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吴敬梓研究资料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虽秉绝世才华,但生前未享大名,交游也不很广,所以除几位挚友如程廷祚、金兆燕的题赠之作外,世传酬赠、唱和之作并不多。顷读清代文籍,见若干与吴敬梓有关的诗文未收入李汉秋编《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注: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也未见陈美林《吴敬梓评传》(注:陈美林《吴敬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等研究专着征引,似乎不为学界所知,特录出略作介绍。
  江宁陈毅编《所知集初编》12卷(注:陈毅《所知集初编》,乾隆三十二年眠云阁藏版。),卷2收吴敬梓诗五首:《小桥旅夜》、 《残春僧舍》、《江上阻风同王蔗田李蘧门同作》、《滁州旅思》、《西湖归舟有感》。其中《江上阻风》一首不见于《文木山房集》中,诗曰:“驿路梅花尽,春帆出白门。翻风看社燕,吹浪有江豚。杜若藏篱落,芦芽护岸痕。停舟寻店舍,沽酒坐黄昏。”《西湖归舟有感》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文木山房集》已从全椒乡间所刊《训蒙千家诗》中辑出,题作《西湖舟中作》,末句“洒向烟波月色中”,《所知集》作“洒向扁舟月色中”。其它三首文字也小有异同。《小桥旅夜》末句“无事不伤情”作“中夜独伤情”,《残春僧舍》三句“三春青鬓改”作“三春青鬓短”,七句“独怜良夜永”作“自怜良夜永”,《滁州旅思》次句“雨余芳草碧如茵”作“雨余芳草渐如茵”,七句“遥思二月秦淮柳”作“遥思槛外秦淮柳”。卷7收有吴@①三首, 均不见于《春华小草》,今录于下。《永庆寺》云:
  曲径人稀半绿苔,寺门斜日对山开。绮罗散后余金地(寺为梁永庆公主故宅),钟磬声中上石台。茶板不喧栖鸟静,塔灯留照老僧回。纸钱如雪棠梨道,飒飒灵风吹作灰。
  《舟中望金山》云:
  铁瓮城寒薄雾收,抽帆安稳下中流。海门云净月初起,京口潮来天欲浮。树色远连瓜步晓,钟声近带蒜山秋。蓬莱咫尺风吹去,玉带何年访旧游。
  《赠龚益占》云:
  幕府春筵舞《柘枝》,后堂丝管劝金卮。怀乡梦入彭郎港,章贡门前暮雨时。
  《文木山房集》无刊刻年月,集中诗不易系年。《所知集》前有袁枚、蒋士铨二序,袁序作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正月,可知以上诸诗都作于乾隆三十一年前。卷8 还有吴@②《留别李端叔叶翠岩》一首:“知己合堪别,离怀相对深。殷勤今夜酒,珍重故人心。戍鼓敲残月,霜乌乱晓林。锦囊新句好,赠我客途吟。”@②字蘅叔,也是江南全椒人,会不会也是吴敬梓的儿子或族子?陈毅号古渔,绩学负才,年过四十,仍困于场屋,出游于名卿士大夫间,袁枚为延誉,江东人才稍知其名。据《所知集凡例》,此编断自雍正初年始,每卷40人, 共480人。其中吴敬梓所与游者间或见于作者诗篇中,陈毅想来也是吴敬梓交游者之一。研究吴敬梓生平、交游,此人此书都可以作为一条线索。
  宁楷《修洁堂集略》(注:宁楷《修洁堂集略》,嘉庆间家刊本。)中也有一些有关吴敬梓的资料。该集前有序六首,第三首为吴敬梓序,为《文木山房集》所不载。文云:
  水国斜阳,影乱鸭头之舫;板桥明月,香霏鹊尾之炉。正笙歌鼎沸之场,谁耽寂寞?值罗绮喧阗之窟,且废讴吟。贱子方倚枕以高眠,良友乃款扉而惠问。手持一卷,光逾照乘之珍;箧贮千函,秀夺缥红之色。挑灯展诵,行间则虎仆盘拿;啜茗清吟,字里则龙宾郁崛。具说大纛高牙之上,尽慕奇才;何况谈林翰数之中,咸称畏友。洵人才之极致,命相知以定文。属在老天,为谈往事。钩雨飞兔,杨子云曾是知音:翔鸟驱驴,冯敬通每为嘉叹。英才踔甚,平原不数祢衡;逸气奔腾,洛下何知贾谊?览庄周之着作,笑其了不异人;闻在思之篇章,诧作此间伧父。既乃笙簧六籍,渔猎百家,偶翻雅舞安歌,即裕经纶以名世;暂造义府理窟,已成醇邃之儒宗。才擅三长,班马定当却步;文高五色,韩欧俱在后尘。元白虽号诗家,久经压倒;屈宋纵工骚赋,不过衙官。是以赫赫重名,枳棘栖之鸾凤;纷纷诸子,大树撼以蚍蜉。快藻鉴之无私,昌黎束带;看赍函之有日,贡禹弹冠。六一公谓能穷人,知其免矣;二百年竟无此作,岂不然乎?仆与宁君,交称密契,昔亲兰臭,今托丝萝,因读名篇,益增余憾。仆也久荒学殖,兼乏友声。早岁褴衫,已作半枯之叶;频年灯火,终无太喜之花。抱蠹简以闲居,羞见词同尬骆;守芸窗以永日,愁闻文道真猪。大雅云亡,百身何赎;古人不作,七圣途迷。观仕进之门,犀皆秃角;问神仙之路,鼠尽拖肠。独寐寤歌,愿言则嚏。何期吾友,具此绝伦超群之才;幸在同时,见斯空古轶今之制。自合悬金于市上,岂宜韫玉于山中。记我谰言,恕予故态。乾隆十有三年五月既望秦淮寓客吴敬梓拜题。
  此文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时作者四十八岁。《文木山房集》仅存文4 篇,加后人所辑《玉巢诗草序》、《玉剑缘传奇叙》、《尚书私学序》才7篇,这篇骈文序的发现, 对研究吴敬梓的文才和交游可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与线索。
  《修洁堂集略》中还有几首关于吴敬梓的诗,是记载作家晚年生活、写作与论述其为人的较早资料,也值得重视。卷2 《病中杂感又八首》之五“吴敬梓敏轩”云:
    半生落拓见天真,曾捡残书散故人。昨日北来音信好,玉台诗格又翻新。
  这组诗的末一首“吴@①荀叔”,是吴敬梓的长子:
  凤台阙上晚烟青,醉指江山入画屏。一自玉皇宣召后,南郊花柳暗旗亭。
  这组诗后次《咏鹤》、《九日同友人登雨花台二首》、《梦》、《夙昔》、《春雨夜忆上乘庵海棠四首》、《秦淮杂诗十首》、《癸酉乡试后写怀四首》,以编次考之,《病中杂感又八首》当作于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距吴敬梓去世仅两年,同卷后又有《挽吴赠君敏轩四首》:
  空羡扬州好墓田,断魂寂历返江天。烟花不待愁三月,云笈何尝补七笺(赠君方欲注《云笈七笺》未果)。纸帐含风萧寺里,夕阳吹雨乱山前。人生到此谁知已,绿竹红梅是旧缘(停柩处有绿竹数十竿,红梅一树正放)。
  不随丹诏赴瑶京(赠君曾膺博学鸿词之荐,召试未与),为爱名山老石城。曾见贴黄呼鲤对,更闻浮白咏鸡鸣。道穷岂是儒冠误,金尽常教食客轻。一梦他乡直撒手,几人挥泪忆平生。
  瞥眼风灯照鬼村,可真簪笔上天门。传家枉忆青囊术(赠君先世为良医),着体空衔紫诰恩。禅智寺前云黯淡,玉钩斜处月黄昏。由来杜牧伤心地,不赋《招魂》赋礼魂。
  秦淮波涨板桥通,风雨论文万虑空。老去渐疑豪兴减,秋来初觉鬓华同。谁教跨鹤全无迹,可惜雕龙未有终(赠君方着《史汉记疑,未毕)。哭向寝门余别泪,他年还为洒(原误作酒)青枫。
  这些诗的作者宁楷《1712—1801》,字端文,号栎山。世居江西南城,康熙十四年(1675)其父奠宗以耿精忠之乱辗转流亡江宁,雍正十三年(1735)以知县张嘉纶荐就学于钟山书院。后受教于杨绳武,乾隆十八年(1753)乡试中举。翌年授泾县教谕,未几罢归,先后掌教菊江、敬亭、潜川、正谊、蜀山五书院。年八十闭户不出,享年九十。除《修洁堂全集》外,还参与修纂方志数种。《修洁堂集略》有程廷祚、戴翼子序,集中有怀涂长卿、陶衡川、严长明、冯祚泰、樊明征、戴翼子诸人诗,又有程廷祚、冯祚泰、戴翼子三人传。显然,吴敬梓父子的挚友同时也是宁楷的挚友。宁楷平生最感铭的恩师杨绳武也是吴@①的老师,由此可知宁楷与吴氏父子的关系必不寻常,他的记述无疑是研究吴敬梓的可靠材料。从以上几首诗中我们首先可以获得两点认识:
  第一,吴敬梓晚年确实对道家典籍发生兴趣,并不像陈美林先生说的“直到晚年传主对释道并无好感。……旧时代的文人,在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时,谈释道就成为一种时髦的避世话题:其中有的真心皈依释道,也有借谈释说道表达冷寂的心绪,并非真的是学佛修仙。传主显然属于后者”(注:见《吴敬梓评传》第366页。)。从第一首诗自注看,吴敬梓暮年曾有注《云笈七笺》的计划,终未实现。《云笈七笺》是道教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涉及道教各方面内容,注此书无疑是需要有充分的知识准备的。吴敬梓能注《云笈七笺》,说明他对道教的确有过潜心研究,而这种研究可以想见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某种观念的认同的。
  第二,吴敬梓的着作,除《文木山房集》外,只知有《诗说》,何泽翰先生《吴敬梓着述考》(注:见《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据平步青《霞外捃屑》卷9 言吴敬梓有“《史汉记疑》未成书”,平步青是清末人,其说较晚出。宁楷诗自注“方着《史汉记疑》,未毕”,此乃是信史。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6~28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蒋寅19981998本文从清代陈毅《所知集初编》和宁楷《修洁堂集略》等着作中,辑录了与吴敬梓有关的诗文若干首(篇),皆为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和陈美林《吴敬梓评传》等着述所未载。这些资料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吴敬梓的生平、思想、文才和交游,都提供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线索。吴敬梓研究/诗文/新资料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732 作者: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6~28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蒋寅19981998本文从清代陈毅《所知集初编》和宁楷《修洁堂集略》等着作中,辑录了与吴敬梓有关的诗文若干首(篇),皆为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和陈美林《吴敬梓评传》等着述所未载。这些资料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吴敬梓的生平、思想、文才和交游,都提供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线索。吴敬梓研究/诗文/新资料

网载 2013-09-10 21:45:01

[新一篇] 新發現的《史記正義》佚文考

[舊一篇] 新發現的秦封泥與秦代郡縣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