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运用理性把人类从神话中解放出来,通过科学和技术来控制、支 配自然界,剔除社会痼疾,以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但是在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看 来,启蒙运动由于其自身内在的逻辑转向了它的反面。理性转变为非理性,自由和进步 转变为统治和倒退,启蒙转变为欺骗。启蒙时代的各种话语,包括政治、道德和科学思 想都受到当代人的质疑和批判。19世纪末尼采对启蒙的批判在各方面都具有开创性和预 见性。我们在此探讨的是尼采对产生于启蒙时代的实证主义科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对于 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都同样有效。
一、现代科学主义的三种形态及其特征
启蒙曾经象征着理性、进步和乐观,而它当时的科学范式则是牛顿的还原主义、机械 论和决定论思想。19世纪中期,孔德的实证主义在把黑格尔哲学作为一种“非科学的形 而上学”埋葬以后,便把牛顿的科学范式推上了霸主地位,使之成为当时各种学科和话 语的标准。19世纪末,以机械论为特征的科学成为当时西方社会的价值基础。当时尼采 敏感地意识到,“迄今为止,在所有对世界的解释中,机械论在今天似乎以胜利者的姿 态处于一个显赫的位置。很明显,它自身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所有的科学都相信,只 有在机械论程序的辅助下,它们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注:F.Nietzsche,The Will to Power,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1968,Sec.618.)。科学成为当时的偶 像,科学家成为范导式的理性之人,理性成为维护压迫剥削合法性的有力手段。以孔德 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科学是西方现代科学主义的第一种形态。孔德认为,发现事物本质的 企图是徒劳无益的,应代之以努力发现存在与事实之间的一致关系。问题的提法不是“ 为什么”而是“怎么样”。自然科学的显着进步已令人信服地证明,科学方法是一切领 域都应遵循的方法。科学惟一的目的是发现自然规律或存在与事实之间的恒常关系,这 只能靠观察和经验才能做到。这样取得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只有为实证科学所证实的 知识才能成功地运用到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
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兴起。其代表人物是石里克、卡尔纳普 及艾耶尔等。逻辑实证主义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一种当代形态。所以有时前者也被称为新 实证主义,后者被称作旧实证主义。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新实证主义的目的 是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对所有的知识命题进行逻辑分析,以揭示这些命题的经验基础。 但是新旧实证主义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看法基本一致。他们都注重经验反对形而上学,都 主张用科学来指导人生和社会。艾耶尔说:“没有一个经验领域原则上不可能归到科学 规律的某一形式之下,并且没有一个关于世界的思辨知识的类型原则上超出科学所能给 予的力量的范围。”(注: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1年版,第49~50页。)另外,逻辑实证主义还强调,科学依据的是事实,理论必 须由事实来判决,科学是客观中立的。
6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历史主义的冲击下逐渐衰落下去,70年代和80年代又出 现了科学主义的另一种新形态——科学实在论。科学实在论是以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面 目出现的。它所采取的是一条介于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历史主义之间的道路。普特南等 科学实在论者主张,世界中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和过程,我们的理论和 判断正确与否,决定于它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客观事件有其内在的属性和倾向, 人类可以逐渐获得真理。科学实在论坚持,当前对现实本质的科学观点是对现存世界最 好的指南。布赖恩·埃利斯在他的《真理和客观性》一书中就主张,科学家是运用自然 主义认识论来决定何谓最好的解释,而哲学家只是将这种解释本体化。他说:“在有关 事物本质的探究中,科学探究是最合理的,在认识论方面也是最客观的。对人和世界的 科学观点也是所有观点中最为合理的。”(注:Brian Ellis,Truth and Objectivity,O xford:Basil Blackwell,1990,p.264.)
总之,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实在论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认识不同甚至相 左,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科学是客观中立的,与价值无涉;2.存在严肃客观的事 实,真理便是对它的正确反映;3.科学对其他学科具有规范作用,它是现实生活的最好 指南。
科学主义是自然科学繁荣的必然产物。现代科学的昌明使科学主义日益滋长出一种家 长主义和专制作风。任何对科学的批判,都会背上“反对科学”的罪名。尽管如此,库 恩和费耶阿本德等人还是对科学主义进行了一系列发难,而且也的确击中了它的一些致 命弱点。然而他们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是在科学哲学内部发起的,只关心科学的理论表述 ,因而往往是相当狭隘的。尼采的思想则令我们耳目一新。尼采以视角主义为工具,以 现实生活为基点,对科学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这种批判虽然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 发,但并不过分贬低科学的价值,因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二、尼采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一)科学知识是一种视角或解释
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是对现实的精确描述,科学是客观的,它保持价值中立和公平 性,能够给我们提供绝对真理。尼采以视角主义为武器,极力反对此类观点。
尼采认为,世界没有固定的结构,存在是单纯的变化,它是强力的积累和释放。它本 质上是一种自足自适的混沌,我们可以塞入任何我们所需的价值和视角。我们的概念与 混沌世界并没有对应关系,因为世界没有结构。我们的理论只是反映了我们需要的解释 ,是一种视角。他说:“实证主义坚持现象中‘只有事实’,与之相反,我要说:不, 恰好没有事实,只有解释。我们不可能确定事实本身:这样做的尝试也许是毫无意义的 。”(注:F.Nietzsche,The Will to Power,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 1968,Sec.481.)没有哪一种视角能够享有独尊的地位,因为认识论中根本不存在一种对 混沌世界的独尊的认识方式。世界的意义需要人来置入,需要根据自我创造的目标来设 置一个目的,形成一个自我的世界(注:F.Nietzsche,The Will to Power,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1968,Sec.605.)。世界的价值在于我们的解释。尼采认为 ,没有什么客观存在的事实,有的只是解释。我们永远不可能拿一个概念、一个词或一 个符号同一个外物进行比较,而只能同别的符号相比较。尼采反对空谈事实而无视解释 和视角知识。实证主义者给一个事物起一个名字,便以为标识了一个事实。实际上,这 只是塞入了一种价值。这个所谓的事实只是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出发对事物所做的解释。 人们根据某种需要,把某些相对独立的因素从变化之流中抽取出来,集合在一块,便成 了实证主义者的事实。有些事物被突出强调,有些则被淡化忽略,这全依人的价值需要 而定。没有什么科学知识和绝对真理,有的只是对世界的视角知识和解释。只存在经过 解释的世界的文化知识,不存在什么赤裸裸事实的世界之镜。人类知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
这样,尼采就把科学从天上拉到了人间。他认为,我们无法生活在纯洁透明的空气中 ,也同样无法生活在远离日常生活的纯粹科学中。科学必须回到浑浊泥泞的地面,它必 须在尘世游泳涉水,从而玷污自己的双脚。因为科学本质上具有实际功利性,它必然同 某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物质利益相联系(注:F.Nietzsche,The Gay Science,Trs,Wal 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1974,Bk.5,Sec.293.)。对尼采来说,知识仅是权力 的工具(注:F.Nietzsche,The Will to Power,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 e,1968,Sec.480.)。解释这个世界的是我们的需要。我们为了控制世界,使它为我们服 务,就需要掌握一些世界的知识(注:Ibid,Sec.480~481.)。我们通过概念体系来理解 自然的目的在于掌握自然,在于自我保存。我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解释世界的,因而 知识的基础是人类的利益。权力意志是一种创造的冲动,理性范畴只是人类实现功利的 一种手段。知识是一种强力,一种描述现实的工具。这就是说,为了使事物较易控制, 以满足我们的欲望,我们可以改变范畴。尼采说:“一定物种为了自保和增加其强力, 他在解释现实时必须把握适当数量的可预测的恒定素材,以便在此范围内建立起行为图 式。自保的利益是认识器官发展的动因,它不是某种抽象的理论上的需要,它是不会受 骗的……认识器官的发展以它的观察足以使我们自保为限。换句话说,求知欲的尺度取 决于物种强力意志生长的尺度:一个物种掌握现实到如此程度,以便支配现实,以便意 识现象。”(注:Ibid,Sec.480.)
如果我们审查一下历史上各种理性形式,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权力意志的假面具。我 们的解释受历史的影响,处于历史过程中的每个人,只能够对历史过程本身获得一个有 限的视角知识(注:F.Nietzsche,The Gay Science,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 ntage,1974,Bk.5,Sec.354.)。尼采把整个知识体系看做是一套抽象和简化的体系,它 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自我保存(注:Ibid,Sec.503.)。科学是“为了掌握自 然而由自然向概念的一种转化”(注:Ibid,Sec.610.)。科学的前提是“一种便于理解 的欲望,一种实际化、有用化和便于利用的欲望”(注:Ibid,Sec.677.)。
尼采认为,我们的知识和利益是交织在一起的。价值中立的知识仅是人们的虚构,是 人类希望对自然作终极把握的一个梦想。由于所有的知识必然假定一些利益,因而知识 永远不可能是无利害的,视角也是如此。科学的客观性以及真理只是一种必要的虚构。 正像哈贝马斯(Harbermas)说的那样,科学家在对某一科研对象探究以前,就已经具有 了对该对象意义的前理解。
尼采的视角主义认为,物理学是对现实的部分解释,而不是一面反映了世界本质规律 的镜子。这个世界自身是无意义的。尼采说:“为了能理解世界,我们必须能够计算它 ;为了能够计算它,我们必须有恒常的原因;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这种恒常的原因,我 们就自己发明出这种原因——原子。这便是原子论的起源。”(注:F.Nietzsche,The W ill to Power,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1968,Sec.624.)
总之,科学是我们从特定视角出发对混沌世界所做的解释,它总是交织着我们的利益 和价值,纯粹客观的科学是不存在的。科学知识和真理仅是权力意志的工具,是人类认 识世界、支配世界以达到自我保存的手段。这便是尼采对科学的理解。
(二)科学的价值在于人生
几乎所有的科学主义者都坚持,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的典范,它不仅必然是正确的, 而且可以推广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应以科学为准绳。探索 和追求科学真理是人类最神圣的使命。尼采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观点。
在尼采看来,科学只是一个自圆其说的解释系统,科学知识仅是人类为了生存而虚构 的诸多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尼采从一个艺术哲学家的视角,对现代科学理性即启蒙理性 进行了有力的攻击。他坚决反对那种具有苏格拉底特色的亚历山大式科学文化,因为它 乐观地“相信人类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把知识和洞见看做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对苏 格拉底们来说,探测事物的深度,区分真知和表象及谬误,是人类最高甚至是唯一的天 职”(注:F.Nietzsche,The Birth of Tragedy,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 ge,1967,Sec.15.)。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试图创建一种狄奥尼索斯式的艺术文化 ,用它来取代亚历山大式的科学文化。他把这种谢林式的浪漫主义文化作为医治欧洲疾 病和现代创伤的良方。
尼采把科学同一种健康生活的伦理思考结合在一起。尼采在提出与生活有关的价值视 角时,把身体假定为科学理性的被压抑的他者。身体和意识的二元关系,是形而上学的 一个典范模式,尼采对意识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从而将身体突出和暴露出来,尼采一改 过去将意识设定为标准的传统而倡导以身体为准绳(注:F.Nietzsche,The Will to Pow er,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1968,Sec.635.)。他认为意识仅是人类的 发明,只有身体是实实在在的。尼采让身体自足地运转起来,让万事万物接受身体的检 测,使身体而非意识成为行动的凭据和基础。真理和知识是身体的解释产品,这种知识 不再从意识中产生,它产生于身体的快感或者疼痛、欢乐或者苦楚、笑声或者眼泪,它 产生于身体的灵机一动。
尼采生活的19世纪晚期,科学文化已取代了柏拉图—基督教形而上学,成为欧洲文化 的核心内容,因此科学的伦理价值问题自然就成了尼采思考和关注的中心。我们惯常从 科学知识和真理的层面上来解读我们自己,从而使我们远离了混沌无序的本真世界,使 真理获得了一种超验的地位,进而用真理和知识来规范我们自己。尼采试图改变这种病 态的思维方式。他呼吁人们站在生活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科学。尼采十分关心价值问题 ,他不问“知识如何可能?”而问“为什么需要知识?”他认为,实证主义者对世界的解 释在意义上是最为贫乏和苍白的。一种自律的一味追求真理的纯科学,只会从计算和机 械方面来解释生动活泼的人类价值世界。作为机械论的科学真理把我们的世界变为一个 无意义的世界(注:F.Nietzsche,The Gay Science,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 ntage,1974,Bk.5,Sec.373.)。一种作绝对真理承诺的科学文化不能够帮助我们超越虚 无主义,创造新的生活形式。它压制了自我创造的自由精神,阻止了以权力意志的形式 进行的价值评估。这种科学文化使科学自身丧失了自我批判的能力,无法帮助我们肯定 生活的价值。
尼采的这种科学伦理观启发了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他们得出了有关启蒙文化的更为 激进的结论。他们从左派视角出发,提出了对科学和技术的批判。他们在《启蒙辩证法 》中认为,一种普遍的启蒙理性是对自然和人类的统治方案。在自然科学中,科学成为 一种对自然进行技术和实际掌握的统治工具;而在行为科学中,科学在资产阶级社会秩 序中成为对人类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工具。科学并没有导致健康美好的人生(注:M.Horkh eimer and T.Adorno,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Trs,J.Cumming,London:Verso,199 9,p.21.)。迄今为止,科学一直是支配自然最有效最成功的途径。因此,功利、效益以 及成功的标准总在指导着科学的努力方向,计算、量化和形式化的方式一直为人们所青 睐。启蒙和理性推崇的是以真理姿态自居的数学物理和形式逻辑的体系,而其他所有的 思想方式都被看做是下贱的。
尼采的科学伦理观指导我们正确地看待科学与人生的关系。实证科学的确能够给我们 提供安全感,因为它眼中的自然现象不存在任何内在的价值。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心安 理得,为了获得这种安全感,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科学打着真理的旗号实行 了一次颠倒。它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信仰斥为庸俗之见,从而淡化了我们的欢乐与 痛苦,使本来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日趋苍白乏味。它远离了生动活泼的日常生活,转向 机械物理学描绘的所谓真实世界。它的还原主义物理学把人类从一个七情六欲的世界引 入一个神经生理学、物理学及控制学的世界,一个超凡脱俗的永恒世界。这种形而上学 的实在论采取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非历史的客观性的姿态,它独立于任何趣味,超越任 何视角,是一种神目观。尼采认为,既然科学必然受利益和需要的限制,我们就应该把 它同人类自由和健康人生联系起来。探索科学与自由的关系应该成为未来哲学家的神圣 使命。
科学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即科学是为什么的问题,也即科学的价值 问题。把无止境地追求“真理”作为科学的最高价值,为科学而科学,是一种虚无主义 。科学的最终目的应是人生,应该以人类的生活质量为旨归。科学的价值存在于同人类 其他目的和价值的关系中。
(三)尼采并非否定科学理性
以上尼采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习惯上认为,尼采的哲 学是唯意志主义,尼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科学反理性的哲学家。这也的确代表了相当 一批学者的意见。哈贝马斯也不否认对尼采的这种定位。他认为,尼采从理性视阈以外 对科学哲学的批判,标志着他与科学理性的决裂。他说:“尼采别无选择,他或者对主 体中心的理性进行内在的批判,或者彻底放弃这种规划。尼采作了后一种选择:他摒弃 了对理性观念的更新,从而向启蒙辩证法告别。”(注:尤尔根·哈贝马斯:《后现代 的开端:作为转折点的尼采》,载汪民安等编译《尼采的幽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第274~275页。)
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尼采是一个思想极其复杂的哲学怪才。他有关科学的作品,类 似于一个嘈杂的对话,里面包含多种声音,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他往往一下子就触 及一个敏感的问题,不等展开论述就又很快退出。他的有关科学的言论往往是一种面具 ,其背后有时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思想。
尼采的思想发展可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思想观点都有一些显着的变化 。在对科学的问题上,早期(1870—1876)和晚期(1882—1889)都致力于削弱科学和理论 的力量,主张以艺术来取代科学。但是在中期(1877—1881),尼采有偏袒科学和真理的 意向。他甚至认为“通过严格的方法可以获得些许真理”(注:Edward Craiged,Routle 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vol.6,Routledge,1998,p.846.),他并且“把自己 的哲学定为服务于真理的自然科学的一种形式”(注:Ibid,p.847.)。尼采在中期最重 要的着作《人性的,太人性的》中说:“总体上说,科学方法至少与任何别的研究成果 一样重要,因为科学精神依靠对方法的洞见;如果这些方法丧失了,那么所有的科学成 果都不能阻挡迷信和谬论的重新胜利。”(注:F.Nietzsche,Human,All-Too-Human,Ed, Oscar Levy,New York:Russell and Russell,1964,Sec.635.)
即使在思想最成熟的晚期,尼采也并不是完全否定科学理性的。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 品,比如《快乐的科学》、《超善恶》和《权力意志》中,尼采反对的是一种实证主义 的科学观,反对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自以为可以认识绝对真理的科学。他并非一味沉迷 于虚无主义或采取解释学上“什么都行”的观点。尼采倡导一种视角主义的科学观。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尼采还是正当科学的扞卫者。
尼采曾在《快乐的科学》中“向物理学欢呼致敬”(注:F.Nietzsche,The Gay Scienc e,Trs,Walter Kaufmann,New York:Vintage,1974,Bk.5,Sec.335.)。尼采说,道德在被 摧毁以后,我们变得有些认不出自己了。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学便成了心灵的慰藉。道 德被摈除以后,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科学又获得了新的魅力。科学不仅是一种同其他视 角一样有价值的视角,从文化背景和对自然的控制方面看,它还是一种解释的实践活动 。创造力要以规律性和必然性为基础(注:Ibid,Sec.594.)。正确的价值创造取决于正 确的认识方式。尼采在对启蒙科学作了一番适当的修改后,决定把它向前推进一步。对 尼采来说,“最错误的判断(包括先验的综合判断),对我们来说也许是最不可或缺的; 如果不承认逻辑的虚构,不用绝对的、自我等同的纯虚构的世界来衡量现实,不用数字 对世界作持续的虚构,人类就不能生活。”(注:F.Nietzsche,Beyond Good and Evil, Trs,W.Kaufmann and R.Hollingdale,New York:Moder Library,1968,Sec.4.)他认为, 科学应该屈尊下位,认识到自己仅是一些假设,其观点也只是暂时的、试验性的。只要 科学正确地定位自己,就能够在知识领域发挥它的价值。实证科学的问题在于:它忘记 了,自己只是基于某种特殊需要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世界所做的一种解释,反而宣称, 自己眼中的现实即是上帝眼中的现实,从而认为给世人提供了绝对真理。
可见,尼采并不反对科学理性,他只是反对那种把科学当做绝对真理、把真理作为最 高价值的唯科学主义。
三、结语
西方经过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进入近代以后,理性逐渐苏醒,意识到自身的巨大潜力, 并力图释放这种潜力。理性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成功,展示了自己非凡的力量。 从培根开始,知识从学者的书斋中退出来,参与到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知识 终于实现了自己现实的力量。从此以后,人类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运用知识为 自身谋福利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可以说,在整个启蒙时代这种精神一直是西方人前进的 向导。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西方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伽利略、牛顿等近代 科学家创立了一种新的科学范式,为人类描绘了一幅乐观和谐的世界图景。牛顿范式的 成功极大地提升了科学的地位。它所采用的还原论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在当时也被其他 学科争相效仿。这种伽利略式的客观主义理性急剧膨胀,而笛卡尔式的主观主义理性则 日渐萎缩。客观主义理性是一种科技理性(注:韩震:《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北京出 版社1998年版,第27~28页。)。科技理性成为尼采时代的主导理性形式,机械论思维 方式成为一种时尚,实证主义科学则成为当时的偶像。
实证主义科学追求客观和中立,无视价值和意义。它极力抬高自身地位,排挤其他话 语,变得越来越固步自封,不可一世。科技理性片面发展为一种作茧自缚的理性。尼采 敏感地意识到,这种机械论科学的泛滥是当时欧洲文明陷入虚无主义的根源。因此,尼 采开始用哲学的音叉探听包括科学在内的一切偶像的虚实真假。最后他深刻地指出,科 学实质上是人类自我保存的一种工具,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一种虚构和解释。一旦我们 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再一味地追求什么绝对真理,就不会再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个“知 识的瘾君子”。我们就会有意识地转向艺术和生活,去过一种审美的人生。
尼采思想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如果说培根促成了西方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变,使人 们树立起理性主义信念的话,那么应该说,尼采则促成了西方由近代向现代的转折,使 人们丧失了对理性主义的信心。所以,我们只有把尼采的反科学主义思想放在当时的历 史背景之下,才能正确地评价它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考察尼采以上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也的确有必要反省一下我们以前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确实不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客 观和中立,也不存在什么终极的真理。科学作为人类的一项事业,它必然打上人的烙印 ,包括情感的功利的等非理性主义的烙印。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为科学而科学,从而自 觉不自觉地忽略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仅需要科学来规范我们 的生活和社会,而且还需要艺术和情感来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尼采虽有矫枉过正的历史作用,而且也并非彻头彻尾地反对 科学理性,但是他的主流思想无疑是非理性的,存在许多偏颇的地方。唯科学主义当然 不对,但过分地贬低科学的作用和价值也不妥当。实证主义科学的确造成了一系列的负 面作用,但也不应该由理性本身去为它担当罪责。实证主义只是理性畸形发展的产物。 理性出现问题不是我们放弃理性诉求非理性的根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认真地反省传 统理性主义的不足和过失,诚恳地接受非理性主义的合理批评,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 构建一种理性模式,用以指导我们的行为,规范我们的社会。这种模式应该既有原则性 ,又有灵活性;既富有理性精神,又洋溢着生活气息;既具有理想性和范导性,又具有 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它应该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理性。构建这样一种理性模式仅仅靠理论 工作者的宣传呼吁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长期共同的努力。不过我们 可以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对理性的信念,坚持不懈地追求和探索,就一定能够使理性 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天津社会科学31~36B6外国哲学董立河20022002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大体上经历了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等几个阶段。尼采 以视角主义为杠杆,以人类生命为目的,以不贬损正当的科学理性为前提,对实证主义 科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尼采 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自身也存在偏颇之处。构建历史理性势在必行 。尼采/科学主义/视角主义/科学理性/历史理性本文作者:董立河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31~36B6外国哲学董立河20022002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大体上经历了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等几个阶段。尼采 以视角主义为杠杆,以人类生命为目的,以不贬损正当的科学理性为前提,对实证主义 科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尼采 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自身也存在偏颇之处。构建历史理性势在必行 。尼采/科学主义/视角主义/科学理性/历史理性
网载 2013-09-10 21: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