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不会湮没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从书架上看到“湮没的辉煌”几个字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拿在手里,确认了作者是夏坚勇,喜出望外。寻觅了那么久,网上没有,书店没有,此刻竟然近在眼前。如此踏实则又奢侈的幸福。
    高高兴兴地回家,自然是一头埋进书里去。
    第一遍,如饥似渴,第二遍,冷静深思。
    现在,合上书,不太厚的一本,可说是不起眼的。但是对我,这本书却是打开了一个新视野。
    “人们有理由召唤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这种‘大’当然不是篇幅的滥长臃肿,而是体现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尔衮、毫不矫情的雍容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和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和灵性的智慧和思考”,这是夏坚勇在自序里的话,用来形容这本书恰到好处,绝无自傲之嫌。如果说在看序言时我还有点怀疑,在看完后,已被深深折服。
    文与史,文人与历史,向来是密不可分。这些年,关于历史感想的佳作不断涌现,新的角度,新的深度,新的广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拓宽了我们的心界。上面一段文字,虽是形容散文风格,但同时,又何尝不是人应该追求的一个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字,也可以作这样的解释吧?而如何才能达致这样的境界,这应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我深信,良书一如明师和益友,会指引我们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潘旭澜的《太平杂说》是我偏爱的几部历史着作,现在,要加上这部了。事实上,应该说,这部正是补足了我的某些遗憾。《中国人史纲》是通史性质,观点新颖论述周密,但是失于简略,我还没看过柏杨先生的《读通鉴,说历史》,大概在那部书里就要详细丰富得多。黄仁宇的史观,有些地方我不认同,对于万历的描述,固然是充满了人情味,拉近了万乘之尊与普通人的距离,但是万历的职业是皇帝,其乖张行为以及对整个国家的危害无法以人情来冲淡。黄仁宇闲话家常的语气,很容易误导人。
    相比之下,夏坚勇犀利的笔法,不留情面的剖析,纵横恣肆的联想,意味深长的探究,沉痛无奈的感叹,别开生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又可以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正是大散文千呼万唤的大境界,它既有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又有情致深婉的微观体悟;它流溢着历史诗情的沉郁柔丽,又张扬着现代意识的飞天啸吟;它不动声色却拥有内里乾坤,波涛澎湃却不失持重娇矜;它天马行空般遨翔于无限的时空,回眸一顾却尽显生命的沉重。它既是散文,又超越了散文。”不过形容归形容,这本书还没完全达到这种境界,不是因为观察得不细,探究得不深,而在于涵盖面的还不算广。当然,这种议论未必中肯,完全是个人观点,褒是因为喜欢,贬是因为不满足,与我的贪心有关,读到这些好文章,就贪求更多,尤其是希望就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些人某些事,看看夏坚勇的评论,但现在没有,希望以后能够看到。
    返回书的本身。第一篇《寂寞的小石湾》是我最欣赏的一篇,也是读来最难过的一篇。邵长蘅的《阎典史传》在课本里学过,至今印象犹深,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更不必说,正是因此,在表相之后,揭示的真相更加发人深思。
    阎应元墓在江阴小石湾,但是,史无明载,坟无标志,若非一篇《阎典史传》,恐怕连其人都要湮没无闻;“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75000余人”的壮举,也要化为烟尘,渐渐消散于时光里。为何如此?我们迫切想知道原因。
    但作者笔锋一转,谈起史可法。这是青史留名的忠臣,人人皆知,人人景仰。说实话,在读此文之前,我对史可法也是满腔敬意,全不计其余。但是作者冷静地指出,“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史可法)想得更多的不是怎样把仗打好,而是如何完成自己最后的造型。”换言之,这是一种对不朽的渴望,也是知识份子的死穴所在。死不怕,寂寞身后事不怕,但不能没有千秋万岁名。“他太知书识礼,也太珍惜忠臣烈士的光环,他那种对千秋名节纯理性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眼前刀兵之争的创造性谋划。可以想象,统帅部的悲观情绪将如何软化着10万大军的脊梁。”直接的结果就是周旋数日,土崩瓦解,史可法自裁未成,史德威又手软下不了手,被俘后光荣就义,成就了史可法一世英名。梅花岭上衣冠冢,至今祭拜不衰,作为民族英雄典范,史可法也在我们心目中深深植根。
    我绝不怀疑史可法的凛然正气,仍然钦佩那种为国尽忠的决心和慷慨赴死的豪迈,但是,诚如夏坚勇的分析,“在浩浩狼烟和刀光铁血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灭寂与苍凉,归结于一场酸楚的祭奠和无可奈何的悲剧性体验。”虽然这种爱国精神一直鼓舞着后人,甚至可以说,精神上的鼓舞作用要比史可法自身在历史上造就的贡献还要大,但是片面夸大知识份子的力量,却忽略他们的人格缺陷;夸大死亡的功用,却忽略死亡的负面影响,这对于后代来讲,也是一种蒙蔽和误导。在外侮面前,坐以代毙,何如背水一战?这令我想起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整村活埋的百姓,反正是死,为什么就麻木地走向土坑?假如史可法在抗日战争期间留守孤城,他会如何?那种时候,我们更需要的,还是阎应元这样的人物啊。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承认,作为文化中坚力量的知识份子,他们的很多观念和作法,我们都应该辩证地分析,而不是一味地颂扬,加以神化。史可法与阎应元,同是“纲常千古,节义千秋”,但一方是彪炳史册,光耀千古,一方,却只在地方志中略作记述,知者了了;一方备极哀荣,一方萧条寂寞,这种不公,背后深层的原因,我们如何能够不加以深思?
    对于知识份子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忠君和完节思想,在《东林悲风》里也有沉痛的叙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世事的复杂,超过我们想象,从纸面上透出的,既有铮铮铁骨,也还有酸腐之气。“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历史人物,他们是道德理想主义的献身者,又是在改革社会的实践上建树碌碌的失败者;他们是壮怀激烈的奇男子,又是愚忠循礼的士大夫;他们是饮誉天下的饱学之士,又是疏于权谋的政治稚童。在他们身上,呈现出一种相当复杂的历史和道德评判的二重奏,17世纪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走到了封建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他们却终于未能再跨越半步,只能以惨烈的冤狱和毁家亡身的悲剧震撼人心,激励后辈越出藩篱,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我们太需要这种不同的声音,来擦亮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历来治史作文,我们的传统是爱之欲其生,捧上三十三天,全无疵点;恨之欲其死,贬下十八层地狱还嫌不够,归天下之恶与之。我们一直强调中华文化中灿烂的一面,却有意无意地淡化肮脏和丑恶,但是那是真实的存在,无法抹灭。看温瑞安小说时,常为其中血腥的描写而皱眉,觉得恶心,可是也清楚地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曾经发生的一幕幕腥风血雨,其惨烈,远远超过那些描写,我们必须真诚地勇敢地面对。但是,我们看到的,却多是歌功颂德的文字,有几人去探究圣明天子的真面目呢?有几人敢于指出忠臣良将的缺失?有几人站在相反的角度上分析农民起义?培养民族自豪感,绝非一厢情愿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只会流入盲目的自大,正视民族的疮疤,才能对症下药,让历史真正起到镜鉴的作用,让悲剧不再重演。鲁迅的伟大,正在于此。而我们,怎么能够一边看着书中的阿Q,一边自己在做阿Q?
    无须讳言,还原历史真实的面目,需要很大的勇气,时至今日,长期的文化积淀,仍然使得某些劣根性顽固地存在于现代知识份子身上,这也就是这些文章的现实意义了。在这里我想,作为知识份子的一员,夏坚勇写这些,是不是也有自我批评的成分呢?对别人不好臆测,但是观照自身,我们是否会悚然而惊?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我们的身上,也烙着那些缺陷人格的烙印——而这是怎样的悲哀?我们少有他们的优点,却继承了他们的缺点。我们自认为对历史明察秋毫,而事实上我们了解的不过是杯水车薪。
    对历史与人生的宏观把握和微观体悟,说起来多么容易,做起来却是多么艰难。原来,对于生、对于死、对于时光,我们仍旧茫然所知。以为我们看到的文字,就是全部,以为我们接触到的,就是真实,多么天真幼稚啊。看到《小城故事》里说到冒辟疆凄凉窘迫的晚景,为孙子谋官的百般为难和无奈,如何让人忍心想起当年那白袷春衫佳人依傍的翩翩公子、复社文人?当看到董小宛的画作被无知少年毁坏,又怎么能不痛心?我们其实不怕历史的车轮把岁月碾成烟尘,把山河碾成废墟,我们只怕,面对碾碎,我们麻木、漠不关心,或者,去整旧如新,然后,仍挂着历史的招牌招徕看客,用面目全非的历史去赚取大把的银子。
    同时,就算我们的心不麻木,我们又如何从滚滚烟尘里,分辩出历史的真相?我们如何以明亮的眼,穿越常州盛氏的百年孤独,穿越瓜洲难寻的旧梦,穿越被曲解的童谣,穿透被水淹没的泗州,穿透形式不一的挖掘和粉饰,驱散四处弥漫的伪文化气息?
    我们自诩五千年文明古国,但,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血脉中的毒瘤,改变扭曲人格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我们如何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义?如何真正领略中华民族鲜活博大的人格空间?如何造就恣肆张扬的生命方式?我们如何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的文化,做到去芜存精,批判地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让我们民族的根脉更深,枝叶更茂,让我们的国家,与历史的灿烂照映,在现时代再竞风流,再创辉煌?
    掩卷、掷笔、浩叹。
 


萧秋水 2011-12-14 08:58:41

[新一篇] 一條大河的故事——夏堅勇和他的《曠世風華》

[舊一篇] 湮沒的輝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