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推动着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物流发展程度已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想使物流作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得到健康的发展,必须对物流企业的计划、存货等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与分析,才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进而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物流绩效评价越来越重视,尤其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绩效评价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议程,现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 (AHP)、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平衡计分法(BSC)、杠杆管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等,以下分别做具体说明。
1.层次分析法(AHP)。这是比较普遍的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物流绩效指标的权重,借助供应链成本仿真模型进行物流成本与物流绩效的综合分析,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同时具有可操作性。这种方法可用来对物流信息系统绩效进行评价等。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每项指标的权重是根据专家来评判的,不同的专家对同一指标给不同的权重,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有一定的主观性。
2.关键业绩指标法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竞争性绩效评判体系对企业把握市场是很重要的,在公司众多的衡量绩效的标准中一些数量相对少、但对市场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指标就是绩效关键指标。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它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通过对各部门、岗位指标实施情况的考核来落实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绩效。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因此它可以衡量企业营销战略目标实施的效果,促使企业整体的营销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因此在实践中KPI考核法不仅是绩效管理的有效工具,更是战略管理乃至组织设计的基础。
KPI方法的核心在于关键指标体系的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遵循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KPI方法在具体指标上常常看起来令人满意,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扭曲了真实的绩效。而最严重的是,KPI在操作中还是存在缺口,使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知道怎样“赌一把”或者修补指标,以令它们被外人看起来满意。所以,KPI方法常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比如平衡计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3.平衡计分法(Balance Score Card)是近几年在美国许多公司中兴起的业绩评价方法。把股东满意、员工学习和成长等绩效考核目标和财务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把业绩评价指标与公司战略相联系,使之不仅仅局限于成本和利润这些传统指标,还包括创新能力等。这种方法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它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判,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
平衡计分卡体系实现了几个方面的有机协调和平衡: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平衡以及结果指标和动因指标的平衡,使用BSC可以帮助企业找出战略实现过程的深层次驱动因素,它包含着促使强项更强、弱势改进的平衡发展的思想。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源于战略指标的新框架,它在保留以往财务指标的同时,引进了未来财务业绩的驱动因素,弥补了过去绩效评价仅衡量财务指标的不足。平衡计分卡体系对企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企业全面的业绩评价系统;二是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基石。在物流企业中构建平衡计分卡体系,能对企业的业绩评价乃至整个企业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平衡计分卡主要优点在于“平衡”,平衡财务与非财务、战略与战术等方面,主要缺点在于不能“计分”,即无法对指标进行定量评价。
4.项目“金三角”评价方法。项目“金三角”评价方法是将涉及项目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如图1)。由于物流系统是由若干单项物流活动构成的,主要包括运输、库存、订单处理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将每个物流单项活动的每一次运作看作一个项目,所以运用项目“金三角”评价方法对物流单项活动进行评估,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价,然后再对其综合评价,得出物流系统的评估结果。
图1
一个项目绩效的大小与这三个要素的变动密不可分。在一个项目结果一定的条件下,所投入的时间、成本以及产生的服务质量与保证项目绩效前提下的最小时间、成本,最大服务质量比较,就会得出我们的评价标准及评估结果。
项目评价是以企业自身完成的每一个项目结果作为标杆进行的分析评价。为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最佳标准。物流系统绩效的量度主要是从服务质量、时间、成本等方面展开,然而物流系统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运作形式不尽相同,所以逐个环节进行统计不易得出统一的标准,评价结果误差率就会增大。由于物流系统分为多个单项物流活动,可以将每个环节的每一次运作看作为一个项目,并以此为对象,以项目的“金三角”评价为工具,将所有的物流系统评价指标统一起来进行分析,最后以发生指标实际平均值和最佳标准值为依据进行比较,得出物流系统绩效评估结果。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可根据项目评价、物流系统评估制定相关的单项物流活动策略和物流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物流业务的执行、控制提供规范的管理。而单项物流活动的绩效评估只关注单一物流活动中能体现绩效的关键指标,对物流企业而言,从物流整体角度来衡量运作绩效才能做好物流管理。
5.标杆管理(Benchmarking)。标杆管理主要是一个明确努力方向的过程,是发现目标以及寻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实现目标的意义在于获得绩效改良的最终结果。对于标杆管理的方法,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并不是照搬照抄标杆,而是应该建立一个有明确目标、可达途径、可采用的方法,是可行可信的指导体系,使企业最终实现绩效的改良。针对物流系统标杆管理的实施,许多文献均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有研究建议采用五个步骤分类处理标杆管理:(1)确定客户对标杆管理信息以及他们的需求,定义特别的标杆管理条目以及确定和保障需求资源;(2)选择、监督和管理一个标杆管理团队;(3)确定收集标杆管理信息的信息源;(4)收集真实的信息;(5)依照改善的建议和确立的方法实施。
6.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多因素决策方法,在模糊的环境中,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出于某种目的对某事物作出的综合决断或决策。物流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定性指标,有些指标的样本值很难精确得到,如对市场应变能力的评价、对学习发展能力的评价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这些定性的指标常采用专家评分或者问卷调查法来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对此通过对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数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得到的评价结果更接近现实,更加合理。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用单因素隶属函数来表示某个因素对评判对象的影响,综合评价法是对反映企业财务能力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和赋予权重后加权计算这些指标综合指数的方法。其主要优点就在于可以量化企业绩效且简单易实施,主要缺点在于选取的指标都是财务指标,仅仅反映企业财务能力。
7.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由美国着名运筹学家A. 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10]。是在用以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函数理论时,由于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优越性。在DEA方法理论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模型为C2 R模型和C2 GS2模型,前者用于评价决策单元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总体有效性,而后者可用于评价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有效性。
物流绩效评估是物流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缺乏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以及评价标准等,目前学者们认为有很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合理和有效的一面,本文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后有如下发现:
其一,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得出,所谓物流绩效评价,是指将物流作为整个系统,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物流系统的投入和产效(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其二,物流绩效评价应具有如下特点:(1)静态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物流绩效既可以是一个静态的评价结果,也可以是产生该结果的动态的活动过程。两者既可以单独地评价,也可以同时作为考核指标,这样充分体现了应用灵活的特点。(2)可组合性和可分解性。③物流系统应该具有完整性、开放性等特点。
其三,单纯的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物流绩效水平,比如若只用物流服务质量来评价物流的绩效水平将导致物流绩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等,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和具体需要自由地选取各种评价方法的组合。
其四,所谓物流系统供应链的绩效是指:(1)物流供应链各成员通过信息协调和共享,在供应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物流管理、生产操作、市场营销、顾客服务、信息开发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2)为达到上述目标,物流供应链成员采取的各种活动,即过程绩效。
物流系统供应链的绩效是供应链成员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该价值由顾客价值和供应链价值两部分组成,且每一部分又可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价值组合[7]。
其五,物流系统评价应以整体物流成本最小化、顾客服务最适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物流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不断降低成本上。现代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对抗,物流绩效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认为,将物流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指标的设计应该侧重于系统各部分的协调统一,而不是孤立地评价各部分,不能只追求部分最优,更重要的是系统整体最优。在对一个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企业。所以本文倾向于“金三角”项目管理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之,本文所讨论的几种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在确定是属于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中的哪一类后,再选择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如果评价对象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几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如将KPI与BSC的结合,可以扬长避短。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动态性,根据具体情况和环境,对指标进行微调或者大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今后运用综合绩效工具管理供应链将是一个趋势。
近几年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着名物流企业逐渐进入给我国的物流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我国企业的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如果在建立物流系统的同时,实时进行绩效评价,对不断完善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使其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将会与实际更加吻合,对于企业物流的发展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探索重庆93~95F14物流管理王霄宁20072007
王霄宁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008
作者:探索重庆93~95F14物流管理王霄宁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1: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