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

   [出典]   王昌龄   《采莲曲》

   注:

   1、《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注释:

     采莲曲:乐府旧题,内容大多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少女的生活。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一色:同一种颜色。

    芙蓉:即荷花。向脸:对着脸。

   裁:裁剪缝制。剪开。乱入:杂入、混入。

   闻:听。闻歌:听到采莲少女的歌声。

   始:才。

 

   3、译文1:

    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

    译文2: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4、王昌龄生平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为唐代着名诗人,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

  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裙,简直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这里代指莲花。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就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5、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6、“荷叶罗裙一色裁”,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少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比喻信手拈来,看似随意,其实把采莲女的日常劳作写得如此优美浪漫,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芙蓉,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借助想象,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就是荷花的精灵。这样描写既是真切的生活实录,又带有浓郁的想象色彩。诗人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江南可采莲”,这不就是一个劳动场面的真实写照吗?青春少女劳动的场景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定睛细察时方能分辨得出;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荷叶莲花浑然为一,都成绿荷红莲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不知何者为花、何者为人的感觉。

    正当望而不见、求之不得之际,莲塘中歌声响起,诗人恍然大悟,原来“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诗“从‘闻’、‘看’、‘觉’三字,耳、目、心三处参错说出情来”。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柔姿倩影。真是“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荷中不知处”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蓄蕴藉,令人想象得出观望者伫立凝望闻歌神驰,被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而深深感动的情景。

  全诗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富于诗情画意,耐品耐嚼。

 

   7、这首就小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语言生动活泼,传神地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这首七言绝句在艺术构思上特色: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的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自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用权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思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独具匠心的。

   《采莲曲》中“乱入”一词,描写的情感:写采莲姑娘争先恐后地将船划入池塘时的活泼情态。

  “荷叶罗裙一色裁”是说女子的罗裙像荷叶,罗裙与荷叶一色,朴素美艳。

  “芙蓉向脸两边开”中的“芙蓉”即荷花,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乱入池中看不见”中的“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写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

  “闻歌始觉有人来”中的“始”即才的意思。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这是从听觉角度写的。

   《采莲曲》这首诗的艺术构思特点是始终不让采莲少女露面,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让读者遐想无穷。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一联的写作特色:这两句巧妙地将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借莲来写人,罗裙与荷叶融为一体,脸庞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

 

   8、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9、当艳阳收了它的威风,白日的喧嚣酷热敛尽,夏夜的一点清凉便是那样可贵了。是“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的浪漫,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别趣。夏日流年,总是有着华美的开始,且充满了憧憬和回忆。
  夏天的夜,最美的那段,总在童年。那个时候,吃了晚饭,洗完澡,各家在门口架起门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蒲扇轻摇,絮语纷纷。上了年纪的老人慢悠悠地讲着故事,从牛郎织女到龙王娶亲,段段精彩。某个静默的瞬间,恍然还能听到紫色的洗澡花爆开花枝的声音,“劈啪”、“劈啪”,细微地,小心翼翼地,一朵朵,盛放在心头。
  雨果的诗里写:“当夏日的白昼退尽,繁花似锦的平原,向四面八方飘洒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耳边响起渐行渐远的喧声,闭上双眼,依稀入睡,进入透明见底的梦境里。”当属夏夜最富饶的意境了。
  不由自主地,又想到夏荷,这个季节的专属。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人们总是用芙蓉形容女子的娇好。也许正因为它占尽了人间六月吧,绿盖红葩,风韵天成。
  多年前的某个午后,与小伙伴在河边嬉水,忽然有人发现不远处的池塘开了半池荷花。一个个便兴冲冲地跑去,果然,红粉佳人,亭亭而立。女孩子们叽叽喳喳闹腾开了,这个要这朵,那个要那朵,男孩子们便跳下水去摘花,顺便采了几张荷叶。流光短暂,待到傍晚回家时,那花却早已失了水分,有些干萎了,便随意地扔在一旁,只是头顶着大大的荷叶飞奔在田埂上。可应了那句“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后来,那荷叶好像是用来做了荷叶饭,青翠香糯得让人唇齿流连。而那花,换作今日,是断不忍摘来的。那蕴藏了一季的心血才精心吐蕊的花朵,孩提时的我又如何能领略那份艰辛与不易呢。
  暑天里,最突出的,要算一个“热”字。有人嗟叹溽夏醉如酒,有人感慨不堪逢苦热。苦热,说的,便是人世了。  炎炎夏日里,繁华遍地,有美妙的诗,有年轻的生命,有勃发的成长,更多的,却是艳阳下无可避免的生活,那遍地真实的存在。

 

   10、“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日是观赏荷花的好季节。清晨,漫步来到荷塘边,薄薄的晨雾似浓似淡,碧绿而硕大的荷叶与高雅脱俗的荷花害羞地隐逸其中,刚露出一片又赶紧藏了起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渐渐地,轻纱消失了,冰清玉洁的荷花脱颖而出,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情绽放,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啊!荷叶犹如一把大伞,衬托着独一无二的荷花。白鹭也低低地飞来,用它那流线的身体与荷花相互庇美,几只可爱的青蛙也过来凑起热闹来,在两旁欢快地蹦跳,整个荷花池与它们亲密无间,当然,飘来的阵阵清香归功于那一粒一粒犹如珍珠般的莲子,真是“粒粒在目,粒粒回忆”啊!这幅遗世独立的和谐图画为炎炎夏日带来几分清新,几分凉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传递美好情感的纯洁天使,它象征着和平、如意、圣洁、吉祥和光明,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理想的化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愈是困难,荷花愈是能战胜磨难,这种洁身自好的优秀品质,使它尽情秀出七彩人生。

 

 

 

   11、组合意象: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从具象的形、声、色、味去体会诗句,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把作者蕴涵在意象中的主观色彩挖掘出来,例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根据诗中“荷叶”“罗裙”“芙蓉”等意象的形、色来联想:采莲女裙似荷叶、脸如荷花,荡舟于荷丛,放歌于水上。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格调清新的采莲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写作时欢快喜悦之情,进而也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再如,孟浩然的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的意象都着上鲜艳的色彩:黄、翠、白、青──清新、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12、论王昌龄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王昌龄是一位“位卑而名着”的杰出诗人。他的诗现存一百八十余首,大多质量很高。描写边塞征戌生活、表现女性的命运和心灵,是其诗比较集中的两类主题。本文试就其诗中的女性形象作一分析。王昌龄写女性的诗,有二十首左右。这些诗里刻画的女性形象,大体可分为三类:思妇,不幸的宫女,江南少女(少妇)。
  一、思妇
  王昌龄曾经高歌:“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变行路难》)仿佛他是一个军功至上、卑视儿女私情之人。其实,那不过是他一时的豪语。实际上,在他的笔下,不仅写了征人十分顾念“闺阁”(如《从军行七首》其一“ 更吹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更用心抒写了闺中人的深情幽思。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秋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
  此诗细腻而含蓄地描写了闺中少妇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前二句是不知愁,后二句是悔、是怨。“忽见”二字勾联前后,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变化的迅速。从当前的感受引起往事,以矛盾的心情表达怨思,婉转深微地表达了少妇对从军丈夫的思念。

    王昌龄笔下的思妇,大都为征人之妇,有着突出的时代特色。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建功边陲,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岑参就曾高唱:“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然而,问题的另一面也随之而来,那便是征人之妇形影相吊的孤寂与愁思。王昌龄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着力描绘边关征战生活,偶尔也将笔触伸向那不为人注意的另一面——闺中思妇的痛苦生活。
     二、不幸的宫女
  王昌龄描写女性的诗歌中,以宫怨诗最多。在《春宫曲》、《长信秋词五首》、《西宫春怨》、《西宫秋怨》等诗里,诗人用凄婉的笔调、新巧的构思,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那些深锁在帝王后宫,被剥夺了自由、爱情和幸福的宫女们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无告的哀愁和幽怨。如《长信秋词二首》: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这里,寒鸦背上带来的昭阳日影,梦后西宫夜宴的灯火,都交织着宫女们的希望和失望的心情。诗人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细微感觉,揭示了宫女们悠长而深刻的内心痛苦。
    宫女们的非人生活,受压抑被遗弃的悲惨命运,很早被文人所注意,并摄于文学作品中。王昌龄的突出成就在于,集中地用诗歌(尤其是七绝)揭示宫女们内心的痛苦,而且写得如此形象生动、蕴藉含蓄。这些诗,唱出了失宠宫女们心灵深处无告的哀愁和怨愤,也间接揭露了封建帝王的吃人罪恶。从这些渗透着深悲巨痛、郁积着无限怨愤的女性形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这些不幸女性可悲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

    三、江南少女(少妇)
   《采莲曲》、《越女》和《浣纱女》等诗,一改宫怨、闺怨诗中所笼罩的“悲凉之雾”,格调上趋向欢快明朗。其中所描写的女性,也不复是有着哀愁怨愤的失宠宫女与无限愁思的征人之妇,而是有健美活泼的风姿、纯真爽朗性格的江南民间女子。
    如《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江南一带的青年女子的形象在这里被描绘得是多么真切动人,天真活泼,情趣盎然,充满生机!在诗人笔下,生动再现了水乡女子们操舟湖上,戏水采莲,放声歌唱的欢快情景。第一诗,首句写采莲女们姿容俏丽,皆吴越之国色,似楚宫之妃嫔;次句写她们互相嬉戏,弄水湿衣的娇憨之态,洋溢着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三四句,“对结流动”(谭元春《唐诗归》),写来时艳艳荷花相迎,归来皎皎明月相送,好一派热闹景象。第二诗,也是一幅意趣生动的采莲图。罗裙似叶,人面如花,舟入花间,采莲女们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了。正当人面荷花两难辨之时,花叶深处悠扬清脆的歌声笑语传来。靓丽的采莲女们那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历历如在眼前。
    王昌龄这些描写江南民间青年女子的诗,宛如一幅幅江南水乡的人情风景画。诗人以其清丽的文笔,生动地再现了水乡女子们操舟湖上,戏水采莲、浣纱江头的欢快情景,那争弄莲舟、弄水湿衣的嬉戏,那荷花深处悠扬清脆的歌声笑语,那抛头露面、招摇过市的大胆,那“摘取芙蓉花……颜色何如妾”的娇涩与矜夸……活画出她们健美活泼的风姿和纯真爽朗的性格。
  王昌龄倾心抒写女性命运和心灵的上述诗歌,在艺术上也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首先,诗人善于概括感情,捕捉景物,并能用纯熟的艺术技巧凝练地表达出来,笔致流丽深婉,流走圆润,不事藻绘而姿致美丽,刻意锤琢而归于自然,用笔收敛,从容不迫,“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沈德潜《唐诗别裁》),其味悠然而长,渊然而深。其次,诗人长于心理刻画,专意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尤其善于抓住刹那间的感触,并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这一刹那间的感触往往是通过外界的事物引起的,忽然闪现在眼前的景致,忽然听到的声响,都是引起感触的因素。“柳色”、“笛声”,以及从昭阳殿那儿飞来的寒鸦,都曾深深触动过诗中的主人公。
  以上,分析了王昌龄诗歌中的三类女性形象,即:哀愁怨愤的失宠宫女,深情幽思的征人之妇,活泼爽朗的江南少女(少妇)。诗人在刻画这些形象时,笔端饱蘸情感。对于不幸宫女和征人之妇,他深表同情;对于充满青春活力的江南青年女子们,则惟有赞叹。这些艺术形象,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有其认识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女性生活的一些情状,以及影响她们命运遭际的某些因素。

 

 

   13、荷叶罗裙一罗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轻烟淡雨的江南,粉妆少女驾一叶扁舟,穿梭在红花绿叶丛中。玉臂轻展,摘下几个青翠的莲蓬;纤指灵动,剥出几粒洁白的莲子。巧笑嫣然,时隐时现;清歌曼妙,荷塘流韵。这是一种怎样旖旎的风光啊!采莲,让江南的夏季变得热闹而风流。
    可是生长在莲乡的人,却无缘体味采莲的妙处,因为采莲是一种极为辛苦的劳动。故乡的莲田,是不能划船的,采莲要赤脚下田,踏着齐膝的泥水,背着硕大的竹篓,冒着盛夏的骄阳,步履维艰跋涉在长满刺的莲茎之中。一天下来,全身酸软,皮肤晒得灼痛,道道伤痕历历在目。正因如此,这繁重的劳动落在男人的身上。采莲,这古老的江南习俗在我的家乡就有了别样的风情,满溢着劳动者的质朴与豪情。

 

 

  

   14、 听周杰伦、费玉清的《千里之外》,很快就被这扑面而来的带有浓浓的中国情调的音乐所吸引。乐曲中流淌出的深情,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令人百转回肠,黯然忘情。曲子很妙,词也飞扬,相得益彰。方文山的这首“素颜韵脚诗”,空灵剔透,含蓄蕴藉,值得细细咀嚼回味。

    

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犹在
你却不回来
被岁月覆盖 你说的花开
过去成空白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船行的影子犹在眼前,但佳人不见踪迹。在过往与现时的纷乱迷离中,有多少被岁月覆盖,成为空白。只有一朵“不胜凉风娇羞”的水莲花,依然亭亭地立在记忆的深处。
    在这个想象力贫乏的时代,在这个英语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许多人忘却了汉语之美,而方文山浓烈文字的横空出世,震撼了这个平庸时代的人们。方文山也曾自豪地说:“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华人歌迷告诉我,因为听了周杰伦的歌感觉汉语的韵律很美,他们才开始学汉语的。”
    方文山歌词采用大量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并且使这一系列意象有很强的流动感,而且他惯用冷色调,让歌词意境有很浓厚的悲剧意蕴。比如“藤蔓植物爬满了伯爵的坟墓/古堡里一片荒芜长满杂草的泥土”(《威廉古堡》)“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东风破》),油画般的文字,电影剪辑般的节奏,使得看方文山的歌词就像在看一部电影。这首《千里之外》堪称精品。

 

   15、青年学子,晴日走过荷池,心里充满阳光,常常对着满塘爱莲高声朗诵咏荷诗章。每当诵起宋·蔡衤冉《七绝·咏叹新荷》诗:“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卷笺来题诗。”时,自是春风在怀,意气风发;每当诵起宋·杨万里《七绝·小池》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便会劝勉自己,发奋努力;而每当诵起明·刘基题画诗《莲塘曲》:“落日下莲塘,轻舟赴晚凉。偶然花片落,飞出两鸳鸯。”时,顿觉心有所动,怦然脸红。于是,赶紧默诵唐·王昌龄诗《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本想拿其诗来把自己一时慌乱的心绪熨平,哪知心花却似莲花般绽放。于是,少年的我在荷塘边感悟了什么是情窦初开。

  有一次,却是在雨中走过荷池。细雨轻轻地飘洒,亭亭荷叶,经雨一洗,绿得水灵。绿叶间,露出一朵半开的红莲。驻足,凝神,注目,面对这样一朵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红莲,我实在拿不出恰到好处的语言来形容,惊愕之间,惟余“留莲因爱荷塘绿,红莲胜于世间花”的笨言拙语了。  苏金茂 

 

   15、荷花又名莲花,有“花中君子”之雅称,是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

   每逢仲夏,荷花挺立于碧叶之间,在绿叶映衬下,风姿绰约,格外消魂。采莲的男女,泛着一叶轻舟,穿梭于荷丛之中,那种“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美妙情景,岂能用言语表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与荷花结下不解之缘。荷花那淡雅、清幽、天然谐趣的风韵,惹得文人们或临景而赋诗,或临摹而入画,或兴至而抚琴,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

    爱国诗人屈原爱荷成癖,在《离骚》中表示,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仅衣裳用莲荷制作,还希望与之为邻,住在荷下,他的《九歌》有这样几句:“搴芙蓉兮木末”,“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

    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是钟情荷花,自号“青莲居士”,并以荷花来表达爱情。他在《折荷有赠》诗中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将荷花比喻为君子,他写过一篇着名的《爱莲说》,其中形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传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荷花花神”。

    宋代诗人杨万里咏荷诗就有数十首之多,他曾为杭州西湖荷花所陶醉,吟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诗一向被人誉为“诗海珍珠”,千古传诵。

    清代康熙皇帝游西湖,一路游到苏堤的跨虹桥边,看到这里重廊复道,荷花吐香,于是信手拈来洪春桥畔那个已冷落的“曲院荷风”旧名称,把“荷风”颠倒一下,改为“曲院风荷”,成为西湖八景之一。

    清代着名书法家铁宝书为济南大明湖那满湖绿影、万点荷红的美景所倾心,书写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对联,置于大明湖北岸“小沧浪亭”园门左右,那银勾铁划的书法艺术,为赏荷胜地平添了魅力。

    清代乾隆皇帝率臣下江南,见一池塘荷花含苞待放,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一上联:“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随同的才子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续了下联:“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语出自然,妙趣横生。

    清代曹雪芹为荷花的品格、节操所动情,以致在寒冬时节写道:“留得残荷听雨声”,足见他爱荷到了痴迷的程度。

    现代着名画家潘天寿,是画荷花之高手,他在一把洒金扇面上画了西湖荷花,题为“映日荷花别样红”,墨彩交融,惟妙惟肖。人们摇动扇子,如觉荷风吹拂,独具情趣。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对荷花情有独钟,他在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中,将荷花比作“碧天中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可谓匠心独运,也激起了人们对荷花的无限情思。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1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