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2006-02-13
〔分类号〕G350
1 情报学发展动力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情报学研究对象从单一科技情报研究扩展到信息管理、知识管理领域。在信息管理领域,研究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社会信息,在知识管理领域也已经延伸到对隐性知识和意会知识的深入研究,这既增加了情报学学科研究的难度,也为情报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
情报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和知识的提供与反馈,满足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从而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从深层次看,情报价值的运动过程,事实上是用户选择、吸收,应用情报并逐步完善人的认知结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通过情报运动的过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才是研究情报学的本质原因[2]。但是,当前对情报学深层次发展的动力发掘不够,缺乏对情报学发展动力的研究,而情报学的发展动力提供和传输着情报学发展的能量,因此,有必要对情报学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2 情报学发展的动力分析
根据学科动力理论,情报学的发展动力分为内动力与外动力。外动力是情报学发展的社会基础,能够给情报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表现为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如社会和经济需求的牵引、科技和文化的推动等。情报学的内动力产生于情报学内部,反映情报学的发展规律,规定情报学发展的内在轨迹和方向,激发情报学的发展活力和拓展能力,对情报学的持续发展起根本性作用[3]。内外动力共同构成了情报学发展的动力系统,并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合力,推动情报学不断发展。
2. 1 情报学发展的外动力
情报学发展的外动力包括很多方面,如信息技术、用户需求、创新环境等。
2. 1. 1 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发展的推动力 情报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每次进步都能将情报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极大地丰富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技术是情报学发展的推进器。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既是情报学的发展动力,也是情报学所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信息管理和情报学的深刻变革,它所提供的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正以巨大的冲击力改变情报学的管理理念,改变情报工作的模式,推动情报学的发展,使情报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基础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推动情报学学科的创新。
2. 1. 2 用户需求是情报学发展的牵引力 不断满足用户动态变化的信息需求是情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信息需求市场的繁荣是情报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牵引力,可以说信息需求是推动情报学学科创新与发展的根本动力[4]。情报学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它的发展是人类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和情报学发展的矛盾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提出了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情报活动从传统情报活动发展为现代社会情报活动。情报学理论从传统情报学理论发展为现代情报学理论[5]。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俱增,使得竞争情报成为情报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2. 1. 3 外部环境对情报学发展起导向作用 情报学的发展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外部环境对情报学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影响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这几个方面从国家政策、经济、科技和社会等角度对情报学施加影响,使得情报学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水平相一致。外在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需求使得情报学从科技情报观到信息观,再到知识观的不断演变,突出地反映了外在环境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同时促进情报学研究与时俱进。
2. 2 情报学发展的内动力
情报学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内部驱动力,因此,探索情报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研究情报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综合来讲,情报学发展的内动力包括情报学理论与实践、情报危机的不断涌现、情报学的创新发展、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情报学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2. 2. 1 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开展 情报学理论能够指导情报学实践,情报实践反作用于情报学理论,使理论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的情报学理论研究表现在引进国外情报理论与自主创新方面。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如波普尔的信息“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使得有影响的情报学专着,如《情报学概论》、《情报研究方法论》、《文献计量学》、《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5]。情报实践的广泛展开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如为重大决策、重要工程项目、重点科研项目发挥“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情报服务;推动文献计量学广泛开展;建立起中文数字资源;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跟踪报道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等[6]。这些成就的取得使得社会对情报学的重视程度加强,有力地推动了情报学的普及,扩大了情报学的影响。
2. 2. 2 情报危机的不断涌现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时间不长,理论基础薄弱,受其他学科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巨大,在数字时代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危机,主要表现情报概念的不确定性,情报与信息之争,情报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断更新,情报学理论基础的游离不定,相关学科的分割蚕食和情报学教育的起起落落[7]。危机中孕育着生机和动力,对待情报危机的正确态度是要正视危机的存在,找到解决情报危机的办法,只有加强情报学的学科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理清各种关系,达成共识,才能使得情报学的发展危机转化成情报学发展的动力。
2. 2. 3 情报学的创新发展 中国的情报研究有其自身特色,包括跟踪研究、预测研究、比较研究和评估研究等,在网络环境下中国情报研究必须借助信息通信技术才能发挥更大威力。随着情报学研究对象的日益广泛与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情报学的研究活动已经进入一个内容日趋丰富的多元时代,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内容管理、信息构建和知识产权等创新性的研究领域拓宽了情报学的发展空间。研究者也一直围绕情报学的几个基本范畴,如情报、信息、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进行着深入的探讨和理论上的延伸。从情报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的大背景下来观照,这种努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8]。情报学的创新发展是情报学在国家创新的大环境下适应国家发展战略,扩大自身生存空间,找准情报学发展定位的需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情报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避免被社会所淘汰的命运。
2. 2. 4 情报学与其他学科协同效应的发挥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体系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同时还不断与相关学科进行解构和整合,学科体系呈现出一种调整和变迁态势。由于情报学实践对象的变化和情报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现代情报学理论不断吸收认知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成果,试图为情报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学科之间的互动,不同领域知识的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能够形成学科间的协同效应,推动学科的发展[9]。情报学研究者应该认识到,情报学的优势在于信息检索、知识管理等研究领域。在信息存贮方面需借鉴计算机科学的经验,在研究信息管理方面需借鉴管理科学的经验。只有多学科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在情报学理论的核心领域取得突破,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最终才能巩固情报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阵地。
2. 2. 5 情报学人才的培养 只有通过情报学教育,并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出大量情报学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而提升情报学的地位,促进情报事业的发展。情报学人才是情报理论与实践以及情报学创新的主体性因素,事关情报学发展的全局。当前,情报学的发展不断取得进步,招生院校、招生人数以及博士学位授予点都在不断增加,这对扩大情报学的影响,壮大情报学队伍大有裨益;同时,为情报学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为情报学学科带头人的涌现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情报学的发展积累了动力。
2. 3 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
情报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应该是一个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有机系统,内外动力不断作用的结果。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构建出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
从情报学内动力而言,情报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和创新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是情报学发展的保障。人才包括学科带头人,也包括那些把情报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各类高等院校和情报机构培养出大量的情报学人才,这些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中应用和实践着情报学的理论知识,相辅相成,才能使情报学理论不断完善,实践活动更丰富,从而拓展研究范围;与此同时,情报学研究的泛化与视角的多元化令情报学研究陷入引进、借鉴、与现象描述的怪圈。情报学自身核心理论未能得到进一步深化,在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中、在学科蚕食吞并中出现危机。由于困惑和危机的存在,情报学便会积极寻找学科新的发展途径,变危机为转机,迎来学科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正是这些危机,使情报学的发展能够不断取长补短,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与其他学科的协同效应。
从外动力而言,用户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情报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情报学每一发展阶段都与用户需求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用户的各种需求促使情报学总是最先感受和使用先进技术。这里的用户需求包括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企业的情报需求和一般用户的信息需求。资源的全球化,情报需求的个性化,不断推动着情报学的创新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情报学的研究领域也逐渐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手段与方式不断创新,始终保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面向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不仅是情报科学发展的一种规律,也是情报科学发展的创新任务。知识经济时代,情报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依托与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播,为知识生产提供思想资源,为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提供有效手段,为经济发展提供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为国家知识创新系统服务,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服务,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3 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及评价
3. 1 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
情报学发展的动力机制以适度为目标,其运行过程大致包括情报动力源开发、情报动力转化、情报动力培育、情报动力分配、情报动力反馈5个主要环节。
3. 1. 1 情报动力源开发 用户合理的需要是情报学良性发展的动力源。强烈而广泛的需要促使用户积极参与各种情报活动。开发情报动力源,就是要激发用户的情报需要,把这些需要引导、塑造为合理需要。合理需要应与国家政策、法规相适应。情报动力源开发应当是全面的,要考虑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
3. 1. 2 情报动力转化 情报动力转化环节的功能就是将潜在的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动力,促使情报工作者为满足用户需要而不断丰富情报学的内容。变用户的情报需求为情报行动便构成了需要——行动的转换过程。
3. 1. 3 情报动力培育 情报学发展的动力不仅需要开发和转换,而且需要培育和维持。情报动力培育在不同的层面上是有所差别的。在宏观层面上,主要通过情报学教育、情报研究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情报工作者的素质,合理配置情报资源,为情报学的发展开辟空间;从中观层面来看,情报机构和情报研究人员要在情报学的发展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广泛的共识,增强学科发展的凝聚力;从微观的层面来看,情报学发展动力的培育主要是使社会个体的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得到提高。
3. 1. 4 情报动力分配 情报学的发展不仅要产生、培育和导引出适度的动力,还要将适度的动力配置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和部门,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 1. 5 情报动力反馈 动源开发、动力转换、动力培育和动力分配是否为情报学的发展提供了适度的动力,这些动力是否推进了情报学的良性发展,动力主体将通过反馈环节获得这些信息,进而为动力运作过程输入新的信息,可能是调整动力方向,调整动力强度,或者是调整诸种动力的结合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情报学的学科发展。
3. 2 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评价
由内外动力的交互作用构成的动力机制对情报学发展的推动应当是适度的。“适度”包括向度、量度与协和度三个指标[10]。向度即动力方向,从情报学发展的动力方向来看,判断其是否适度,即视其是否与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量度即动力的大小和强度,用户需求以及需求提供者对利益追求促进了情报学的发展,但需求层级的提升以及对需要满足程度的期望值必须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水平与程度相适应。情报学的动力不足会导致情报学发展呆滞、缺乏活力;而需求与利益追求无限制扩张和膨胀,则会引起情报学发展的无序和震荡。适度动力将用户需求的满足和情报学发展秩序结合起来,既能激活人们追求合理利益的动力,又能将情报学的发展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泛化和盲目扩张。适度动力还包括各种需要与利益追求之间的协调和优化配置。
情报学的发展既要博采众长,不断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自身理论,同时也要不断推广情报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其他学科所利用,扩大其影响;全方位地研究情报及其活动规律,从提高学科自身实力出发,提高情报学的社会认同度。这需要各种动力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建立各种动力的协调机制,对诸种动力做优化配置,使之协调互动,以发挥其推动情报学发展的最佳功能。
图书情报工作京42~45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刘永/邓胜利20062006
情报学/内动力/外动力/动力机制
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情报学研究的目的两方面探讨情报学发展动力研究的重要性;将情报学发展的动力分为外动力与内动力,从外动力与内动力两个角度对情报学发展的动力进行分析;构建出情报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并阐明情报学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提出动力机制适度发展的评价指标。
作者:图书情报工作京42~45G9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刘永/邓胜利20062006
情报学/内动力/外动力/动力机制
网载 2013-09-10 2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