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的多样性  ——读《人类文明的演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由齐世荣主编的《人类文明的演进》(上下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8月版)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普及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全书57万字,配有150多幅制作精细的黑白图版,包括从旧石器时代的石斧到其后不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古建筑、雕塑和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美时与克林顿总统会晤的合影,可见选图之全面又具有典型意义。上个世纪末已有进入“读图时代”之说,笔者也曾翻过一些图说中外历史的书,却总是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原因之一是这些书中之图多为现时画匠所绘,有失历史之真,更主要的原因是配合画面的文字欠佳。那么,这部《人类文明的演进》为何值得一读,笔者试作以下浅析。
  该书以通俗的叙述为主、以历史图片为辅的定位,目前仍符合许多读者的求知需要,因为现在的卡通片、戏说或演义历史之类的作品太多了,而真正对读者负责的作者和出版工作者,就应该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科学地解读文明的演进,给世人以智慧来追求未来的文明,该书主编齐世荣在“前言”中“希望能以不大的篇幅,对世界历史由古至今的演进作一简要的说明”。将漫长的人类历史化繁为简,难在简而不失科学的治史态度,难在简而不失通俗的文字表达,两者不可偏废。令人钦佩的是,承担该书编写的朱龙华、马克yáo@①(古代编)、刘宗绪(近代编)、齐世荣(现代编)、张象(当代编)五位知名学者,以他们几十年的教学、着述的深厚功力,驾轻就熟地实现了科学与通俗的结合。
  “人类从何而来?历史何时开始?”全书以问句开篇,随之谈到人类的起源——从猿到人的进化,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起源,直到公元前8000—前4000年西亚、中国和美洲发生的农业革命,从而掀起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浪潮”,迎来了文明的曙光。然而,古代文明却是通过奴隶制这样残暴简单的阶级压迫方式诞生的。在第一章之末,介绍了考古学上判定古代文明产生的三种情况:有多座人口在5000以上的城镇,已有文字,已有王宫、神庙等建筑。同时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平衡。这样,把人类历史上“文明”的涵义简要而准确地告诉享受现代文明的读者,可谓开门见山,紧扣主题。
  当然,关于人类“文明”的内涵,众说纷纭。诸如,J.汤因比把世界历史视为一个个文化的系列,而且把每一个主要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称为“文明”。文明的出现不仅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人类伟大的创造行为(注: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卷,胡万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3、15页。)。文明不仅带来利益,它同时也使人们能组织起来实施破坏性的计划(注: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卷,胡万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3、15页。)。文明使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有了某种程度的减少,因为它强调的是人类共同的东西(注:诺贝特·埃利亚斯着:《文明的进程》第1卷,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3页。)。这些真知灼见已被历史从不同侧面所印证。国内思想理论界一般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步的标志。不过,此说并不否认“成果”、“进步”的代价。因此,编者从人类文明演进这一视角纵观世界历史,是需要有所创新的,看得出来,编者是认真地下了功夫的。
  第一,点面结合地展现各国文明演进的多样性和相互影响,是该书的主要特色。
  诸如,同时在公元前3500年开始的埃及文明和西亚古文明,前者因丧失独立而告文明结束,后者经波斯、安息与萨珊上千年的发展,后由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明继承而成为东方文明的一大支系。又如,以色列人强烈的犹太教信仰是其民族凝聚力之源,《旧约·圣经》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而古代东方文明经历两三千年的发展,为希腊文明提供了丰厚的遗产。其后罗马人虽征服了希腊,却在文化上被希腊征服,形成充分吸收希腊成果又有自己特色的罗马文化。还有中国、印度等古代文明的相互影响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贡献,恕不一一列举。
  在述及近代早期西欧农业的演变时,书中列举了三种类型:(1)英国农场经济——最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2)法国富农经济——小农式资本主义;(3)普鲁士容克庄园——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编者认为三者都是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它们的区别是由于国情不同造成的,各自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没有必要去区分优劣。实际上,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对于近代欧洲诸国政治上的革命或改革,编者实事求是地指出:尽管改革不如革命来得猛烈快捷,……但它却是多数国家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的途径,……改革道路一般都会保留较多封建残余,尤其在政治方面。然而它也有相对平稳、保持经济连续发展的破坏性极小的优点。革命和改革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这样,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中“开明君主”改革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是史学界思想解放不断深化的反映。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是承认世界多样性现实的历史前提。
  第二,把研究心得或学术成果用浅显的语言表述,给读者以大视野、大智慧,是这部普及读物的基本出发点。编者采用了一些办法,力求把复杂的历史或曾出现争论的观点化解为简捷、清晰的表述。以下只提三种方法:
  1.渗透法。即对学术界的研究论证过程或争论的不同观点统统不提,直接把编者认同的观点渗透到对史实的叙述之中。例如,编者不提以往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开端有何不妥,而是引导读者从全局看问题:“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总历程中,近代的开端以西方崛起为主要内容,西欧各国在世界近代史揭幕之际扮演了最积极的角色。西方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使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为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并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开展了新的革命运动……”同样,该书现代篇的开端也不再是俄国十月革命,而是从欧洲的优势地位、美日之兴起、俄国1905年革命和亚洲的觉醒等牵动全球的诸多因素来考察20世纪初的世界。
  2.比较法。两种以上事物之异同或优劣,一经比较便可明白。如书中提到,基督教的兴起意味着古典文明的最后没落,其原因何在?编者通过比较作出解答:因为“两者代表着根本不同的精神倾向。古典文明重理性,基督教则神学至上;古典文明认为人性崇高,基督教则宣传人性堕落;古典文明强调自由发展,基督教则绝对相信上帝包揽一切,万流归宗于神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这种根本对立必然导致基督教占统治地位后古典文明遭到摧残、破坏。”由此可见,基督教所代表的精神倾向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为什么反而能得势呢?原因在于当时奴隶制危机的加深使人们对古典文明失去信心,“反而向基督教的信仰寻求解脱,所以基督教的流行乃至唯我独尊也是历史的必然。”又如,书中比较了英、法与意、德的不同国情,阐明当时的绝对主义王权在客观上对资本主义发展有利。还有,进入现代的意、德、日法西斯主义的各自特点,通过比较,举一反三。这样,有助于读者形成这样的认识:历史上人类的理性曾让位于所谓上帝的神性,资产阶级民主曾屈从于法西斯独裁,文明的进程曲折迂回,社会的暂时倒退成为历史的必然。
  3.总结法。即编者通过实事求是地揭示历史真相,总结出对今人富有启迪意义的经验教训,回答现实提出的某些重大问题。例如,编者既肯定了共产国际“给予了各国共产党一定的有益帮助”等历史功绩,又指出它往往以“苏联的国家利益来决定”对各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难免犯错误的。书中还指出:斯大林“过早地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犯了严重错误”。编者引用了邓小平对共产国际和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而对于南斯拉夫最先冲破苏联模式、创造自治的制度评介,也比以往国内一些着述更为客观、冷静,指出这种自治制度的两个根本缺点:一是过分削弱中央权力,忽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作用;二是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没有建立起市场体系。结论是“无秩序的经济导致无秩序的国家,最终酿成国家的分裂”。对于东欧各国的剧变,编者采用先归纳概括后分述的办法,即“来自东西两方面的冲击波,使东欧各国多年来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而“各国十分被动地用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来缓解矛盾,结果反使局势更加动荡,政权相继易帜……”事过十余年后,反思当时苏联、东欧剧变引起的震撼,不禁令人产生联想:“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上述渗透、比较、总结三法并非普及读物写作手法的专利,也不是该书编者的刻意追求,而更像是他们面对读者的侃侃而谈。能让读者从书中“听”出学者纵论古今,可说是该书的独到之处。
  第三,作为简明通俗读物,如果“精简”为史纲式的着作,需要有人指导、讲解才能读懂,势必失去读者。该书着意克服这种倾向,作了有益的尝试。编者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进展或一些人物、事件等方面的叙述,于平实畅达中不乏生动之处,妙趣横生。试举几例:
  一是对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社会组织的推测,编者摒弃有的学者关于存在杂交(不分辈份)原始群的说法,而以现代对黑猩猩的考察为据,发现“其成员绝对严格遵守母子之间不相交配的习俗”,进而断定“黑猩猩尚且如此,人类最原始的家族当然也会同样严禁母辈与子辈之间的婚配”,因此,“可推知当时人们过着血缘家族的生活”。
  二是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埃赫那吞的改革,其中“新建的阿吞神庙只是一个露天的柱子大厅,意味着信徒在阳光下直接与神进行交流”。而从以往见过的图片中,人们还误以为这些柱子上的屋顶坍塌了。
  三是以北京现存的九龙壁为例,追溯其工艺上的远祖来源于巴比伦的琉璃砖。这就把遥远的古国文明一下子拉到了读者跟前。
  四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特设一节“理性时代”,择要阐述启蒙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诸如,“人权中首要的一条便是生存权。为了避免人们互相伤害,人的权利应受一定约束,应该是思想自由、行动守法”;政权“不是一件个人财产,它在本质上只属于人民”;强调实行法制才是人权的根本保障,等等。这些被恩格斯称为“非常革命”的“伟大人物”,他们的思想光辉在以往国内一些史书中还只是隐约可见,而在该书中却得以大放异彩。
  五是写人物时对人物内心活动和语言有所涉及。如写拿破仑时先说明他因何称帝前叫“波拿巴”,让读者了解一点常识,进而到雾月18日政变前夕,“他已在想,难道这一生就只为督政府那些无能之辈卖命吗?”一句话便把一个近代的项羽式人物写活了。还有现代史中美国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时,美国的豪斯上校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针锋相对的两段话,也很精彩,前者不愿屈从于英国对海洋的独占统治,强调“我们有更多的钱……”后者不甘示弱,表示“宁愿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海军优势。”后来,丘吉尔对英国衰落的描绘是:“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样生动的描述或引用历史人物的连珠妙语,若不是受篇幅限制,相信作者还会多用一些笔墨。
  最后,作为普及读物,该书还具有人类文明史小百科的功能。它的小标题设置面广量多,每个小标题下行文长则千余字,短则几百字,既体现文明演变的纵横逻辑关系,又基本独立成篇,加上相映成趣的图片,给读者以通读、浏览或随时查阅的种种便利。笔者正是在浏览中产生了通读的欲望,又在工作中随时查阅而萌发了向广大读者推介这部书的念头。即便是高层次的读者,对此普及读物也就“笃志虚心,反复详玩”。在自然科学界,知名科学家写科普读物已属天经地义之事,那么,人文科学的知名学者乐于为大众读者编写普及读物,此事本身就可喜可贺。至于普及历史知识读物怎样才能写得更好,如何能让读者爱不释手,无疑是学术界和出版界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土下(左土右土)
  
  
  
世界历史京115~118K1历史学王方宪20022002本文作者王方宪,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 作者:世界历史京115~118K1历史学王方宪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57:40

[新一篇] 改革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初探

[舊一篇] 政府雇員雙重屬性的失衡及其控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