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南方都市报》副刊资深编辑、腾讯《大家》专栏作家、古代文学硕士侯虹斌女士最近发表了文章《汪国真很无辜,但他取媚了那个时代》,此文观点之谬、用语之恶,读者一看即知,本无需多言,但我还是忍不住说几句话。 本人在高中时期受过汪国真诗歌很大的鼓舞,虽然后来很少再读,但不至于反咬一口,讥笑其“俗”。 平心而论,汪先生的诗艺并不很高,但将他贬为“最不像诗人的诗人”,斥其作品为“向时代撒娇、向社会献媚”的“怪兽”,无疑是太过分了。 事实上,它们感动、激励以至改变过许多人——这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请问作者:诗歌写得浅显就低俗吗?你自己写诗(如果写过的话)就字字“朦胧”、句句高深吗?你采用了古老高雅的四言体、骚体或者近体没有? 作品的优劣不在于其难易程度;作家的成就也不取决于其书畅销与否。《红楼梦》印本无数,家喻户晓,难道就是因为曹雪芹“取媚”了两百多年以来的读者?歌颂生活、传递正能量就是“反智”的“鸡汤”,只有《恶之花》之类才算深刻? 此文作者自视优异的狂妄姿态,只会暴露出她没有自知之明,更令人遗憾的是:作者对刚刚逝去的生命缺乏最基本的尊重。特别是她用暴力式的嘲笑来替代理性的探讨,让人反感。 她说:“汪国真曾经以一人之力,大大地拉低了诗歌的门槛,令诗歌以一种庸俗、油滑的姿态被铭刻下来,它们令人们对文字不再敬畏,令诗歌这个行当蒙羞。”我要说:你把汉语言文字运用到了令人蒙羞的程度。杜甫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诚哉斯言! 注:“观察中国”刊发此文,不代表完全同意作者观点。我们乐意为更多朋友提供发声的平台。欢迎更多读者向我们投稿。
观察中国 2015-08-23 08:49:4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