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让梨:一出相互谦让的样板戏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一堆梨子中,年幼的孔融捡了最小梨。父亲问他为什么不吃大梨,他说我还小,大梨应该让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不是还有弟弟吗,他说我是哥哥啊,理应把梨让给弟弟吃。

这么多年,“让梨”一直都被当作中国人谦恭有礼的道德象征,然而最近的这幅漫画,中国式让梨,把一个简单的道德小故事演化成了一个刀光剑影的“潜伏”故事。漫画是这样的:


看完这幅漫画,我惊叹于漫画中丰富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深深地为自己没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而羞愧,觉得自己又拖了后腿。原来让个梨还需要懂博弈论、谈判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各种复杂礼仪规则,才算精通人情世故,成为一个既不会失礼、也不会吃亏的人。

用漫画中的中国式让梨来代表中国文化并不地道。确切地说,它描述的是部分中国的市侩文化。市侩文化的道德标准,就是要“会做人”。会做人,常常意味着人脉广、门路多、吃得开、走得远。不知道大家怎样,我是一听别人说要“学会做人”,就会焦虑,就怕真有人冲上来,分分钟教我做人。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了,要会做人,其实也挺累的。人情世故虽然也有情字,重点却在世故。情商的问题,要用智商解决了。该走脑的事走脑,该走心的事也走脑,不仅走脑,而且烧脑。

我总觉得,在那些“会做人”的人眼里,礼仪或者道德规范都太严肃了,让梨事小,失礼事大。但道德本来也可以很简单。我有一个学生,晕车,有一次坐公交的时候,晕得厉害,旁边有个阿姨看她这样,就递了颗糖给她。她吃了,觉得好了很多。以后每次坐车,她兜里都会放几颗糖,如果见到有人晕车了,她也会上去给晕车的人递上一颗糖。

从这件简单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到道德是怎么起作用的。道德的流传并非通过规条戒律,而是通过美好的感情,相互传染。道德的核心并不是理智,而是情感。

心理学家海德特认为,当我们看到别人做了善事,或者自己成了善事的受惠方,就会喉头一紧,胸口一热,想要去帮助别人,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好。这种美好的情感正是道德传递的基础。相反,没有去情感基础的、干巴巴的道德信条,很容易让人陷入“我该不该这样做”、“我是不是做了错事”这样抽象的冲突中,无法自拔。

孔融让梨的背后,其实还有另一个故事: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个好朋友叫张俭,得罪了宦官,遭到通缉,走投无路之下,投奔孔褒去了,那时孔褒不在家,16岁的孔融见张俭神色慌张,便把张俭留下。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融、孔褒却被逮捕下狱。孔融说人是我留下的,哥哥并不知情,应该我来负责。孔褒说人是来找我的,不是找弟弟的,自然该我负责。孔母说,我是一家之长,家里的事情自然该由我负责。一家人争着要求自己顶罪。郡县官员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实上报朝廷,最后由皇上定夺,把孔褒给杀了,放了孔融。

生死的事,自然不是大梨小犁所能比,可一家人也是慷慨赴死,争先谦让。

所以回过头来,完整的孔融让梨故事,应该是这样:大槐树下,阳光正好。

一家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游戏,其乐融融。这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家人之间的爱,已经超越了利益和生死。孔融自觉地拿了一个小梨,想把大梨留给自己爱的哥哥弟弟。父亲问他为什么,孔融自幼饱读诗书,所以他给出了一个聪明的答案。多年以后,这个答案被抽象成了道德信条和做人规则,用来教育人。

而实际上,孔融当时说了什么,或者谁吃了大梨,压根都不重要。因为孔融让梨的本质,不是一个道德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是中国社会已经沉淀千年的,母慈子孝、夫敬妻贤、兄弟和睦的家庭文化,没有这个文化根基,你就是每天让100个梨,又有什么用呢。你可以要求一个人遵循道德信条,但是没法要求一个人爱。

所以中国式让梨的背后,也许正是越来越远的人际关系。情感变淡了,关系变远了,礼倒反而多了,最后,让梨变成了一幕相互谦让的样板戏。



幸福课 动机在杭州 2015-08-23 08:51:14

[新一篇] 這些食物媽咪需注意,最傷害孩子大腦!

[舊一篇] 100本給孩子的書單丨1--6歲必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