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6本书中的都市病│凤凰读书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脚步以及资本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市,城市既是现代化的摇篮,也是现代进程中人精神的汇聚。当文学进入现代主义,城市便不再是静止的、空洞的容器。文学家们通过书写城市漫游、城市空间的碎片化展示,进一步表现城市中人精神的流变。十九世纪的前现代化城市,人们对于工业化、革命兼具有期待与恐惧——狄更斯如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经历过现代化的繁荣与动荡,当文学走向后现代,城市的空间被敲碎,品钦笔下的城市是一个更抽象的所在,对于现实、未来,人们更多的是不确定性与迷惘。


都市的模样究竟是如何?人们在城市中将何去何从?从具象的现实到抽象的迷惘,一起来看从前现代的伦敦到后现代的南加州众城,从六本书中读懂城市书写的滥觞与流向。


一、十九世纪的伦敦


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1838) 《雾都孤儿》


「使奥立弗感到压抑的不仅仅是这些令人沮丧的感觉。他于然一身,呆在一个陌生的场所,众所周知,处于这么一种境地,就是我们当中的佼佼者有时也会感到凄凉与孤独。这孩子没有一个需要他去照看的朋友,或者反过来说,也没有朋友可以照看他。他并不是刚刚经历了别愁离恨,也不是因为看不到亲切熟悉的面容而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二部长篇小说,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小说家决心学习英国现实主义画家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一1764),以其为榜样,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他抱着一个崇高的道德意图:抗议社会的不公,并唤起社会舆论,推行改革,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民得到救助。


狄更斯将冷酷的现实和无情的讽刺混杂使用,描述了工业革命对十九世纪英国产生的副作用,批判了残忍的新《1834年济贫法案备忘录》。无辜的奥利佛被卷入了这个世界,而他的唯一出路就是济贫院、费金的帮派、监狱或是坟墓。在这个新兴的工业/制度化背景下,童话故事也层出不穷。在这个腐败堕落的环境中,被动的奥利佛却保持着自己的真纯;在别人都屈从的时候,他却憎恶罪恶,并以一种童话故事的风格,奥利佛最终获得了奖赏——在乡下过着平静的生活,并与慈善的朋友为伍。在向着大团圆进军的过程中,狄更斯也探究了十九世纪30年代伦敦流浪儿、孤儿的生活和可能的景观。


二、芝加哥、纽约



西奥多•德莱赛:《嘉莉妹妹》(1900) 《嘉莉妹妹》


「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一心只顾着布置纽约的住房,对一幢楼里同住十户人家,大家却形同陌路,互不关心,感到十分奇怪。使她惊异的还有港湾内那几百条船的汽笛声——有雾的时候,驶过长岛海峡的汽轮和渡船发出的漫长而低沉的汽笛声。这些声音来自大海,就凭这一点,它们就很奇妙。她常常从西面的窗口眺望赫德森河以及河两岸迅速建设起来的大都市的景色。可琢磨的东西很多,足够她欣赏个一年半载也不会感到乏味。」


德莱塞的《嘉丽妹妹》描写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从小镇来到大城市谋生的故事。在集中表现城市生活时揭露了一方面是工厂里恶劣的工作条件,另一方面是富人挥金如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嘉丽妹妹》里对于纽约市穷人所遭受的困苦与凌辱的描写使人读后永远难于忘怀。


嘉莉妹妹的美国梦包括内外因素。外在因素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美国芝加哥的地理因素,贫富悬殊的阶级背景和社会流动性对个人的影响。内在因素即:人性的不竭欲望,嘉莉对物质主义的推崇,嘉莉天生的反叛性格和她貌美才疏的先决条件。


德莱塞通过19 世纪最后10 年芝加哥与纽约市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描写,再现了19 世纪末美国城市生活的广阔画面。在德莱塞看来,人不是分为善者与恶者而是分为强者与弱者,强胜弱汰这是自然的规律。由此,环境成了《嘉丽妹妹》里决定一切的因素。是环境迫使嘉丽一步步走上追求金钱、享受与成功的道路,同样是环境使赫斯特伍德阴差阳错地逐步落魄,最后以煤气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一战后的伦敦



T•S•艾略特:《荒原》(1922) 《荒原》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荒原》大量营构城市意象,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彻底失望。其中客观现实一类的意象大多是关于“一战”后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生活。最醒目的是关于当时伦敦的景象,例如“长河流汗/石油,沥青/驳船飘零”,飘着“空瓶子,三明治纸,/丝手帕,硬饭盒,烟蒂头/或者夏夜其他痕迹”泰晤士河,一只“无声地爬过草地/在河岸上拖着它沾湿的肚皮”的老鼠。再如,虚幻而商业化的伦敦意象,下层伦敦的图景:水手、打字员、小店伙计等等,尤其是妓女的意象可谓活灵活现。


《荒原》围绕当时伦敦形形色色的人与景的意象,反复出现的破败、混乱、衰枯、倾塌的意象群:“残忍的四月”,“死去的土地”,“乱石的垃圾堆”,“岩石堆成的群山没有水”,“背后是一片荒芜的平原”。


围绕“荒原”意象群的有伦敦和曾经也像伦敦一样辉煌过的各种文明都市,如,“飘渺的城”,“耶路撒冷/雅典/亚历山大/维也纳伦敦”等,从而勾勒出“一战”后的伦敦这座资本主义心脏城市破败、荒芜的风光。因此,诗歌中“一堆破碎的意象”给读者带来的不仅是对工业化、欲望化的城市现状的忧虑、迷茫与失望,还有对传统的珍视与坚守,对未来的希望与企盼。


四、都柏林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1922)《尤利西斯》


「一片荒原,不毛之地。大山湖,死海。没有鱼,也不见杂草,深深地陷进地里。没有风能在这灰色金属般的、浓雾弥漫的毒水面上掀起波纹。……一片荒芜。」


《尤利西斯》,这本在20世纪初期诞生的意识流巨着,是一个关于利奥波尔德•布卢姆的故事,是发生在1909年6月16日那一天里的故事,是一部只属于都柏林的小说。街道、店铺、酒馆、教堂、桥梁……《尤利西斯》中几乎每一个场景都沿用了都柏林的真实地名,作为读者,你随时可以在这座城市展开一次和布鲁姆行程相同的漫游。因此乔伊斯说,“如果哪天这座城市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它仍然可以从我的作品中得以重建。”


乔伊斯虽然对都柏林有深厚的情怀,伴随着小人物布鲁姆在其中的游荡和探索,《尤利西斯》却多以暗含反讽和隐喻之意的场景向读者展示了这座城市中的不堪和居住在这座城市中的现代人的困境。比如,乔伊斯赋以都柏林不可抹灭的殖民印记,布鲁姆的城市漫游中多次提到了斯特兰德岛码头路,处在都柏林的克隆他夫地区(Clontarf),在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多次爱尔兰抵抗外来入侵的行动,而且大多以爱尔兰的失败而告终。城市景观中的英国殖民印记成为《尤利西斯》展现爱尔兰民族精神瘫痪的重要手段。舍此以外,主人公布鲁姆是一个地位低微的犹太裔爱尔兰人,通过描写他在城市漫游的中遭遇的歧视和压迫,《尤利西斯》揭示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孤独异化的世界、一个让人挫败的世界。即便是热爱都柏林的乔伊斯也不得不承认,“我觉得这座城市是瘫痪的中心。”


五、伦敦 1923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1923)《达洛卫夫人》


「夜晚似乎在说:我要退隐了;于是她渐次消逝;她在说:我退隐了,我消逝了;可是伦敦不答应,它把尖刀刺向夜空,捆住夜色,逼迫她投入欢乐的伦敦之夜。」


伍尔夫虽曾对乔伊斯小说中的“淫秽”内容颇有微词,但她在1923年出版的这本《达洛卫夫人》无疑是与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的一次对话,讲述了克拉丽莎•达洛卫在六月的伦敦度所过的一天。和狄更斯笔下那个充满了肮脏的激情的伦敦不同,从开篇起,小说的字里行间就洋溢着一种只属于伦敦春天的轻快和欣喜:“在胜利的欢庆声、铃儿的丁冬声和头顶上飞过的飞机的奇特的尖啸声中,有着她热爱的一切: 生活;伦敦;六月的这个时刻。”


然而正如女作家本身对这座城市有着矛盾的情感——有时极度眷恋,有时极度厌烦——《达洛卫夫人》除了有着对伦敦的繁华和文明景象的盛赞,也有着对都市日常生活的批判。步行于伦敦的克拉丽莎从充满自然气息的花店走出,却听见为某个皇室成员的车开路的枪鸣声,那声属于工业文明和阶级社会的枪鸣,切断了从小说开篇流淌出的和谐乐音。在这座都市里,有在公园唱着歌的行乞老妪,有因背负着道德枷锁而自杀的一战士兵,也有议员夫人克拉丽莎,在城市的社交生活中与自我拉扯。通过小说中的漫游者们在都市中的所见,伍尔夫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伦敦及其现代性的不同维度。伍尔夫在日记中写,“伦敦本身永远吸引我、刺激我。”这座城市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们灵感的源泉,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将遭遇她那永远难以掌控的现代性。


六、南加州众城



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1966)《拍卖第四十九批》


「在那飞奔着翻越整片深褐色山丘的,急不可待地贪婪地扩张地盘的一大片数以千计的三居室住宅群的前方某处,以在内陆更深处昏昏欲睡的圣纳西索面对烟雾所确实缺乏的那种傲慢或强横神态,潜伏着那海洋,那难以想象的太平洋,那与所有的冲浪者,海滩上用的垫子,污水处理计划,旅游的侵入,晒太阳的同性恋和特许的捕鱼都毫无关系的大洋,那月球撕离后留下的坑洞和她流放的纪念碑。」


从狄更斯到品钦的距离有多远?是从十九世纪的伦敦到二十世纪的加州的距离,也是从前现代到后现代的距离。《拍卖第四十九批》是一个关于“探求真相”的故事,奥迪帕为前男友处理遗产时发现了大量邮票,于是驾车在南加州的各个城市间寻访调查,希望找出邮票背后的秘密。和狄更斯、伍尔夫描绘的“实体”的城市不同,通过奥迪帕的驾驶所连接起来的各个城市,流动而无形;她所探访的每一个地点都似乎独立存在,与其他的无数个独立社会一起形成了一个无序的、破碎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中的个体:偏执狂、吸毒者、赌博者、二战阴霾下患幻想症的精神医生、过于敏感的DJ、狂热的麦卡锡主义者……都在这个无序的社会中无规则地运动。书的末尾,在邮票的拍卖会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关键性的神秘人物,小说却戛然而止,仿佛暗示着无论是城市还是城市人,在后现代的结构中都只能没有方向地运作,未来是神秘,是未知,也是空虚。



(来源:渐近线)


凤凰读书 2015-08-23 08:39:07

[新一篇] 盤點① 契合“公路精神”的十部書

[舊一篇] 耗盡作家最后生命的著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