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 编者按:整个8月,鱼龙混杂的电子书领域不断出现由各类互联网社区、自媒体阵营推出的系列电子书,层出不穷的MOOK(杂志书)似乎已然占据了电子阅读主流。其中,“腾讯大家”打造的关于女作家萧红的《不可重来的时代》、知乎“盐”系列丛书之《开放的智力》以及新兴非主流媒体大象公会最新一期的《进化论》,成为网友议论最多、下载量最可观的三本纯电子书MOOK,但不无遗憾的是,关注度高并不代表书的品质在同一水平线,挑剔的互联网读者自有其标准。| 文/赵赛坡 【失望之书1】 《不可重来的时代》: 优秀的内容 不及格的电子书 在业界一股脑儿地宣扬博客已死、争相奔向移动自媒体的时代,“腾讯大家”不惜重金,力图打造“中文互联网第一舆论场”(官方语)。今年“腾讯大家”组织多场线下讨论会,2月份第一场沙龙的主题就是民国作家萧红以及民国女性的是与非,这一沙龙和之前发布在“腾讯大家”上的一系列关于萧红的文章,共同构成了这本MOOK——《不可重来的时代》。 从全书的内容结构上看,萧红更像是一个印子,因为她的身上有着太多标签:叛逆的个性、文学追求、爱与恨、革命与守旧等等。这个人物就像一个镜子,她能反射出民国时期其他“红粉”(张耀杰语)的生活百态。因此,全书在第一部分之后就渐渐脱离了“萧红与萧黑”的争论,转向讨论女性的独立之路。第三部分,则是之前沙龙的文字稿,而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当内容创新难度越来越大时,为什么不能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做出创新呢?如果这是一本纸质MOOK,那么它这样的处理方式无可指摘,但这是一本电子书,完全有可能在内容呈现和处理方面创新,无论是第一部分的争论、第二部分的分析还是第三部分的对话,我所看到的不过是文字的堆积。 首先,排版也能让电子书有情感。很多人着迷纸质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纸质书有触感,阅读时有情感,而电子书的内容更像是冰冷的比特单位。但这种情况可以部分地通过电子书的排版来解决、举个例子来说,在第一部分围绕萧红是非的争论中,每个作者的不同情感如何体现在对文字的排版上?是否能通过颜色、字体变化、甚至一些图形来展现?电子书相比于纸质书,在颜色、版式设计方面有着天然优势,这些看似特别小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用户阅读体验。 其次,电子书纵然是“书”,但它是基于电子技术的“书”,它的内容绝非仅仅是文字或图片。本书第三部分的沙龙对话完全可以借助其他媒介形式呈现,视频?音频?为何不可呢?作为“腾讯大家”的衍生产品,这一系列的MOOK(目前已经出版了9 本)不仅仅是内容集合,还应该是内容呈现形式和渠道传播的创新。但很遗憾,这本内容和主题都极其丰富的电子书,却在内容展现方面完败。 【失望之书2】 大象公会的“进化论”:依旧谈资 大象公会刚问世时,很多人将它与读库相比,的确两者在内容生产方式上很相似,都是编辑部个人意志的体现,但显然,大象公会与读库走的路并不完全相同。首先从内容呈现方式方面,读库一直坚持纸书出版,而大象公会则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移动端,先后推出移动app,并进驻微信平台,以及推出定位于移动阅读的系列MOOK;其次,内容题材方面,读库侧重于可读性比较强的文学类作品,大象公会则紧贴时事,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门类,内容也更注重深度百科,以组合式专题阅读为主。 以最新一期MOOK《进化论》为例,围绕“进化”或者说发展史,内容涵盖了饮食(中餐在美国)、外交文化(“支那”一词)、军事(阅兵)、美学艺术(维纳斯形象)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每个主题下都有多篇文章组成。无论是所挑选的文章还是所呈现的形式,再结合其宣扬“以原创知识丰盈我们的知识、见识和见闻”,以我的浅显理解来说,大象公会其实是在提供一种深度的谈资文化。谈资文化是充斥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面的流行文化,谈资文化会结合时事热点,通过对严肃文化的解构和重组构建一种可以放在饭桌上谈论的语言理解体系。 比如这篇《民族大迁徙的十字路口——克里米亚》就足以吸引很多人细细品读。这半年来乌克兰动荡不安的局势让这个东欧小国频频登上媒体头条。但很多人无法理解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复杂纠结的关系,再加上主流媒体上缺乏独立客观的国际时事分析,也就给很多新媒体带来了机会,不论是《进化论》里的这篇文章还是问答社区里对乌克兰事件的高票回答,都是以可传播性、可读性为前提的内容。 大象公会在做什么?当我饶有兴趣的看完大象公会所有MOOK后,我不得不得出一个悲观的答案:它只是一个谈资文化载体,和某些杂志并无本质区别。这些年,我们见证了技术如何让一部分谈资看门人失业,同时也让一部分谈资看门人变得更加坚持。好事?坏事?还是交给读者来评说吧。 【惊喜之书】 《开放的智力》:感知世界的三部曲 互联网到底能不能创造智慧?这是一个长期被讨论却没有定论的命题,美国作家克莱·舍基用“认知盈余”这个词为智慧的诞生、成长做了注解——所谓“无组织的时间力量”,即让每个人的自由时间成为知识乃至智慧形成并逐步扩散的过程。克莱·舍基理论的影响力很大。现在谈起“知乎”或者美国的“知乎”,大家无一不用“认知盈余”来论证互联网产品的伟大,但受众们能否吸收这些呢?现实的结果并不乐观,互联网的确在制造知识,却从未生产思考能力,我手头这本电子书《开放的智力》就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开放的智力》属于知乎“盐”系列丛书,也是用户采铜的自选集。正如知乎创始人周源所言:“对世界的提问和回答,像是对一个无序世界的重构……而那些最有知识和见解的人,就像盐,给这个世界带来味道。”采铜就是这样一个有“味道”的人,而且他并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宣讲,他的“野心”似乎更大,试图从三个角度去构建或者重构你的方法论。我把这三个角度归类为感知、认识与思考,与本书的三大章节(给青年、去学习、会思考)基本对应。这三个角度“感知、认识和思考”,是个逐步深入并复杂化的进程。 得益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采铜展现了构建思考模式的强大能力。比如其对学习中信号与噪声的论述,首先为了学习的信噪比进行定义,接着以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论批判所谓“一万小时学习理论”的荒谬,并强调要使用杠杆策略,即在保持专注的同时也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如书名《开放的智力》所指,采铜的行文思路、遣词造句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思考力,同时也是一种时刻开放的思考力。如果说之前的互联网需要的是信息和知识,那么未来的互联网时代,真正困扰我们的会是匮乏的思考能力,采铜的“感知、认识与思考”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共同参与,构建开放智力的空间。 注:本文摘自今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10版 ▲8月3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封面 「本期看点」 8月30日《新京报》B01版~B16版 ———————— 「主题」B02~B05|夏日好书赏 「特别报道」B06|古籍文献珍品首次亮相图书节 「对话」B07|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活动一览表 「人物」B08~B09|诗人的好处是,可以使人们诚实地面对世界——访美国诗人哈斯、布兰达夫妇 「电子书」B10|电子MOOK,新东西=好东西? 「电子书」B11|不太平的八月,亚马逊上蹿下跳 「经济」B12|富人真的更有道德吗? 「艺术」B13|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且谈七七的电影书 「海外」B14|村上春树:性与暴力是通往潜意识的秘密门道 「书情」B15|与二战题材有关的9本书 「榜单」B16|大作家与小时代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40: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