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Higgins在其“自我不一致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中指出,我们的许多焦虑和抑郁来自如下两个问题之间的不一致:即我们认为我们实际是什么人与我们认为我们希望是什么人之间的不一致。我们对自己实际是什么人的看法就是我们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而我们希望是什么人这种概念,Higgins称之为我们的自我导向(self-guides)。Higgins认为自我导向总是超越于自我概念,两者间小小的差异(不一致)对个人可能是一种鼓舞。但是如果差异太大,而且我们又意识到了这种差异,我们就会感受到情绪上的不舒服,进而还会使我们感受到情绪上的骚乱和挫折感,甚至产生抑郁,而低自尊恰恰是抑郁症的一种基本症状。(注:Higgins,E.T.,(1989).Slef-discrepancy theory:What patterns ofself-beliefs cause people to suffer?In L.Berkowitz (ed.),advance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22),New York:Academic press.)Flett(1991)的研究也表明,具有追求高水平社会要求的完美的被试表现出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朝向抑郁和低水平的自尊。Flett认为,这是由于人们为追求他人为自己确立的理想与目标而付出的代价。(注:Ronald,P.P.,(1995),Invita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
我们所有的人,在其自我概念和自我导向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没有哪个人是完美无瑕的。然而,当面对着或大或小的自我不一致时,并非所有的人都在遭受着抑郁和与焦虑有关的痛苦。为什么?根据Higgins(1989)的观点,自我不一致的情绪上的结果依赖于两个因素:第一,不一致的数量。不一致存在越多,情绪上的困扰越大。第二,对不一致的觉察。个体意识到的不一致越多,情绪上的困扰就越大。第二个因素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假定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自我不一致,那么是什么在影响着对不一致的觉察,进而对自我尊重又有什么影响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心理学家转而对自我意识进行了探讨。
一 私下与公开的自我意识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是个体惯常地把其注意集中于自身的程度。自我意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特点,因而,有人倾向于高度地自我意识,而有些人自我意识水平则较低。
心理学家Fenigsten把自我意识划分为私下的自我意识和公开的自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ublic self-consciousness)。(注:Ronald,P.P.,(1995),Invita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如果个体具有高度私下的自我意识,他就会倾向于对其内在状态和感觉以及他所持有的态度、意见有更多的意识;如果个体具有高度公开的自我意识,他就会更多地把自己看做一个社会关注的中心,就会更关心人们如何看待他,以及自己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私下的自我意识有助于个体同其内在心境、动机及思想保持接触;而公开的自我意识则使个体对其外部表现及他对别人所具有的影响保持敏感。两种形式的自我意识都为个体自我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
然而,自我意识并非总是令人愉快的。当个体意识到自身缺点时,则可能对其自我尊重产生威胁。因而,当自我意识可能损害自我尊重时,个休有时就会采取措施以避免这种损害。Hull认为,个体避免不愉快的自我意识的措施之一就是饮酒,即“借酒浇愁”。Hull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一项智力测验的男性被试或者得到“失败”的反馈,或者得到“成功”的反馈。紧接着要求被试品尝并区分不同的酒,以便观察每个被试饮酒的多少。结果发现,那些具有高度私下的自我意识的被试得到失败的反馈后比得到成功的反馈后喝的酒更多。显然,“失败的”被试企图躲避自我意识,并以此来保护其自尊。(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然而,所有的人都以同样的方式对失败做出反应吗?显然不是。在Hull的研究中,成功与失败的反馈所引起的在饮酒上的差异仅仅适用于有高度自我意识的被试。那些自我意识较差的被试得到成功或失败的反馈后,在饮酒上并没有差异。因为,低自我意识意味着失败并不会对其自尊产生威胁。可见,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个体对自我不一致的觉察。
此外,私下和公开的自我意识之间的不同所构成的自我觉察方式对于人们如何减少其自我不一致也具有重要意义。Higgins认为,人们被诱导使其行为必须符合自己的标准,或者符合对自己而言是重要他人的标准。当你具有私下的自我意识时,你会听到一种内在的声音,并力图用你的个人标准去减少不一致;而当你具有公开的自我意识时,你却会力图使你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从而去减少不一致。
二 自我觉察
和自我意识相比,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是指一种由情境引起的短暂的反应。当某些事物和某些人使个体想到了自己,也就意味着他觉察到了自己。Duval& Wicklund的自我觉察理论认为,通常个体并没有自我注视(self-focus),而是可预见的特定情景迫使其转向内心世界,并且成为自己注视的客体。当个体谈论自己时,或扫一眼镜子里的自己时,当个体站在观众面前或照相机前时,当个体在录像机中观看自己或在一个群体中占据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时,他都会进入一种自我觉察状态。这种状态发生时,个体会自动地把其行为和其内在的标准进行比较。(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Beaman在一项研究中测验了镜子对自我觉察的影响后指出,儿童在镜子面前会更加诚实。镜子增强了儿童的自我觉察,而增强了的自我觉察又会使得诚实这一内在标准更为明显,儿童也会使其行为和内在标准相一致。Diener等人的研究指出,大学生在一项智力测验中,如果让他们依靠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反映,并且听自己被录在磁带上的声音而产生自我觉察时,其欺骗行为就会更少。
然而,这种外在的行为和内在标准的比较常常会引发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不一致,甚至使自我尊重产生某种暂性的降低。因为,个体发现,他的某些方面的品质或行为表现不符合其理想的自我。总之,自我觉察常常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因为某种情景使个体对自己敏感起来,并且觉察到了自我不一致,最终导致低自我尊重。为了应付这种困扰,人们或者在各方面采取减少自我不一致的行动来发展自己,或靠退出自我觉察状态来躲避这种困扰。Carver & Scheier认为,这种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人们是否期待其能成功地减少自我不一致。如果能做到,他们就要使其行为符合于标准,如果做不到,他们则会从自我觉察的情景中退出,并且力图中止对自己的思考。这一过程可通过如下图式得到说明。(注:Carve,C.S.,& Scheier M.F.,(1981).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A control theory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New York:Springer-Verlag.)
附图
三 自我服务的偏向与自我贬损
由于把注意集中在自我不一致上,自我觉察会引起情绪上的困扰和低自我评价,人们也许会因此躲避自我注视,但这种回避并非总是可能的。那么普通人又是如何对付自己的失误、不适当以及不确定的未来,进而保护其自尊?
(一)自我服务的偏向
Blain认为“自我服务的偏向(self-serving bias)是用有益于自己的方式判断、理解自身以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的倾向。”(注:Roy,F.Baumeister(1993).Self-esteem:the puzzel of low self-regard.New York:Plenum Press.)这种判断和理解并不要求与客观标准相比较是准确的,因此偏向必然反应在推理过程的歪曲上。
研究表明,自我服务的偏向是普遍存在的。通常,人们倾向于因成功而获得声誉,而否认对失败应负的责任;人们在和他人做比较时,往往会策略地选择比较的目标和程度,以图末来有更好的结果。当某种情况含有自我尊重的成份时,人们最有可能表现出自我服务的偏向。显然,人们不可能总是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是感觉良好的,因而也就普遍存在着自我尊重与自我服务偏向的关系,并且突出地表现在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向上,即在归因方式上采取自我提高和自我保护(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fense)的策略。对有益的结果采取内在归因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对不利的结果采取外在归因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Fith认为,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人在自我服务归因偏向上表现更为强烈。其早期的研究表明,让被试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并测验其对结果的归因,结果高自尊被试比低自尊的被试更多地将失败归因于外因,从而表现出了明显的自我保护倾向。(注:Roy,F.Baumeister(1993).Self-esteem:the puzzel of low self-regard.New York:Plenum Press.)Ickes等人也发现,高自尊被试将不利结果归于外因,而低自尊被试则将之归于内因,显示出前者有更明显的自我保护与自我提高的倾向。自尊的不同也表现在对假想事件的归因上。Feather等指出,高自尊的人试图对有益事件做出内在的、必然的归因,而对不利事件做出外在的、偶然性归因,因而高自尊的人在对假想事件的归因上也具有自我提高和自我保护的倾向。同样的情况和人们情绪的高低及抑郁水平也有某种关联。美国心理治疗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提供的诊断手册指出,低自尊是抑郁症的一种基本症状,抑郁与低自尊在自我评价中共生的可能性为40-60%。(注:Roy,F.Baumeister(1993).Self-esteem:the puzzel of low self-regard.New York:Plenum Press.)研究指出,低自尊和抑郁情绪是人们体验消极情绪的基本倾向,因而,低自尊和抑郁的出现都预示着人们同样要很好地使用自我服务偏向。Peterson等指出,由于低自尊和抑郁高度相关,与一般人相比,情绪低落者或抑郁的人倾向于将消极事件的结果归于内在的、个人的和必然的原因,而将积极事件归于外在的、特殊的原因。Cohen报告说,严重抑郁者不会有公正的归因,而更多地表现出自我批评的归因。
此外,近10年的研究表明,自我服务策略的运用也表现在对他人评价的反应和对反馈信息的选择上。Dykman(1989)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自我概念过滤了与自我相关的信息,这样,高自尊的个体在知觉与己相关的信息时,通过其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过滤这些信息。Crocker(1991)的一项研究也指出,自我抬高会采取回忆别人坏消息的方式。他发现,高自尊的被试在社会敏感性(social senstivity)测验中失败后,会回忆起更多关于他人消极的信息,而低自尊的被试只会记起很少关于他人的不利信息。(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二)自我贬损
何为自我贬损(self-handicapping)?Jones和Berglas(1978)首先指出,一个人也许会将自己置于一个不利地位以逃避其由于缺乏能力而导致失败的结论。因而自我贬损是指在面临一次失败之前,置自己于不利地位以增加其为失败而辩解的机会的行为。
Snyder等人(1985、1988)在一系列实验研究中发现,当人们担心在一项重要任务中失败时,就会使用羞怯、焦虑、身体不适、创伤性生活事件以及其他否认预期结果的方法,亦即,依靠承认某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弱点,掩盖其缺乏能力这种在所有品质中可能让人最伤脑筋的品质,以保护其自尊。在Berglas和Jones的一项研究中,他们要求大学生被试完成一项类比测验。测验后告知被试,他们做得很不错。然后要求其完成与第一次测验相似的第二次测验。对于其中一组被试,问题相对简单,以引导他们预期更多的成功;另一组被试则是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以使他们处于对第一次测验的成功迷惑不解并对可能的失败产生焦虑的状态之中。此外,在进行第二次测验前,给被试两种药物以供选择:Actavil,告诉被试,它可以改进成绩;Pandocrim,使被试相信,它可降低成绩(实际上不存在上述药物)。结果,研究者看到,那些对即将面临的测验有信心的被试大多数选择了Actavil,而那些担心第二次测验会失败的男性被试则选择了Pandocrim。简言之,依靠给自己设立一个不利条件,这些被试给预期的失败预先确立了一个便利而适当的借口。这种借口更多地是用来说服实验者而非本人的,因为由Kolditz & Arkin所做的一项补充研究表明,个体运用这种策略,为的是使他人相信,个体具有充分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受到了不利条件(如药物)的妨碍而已。可见,自我贬损是一种蓄意用来呈现自我、保护自尊的策略。(注:Charls Emerson Kimble(1990).Social Psychology:studing human interaction,Wm.C.Brown Publisher.)
在认真考察了自我贬损这种保护自我的策略之后,Leary & Shepperd(1986)指出,自我贬损有两种表现形式:行为的自我贬损和自呈的自我贬损。所谓行为的自我贬损(behav-ioral self-handecapping)是指:在一个令人担心的、不愉快的事件或结果出现之前,置自己于不利地位以保住面子或自尊的行为。例如一个人预期在期末考试中不会有好成绩,他可能会通过饮酒、使身体不适或其他什么方式来使自己放弃考前复习,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地位。何为自呈的贬损(self-reported handicapping)?在一系列有关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与上述行为的贬损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即被试只是自己报告说,他将会处境不利,但却并未将自己真正置于不利处境。研究者认为,这就是自呈的贬损。例如,告诉你的朋友们,在期末考试前你没有复习,然而实际上你是认真复习了。这与你实际上没有复习(行为的贬损)相比,是完全不同的。Snyder在其研究中考查了利用自呈的焦虑、羞怯以及创伤性生活史作为自我贬损的策略,指出人们有时会策略地使用某种症状来保护其自我概念。(注:Charls Emerson Kimble(1990).Social Psychology:studing humaninteraction,Wm.C.Brown Publisher.)Braginsky也指出,心理疾病患者,当他们的症状能使其处在有利地位时,他们会策略地显示这些症状。
当然有些人可能比另一些人更倾向于运用自我贬损的策略。Rhodewalt等在一所大学游泳队中根据队员们对一项问卷的回答,把他们分为高自我贬损或低自我贬损者,然后在整个游泳季节对他们进行观察。他发现,在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比赛前,队员们在训练和努力的方面没有差别,然而在一些重要比赛之前,那些低自我贬损者参加训练和努力的程度更高,而高自贬损者却没有这种表现。其他研究也指出,人们在不同方面,以自我贬损的方式对预期的失败做出反应。例如,男人倾向于依赖药物、酒精来给自己以不利条件;妇女则倾向通过报告身体不适或某种症状来给自己以不利条件(Higgins & Harris,1988)。(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把自我贬损看做是对付自我尊重所面临的威胁的一种方式,或者看做一种对个人公开形象的保护方式,它似乎是一种巧妙的策略。无论某人编造一个看来似乎合理的借口,还是他实际上给自己的行为设置不利条件,其目的及最后的结果都是同样的。不幸的是,自我贬损的使用也可能会使我们付出重大代价。因为故意破坏自己的行为或贬低自己,虽然可以降低个体对于成功的压力,但这也可能会增加失败的机会与风险。
四 向上比较与向下比较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只有通过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才能评价自己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在没有客观指标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别人作为评价自己的工具。当选择与自己类似的人作比较时,可以达到较好的结果。费斯汀格认为,尽管人们希望回避和自己具有明显不同特性的他人进行比较,但有时,特别是在能力比较的情况下,必定会出现“比自己优异”和“比自己低劣”两种情况。因此,费斯汀格引入了“向上性动机”这一概念。他认为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着“能力、成绩越高越好”这种价值观,所以,在西方人中常有人选择比自己更优异的他人作为比较对象,总想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超过他人。因此向上动机所导致的是个人与比之优秀的人相比较,并谓之“向上的比较”。然而应当看到,尽管人们试图依靠向上的比较来追求更大的成就,更高的优越,并以此来提高其自我尊重,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当你的一个兄弟,你的亲密朋友,甚至你的配偶取得了比你更大的成功时,这对你的自我评价会有怎样的影响呢?Aboaham Tesser(1988)提出的自我评价维持模式(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预言了两种可能的不同反应。一方面,你可能会因为那些与你有密切关系的人获得了成功而感到高兴,并产生一种叫做“借光取暖”(baskingin reflected glory)的作用。我们中的许多人经常夸耀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某些他人的成就,通过这种“借光”才能提高其自尊。另一方面,你也许会由于他人的成功而体验到一种社会比较的嫉妨(Social comparison jealousy)以及包括羡慕、忿恨等在内的复杂感受,进而感到自己暗然失色、相形见拙,并且降低了自尊水平。而所谓社会比较的嫉妒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群体中的他人超越了该人的成功水平时,该人产生的消极情绪(Salorey & Rodin,1984)。(注:Salovey,P.,& Rodin,J.,(1984).S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comparison jeal-ous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47,780-792.)
面对他人的成功,一个人是体验到“借光”的愉悦,还是体验到嫉妒的痛苦?这取决于他人的成功是否与该人的自我相关联。当关系密切的他人,在其对我们的自我概念而言是重要的一些方面超越我们时,嫉妒就会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自我评价与自尊水平,我们往往会使自己远离那些人。当在一些对我们的自我概念并不那么重要的方面,他人超越了我们,尽管如此,我们却可能会从中感受到由“借光”而来的愉悦与骄傲(Tesser & Collins,1988)。
然而,客观存在着的另一种情况是,也可能希望比他人更优异的愿望并没有形成积极的向上比较,而是以一种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和比自己更低劣的人相比较,即所谓向下比较,以便相对提高自己的地位。当自尊将要受到威胁时,这种消极的、自我防卫性的向下比较就容易表现出来。为此,费斯汀格指出,人们并不总是从相似的他人那里寻求客观信息,而且,有时社会比较导致了自我防卫的产生。大量的研究支持了这种看法。Pyszczynski等人(1985)指出,当一个人的自尊处于危险状态时他也许会选择做出向下比较,即和那些更差、更少成就、更为不愉快,或者更不幸的人进行比较。
当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在许多情况下,或在许多重要方面,人们可以受益于向下的比较。有人发现,那些生活及受教育条件较差的小学儿童,在有关其学业的自尊测量上常常得分更高;而那些生活富裕,在学业上要求更严的学校中的孩子常得分较低。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别很可能与社会比较有关系。即当儿童比在成绩的平均水平上更低的同学包围时,他们会把自己看做更好的学生(Marsk,1984)。
当出现和健康相联系的问题时,情况更为明显。受到紧张,有压力的生活事件(犯罪、意外事故、疾病或亲人的去世等)的伤害时,个体常常会依靠做出向下比较来应付局面(wills,1987)。和这些不幸者或受害者的谈话表明,向下比较有助于人们了解那些更为不幸的人和更为糟糕的事。例如,Wood等人发现,大多数乳腺癌患者会积极地寻求把她们自己同其他尚未很好适应同样疾病的人做比较。Gibbons(1986)也指出,做为处理某人所具有的困境或不幸的一种方式,这种向下比较可以创造某种奇迹。他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具有适度抑郁症的被试,在阅读了有关一次事故中受害者的不幸的描写后,其心境得到了改善。(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综上所述,近20年来,社会心理学对自我尊重及其保护与提高的策略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一方面揭示了普通人在面对困境及不确定的未来时所惯常使用的保护自我概念、维持自尊的策略,分析了使用这些策略的利弊。另一方面,这些理论与研究也表明了自我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思考与反省自己的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相互制约的作用。可以说,上述理论与研究对于深入展开对自我这一恒古命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47~53B4心理学刘毅19991999本文简要介绍了近20年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围绕自我尊重以及个人公开形象保护策略所做的探讨。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识与自我觉察以及自我提高与自我保护方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对这些理论与研究的讨论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有关自尊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识/自我觉察/自我保护与自我提高/自我尊重/self-discrepancy/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fense/self-esteem本文1998年6月25日收到。Theori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Strategies of Defense to self-esteem Liu YiThe approaches of self-esteem and defense of personal publicimage in western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recent twenty yearsare simp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The approaches involvemain-ly the theorie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f self-disc-repancy,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self-enhancementand self-defense.The discussion of the theories and the rese-arches will ad-vance the approaches to the questions of self-esteem in China. 作者: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47~53B4心理学刘毅19991999本文简要介绍了近20年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围绕自我尊重以及个人公开形象保护策略所做的探讨。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识与自我觉察以及自我提高与自我保护方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对这些理论与研究的讨论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有关自尊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识/自我觉察/自我保护与自我提高/自我尊重/self-discrepancy/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fense/self-esteem本文1998年6月25日收到。
网载 2013-09-10 2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