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有人要隐居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说到中国的隐居文化,如若展开,写本书都绰绰有余,一个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人曾经为中国的隐士专门写了本小书叫做《空谷幽兰》,我读过这本书,觉得这个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理解之深刻远远高过绝大多数中国人。他对隐士文化的介绍也多是较高精神层面的,但是他只描述了中国隐居文化中纯洁的、高尚的一面,而没有去写其世俗的、政治的一面。虽然我没本事去写一本书,但是既然已经提到了隐居文化,且漫谈一下吧:

德国人叔本华说过一句名言,大意是说人就好比是刺猬,离远了冷得慌,挨得太近又扎得慌。引申一下就是:人爱“扎堆儿”,但离的太近又产生痛苦,出现疏离倾向。可见“扎堆儿”和“躲起来”是一对相辅相成的人性倾向。

生命进化了数亿甚至数十亿年才有了猿类,而由猿到人也走过漫长的五十到一百万年的历程,但城市的出现不过是二千年的事,老子可能最早意识到大城市的到来会对人的本性构成威胁,便提出“小国寡民”的理想规劝当权者不要搞大国家(城市)。但是就在这二千年中,人类还是使自己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大批量、高速度、标准化的现代文明。与此同时,经上百万年演化而成的人之本性却并未彻底改变,而“躲起来”就是其中之一,隐居说白一点就是“躲起来”。

中国似乎有历史记载以来,就有隐士,按说外国人也是这么进化来的,人家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来一个“隐居”文化,偏偏中国人就更喜欢“躲起来”呢?我认为这和社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从远古时代就是家族制方式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势必造成个人的空间非常有限,人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似乎都早早地被规范在一个框框中。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企业、单位的文化还是类家族式的,最高长官是说一不二的家长,一个企业的文化很大程度说是“一把手”文化。在这样的框框中生活,本身对人性的压抑就更多一些。而西方不太相同,财产分配制度历来是长子继承,没有得到家族财产和地位的人,较早形成了集体合作方式,使得西方人对集体的依赖多,对家族的依赖少,而集体内部人与人的距离比家族里人与人的距离还是要大些的,这样束缚也相对较少,就没有那么多人向往隐居。

个人空间少当然只是最朴素的隐居原因,后来人心不古、尔虞我诈,总会有一些人厌烦世俗喧嚣,追求清净自由,宁愿放弃文明,选择在荒野中过简单的生活;再后来,有些隐居更象是避乱,战争来的时候,偏远的山林还是更安全一些,比如躲在桃花源里的那群人。随着社会日益复杂,隐居的原因也变得越来越多:或因朝代更迭,不愿屈从新的统治者,比如伯夷、叔齐;或与当朝统治者意见相左,比如善卷;或觉得伴君如伴虎,一旦功成马上身退的张良、刘基(伯温);或者是有抱负但在隐居中等待时机,比如诸葛亮;还有的干脆是拿隐居当招牌,不过是为了当官前抬高自己身价,比如东晋的谢安、还有唐朝那个走“终南捷径”的卢藏用;当然不排除隐居中仍有很多是真心遁世,一心求道,比如司马承祯等等……按《后汉书》的说法“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种种原因之下,中国的隐居文化就这样形成了……

隐居的不同层次

隐士们在一般人心目中总是出尘的,飘逸的,张养浩的一首曲子里有一句“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对这种自由自在、不被召唤、安然自得的逍遥人生羡慕不已,这似乎是隐居者的专属,而高位权臣、士族豪门、千万富商纵使再有钱,也难以买到这样的“奢侈品”,所以这样的状态总是被世人所向往的。

但是这种境界毕竟还是一种外在表现,天天钓鱼下棋、看花观竹、醉卧赏月,也未必能得到内心的真宁静!所以老子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就把隐居给大大扩展了,隐居就不仅仅是外在形式,而变成了一种内心感受,人完全可以居庙堂之高,而怀江湖之远。

“隐于野”很多时候是一种逃避,当实在无法改变周遭环境时只好换一个地方找清静,说到底,需要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还是内心里不清静。“隐于市”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闹市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黄帝内经》说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做到这样,内心在哪里都是清静的,不再依赖于环境。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身处艰险时政中,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隐于朝”用中国古人一句话说明最好,那就是:“公门之内好修行”,这是真正做到了心态平和且有大担当的人采取的一种“隐居”方式。既然什么虚荣都不追求了,为官就是最好的救苦救难的方式,毕竟比在民间所能起到的作用要大,那是一种舍我的境界。

说来我还差得远,对第一重境界还在羡慕,第二重境界这辈子何时做到完全没把握,对第三重,就想都不用想了……

隐士为什么被中国古人尊敬

先说说低层次的原因吧,比如严子陵为什么被诸多文人所尊敬呢?我觉得从深层分析,是因为中国文人的依附身份!在古时,一个文人要拿自己的才能去换饭吃,所以找到一个认可自己才能,对自己委以重任的大佬,几乎是许多文人一辈子的追求!这个大佬,自然是级别越高越好,最高的在当时也不过就是皇帝了,给县官当师爷到底没法和给皇帝当臣僚比!如果能被皇帝重用,那简直就是文人天大的福分!李白一辈子追求的不也就是这个吗?(虽然玄宗欣赏他的文采,但是却没有给他任何政治权利,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郁郁寡欢的原因,所以我一直觉得李白的狂狷更象是撒娇!)

说白一点,很多文人们读书,不过是为了卖个好身价,最典型的就是《红楼梦》中贾雨村的一句话“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当这些文人发现,真的有人象严子陵那样被皇帝看重还不为所动,多少是会有些自惭形秽的,为了不贬低自己,那么只好抬高他了!对于放得下的严子陵,隐居本来就是自己随性而为,结果却被放不下的人差点捧成了圣人!

那么在民间,为什么人们还那么尊敬隐士呢?不光因为隐士们被人们视为不为名利所动,不为世俗所扰的高洁之士,我觉得还有更高层次的原因:中国古人一向认为,一个没有经过苦难,没有沉静的思考,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的人如果去做官,说到底也不过是个禄蠹,从来没有体验过精神上的宁静和专注而专事追名逐利的官员,是不受人尊重的。所以不管隐士们的修道追求看起来多么不同寻常和消极遁世,中国人都是持鼓励的态度,人们能够忍受隐士们的狂放不羁与放浪形骸,因为在人们看来,他们在修行,他们在寻求突破,当有一天,他们想明白了,出来做事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这就是为什么“竹林七贤”中有那么多龌龊之徒,在多年后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诸葛亮在去世之前,曾经给他的儿子留下了一纸《诫子篇》,中间有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在此文中,澹泊和宁静的心态一直是中国人所欣赏和推崇的,而这样一种心态,有时确实需要暂时远离人群,去除浮躁,静下心来去找寻。

隐居文化的社会意义

因为隐士被中国古人所尊敬,就使得隐居有了另外一层社会意义,如果一个官员,在任上没干什么好事,但最后去选择了归隐,人们都会对他倍加赞赏,由此,官场还有一个退路——隐居。引用《空谷幽兰》中的一段话:“隐居和从政被看作是月亮的黑暗和光明,不可分而又互补。隐士和官员常常是同一个人,只是在他生命中的不同时期,有时候是隐士、有时候是官员罢了。”

别小看了这个角色转换,因为这一条路的存在,使得社会有了这样一个循环:各阶层的人除了皇帝,都存在有一个正常的渠道,去实现转换角色的可能。

在现今这个社会就不太相同了。我见过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拿一个公司的圈子来打比方——有的被架空了但还有闲职;有的连闲职都没有了,被贬到了最底层;有的是被踢了群体,没法再参与竞争了,实际上是在这个群体里“死掉了”;也有人主动退出,不过是去了别处,大约因为现今社会,流动性强了,人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还可以换换地方。但是极少有人是从社会里退出的,在很多人看来,退出社会意味着被整个社会淘汰了,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当这种认识成为主流后,就使得沉静无为的隐居文化在中国已经悄然变迁,很少有人再去尊重隐士,正因为如此,官场的这一“退路”似乎也没有了。

本来任何系统都该有个循环,而不能是一条直线,在没有退路的官场上,官员们就成了一篓子被关起来的螃蟹,彼此掐来掐去,心态糟糕到极点,上层社会的板结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漫谈完中国的隐居文化,最后还要扯回来,对隐居文化向往不已的人,就不用去富春江了,《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景色早已经面目全非,上游拦了大坝,江面极宽,下游到处挖沙,满目疮痍,再也找不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的感觉。江上有快艇专门载了那些寻求刺激的人,在水面上来回穿梭飞驰,嗡嗡的噪声在江面上回荡,几里外都听得见,在这样的地方想心神安宁下来还真需要极大的定力!也不知道当地旅游部门的管理者脑子里是不是进了水。

“天下第十九泉”的水还好,希望别再被毁了,真想隐于野,哪儿还找得到地方啊……


网载 2012-08-11 16:42:03

[新一篇] (隨筆)世間再無嚴子陵

[舊一篇] 余姚四賢(二)王守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