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汉文版通辽63~66B6外国哲学包国祥/徐永平20002000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康德的二元论批判哲学;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思辩统一哲学;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呈现五种形式:康德的主体是“纯统觉”,它是产生我思的“自我意识”,它是先验的,但却是一切经验意识的前提和条件,这个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不可分;费希特力图证明康德的“先验自我”是独立的精神实体;谢林使“自我意识”变为主客体同一的绝对精神实体,即绝对精神;黑格尔使这个绝对精神具有了内在的矛盾性和过程性;费尔巴哈把自我意识理解为感性的、具有类本质的普遍性的人。 作者: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汉文版通辽63~66B6外国哲学包国祥/徐永平20002000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康德的二元论批判哲学;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思辩统一哲学;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概念基本内涵,呈现五种形式:康德的主体是“纯统觉”,它是产生我思的“自我意识”,它是先验的,但却是一切经验意识的前提和条件,这个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不可分;费希特力图证明康德的“先验自我”是独立的精神实体;谢林使“自我意识”变为主客体同一的绝对精神实体,即绝对精神;黑格尔使这个绝对精神具有了内在的矛盾性和过程性;费尔巴哈把自我意识理解为感性的、具有类本质的普遍性的人。
网载 2013-09-10 2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