订的各条款,一概抹煞,拒不执行。而且匪 军大量窜入东北,扩大叛乱。当马特使由美返华时,我鉴於停战令以 後三个月之中,中共对於所有协议与重要条款几乎破坏殆尽,乃特别 对马特使说﹕「这次美国参加国共合谈,调处军事冲突,务须中美两 国政策互相协调,更要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互相了解,免为共党离间 中伤的奸计所乘才好。」我始终坚持这个方针,并时加警觉,所以我 对於共匪反覆无常,荒谬狂妄的要求,总是委屈求全,忍耐到底,无 论如何不使中美双方发生裂痕,使苏俄共匪乘机得逞。
但是马歇尔特使来华调处这一件事,是关乎美国、中国与苏俄三 方面的。因此,他的调处工作对於中国的局势,到底发生了什麽影响 ,也要从这三方面来考察。
从美国来看,他以第三者的立场,来调处国共冲突,促成中国的 和平统一,使其战後复员建设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当然是十分诚 意的,并亦自认其为十分公正的。但在这调处进行的中间,美国为使 各方接受调处并遵守协议,不得不施用其政治影响。他这一政治影响 ,对於中共的匪区,以及苏俄的铁幕,都不能发生什麽效用,而其对 於我们中国的国民心理以及我们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却造成重大 的结果。这是当时美国政府预料所不及的。
[166] 在苏俄方面,他对於美国的调处,是作为「中立战术」来利用的 。第一是他所供给中共之百余万人的日军武器,还要有补充编训约需 一年以上的时间,方能发动全面叛乱,故其利用美国调处机会,来争 取这一年余的缓兵之计。第二、他利用这个调处,不仅要来施展其普 通的中立战术,乘机来分化中美关系,瓦解我们反共的阵营,而其中 还有另一个最大的企图,就是他决不允美国调处有所成就。因为在俄 共看来,如果马特使在华调停有所成就,那就是苏俄对华政策的根本 失败,所以他不止是破坏这一调处,而且他希望中美两国在此调停期 间,发生冲突,而至破裂。於是他指使中共一面背约捣乱,另一面且 对美国恣意指责,时加污辱,到了最後阶段,其反美的诬篾狂妄态度 ,更令人不堪想像。这是莫斯科预定阴谋的实现。他要在美国无法调 停,而马使离华回国之後,乘机来调处国共冲突,干涉和操纵中国的 政局。但是俄共这一企图,早已为我们所看破,而卒成幻想。
-- -- -- --分节-- -- -- --
1-4-18.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八节 东北变乱与第二次停战令
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三日,俄军从长春撤退,中共 [167] 匪军随即擅入长春市。国军受了停战令的限制,不能抵御,更不能攻 击,只得退避。二月十六日,重庆新华日报宣东北有所谓「民主联军 」三十万人。共匪发言人更提出解决东北问题办法四点﹕
一、要求政府改组东北行营及政治经济两委员会与各省政府,吸 收东北「民主人士」及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
二、承认并整编东北的「民主联军」;
三、承认东北各县的「自治政府」;
四、国民政府为恢复主权而开入东北的部队,其数量应予限制。
依据一月十日停战令,国军进入东北接收主权,不受停战令限制 。苏俄装备匪军并帮助其接替俄军,占据东北的县市,显然是违反中 苏协定;共军阻碍国军接收主权的部署,并攻击接收主权的国军,乃 完全违反停战命令。而且根据这一次共匪发言人所发表的正式谈话看 来,那他们简直对於一月十日以前三人小组所订立的一切协定,已经 一概抹煞,毫无实行的意向,亦就很明显了。
马歇尔特使回国的前夕,三人会议於三月十一日集会,商谈东北 问题。马特使提出「关於派遣执行小组赴东北授予执行部命令草案」 。其第一至第三条,规定军事调处的程序。其第四及第五两条有如下 [168] 的规定﹕ 「(四)政府部队有权占领恢复中国东北主权必要之各地区,并 特别指明政府军队在沿中苏条约中所载明两条铁路之两 侧三十公里,有单独管辖之权。」
「(五)政府军队为重建主权所必须占领之地区(包括煤矿)需 要共军由之撤退;苏军所撤出之地区,中共军队不得开 入占领。」
中共代表周恩来对於第四条不肯同意。马歇尔特使回国後,由吉 伦将军参加三人会议,继续商谈。依照周恩来自己所拟文字,将四五 两条改为三条如下﹕
「(四)政府为接收东北主权,有权派兵进驻苏军『现时』撤退 之地区,包括长春路两侧各三十华里在内;」
「(五)凡现时中共部队驻在地区,政府军队如须进驻,应经过 执行小组协议行之;」
「(六)以後东北驻军地区依整军方案另定之。」
周恩来携本案回延安请示,延安竟不予同意。最後中美双方作最 大的让步,将马歇尔原案四五两条历次修正文字一概删去,只留存第 一至第三条关於军事调处程序的规定,周恩来始肯由延安回到重庆。 於是三月十一日马歇尔特使回国前所定「关於派遣执行小组赴东北授 [169] 予执行部命令案」之协议,完全被共匪违抗破坏,不能执行,而无效 了。此後三月二十七日及四月八日与九日之会谈,更无任何结果。
这时匪军在东北扩大变乱,军事调处执行部派往东北的小组,对 於俄军支持之下的匪军行动,无由进行调处。匪军并集中四平街,阻 止国军从渖阳北上接收主权,遂引起战争。激战一星期,林彪所率匪 部号称三十万大军,被我国军总指挥杜明部彻底击败,丧亡过半, 其他残部溃不成军,分途向中东铁路、哈尔滨绥芬河一带崩溃。杜总 指挥即於二十三日由四平街进占长春,并令其所部以哈尔滨为目标, 沿长春铁路线向北追击,势如破竹,匪军毫无抵抗行动。此一剿共战 役,可说是继二十三年在赣南五次围剿以後,又是最大一次决定性的 胜利。而其共匪当时溃败的情况,及其狼狈的程度,实与其在赣南突 围逃窜的惨状,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在此时,马歇尔特使,初由美国返华,遂与我进行商讨如何停 止战争与继续和谈的方法。我乃於五月二十一日,亲飞渖阳,视察战 局,综核前方报告,都认为共匪经过此次致命惩创之後,如不受国际 特殊的影响,决无再起可能。我亦以为共匪在此创钜痛深之余,苟有 一线爱国良知,果能实践其一月间停战协定等诺言,仍可予其悔祸自 [170] 新,效忠国家另一次之机会,乃令前方追击部队就地停止待命。
五月二十四日,我从渖阳致马特使函,表示国军在东北可以接受 停战的决心,只要中共能实践其停战协定与恢复交通办法,以及实行 统编方案等条款。我回到南京与马特使讨论数度之後,乃於六月六日 接受马歇尔特使的建议,颁发第二次停战令,并将已经越过小松花江 停止在双城附近的追击部队,乃复调回至陶赖昭与德惠县一带,仍取 守势,以待和谈解决。同时并发表声明如下﹕
「余刻已对我东北各军下令,自六月七日正午起,停止攻击 前进及追击,其期限为十五日。此举在使中共再得一机会,使其 能确实履行其以前所签订之协定。政府采取此一措施,绝不影响 其根据中苏条约有恢复东北主权之权利。」
中美双方与中共之间,在这十五日之内,对於东北停战与整军问 题,以马特使「结束东北之战争」方案为底案,反覆商谈,未能得到 协议。至六月二十一日,我再度宣布,将停止前进攻击的命令延长八 日,至六月三十日中午为止。
但在这八日之内,中共又提出其更高的条件,以致商谈毫无成就 。从此东北国军,士气就日渐低落,所有军事行动,亦陷於被动地位 。可说这第二次停战令之结果,就是政府在东北最後失败之惟一关键 [171] 。当时已追至双城附近之追击部队(距离哈尔滨不足一百公里),若 不停止追击,直占中东铁路战略中心之哈尔滨,则北满的散匪,自不 难次第肃清,而东北全境亦可拱手而定。若此共匪既不能在北满立足 ,而其苏俄亦无法对共匪补充,则东北问题自可根本解决,共匪在东 北亦无死灰复燃之可能。故三十七年冬季国军最後在东北之失败,其 种因全在於这第二次停战令所招至的後果。这不仅是重蹈过去以为中 共亦是中国人,总是爱中国的,终有和平解决可能的这一幻想,所带 来无穷灾害的覆辙;而亦就是我在「检讨反共斗争成败得失」一章中 所自述的「反共意志不能集中,而手段不够彻底」以及「我们自信太 过,忽视了共党兽性与暴行」的弱点,所造成的祸根。
-- -- -- --分节-- -- -- --
1-4-19. 第一编 第四章 第十九节 苏俄对东北工矿的劫掠
就在这个期间,苏俄对东北工矿的劫掠,加紧进行,而对其东北 经济独占的企图,更是露骨了。
俄军进入东北後,即开始拆迁重要工业设备。三十四年十月十七 日,俄方更向我方提出﹕日本所经营的工厂企业,俄军认为其应作战 利品;其伪满及中国人所经营的工厂企业,交还中国政府;至日伪合 [172] 办的工厂企业,由两国政府正式谈判解决之。三十五年二月一日,马 林诺夫斯基对中苏经济合作问题,再度声明「日本在东北经营的军事 工业,动产部门应为红军战利品。但为对中国表示友好起见,苏方愿 将战利品之一部(工矿)财产权之一半,分让中国,并由双方共同经 营。」又说﹕「东北经济合作问题,希能采用简单迅速办法解决,并 不愿第三者参加,尤不愿东北再成为反苏的根据地。」这一声明,显 系破坏我政府对东北的门户开放原则,而其排美的独占政策更是鲜明 。
二月一日,我方就经济合作问题提出具体对案。我对於俄方认为 日本在东北的一切事业资产皆为红军战利品一节,不能承认;关於「 合办」,南满铁路及其附属事业、水电工厂、抚顺煤矿、鞍山钢铁厂 、东北航空及松花江航运,均不在合办之列。但是马林诺夫斯基声称 ﹕「苏俄不愿使东北再成为反苏的根据地。此种经济合作计画,仅为 对自身安全之一种戒备手段。」他对於我方从合办案中剔除各处厂矿 ,均不同意。
恰在这时,我政府所派之接收工矿特派员张莘夫,率领技师及警 员九人前往抚顺视察,被共匪拒绝接收,折返渖阳,中途在李岩车站 ,被匪军加以杀害。这一事件更激起我国一般民众的愤慨,我东北同 胞尤为悲愤。
[173] 美国国务院於二月十一日,向中苏两国致送照会,认为东北工业 绝对由中苏共管,使美国及其他盟国人民未能获得参加东北经济发展 之均等机会,为违反门户开放的原则。日本在国外的财产,应由盟国 组织日本赔偿委员会作最後分配之决定。
美国对我东北门户开放的主张,是与国民政府对东北的经济政策 相合的。但是美国的照会并未能阻止苏俄对东北工业及资源的劫掠暴 行与独占企图。经济合作的谈判固然没有结果,工业装备的劫掠和破 坏,一直继续进行。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盟国日 本赔偿委员会美国代表鲍莱关於东北工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其中说道 ‧「估计该地於俄军占领期内,工业上的直接损失达八亿五千八百万 美元。如果计算工业设备的复置费用和品质的变坏损失额,应为二十 亿美元。」这个数目就是苏俄对东北产业和资源劫掠的成绩。
-- -- -- --分节-- -- -- --
1-4-20.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节 匪军的全面攻势
三十五年五月,匪军为策应其东北的军事行动,在热河、察哈尔 、河北、山东等省,到处破坏停战协定,发动攻势。
一、热察方面
[174] 一月十日停战令颁布之後,匪军进入赤峰,国军受停战令的限制 ,只得退避。六月六日停战令颁布後,匪军又进入承德。九月二 十日,军事调处执行部派到张家口的小组,在匪军压迫之下撤退 。
二、山东方面
六月六日停战令後,匪军於九日进占枣庄,十日进占德州与泰安 ,以及高密、胶县、南泉、蓝村等城镇,同时在青岛外围结集部 队五万人,在济南外围结集十余万人,向两市进攻,於是激起青 岛济南两处的战争。
三、苏北方面
六月三十日,政府发布政治解决的声明以後,匪军结集十六个团 的兵力,围攻泰兴,国军仓卒应战,伤亡惨重。匪军於攻陷该城 後,续向泰县及长江北岸之口岸镇攻击,企图威胁首都的安全。 国军被迫抵抗,於是发生苏北战争。
四、晋绥方面
一月十日停战令之後,匪军攻占侯马与集宁。六月六日停战令後 ,复攻占闻喜、朔县、新绦、榆次、介休等二十二个县,逐步完 成其对太原与大同之包围,於是激成晋南与大同战事。 [175]
政府至此为保持平津的安全,要求匪军退出承德。为打通南北交 通,要求其撤离津浦。为保持首都的安全,要求其退出苏北。但是共 匪态度蛮横无已,使军事调处无发进行。
-- -- -- --分节-- -- -- --
1-4-21.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一节 国民大会延期与八一四文告
三十五年五月五日召开国民大会,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协议。但是 共匪主张国大开会要在政府改组之後,而对於国民政府委员名额的分 配,力争共匪与民主同盟共占十四名,即超过府委四十名的三分之一 ,使其对於国府委员会重要决议,有否决权。这一蛮横的争执,为其 他党派所反对,因而不能解决。共匪也就迟延不提国大代表的名单。 国民政府遂不得不将国民大会的日期,延至十一月十二日。
当时政府所持的立场是必须军事问题解决,再谈政治问题。共匪 却藉口苏北的行政问题,要提出政治协商会议的综合小组,使军事问 题与政治问题一同解决。这是五月五日国民大会延期之後,双方争执 的焦点。
八月十日,马歇尔特使及司徒雷登大使为军事调处遭遇困难,发 表联合声明如下﹕
[176] 「马歇尔将军及司徒雷登博士迄在共同研讨各种可能之方法 ,以终止中国目前日益滋蔓之冲突,并着手开始发展一真正民主 政府之初步步骤。盖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政治问题,实际上显为 全中国人民一致之愿望。就经济局势而言,如欲避免不幸之崩溃 ,亦须立谋政局之解决。现战争范围日益扩大,几有使全国卷入 战祸而致负责者不能控制之处。政府与共产党双方领袖均渴望终 止战争。但有若干待解决之问题,迄难获致协议,双方对於此等 问题似难获致解决之方法,而俾发布一全国各地完全停止冲突之 命令。在此等未解决之问题中,有系关於军队之重新部署者,但 尚有更基本之问题,即在军队重新部署以後,国民大会未作根本 决定之前,此等已经撤军地区之地方政府,究应为何种性质,实 较军队之重新部署问题更难解决。」
八月十四日,我为了打开僵局,乃发表文告,提出下列六项主张 ﹕
一、十一月十二日的国民大会,必须如期召开。
二、对於政治协商会议的协议,必衷诚遵守,尽力推行。关於宪 法草案,只求荟萃各方面更好的意见,提供国民大会讨论抉 择,以期制成完善可行的宪法。
三、对於扩大政府基础,邀请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务求迅速 实现,并以和平建国纲领为施政的准绳。 [177]
四、关於停止冲突,仍必遵守原议,忠实履行。而且我们并不要 求共军全面退出在停战令後所攻占的地区,只是要求其撤出 若干已经构成和平威胁和阻碍交通的地区。
五、关於政治纷争,仍采取政治解决的方法。只要共党军队忠实 执行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成议,遵行调处,实行统编,使军 队国家化不致徒托空言,此层一有保证,政府随时可与之具 体商谈所有未决问题。
六、当前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在於安居乐业,所以政府必当尽力 解除和平的威胁,更必竭尽职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 -- -- --分节-- -- -- --
第二十二节 中共对美国调处之正面拒绝——调处工作无形终结
九月三日,我接受马歇尔特使的建议,於三人会议继续调处军事 冲突之外,成立五人小组,商谈政府改组及国民大会问题。这是政府 的一大让步,使军事问题与政治问题得以平行的商谈和解决。
但是九月二十日,军事调处小组被匪军所迫,退出张家口。匪军 [178] 这一举动不仅破坏停战协定,而且企图割裂我热察领土,并威胁我华 北之平津重镇,国民政府为了稳定平津,使其免於威胁,不得不对侵 占张家口及集中於其周围的共军作战。但周恩来竟肆行要挟,向马歇 尔特使作强硬表示﹕「政府如不停止对张家口及其周围的军事行动, 中共即认为政府已公开宣布全面破裂。」他随即离京赴沪,回避交涉 。
十月五日,我又接受马歇尔特使的意见,决定停战十日,在此十 日之内,由三人会议商谈军事问题,由五人小组商谈政治问题。
军事与政治问题同时商谈,原是共匪的要求,但在政府接受其要 求之後,共匪又藉张家口问题翻案。至此,政府已宣布张家口停战, 而共匪的条件又复增高。
这时,政府提出的条件,仍依政协的协议及整军方案,为如下两 项﹕
一、中共应即提国府委员中共方面之名单,及国民大会代表名单 ;
二、为实施整军方案,先行迅速规定中共十八个师的驻地,并遵 照规定期限,进入驻地。
共匪提出的条件,则如下列﹕
(甲)关於军事问题的三条﹕
一、双方部队,在关内者恢复一月十三日之位置;在关 外者恢复六月七日之位置; [179]
二、从现在起至军队整编之期间,双方部队之位置应予 确定;
三、一月十三日政府军队凡曾移动者,应归还原来位置 ,俾便利军队之缩编。
(乙)关於政治问题的八条,其重要者如下﹕
一、中共及民盟在国民政府委员会内必占十四席;
二、国府委员会组成後,应即进行改组行政院;
三、在中央政府改组完毕後,各党即依照改组後的政府 所同意的国大代表席次,提出名单。
十月九日,马歇尔特使为图打开僵局,前往上海亲晤周恩来,邀 其回京继续商谈。但周恩来坚持下列各点﹕其一为政府对张家口必须 无限期停止攻击;其二为中共与民主同盟在国民政府委员会中,保持 否决权;其三为国民大会的日期与代表名额,要由政协综合小组协商 解决。周恩来更一转而对马歇尔特使提出责难。他对马特使「申述」 两点如下﹕
一、「中共对於美国政府适於内战进行间所给予国民党政府之支 援,不能同意,至於美国驻华军队之不能如诺撤退,更为反 对」;
[180] 二、「我更注意阁下与司徒大使每次发表声明,辄在共党拒绝政 府条件之後,而绝不在政府拒绝共党条件之时。阁下声明文 内对共党虽无显明之谴责,但其发出之时机,则实引使外界 人士产生误会」。
他这第一点,不是针对马特使的调处,而是针对着美国驻华军队 。至此共匪已不把马特使当作第三者看待,而反把他当做对象来打击 。他的第二点,更是明白的指责马特使的调处是偏袒国民政府的。这 就是说,共匪不再信任他了。
因之马歇尔特使这次到上海,没有得到任何结果而回南京。这亦 就是他中共所需要的缓兵时间已经争取获得了,也就是他欢迎美国调 停的笑脸时期已经过去了。从此以马歇尔特使为中心的和平商谈与军 事调处,都为共匪彻底破坏,而无形宣告结束。这一年余的和平商谈 ,竟与从前六次商谈是同样的结果。
—— —— —— ——分节—— —— —— ——
1-4-23.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三节 第三次停战令与国民大会的举行
停战十日之期已满,中共仍无恢复协商的表示,国军乃收复了张 [181] 家口。十月十六日,我发表「关於处理目前时局声明」,重申和平解 决的政策,并主张一切军事问题,均依照三人会议的成议来解决,其 中共所指的地方行政问题,可由改组後的国民政府委员会来解决。但 中共代表仍悍然拒绝。
这时政府及中共以外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以「第三方面」的地 位,出面调停,十月二十五日、二十九日及三十日,连续举行会谈, 其所提条件也不为共匪所接受。同时,共匪及其外卫民主同盟在平津 京沪各城市发起了反美运动。
十一月十日距国大开会只余两日,周恩来对马歇尔特使提出「或 者国大延期,或者单独进行召开国大,任何政治会议即将无举行之余 地」。至此,共匪的真正企图,是阻止国民大会的召集,破坏民主宪 政的实施,同时从根本上破坏和谈与军事调处,揭开其武装叛乱,颠 覆国家的阴谋,其用意已极显明。但我总希望他中共天良未泯,最後 仍能悬崖勒马,参加国大,恢复协商,以挽救民族的危机。故於国民 大会召开的前夕,十一月十一日,作最後的呼吁,以期其在开会之前 ,或开会期间,仍能提出其在国大应有的名单,参加会议,达成举国 一致实行宪政的目的。因此发表如下的声明﹕
「政府一贯之政策,在促进国内和平,全国统一,以求达到 [182] 结束训政开始宪政之目的。政府真诚期望我全国能获得永久之和 平及政治之安定,为实现此种期望,兹已明令国内外国军,除为 防守现地所必须者外,停止其他军事行动。」
「召开国民大会,为政府还政於民唯一合法的步骤,不能再 有稽延。因此,政府已决定国民大会於十一月十二日如期召开。 」
「余在十月十六日之声明,实已表示最大之忍让,希望中共 予以接受,以解决一切未决问题。政府对与中共,期待其与各党 派,同循民主之轨辙,而在军事上,须使任何政党皆不能拥有军 队,而任何军队均应为国家之军队。」
「因此政府一面保留中共及各党派在国民大会应出席之代表 名额,仍望其随时参加制宪。一面希望中共立即派出代表参加各 种会议,根据余十月十六日声明所提之各点,商谈停止冲突办法 与今後军队驻地分配以及恢复交通与整编统编等办法,以期从速 施行。」
「关於国府委员会之改组,望能早日获得协议,俾能正式改 组成立。至於行政院则为实际负责之机构,其改组必须更加慎重 。故国民大会闭会以前,不能遽作此重大之变更。」
「关於宪草,政府拟向国民大会提出宪草审议会未完成之修 [183] 正草案。此次大会闭会六个月内,即依照宪法举行全国普选,各 党派与全国人民届时均可自由竞选,以产生下届国民大会,根据 宪法所规定而行使其法定之职权。故各党派在下届国民大会对於 宪法如有修改意见,仍可依法提出修正。」
这时各党派国大代表都报到出席大会,只有共匪代表拒绝提出国 大代表名单,民主同盟也撕毁他自己独立的中立的面幕,跟随中共, 拒不出席。国大开会後,立即决定延会三天,等待共匪及民盟代表出 席,仍无结果。
—— —— —— ——分节—— —— —— ——
1-4-24.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四节 中共土改的手段及其最後目的
在和平商谈的期间,共匪的「土地改革」正在剧烈转变。民国二 十六年九月,中共的四项诺言,声明「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抗战期间,共匪在其共区之内的土地政策,是一面减租减息, 一面交租交息。这就是他利用农民对地主的斗争,控制地主,同时控 制农民的生活。到了三十四年四月,共匪「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提出其战後的土地政策,是「首先在全国实现减租减息,然後 有步骤的达到耕者有其田」。这句话在表面上是温和的。但在实际上 ,他所谓「耕者有其田」,就是共匪在江西苏维埃时代以「平分土地 [184] 」的口号,发动斗争和清算的办法。
三十五年十二月,共匪撤回其驻京的代表团,随即在延安召开各 地高级干部会议,对於土地问题,决定「彻底复查土地改革」。所谓 复查,就是复查地主的田地、房舍、财产,交给「贫雇农」平分。土 地复查运动,是「一切由贫雇农小组为主体,领导斗争」,达到经济 上政治上的「大翻身」。
到了三十六年九月,共匪公布「土地法大纲」。这一大纲,废除 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以贫农团为改革土地制度的机关,分配土地 。在「平分土地」、「彻底翻身」的口号之下,「查阶级」、「查思 想」、「查作风」,以至「查三代」。每一个农民都陷入恐怖。
为什麽共匪要在匪区普遍发动三查四查运动,以平分土地、挑起 斗争呢?因为他的土改运动同时就是参军运动。匪区的农会告诉农民 说﹕「今後不准地主阶级,封建富农,当八路军。必须把武装掌握在 农民自己手上。农民都应当踊跃参军。」这就是说,土改运动发展到 高潮,就转变为参军运动。所以共匪的土改运动,其实就是军事的动 员。
共匪自称其为农民民主改革派,自夸其「土改」是要解决农民和 土地问题,并高唱其所谓「工农联盟」,以保障工农共同利益。而且 他至今在大陆上更强调其匪伪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185] 」的把戏。其实这些都是他在二十三年以前,共匪在赣湘等省的农村 中驱诱农民的一种幻术,不过他的手段毒辣,至今更是变本加厉而已 。须知他假借这个「工农联盟」的名义,不仅诱骗了农民,且亦诱骗 了工人,徒然在政治斗争上供他驱使,及在经济关系上供他压榨的工 具罢了。其实他的所谓「土改」,及解决农民问题,乃与真正之农民 的利益,并无任何关连。他的「政权」乃是以恐怖屠杀的手段来控制 民众的暴力,更无「工农联盟」可言。与其说他是为了工农关系的话 ,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明匪农间主奴关系较为确切。更进一步,戳穿 的说,这亦就是共匪所贯用的「统一战线」与「和平共存」的幻术中 ,用来骗取农民另一套的变相手法而已,那有什麽「工农联盟」保障 工农共同利益可言?须知依照其共产党之理论,凡持有生产资料或为 经营主体而非藉出卖劳力为生者,均在资本主义阶级之列,连农民小 手工业者亦包括在内,故其列宁说「农民为最後之资本主义阶级」。 (注)资本主义阶级为共产主义之敌人,故农民当然亦为其共产主义 之敌人。共产党对一般资本主义阶级,采取没收、合营或集体化的手 段来消灭他们。因此,他对农民亦只有采取剥夺与没收的手段,以期 消灭其农民阶级最後之存在。惟以「农民为最後之资本主义阶级」, 尤其是因为农民数量巨大,平时饱受地主商人及官僚之压迫,且有不 [186] 满现状与反抗现实之普遍情绪,因此当他武装叛乱未完成以前,他就 要利用这农民雄厚之潜力来供其驱使,作为夺取政权的资本。他对此 种利用的关键,就是通过这「工农联盟」的名义来遂行其阴谋的。同 时,复因其农民本身间经济条件,亦有若干不同程度之差别,故匪对 「工农联盟」之运用,乃以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打击地主富农之分 化策略为基础。所谓依靠贫农,即以其从打击地主富农所得之财物, 利诱贫农,以激发其积极之斗争意志;所谓团结中农,即以贫农对中 农之威逼与胁制,专为共匪夺取政权与「改造」经济制度而献身。
共匪这一策略在全面叛乱时期,乃至其「土地改革」阶段及「集 体化」初期,均已收得相当的效果。惟自「农业集体化」进入其所谓 「高级社」即「集体农场」阶段後,地主富农已告绝迹。农工商人皆 成为共匪之奴役,而其农民间所谓贫农中农,在经济条件上之基本差 别亦告消失。於是农民之间已无利害冲突之存在,故共匪之分化策略 不复发生作用,而其共匪与农民间之对立与仇恨,亦自必日益明显。 於是匪农之间的利害冲突,就自然形成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即划分 为主奴两个敌对的阶级,而构成其共匪与民众的总矛盾中之最尖锐的 矛盾。这样最後共匪政权,只有葬殉於农民反共革命之中,此乃必然 之结果。回顾当时共匪在赣湘苏维埃区内,他最初亦以分田诱骗一般 农村无产者,对地主富农斗争,到了其所谓贫雇农分田之後,他更进 [187] 一步强制农民,以合作的名义组织集体农场,一般农民都变为农奴, 而一切农产物都收归匪党的控制之下。於是农场减产,农民逃亡;其 不能逃亡者,也没有耕作的兴趣。并且由於私产没收和贸易的停顿, 更增加其农村生产的衰败及农民生活的恐慌。於是匪军在赣南老巢, 到了最後只有溃败之一途。这一过程,说明了中共是起於骗取农民, 而亦败於农民之手。今日大陆匪区重演其二十三年以前农业集体化的 历史,我们对此更可以断定其没落和崩溃之必然趋势,而且为期决不 在远。这是三十年间历历可数的事实,无论他任何的辩证,亦决不能 逃避这个败亡的实例。
(注)史达林着『列宁主义问题』,中文本,第四五七页。
—— —— —— ——分节—— —— —— ——
1-4-25.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五节 中立主义者的转变——反美运动
在中共尚未拒绝马歇尔特使调处之前,他早已指使其外卫民主同 盟发动其反美宣传。到了他正面拒绝马歇尔特使的时候,这个民主同 盟亦即改变其所谓「和平运动」为反抗政府,附随共匪全面叛乱,而 其反美宣传亦即进一步为公开侮辱,且见诸实际行动了。
民主同盟素以独立的中立的政团自命。实际上,中共所赋予这个 [188] 外围政团的任务乃是掩护共匪的颠覆工作,且为共匪对内对外宣传工 作的应声虫。在抗战胜利之後,国民政府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中共一面在华北扩大其非法的武装暴动。一面对国民政府作和平的政 治攻势。在他这非法斗争与和平运动双管齐下的阴谋之下,民主同盟 以其中立主义的伪装,「民主自由」的口号,来欺骗一般国民,和国 际人士,使其误认为他们真是一个独立的民主政团。於是中共乃利用 他们间接的从事挑拨中美两国政府的关系,而又暗中指使他们组织「 反美运动委员会」,实施反美运动。
远在三十五年七月,军事调处尚在进行。中共的所谓第五十四军 五十三团曹志福匪部,在河北省香河县西之安平镇,召集民众,举行 「反美运动大会」。至七月二十八日,匪部在安平东南一带断绝交通 ,并武装戒备。二十九日,自天津往北平之美军陆战队护送队官兵三 十余人乘车行经此处,匪部突然以步枪、机关枪及迫击炮,向美军射 击。美军死三人,伤十七人。匪军直接袭击美军的这一暴行,显然是 制造事变,来策应国际共党及其同路人迫使美国政府撤退其驻华军队 的宣传运动。其间所最为遗憾的,就是自这年四月间,中共破坏停战 协定,而美国政府反停止其对我国民政府的五亿贷款,至此共匪的反 美运动正在开始的时候,而美国政府反停止其军械运华。但是美国政 府对於中共破坏停战协定的暴行,并没有采取何种行动;即对於当时 [189] 苏俄在我东北,利用日军的武器装备匪军的事实,亦没有施用任何措 施。这事实更使反共力量日趋瓦解,中立主义益加猖獗。
这年十一月四日,中美商约全文发表。这是中美两国依据三十二 年一月中美新约的精神,采取平等互惠的原则来签订的。但是中共指 使其各地所谓「反美运动委员会」,发起「反中美商约运动」,在南 京、上海、重庆、成都各城市中,以座谈会、游行示威等方式,扩大 其反美运动。
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北平发生了女学生沈崇案。中共及其 外卫组织乃更藉此大肆宣传。首先是上海共匪职业学生组织其所谓「 抗暴联合会」,并发起全国抗暴联合会,宣言「美军在中国一日,即 反对一日」,并诋毁中美两国之间订有美军驻华及军事援助的秘密协 定,而提出其要求「公开中美秘密协定」的口号。到了三十六年二月 ,上海共匪职业学生组织其所谓「抗议美军驻华暴行联合总会」以为 各地学生反美运动的总机关。这个机关随即发起一个签名运动,其名 称就是「为敦促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全国学生签名运动」。
当时中共,因见反对中美商约的运动,对我一般工商界并无任何 影响,乃一转而为抗暴运动。复以抗暴运动对一般社会仍无多大反应 ,亦无以为继,乃再转而为「抵制美货运动」。当时上海及各大城市 [190] ,美国军援剩余物资,以及善後救济物资,对於战後物资缺乏的市场 ,自有其重要的效用。他这一运动更不发生什麽作用。而在实际上, 中共所谓「抵制美货」,就是反对美援。三十六年二月,民主同盟又 在上海劝工大楼,继续召开「抵制美货」运动。此在表面上虽为彷效 过去排斥日货来排斥美货,而其实际作用,乃是以「反对美援」及「 驱逐美军出中国」为其唯一目的。
因此,美国政府就陆续撤退其驻北平、天津、青岛各地的美军, 并停止其对中国的军事援助。於是中美两国六年来对日共同作战,共 同受降,共同维护东亚和平,这一段并肩作战的光荣历史,就为中共 及其国际「同志」们在莫斯科指使之下,肆意侮篾,尽力摧毁,而中 美两国百年来传统的亲善无间的友谊,亦留下暗淡悲惨的一页。
—— —— —— ——分节—— —— —— ——
1-4-26.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六节 宪政与戡乱的并行
国民大会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於三十六年元旦由国民政府公布。 国民政府一面制定各种选举法规,以期各种选举如期进行,宪政政府 如期成立,一面改组国民政府委员会与行政院,由各党派无党派人士 与中国国民党共负国家的责任。
[191] 改组後的政府,乃是青年党、民主社会党以及无党派人士与中国 国民党共同组织而没有共党在内的联合政府。宪法上的各种选举就是 由这个联合政府来筹备选举事务并监督举行的。但是中共的武装叛乱 ,继续发展。政府不得不一面开始宪政,一面动员戡乱。
三十六年七月四日,政府下令动员戡乱之後,国军对个别战役, 如延安的收复,沂蒙山区的决战,山东半岛的战争,乃至三十七年夏 季的豫东战役,都获得胜利。到了三十七年十月以後,正值徐蚌之战 严重关头,而一般社会乃至政府内部皆受共匪渗透的影响,竟流行着 一种「口号」,以为「非蒋总统下野,则美援不来」,并且「非蒋总 统下野,则和谈不能进行」。我乃不能不於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引 退。从此我大陆军民就失却了重心,於是政治局势、社会秩序与人民 心理,都受了共匪无形的控制,而军事作战也就陷入无可挽回的颓势 。
—— —— —— ——分节—— —— —— ——
1-4-27.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七节 苏俄破坏美国调停的目的
本章第十一节曾提到史达林对国共的和解,苏俄是否参加调停的 [192] 问题,(注)本节对此再略为说明。在三十五年春夏之间,民主同盟 和自命为中立的报纸,已提出「美苏调停」的主张。此後他们接着发 出一种论调,指责美国扶植日本。这一「反美扶日」的论调,与「美 苏调停」的主张,互相对照,就可以看出莫斯科蓄意破坏美国的调处 ,而企图以其苏俄代之,最後由其单独出面调解,来操纵我们中国的 政局。
三十五年十二月美国宣告放弃调处,马歇尔特使乃即回美,中共 匪军亦就公开的全面叛变。但在马歇尔特使回美以後,苏俄与共匪即 继续不断的向我政府作试探和谈的要求。特别是在三十六年秋季,国 军向烟台、威海卫、蓬莱等地——渤海沿岸进展的时候,他们重开和 谈与停止国共冲突的要求,更为迫切。
尤其是国内一般中立主义者,众口一词,以为国共冲突非由苏俄 调停,不能停止,同时造成一种气氛,使社会中遍布民族失败主义的 毒素,使一般人认为剿匪戡乱没有胜利之可能,唯有要求苏俄出面调 解,才是国家的出路。
但是我个人三十年与俄共相持的经验,看透了莫斯科企图调停的 作用和後果。如果我接受了他对我们的调停,我们中国早在三十六年 已成为波兰以「联合政府」而召至灭亡之续。所以对於他们历次的要 求或试探,毅然决然,皆一律拒绝。
[193] (注)本章第十一节,第一五二页。
—— —— —— ——分节—— —— —— ——
1-4-28. 第一编 第四章 第二十八节 和平共存的结果
国民政府於抗战结束以後,接受了与苏俄订立友好同盟条约的要 求,同时与中共作一年余的商谈,以谋中俄两国及国共两党之和平共 存。但是每次和平商谈,政府的让步愈多,共匪的要求愈高。到了最 後,就是俄共指使其第五纵队——中共发动全面叛乱,替他达成其独 占中国大陆的任务,以此一千二百万方公里的土地,不仅成为其苏俄 共产帝国肥美无比的新殖民地,且亦建立了他们所谓世界革命取之不 竭唯一富庶的基地。
在共匪执行莫斯科所赋予任务之过程中,他们对和平商谈有怎样 作用呢?前面说过,他於美国的调处是作为「中立战术」来运用的。 (注)换句话说,他运用美国调处来助长中立主义的发展,并且利用 停战协定来掩护共匪的军事行动。所以他只要停战协定一经订立,就 达到了他接受美国调处的最後目的。他从头至尾,就没有履行或实施 这协定中任何一条规定的条文。而我们国民政府为了遵守这个协定, 乃使国军处处陷於被动地位,束手坐待匪军的袭击。所以我们现在可 以明白的说,共匪当初之所以接受美国调处,就是要破坏这个调处; 他之所以签订停战协定,就是要破坏这个协定。由此造成了一种不战 [194] 不和、边打边谈的局势。这亦是他共匪在莫斯科指使之下,运用其辩 证规律所采取的基本策略及其所预定的行动路线。因之三十五年这整 整一年的岁月,完全是替他争取时间,他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对 政府作最後决战的准备。
中美两国国民素来都是崇尚信义、爱好和平的国民,尤其是两国 明达之士,面对着这个不战不和边打边谈的局势,都感觉惶惑失措。 而国际共产党及其同路人更从中施展其虚伪的宣传甚至制造其虚伪的 情报,挑拨煽动,破坏中美合作,孤立中国政府,各种技俩,无所不 至。於是自第二次大战以来,对我政府,集非成是,无中生有,诋毁 诬蔑,造谣生事,有组织有计画的国际宣传攻势,发生了他预期的效 果。而莫斯科对华的国际大阴谋,就是他独占中国大陆的幻梦,亦几 乎完全实现了。
但是俄共对於统治中国大陆的这个问题,真的解决了麽?不,绝 对没有解决。我们不必多说,西起康藏,东迄鸭绿江的全国同胞,无 时无地,不与他们作殊死战,决不为俄共所征服的事实,而只要看我 们中华民国政府率领全体军民,始终在我们自己本国领土之上,继续 与他们积极战斗到底的实际行动就够了。我们敢说,俄共对这个中国 大陆新殖民地的迷梦,毕竟还是一场幻想,不久就要为我们中华民国 全体国民的反击而幻灭的。
蒋中正 2013-08-16 15:25:2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