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坑与石水缸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浙东沿海的尖端,是峙头山。峙头山又名七县山,海拔391.8米,为乌峙山脉,民国《镇海县志》记载:“乌峙山自郭巨所城东横窜入海,长约五十里,山其尽处故名峙头,俗呼大嘴山,南北两面逼临海洋,称为峙南、峙北,俗又呼‘仰天盘’。”

  峙头的北面,即峙头山麓的半山腰间有一个村落,名叫长坑,为浙东最东缘之村庄,岙外四龙冲入峙头洋,北有长岭达小屯岙,后有横岭达石水缸。

  长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背面有两个山峰,中间有一条一年四季流水不断的小溪,溪流穿过村庄,流入大海,故得名为长坑,长坑南面越过一条横岭就是石水缸。石水缸地处牛头岗与峙头角中间,三面环山,东临峙头洋,岙内有块岩石,上部凹形如水缸,故名为石水缸。

  长坑、石水缸1992年以前属峙头乡的一个生产大队,大队部设在长坑。长坑住有三四十户人家,石水缸只有十来户人家。1992年峙头乡撤消后,长坑、石水缸属于郭巨镇。

  长坑、石水缸虽然地处偏僻,交通极不方便,自行车无法使用,与其他村庄几乎隔绝,但名气却很大,郭巨峙头一带的人都知道峙头有长坑、石水缸。但到过长坑、石水缸的人却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30年前,即1978年,我因工作需要去过一次长坑。那时候长坑属于峙头乡,乡政府设在中宅。因此我先到了乡政府,乡长知道我的来意后,特意为我物色了一个熟悉长坑的村民做向导。这个村民叫贺裕新,三十出头,身强力壮。第二天一早,7点钟左右,我跟着贺裕新,向峙头方向开始步行,开始走的是机耕路,经过沙湾、小黄石门,过大黄石门后,走上了山路,上了山坡,进入羊肠小道,两旁荆棘丛生,荒草萋萋,艰难地翻过四道山岭,经过半月浦、大屯、小屯最后才到达长坑。我一看手表,已经是中午11时了,算来我们足足走了4个小时。

  在长坑大队办完事情,走出大队部办公室时,我被长坑的天然环境和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原来我站的位置是在海拔100米左右的半山腰间,眺望山下是万丈深渊垂直的海洋,抬头向前看,是一望无际的峙头洋,海面上点缀着大小不等的岛屿,这就是全国闻名的舟山群岛,贺裕新指着一个很远的岛屿说,那个地方就是沈家门,仔细看还能看到岛上的房屋呢。

  长坑没有海塘,没有水稻田,没有河流和池塘,除了山就是海。在山脚边的海面上有三四只小小的木帆船,随着潮水的起伏飘荡着,贺裕新说这几只小船是长坑人唯一的交通工具,长坑人的生活用品都是去沈家门买来的,来回需一天时间。

  我转身往后看,那是巍巍峙头山麓,山有多高,我说不准,但感到气势磅礴,黑黝黝的苍松覆盖了整个山麓。我本想再往里走,去看看石水缸的风景,贺裕新说去石水缸来回至少要两个小时,恐怕时间不允许了。不过石水缸的环境同长坑基本相同,就是岙比长坑小,住的人家只有长坑的四分之一。

  30年过去了,长坑、石水缸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上个月巧遇一个老朋友,他告诉我,现在的长坑与我那年去的时候大不相同了,上世纪90年代长坑、石水缸通了电,家家户户装上了固定电话,开通了有线电视,最让长坑人感到开心的事,是通往长坑的这条路现在已改造成机耕路,现在每户人家非但备有自行车,大多数人家还有了电瓶车,村内各条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原来的这几只木帆船现在都改为机动船,去一趟沈家门既省力又省时,非常方便。30年来,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偏僻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荆翼宪 2012-08-14 20:57:43

[新一篇] 蛟川走書的由來

[舊一篇] 烽火總臺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