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且有利于家园教育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沟通效果的体现,沟通目的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条件、方法和技巧。我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与家长建立充分信任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要取得家长的信任,首先必须从思想深处真心实意地爱幼儿,这是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而牢固的信任关系的基础。家长常常会从孩子对待教师的真切感情里体会出教师对孩子的爱,其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的自我表白。其次,教师要靠坚持不懈、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赢得家长的信任。真情和爱心,常常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工作的质量,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哪怕是给幼儿准时喂药、系鞋带、缝钮扣等等,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倍受家长的关注,直接影响到家长的评价。因此,只有以高质量的工作做基础,面对家长才会感到自信,也就更容易取得家长的信任。
二、树立平等合作意识,本着谦虚热情的态度,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主导者。这两者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但有的教师往往自以为是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总觉得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把家长看成是单纯的受教育者,是幼儿园旨意的执行者。这就不能发挥家长的作用,形不成教育孩子双向互助,也不可能使家园共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幼儿园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并经常能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方面有优势;而家长从孩子出生后,就看着孩子长大,对孩子的了解要比教师深刻得多,并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双方各有长短。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教师一方,应当树立与家长平等合作的意识,以“协商式”、“请教式”的态度和口吻与家长对话,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及时反映幼儿园方面的情况,以不懈的努力,促成彼此尊重、密切配合、真诚沟通、共教共育的良好局面。
三、确立共教共育目标,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环节
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家庭教育随意性较大。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老师的教育意图,有的教师尽管也想了不少办法,如将班上的月目标、周计划张贴在“家长园地”中,向家长通报情况。但家庭毕竟不是幼儿园,家长不可能完全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安排去配合教育。因此,对教师来讲,要善于选择那些需要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做到既符合家长的基本愿望,能够引起家长的兴趣,又便于在家里实施,把家长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化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从而形成家园教育合力。确定共育目标,要紧紧围绕儿童发展这个中心,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特点和要求,结合家长愿望慎重选择。一般来讲,培养幼儿独立性和爱劳动的品质,应当成为教师首选的家园共育目标。当然,也可根据幼儿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培养自信心和胆量”、“提高举手发言的主动性”、“激发交朋友的兴趣”等不同目标,并以此为牵引,与家长进行有目标的沟通。
四、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步骤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要在不断拓宽沟通渠道,改进沟通方法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我感到,除了常用的开展家长日活动、电话联系外,还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在接托时直接交流。这种交流形式反馈快、见效快、便于操作。当家长陆陆续续接送孩子时,可抓住时机与家长进行交谈,主要谈他的孩子在幼儿园参加了哪些活动,学到了什么东西,有哪些有趣和出色的表现,有哪些不良反应,等等。并从家长那里了解孩子回家如何介绍自己,在家里有什么异常言行,下一步双方应当采取什么措施。第二,开辟家园共育园地。这个园地,不仅是教师宣传、介绍教育意图和经验的场所,也是家长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提出教育问题,介绍育子经验,讨论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的场所。教师可以从中吸取家长的教育经验,听取家长的教育意见,与家长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家园共育要始终针对家长的需要,解决家长的疑难,帮助和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如:针对家长希望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愿望,每月定期在园地内介绍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教育目标,以增强家长教育的目的性。第三,促进育子经验共享。促进家长之间有效互助,实现育子经验共享,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简捷形式。建立健全家长服务于家长的机制,让家长现身说法,就会大大提高指导家长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组织召开“家教经验共享会”,家长之间可以直接交流,互相学习;开展“育子热点咨询活动”,请有专业知识的家长当咨询专家,为其他家长释疑解难,传授育子经验。这样,就容易调动起家长配合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以活动为依托进行交流。教师要用心观察每一个孩子在某项活动中的表现,并详细记录下他们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的讨论、发表的意见、提出的假设、进行的探索,以及他们在成功之后的喜悦与自豪等,并以此为话题、为线索,与家长进行思想沟通,力求起到抛砖引玉、顺藤摸瓜的作用。第五,进行个别化沟通。家园沟通,固然要有一些面向全体或部分家长的沟通工作,但由于儿童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需要因人施教。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和问题,与家长共商教育对策,相互配合教育。如:可采取预约谈话的方式,提前通知需要谈话的家长,利用离园高峰后的时间与预约的家长进行个别交谈,有重点地面对面协商教育良策;还可采取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因人而异地解决问题。
无论采取哪一种沟通方式,都必须注意沟通的方法。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使沟通取得预期的效果。对那些过高要求孩子、急于求成的家长,应当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告诉他们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能使孩子胆怯,丧失自信心;对那些不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认为交给老师就放心的家长,应当多向他们宣传家园配合的重要性,使家长知道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对那些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讲究教育方法的家长,应当先耐心地听一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观察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对那些把自己孩子看得完美无缺,听不得别人说他孩子问题的家长,应当在充分肯定孩子优点的基础上,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地谈问题,使家长容易信服和接受。总之,必须十分讲究谈话的方法和交往的艺术,切忌采取“告状式”的谈话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园关系更加融洽,气氛更加活跃,配合更加默契,不断取得与家长沟通的成果,促进家园合作教育持续发展。
教育导刊广州97~98G51幼儿教育导读高亚美20032003高亚美 广州军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 510075 作者:教育导刊广州97~98G51幼儿教育导读高亚美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1: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