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宇宙间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性。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生产力也正是按照这些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规律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加速性、协调性、国际性、社会性和绝对性。
    一、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相伴随的永恒的现象。因此,人类在生产斗争中就得不断探索,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就是生产和生产力的继承性,据此可以说,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既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以往生产力持续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是对以往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没有以往的处在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做基础,现阶段的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便不可能出现。而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又为生产力的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对生产力的继承性问题曾作过如下论断:“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作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1)]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告诉人们,任何生产力都是人们以往活动的产物,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因而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的限制;现实的生产力只能是过去的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而不可能跨越以往的生产力。
  无论是从人的发展、劳动资料的愈加先进性或是劳动对象使用价值的扩大,都能充分证明生产力的继承性。在300万年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在改天换地、不断贡献于大自然又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的斗争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从无知到有知,从愚昧到聪明,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庞大的科学体系,人类的劳动能力,特别是智力,不断提高。今天可以这样说,对于全人类来说,完全可以征服、战胜茫茫宇宙自然界。
  从最简陋的石器到现代化机器体系,机器、工具的发展也经历了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每一代新工具以及后来的新机器的出现,都是在原有的旧工具或旧机器的基础上的发展。马克思曾以磨的发展历史为例,论述了从手推磨、风力磨、水磨到蒸汽磨的漫长的演变过程。他指出:“起先是用石头把谷物砸碎。以后,开始采用容器或臼,把谷物放在里面用杵捣碎。后来人们发现研碎比捣碎更好。因此,人们使臼内的杵作旋转运动。这最好是用一个手柄来完成,手柄固定在杵杆上,并由人来转动,……手磨就是这样发明的”[(2)]。马克思还说:“在磨的历史上,我们看到,从罗马时期由亚洲传入第一批水磨时起,……直到18世纪末美国大量建造第一批蒸汽磨为止,经历了极其缓慢的发展过程,这里的进步只是由于世世代代的经验的大量积累。”[(3)]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很有代表性,它告诉我们,磨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是对旧磨的否定,没有这个否定,就没有新磨的诞生。磨的变化是如此,其他工具、机器的变化也是如此。
  劳动对象的使用价值不断扩大,也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随着科学发现和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类不断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有用属性。原苏联有机化学家对棉花的茎、叶、棉籽壳和根的应用研究表明,从中可提取一百多种有机化合物,可生产大约一千二百种物质。没有对原有劳动对象使用价值的研究和消费,就不可能有对原有劳动对象使用价值的新发现。
  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不只是对以往生产力的承袭,还包括对未来生产力的奠基和发展。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
    二、生产力发展的加速性
  生产力发展的加速性,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呈现一个越来越快的趋势。
  从生产力发展史看,生产力的巨大的发展,是近几百年的事情。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生产力的发展十分缓慢。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以后,生产力的发展才快了起来。青铜器时代大约经历了2000年,铁器时代不到1000年。[(4)]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5)]战后50年来,生产力的发展更为迅速。“现在,全世界一年生产的钢铁、石油、机器等的数量,能超过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十年。而一些新型产业的产品,象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电子计算机的产量过去十五年增加一万倍,其每种功能费用,已下降了十万倍。’。”[(6)]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年代,生产力的发展会更快。生产力发展的加速性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也是人类所期望的现象。
  那末,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会越来越快,形成一个加速性的趋势呢?
  第一,这是由生产力的继承性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一脉相承”,以往的生产力为后来的生产力的发展积累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经验和知识,后来的生产力以以往的生产力为基础,这样,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个加速性的趋势。
  第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据统计,在最近10年里,科技的发明与发现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预计在未来的10年里,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发现又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恩格斯就曾预言:“科学,它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至少也和人口的增长一样快。……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原有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开创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使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创造了许多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又刺激了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发展的这种相互促进,正是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契机。
  第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增强了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资产阶级积累了政治统治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比较丰富的经验。在不危及资产阶级统治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资产阶级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所作的调整,例如在分配关系和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调整,再如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和调整,都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这也是近百年来生产力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种世界现象是,继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世界上陆续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时,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取代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农村到城市,成功地进行了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给城市企业和广大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调动了广大城市职工和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显着改善。
  战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改革和调整逐步遍及全世界,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改革和调整在不同的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生产力发展的协调性
  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整体的社会生产是在一种联系和协调中发展的。生产的社会化乃至于国际化,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甚至国家与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由此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但正是这种密切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客观上要求社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地进行。换言之,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正是在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地发展中实现的。比例性和协调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也不论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都不应该抛弃社会生产的计划性和协调性,否则就要受到惩罚。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8)]。“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里涉及到的就是比例和协调的问题。没有比例就不可能协调,就没有合理的结构,就不可能均衡发展。只有个体生产力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有整体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四、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性
  国际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又一规律。由生产社会化向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远古至今,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争,其规模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庞大,其场面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壮观,其手段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先进,其成绩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显着,其目标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高远。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相互借鉴、相互支持、甚至是联合行动的结果。生产国际化已是一个现实,生产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生产国际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性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性不仅表现在生产的国际联系方面,也表现在重大的生产和科学实验活动的国际联合。
  以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性为例。浩瀚的宇宙空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征服宇宙空间是人类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绝非一国所能为之。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多国联合行动,并且一代一代地坚持下去。在宇宙空间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的每一个行动,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各国由利益的需求所引发的探索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设想、设计、手段、举措和行动,无不融合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积累的经验。显然,由此形成的空间生产力是一种国际的空间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没有国家界限和民族界限,它属于全世界。
  空间生产力的形成具有国际性。人类在短短的二百年航天史中,空间生产力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是各国献身于航天事业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正如马克思在谈到1735年约翰·淮亚特宣布他的纺纱机的发明时所说“十八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9)]一样,空间科学技术的每一项发明,也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今天,能够把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等空间飞行器送上太空的有着巨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俄国、美国、罗马尼亚等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反复试验而最终研制出来的。
  其实,最原始的火箭即现代火箭的雏型,早在13世纪就已在我国出现了。古今火箭在复杂程度上、控制方式上和推力上虽然相差甚远,但其制造和运行的原理却是相同的。人类能够窥见太阳系行星的真面目,获得大量的资料,也是自1960年来以来各国共同探测的结果。从60年代开始,原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了一系列行星探测器。原苏联对金星的探测非常积极,发射了多达10个探测器。美国对火星的探测花了较大工夫,并开始了向木星和冥王星的探测活动。美国和欧洲各国还将联合向土星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并将使一个探测器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上着陆。火星的构造和环境特点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注意,产生了对火星探测的极大兴趣。除美国外,日本也早已着手实施火星探测计划,中国和俄罗斯科学家正在合作实施“火星-96”探测计划。在卫星通信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各国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目前,“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供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IV”和“国际通信卫星IVA”两组卫星,承担了40%的全球通信业务。
  空间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国际性。随着人类探测和征服宇宙空间活动的逐步升级,随着人类一步一步逼近太阳系乃至银河系的星体,对空间科学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资金和物资及人力资本的投入量越来越大。许多空间活动既需要连续地进行,又需要不断地扩大规模,这些艰巨的任务只能通过集中更多的科技力量、资金和物资,才能完成。总之,大规模的空间活动要求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社会化、国际化,而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社会化和国际化又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广泛交流,相互配合,直至采取联合行动。惟其如此才能形成规模更大、威力更强的征服空间的集合力、国际力。所谓空间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国际性,便是这种集合力、国际力在空间活动中的表现。日益广泛的空间活动国际合作正在创造着这种集合力、国际力。如前所述,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正在联合探测或准备探测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再如,由于欧洲的两大航天项目--“海尔梅斯”航天飞机和“哥伦布”空间站,在财力和技术上有风险,欧洲的航天部长们达成协议,决定扩大同其他国家的合作。首先是德国和日本的合作,研制和发射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小型返回式航天舱。航天舱由德国制造,发射航天舱的运载火箭由日本负责。航天舱于1994年春在日本南部的鹿儿岛发射,在此后的几年里,航天舱还将发射几次。[(10)]还有,清除“太空垃圾”也需要各国通力合作。目前宇宙空间中各种人造物体的废物已有7500个之多,还有大约950万个大小不等的残片在地球周围运行,这给人类的航天活动带来无穷无尽的隐患。[(11)]这也需要各国共同研究解决如何清除这些“垃圾”的问题。
  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性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国家界限和民族界限,生产力的发展是全人类的贡献,是全人类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尽管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状况和现实水平有差距,有的甚至差距很大,但我认为,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在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交往、相互促进中,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生产力的国际性要求各国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把先进的生产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变为全人类的财富。 
    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性
  马克思不止一次地把生产力称之为“人们的生产力”[(12)]、“社会的生产力”。[(1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矛盾时指出:“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14)]他还说:“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抗,要求承认它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必要性,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内,愈来愈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15)]这里,恩格斯所说的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和生产力“社会本性的日益增长”,都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性问题。斯大林也说过:“马克思主义是把社会生产看作一个整体,它具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社会生产力(社会对自然力的关系,社会在与自然力作斗争中来取得必要的物质资料)和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16)]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斯大林的观点,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生产力是人类生产活动中征服自然的力量,是社会对自然力的关系;其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社会的联系、社会的结合以及社会生产的一定的比例关系中实现的。
  生产力是社会的生产力,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集团征服自然的力量,而是整个社会人们征服自然的物质力量的有机结合。个别的生产力只是社会的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个别的生产力是社会的生产力的基础;社会的生产力是个别的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个别的生产力只有融汇在社会的生产力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微观经济基础必须明确自己在客观经济,在社会的生产力中的地位、作用及对宏观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依赖性。而宏观经济、社会生产力也需要明确同微观基础,同个别生产力的关系,为微观基础的正常运行和个别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它同这种生产方式既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发生尖锐的冲突。当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或生产方式的新的调整完成时,社会生产力就会获得飞跃的发展。而当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同原有的生产方式发生激烈冲突时,原有生产方式就会受到冲击,甚至被冲破,生产方式的革命的变革就成为势所必然。每一个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力都能够全部释放出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终点,都是发展新阶段的起点。社会生产力就是这样一浪高过一浪地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17)]
    六、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然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相对的,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绝对的。
  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性是指在任何现存的生产方式中,在任何现存的生产关系环境下,生产力总是处在发展之中,发展是绝对的,停滞和倒退是相对的、暂时的,停滞和倒退之后还是要发展。从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仍然显着提高。日本在1952年,经济已恢复到战前1935年水平,1967年超过英国,1970年超过联邦德国,一跃而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比较迅速,联邦德国尤为突出,它的工业1950年达到战前1936年水平。1950-1977年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将近11倍。[(18)]这些事实说明,在资本主义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虽然生产力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但终究还是发展的。
  再以我国十年动乱期间为例。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19)]
  上述事实说明,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阶段上,也不论落后的生产关系怎样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政治斗争怎样破坏生产力,生产力总还是要排除干扰和破坏而向前发展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条件下发展速度的快慢不同罢了。
  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否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也不是否定生产关系变革、革命的必要性,而只是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的,生产力总是要发展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生产力内在因素的发展冲动都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实践。当着生产关系已经落后甚至腐朽,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时候,变革甚至打破现存的生产关系就具有关键的意义,而生产关系的这一变革和革命,必然会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铺平道路。
  注释: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368页。
  (2)(3)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14、59页。
  (4)(6)晓亮、陈胜昌着:《生产力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14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21页。
  (9)《资本论》第1卷,第409页注释。
  (10)1992年3月31日《经济参考报》。
  (11)《飞谍探索》1991年第6期。
  (1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5页。
  (13)(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8-79页。
  (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7页。
  (16)《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86页。
  (18)刘贵访着:《论社会生产力》,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19)《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64页。
                       (责任编辑 武经纬)
  
  
  
思想战线昆明019-024B1哲学原理卢嘉瑞19951995 作者:思想战线昆明019-024B1哲学原理卢嘉瑞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38:47

[新一篇] 論班級活動中的管理主義傾向  ——兼答吳康寧教授的商榷文章

[舊一篇] 論生死哲學的學科建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