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七):民国政府退守台湾(7)——重点进攻时期共军的局部反攻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947年3月至6月,中共的解放军在豫北、冀东、晋西南、东北、热河等地区展开了局部反攻,不仅配合了共军在陕北、山东战场的作战,而且对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也起到一定作用。

由于国军的注意力大都被放在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上,因此豫北一带的国军兵力呈现薄弱态势。于是,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第4纵队于1947年3月至5月分别在豫北和晋西南同时发动攻势,策应山东、陕北地区共军的作战。

当时,豫北地区守军是国军王仲廉的4个整编师7万余人。晋冀鲁豫野战军集中4个纵队及冀南、太行、冀鲁豫军区部队10万余人在民兵的配合下,于3月22日向国军发起进攻,先后攻占濮阳、封丘、原武、延津等城,迫使蒋介石把原计划用于山东战场的2个整编师调往豫北战场。3月29、30日,解放军袭击黄河铁桥和进攻汲县未遂,转而移师北上,寻机在运动中歼敌。4月10日,解放军攻克淇县,主力逼近安阳,围攻汤阴。同时,奉命北援的国军四个半旅也被共军诱至卫河以北,洪河以东河套地区,并遭重创。5月2日,解放军攻克汤阴,7日围攻安阳不成,转入外线作战。

在晋西南,国军胡宗南和阎锡山部共3万余人组成“联防体系”,坚守晋南。晋冀鲁豫第4纵队、太岳部队和军区部队,首先于4月4日向禹门口方向发起攻势,攻克浮山、翼城、曲沃等城,歼灭国军万余人。接着,解放军向南风陵渡方向攻击,至4月25日,攻克临晋、闻喜、解店等10座县城。至此,除运城、临汾外,晋西南全部被解放军占领。此后,第4纵队、太岳部队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又协同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取汾河以北、以西广大地区,并与吕梁、晋绥部队协同占领大宁、汾城等地。

为便于向北平周围地区的解放军发动攻势,国军将军队主力集中于保定以北,因此造成正太路沿线兵力较为薄弱。于是,晋察冀野战军集中了3个纵队又3个旅的兵力,首先对石家庄周围和正太路东段的国军展开进攻。4月8日,晋察冀野战军第2、第3纵队先后攻克平乐、曹村和正定县城,第4纵队攻克栾城。4月22日,解放军分两路开始对阳泉进行包围,在运动中将突围的国军两个师全歼于测石驿地区。此役,解放军歼灭国军数万,使石家庄陷于孤立,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连成一片。

为了牵制平、津、保地区的国军抽兵增援东北,6月12日,晋察冀野战军以4个纵队向津浦路的青县、沧县路段发动进攻,至15日,攻占青县、兴济东站、姚官及沧县。与此同时,中共地方部队还袭击了北宁线和平汉线,使铁路运输一度中断,迟滞了国军向东北的增援。6月25日,晋察冀野战军两个纵队及晋冀、冀中分区独立旅等对保定以北的国军发动进攻,攻克了徐水、北河、固城车站,并对固城形成合围。随即,国军急调东援天津的第16师,易县的第5师、第121师向固城增援。6月28日,解放军攻占固城,歼灭守敌,7月4日又全歼保定以南的北齐林国军。在青沧战役和保北战役中,解放军共歼灭国军1.6万余人,有力的配合了东北解放军的作战行动。

在东北战场,为打破国军对解放区的分割局面,扭转东北战局,林彪于1947年5月调动南线、东线和西线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向国军发起夏季攻势。5月8日,东北民主联军西线部队从吉林北部扶余地区向中长路长春、四平段西侧实施远距离奔袭,13日至17日包围并攻占怀德,全歼国军新一军第30师的1个团和1个保安团。与此同时,奉命从四平向怀德增援的国军陈明仁的第71军主力也被民主联军阻于怀德以南的大黑林子地区。5月17日,东北民主联军两个纵队协同围攻71军,将这支印缅战场上的王牌军大部全歼,随后乘胜向南推进,相继攻占公主岭、陶家屯和昌图等据点,控制了长沈间大部分铁路和两侧广大地区,孤立了四平,并在四平南北对中长路展开破袭。5月14日,东北民主联军南线部队和辽东军区地方武装攻克沈吉线上的山城镇、草市,歼灭国军60军184师的一个团,后又于16、17日击退国军6个师的反击,于南山城子地区歼灭国军第22师,25日攻占东丰,28日攻克沈吉线上要点梅河口,全歼守军第184师主力。随后,驻清原、西丰国军纷纷西退,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控制了沈吉路中段、四(平)梅(河口)路东段及两侧广大地区,与北满部队会师于四平以南。期间,民主联军东线部队也向拉(法)吉(林)线分散守备的国军发起进攻,连克天岗、江密峰等地,还在老爷岭以南截歼国军一个团。随后,东线部队继续向南进攻,在磐石、双阳间歼灭国军一个军,并乘胜占领双阳、伊通、桦甸、辉南等城。至此,吉林、长春以南,四平东北广大地区的国军已全部被东北民主联军肃清。此间,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还在西满奔袭双辽东北的双山和以北的玻璃山,牵制国军行动,冀察热辽军区也于5月1日派兵向锦承线和北宁线发动攻势,先后攻克围场、赤峰、昌黎、抚宁等地,切断两线交通。随着1947年5月的结束,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的夏季攻势胜利完成了第一阶段战略任务。

进入夏季攻势的第二阶段,为进一步孤立长春地区的国军,林彪决定调整部署,攻击四平,从而引发了“四平攻坚战”,也称“三战四平”(四平在国共之间易手三次,前后发生四次大战,所谓“四平四平,不打四次不太平”,这一次是第三次,前两次是我们讲过的1946年3月共军攻占四平和4、5月间的四平之战)。当时,固守四平的是陈明仁的国军71军,这支部队已经在夏季攻势的第一阶段中遭受了重创,战斗力较弱。为保住四平战略要地,国军动用了在东北的全部机动部队,调集10个师前往增援,而林彪则手握24个师的兵力,占有绝对优势。

四平攻坚战中,握有优势兵力的林彪将重点放在了攻坚上,没有考虑打援问题,只是派兵到外围进行阻援,不过由于阻援面太宽,东北民主联军兵力分散,因此阻援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攻坚战进行的也不顺利,最后林彪“三战四平”败兴而归。6月14日,林彪下令对四平发起总攻,守军拼死抵抗,给东北民主联军造成重大伤亡,战至17日,双方均已伤亡1500人以上,战况呈现胶着。6月18日,林彪加强了攻势,并将担任阻援任务的部分军队调回参与攻坚,至20日夜,东北民主联军攻占四平西区,但自身伤亡也较大。6月21日,林彪再次从阻援战场调回部分兵力参与攻城,但直到26日仍没能最后解决战斗。此时,东北民主联军虽已占领了四平一半以上的地区,但伤亡也已超过万人,更严重的是,国军的大批援军就要赶到了。6月23日,国军南路援军占领开原;24日,北路援军进至陶家屯地域,南路则进至昌图一线,两路大军均与奉命阻援的东北民主联军展开激战。

眼看四平久攻不下,国军大批援军又已逐渐逼近,林彪决定将战役的核心目标由攻占四平转为打援。实际上,此时的四平守军已经无力反击了,应该说四平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可惜林彪在这一刻不但没有将全部力量投入攻城,反而打算调兵南下以打援为主,这种意图两头兼顾的贪婪心理最终导致四平攻坚战功亏一篑。6月25日,国军援军攻占八棵树阵地和昌图,26日开始向四平以西的八面城方向迂回运动。6月29日,国军援军进抵四平外围,30日,林彪下令围攻四平的各路军队全线撤出战斗,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就此结束。

在历时50天的夏季攻势作战中,东北民主联军虽然没能拿下战略要冲四平,但也攻取了40多座城市,歼灭国军8万多人,并将东、西、南、北满解放区连成一片,孤立了长春、吉林的国军,迫使国军收缩于中长路和北宁路的狭长走廊地带进行防御。

面对中共军队在内战中的频频得手和国军接踵而至的作战失利,南京政府继续其戡乱总动员和党务改革。1947年7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第六次国务会议通过《厉行全国总动员,以戡平共匪叛乱,扫除民主障碍,如期实施宪政,贯彻和平建国方针案》,并于次日颁布《全国总动员令》。7月7日,蒋介石发表“勘乱建国”演说。7月18日,国民政府发布《动员勘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此后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法令,贯彻其“勘乱建国”的反共决策。 


三鉴斋 2011-01-13 20:52:12

[新一篇] 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6)——國軍對陜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舊一篇] 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8)——躍進大別山:中共戰略進攻的開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