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译文]只可以凭着醉酒多次回到家乡平坦的路上,除此之外又有那里可以去啊。

  [出典] 五代  李煜 《乌夜啼》

  注:

  1、《乌夜啼》 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2、注释:

  乌夜啼,别作《锦堂春》,此乃同一词牌之别称。 

  帘帏,窗帘。飒飒,象声词。屈原《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多离忧。”

  漏,即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

  断,别作“滴”。个人认为,滴较为客观描述,断则带有主观情绪。而残也是具有主观情绪的词。从对仗上讲,两个主观词相对更为工稳。从赏析的角度看,相对主观的断字也更能与前面的残相呼应,合而营造出一种惨淡的氛围。

  频欹枕:指倚枕不眠。

  不能平,“不”字有版本为空格。五字结尾是乌夜啼的正格,未见四字者。此为漏录。 

  梦里浮生:一作“一梦浮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醉乡:醉中境界。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

  3、译文:

  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屋内又是漏的不断,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世上的事情过去的就如同逝去的流水一样,算起来一生沉浮恍如梦境。只可以凭着醉酒多次回到家乡平坦的路上,除此之外又有那里可以去啊。

   4、李煜生平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和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此词表现的是南唐李后主对人生的感悟,艺术特点是情境和谐,细节传神。上片以倒叙的方式开篇,写“昨夜”风雨交加,风声雨声树声等“秋声”阵阵传入帘内,构成一种凄凉的氯围。“烛残”二句由室外景转入帘内景。室内残烛摇曳,光线昏暗,夜尽更阑时分,主人公还卧床在枕上翻来覆去,表明他彻夜未眠。失眠人情绪本来就烦躁,而窗外的秋风秋雨,仿佛点点滴滴都在敲击着失眠人的心头,更增苦楚。心头的烦闷无法开解,“起”来挥之不去,“坐”下也无法平静。“起坐”两个细节动作传神地写出失眠人无法平静的心境。下片转入沉思。回想人生世事,往日的南唐早已土崩瓦解,词人曾经拥有的一切辉煌、幸福都被剥夺。这人生世事,有如流水不返,好似梦境虚无。所谓“梦里浮生”就是后来北宋苏轼所说的“人生如梦”。梦的特点有三,一是短暂,二是易变,三是不可把握。所谓“梦里浮生”,是对人生命运的短暂性、易变性和不可把握性的概括。后主对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和悲剧的不可避免性有着深刻的体验,他对未来早已失去信心,在现实中又找不到解脱、超越痛苦之路,只好遁入醉乡求得暂时的麻醉和忘却。意识到人生的悲剧,却无法加以改变,是李煜的一大人生悲剧.

 6、 蜡烛滴残,更漏漏断,应是一夜将尽的时刻。可如此深夜,词人却依然醒着,耳听得帘外风雨相侵,风吹帘帷发出飒飒的声音,斜靠在枕头上,久久不能平静。频字表达了词人心中的煎熬,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而让他如此煎熬的是什么呢?下片起笔给出了答案:想起往事,徒如同流水一样一去不返,人生如同一场梦,就算再美也都是要醒的。而梦醒了,什么也留不住。就如同美好的往事,覆水难收般再也无法重新拥有。想重回到过去,则只有在醉梦中。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忘掉现实的愁苦,回到过去的办法。只是醉梦醒来,也还是终要面对那难以面对的现实。因此醉乡虽然路稳,也只是借酒浇愁,愁更愁罢了。稳字本来表达的是一种肯定,但由于肯定的是醉梦,所以反而成了一种对现实的否定。在醉梦中是一定能回到故园的,所以不妨频频醉酒。但是,真正的故园如何回去呢?这是作者没有说明,也已无需说明的。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后主词中会有那么多梦字。因为对他而言,醉梦是通向故园的唯一归途。

    全词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深深的无奈,以及人生如梦的感慨。美梦已经醒了,噩梦却仍要持续下去,不知何时才能到尽头。一个漫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心中无可奈何,想留却留不住,只能任其来去的心情。任何努力与不舍,都是徒然。

  7、首二句写秋夜里一场风雨。梦中醒来,风雨大作,似乎很嘈杂,其实除了“飒飒秋声”外,并无别的声音,反衬出夜的寂静和词人心的孤独。词人满腹心事,雨夜醒来更加清醒,他熬到“烛残”,听得“漏断”,可见是一夜再也未曾入眠了,秋风秋雨愁煞人。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古往今来,引来多少人的感叹啊!词人虽贵为皇帝,也未能例外,在这秋雨绵绵的静夜,回想如梦前尘,不由涌上心头的是一种空虚、疑惑和迷茫之感。词人无法摆脱人生的烦恼,是因为他太清醒,太执着。所以很自然地引出了“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其实就是一醉解千愁,可词人以一种变通形象的说法——醉乡路稳,反之则是醒者行路之难,可见有时醉比醒好。

 

      8、 醉一生,梦一生,漫随碧水东流。岁月如梭,北风狼吼,世事如转烛,人生恍如烟草,飘忽,不定,敢问何处是归宿?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水,日夜东流,往而不返。在后主眼里,它似乎可以带走一切离愁别绪的精灵,所以,他抓住了它,向它婉娩道来他的忧、他的愁。

    纳贡称臣,竭力报效已满足不了北宋的贪欲。赵匡胤屡凿船池,矛头直指长江天险,给后主带来了几多恐慌,几多沧桑!于是他提笔写下《浣溪纱》一首。好一句“待月池台空逝水”呵!敌军铁蹄的铮铮之声已在耳畔响起,大势已去,硬称无趣,往日的富贵繁华与祖父浴血奋战得来的大片国土不是“空逝水”,又能是什么?把自己灌醉,漫想前世今生,心中是怎样的酸楚与无奈!逝水,去吧!

    起来反抗,没力气;坐以待毙,不甘心。放下杯盏,昨夜风雨、昨夜愁重新涌来。在醉生梦死中消磨时光,或许可以聊以度日。于是,半醉半醒之中,他又将满服心事诉流水: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风。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座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乌夜啼》

    心已成灰,一切皆已无所谓,世事漫随流水,不如此又能如何?这首词,处处可见后主消极遁世、企图逃避现实的无奈,言表之切、之直白,是很少有人做得到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那朵花,如今只剩一地零落的残红。

  轻问,“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煜走过了四十一年的春秋冬夏。他,真的好像只是一个人间过客……

  之前说过,李煜是朵花的精魂。如今,花已凋零多年,灵魂已升华,但他却把芳香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酒冷,诗残,梦断。


本篇文章来源于:E度学习网www.eeduw.com 原文链接:http://www.eeduw.com/zuowen/chuzhong/chusan/2010_25771.html

  9、世路多跂,好时机也有潦倒之人,况乎人生不得意事十之八九。回首前程,由於自己的人格特质使然,应富贵而放弃富贵。今半生己过,垂垂将老矣。而青衫依然沈沦,只待退休後专心写几本回忆性小册而已。读书人的本份,亦唯酒与书耳。噫!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书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煞然乎? 

  10、望着北宋的虎视耽耽,望着南唐的殷殷期望,你累了,你只想在清冷的宫廷寻找诗意的浪漫,只想在孤独的黑夜寻找爱情的温暖,不料却被帝王的奢靡替代,由一个无辜的南唐替你陪葬。望着阴森幽暗的壁垒牢笼,望着了无尽头的凄风苦雨,你哀痛,哀痛“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哀痛“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但你带血的啼唱并未替你“赎罪”,反而夺去了你的生命。这究竟是你的不幸还是文化的幸运呢?

夜,更深了;月,更亮了。问那月中的吴刚,你可记得千年前北宋与南唐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吗?月无语。问那月中的嫦娥,你可记得千年前李后主如泣如诉的浅斟低唱吗?月儿在风中颤颤巍巍地摇晃着,似在点头应允……

 

11、 诗词和音乐是很微妙的东西,每一阙词、每一首曲、每一本书,不同的人赏来有不同的感悟,即便同一人赏,于不同心境、不同年龄时赏起,亦会有不同的感触。
    此生善感,常带着主观色彩看事待物,闲时有时盯着那些词牌名发呆,觉得《乌夜啼》、《相见欢》这两词牌就是为李煜而生。

    此词情境和谐,细节精准。风雨兼具的秋夜,夜风至帘帏飒飒,秋风秋雨本已觉凄凉,偏又烛残,而此时有不寐之人尚在频频倚枕,无论是起或坐,均不能令其平静。于是回想此生世事,往日的繁华与辉煌、现时的寂寥与悲凉,一一历上心头,可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后主的人生悲剧有着不可避免的因素,而李煜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悲剧,却无法加以改变,此乃更大的悲剧。
    人生未历悲苦,不足以悟其道。恐就恐待悟其道后,一切均无从挽回,岂非悲哉!
    至此,偶然抬眼,喜见帘外月栊明,遂起身立于窗前,与月对凝。

 

12、当某些人靠着溜须拍马飞黄腾达,而我的努力化为乌有、付诸东流之时,我会选择将自己的身心熔化在文学的海洋中,以躲避现实的凄风冷雨。这时,“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类的诗句慢慢抚平了我功利之心的皱褶,而我亦渐渐学会了怎样做一个真实的人。(难啊!!)

 

茶越喝越清醒,越喝越难入睡,不是此中人,难解此中苦。喝酒的目的不是醉,而是“醉乡之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而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0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