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艺术—第十三章 将危机转变为有所创造的机会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十三章 将危机转变为有所创造的机会

我认识一个年轻的高尔夫球选手,他在当地比赛中一直保持最高记录,却从来没有跻身于真正大型的比赛。当他自己一个人或是跟朋友们一起打球时,他的球艺无懈可击,在奖金不高的比赛中也是如此。然而,每一次参加大型比赛,他的成绩都很糟糕。用高尔夫球的术语说,“压力完全左右了他。”

相反,很多运动员在有压力时表现更出色,困难条件似乎给了他们更多的力量、更强的能力和技巧性。

“危急关头”是一种形势,它既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毁掉你。如果你对这种形势作出适当的反应,“危急”能给你增添平常所没有的力量和智慧;如果你的反应不适当,危急就使你丧失技巧和控制力,使你平常所具有的能力发挥不出来。

在体育、企业或其他社会活动中都有所谓的“投机者”,能够顺利地度过难关,甚至在挑战的刺激下发挥得更好,因为他们都同样懂得有意识地对危急形势作出良好的反应。

为了在危急关头表现良好,我们必须:

一、              在动机不会过分的条件下学习某种技巧,在没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二、  学习以进攻而不是防御的方式在危急关头作出反应,迎接这种局势的挑战而不是对付它的威胁,在心里保持积极的目标。

三、  学会估价“危急局势”的真正内涵,不要小题大做,不要把小小的挑战当作生死攸关的大事。

没有压力的练习

在危急关头,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快,但是不会学得很好。将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扔到没顶深的水里,这种危机本身也许能给他力量划水而免于一死。他的确学得很快,而且能勉强算是游泳,但绝不会由此而学成一位游泳冠军的争夺者。他用来救助自己的那种僵硬的划水动作会“固定”下来,使他难于学会更好的游泳姿式。在需要他游一段长距离的真正危急关头,他那种不合格的动作终究会使他遭到不幸。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E.C.托尔曼博士说,动物和人类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识别环境的“脑地图”或者“识别图”。如果在学习中没有太强烈的动机和太严重的危机出现,这些地图就是广泛而一般性的,如果动物的动机太强烈,识别图就变得狭窄而严谨,它所学到的也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后来这种方式被阻塞,动物就要受到挫折,找不到一种替换的路线或方法。它培养出来的是“一种反应”,是预先养成的反应,简单而枯燥,对于一种新情况往往失去自然反应的能力。它不能随机应变,只能遵循原有的方针。

压力耽误学习

托尔曼博士发现,如果允许老鼠在“非紧要关头”学习和实践,它们以后在紧要关头就能应付自如。举例来说,如果在给老鼠吃饱喝足的情况下,让它们随意乱跑和寻找一个迷宫的出口,他们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学到。然而,如果这些老鼠后来在饥饿中被放进这个迷宫时,它们表明自己已经学到过很多东西,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达到目标。饥饿给这些训练过的老鼠造成一个危机,而它们在这个危机面前反应良好。

其他一些老鼠在饥饿和干渴的危急情况下被迫学习出迷宫的方法,它们就学不了这么好。它们的动机过于强烈,“脑地图”也变得狭窄了。通向目标的一条“正确”线路固定下来,如果这条路被阻塞,它们就被困在那里、很不容易找到一条新的线路。

学习条件的危急程度越严重,你所学到的东西就越少。哈佛大学教授J.S.布鲁那曾经训练两组老鼠走出迷宫寻找食物。第一组老鼠十二小时没有喂食,经过六次尝试之后走出迷宫;第二组老鼠三十六小时没有喂食,它们走出迷宫至少要二十次以上的尝试。

非紧要关头的救火演习

人的反应也是如此。人从失火的建筑物里寻找出逃路线所花的时间,一般要比在正常情况下学会逃离现场的时间多两三倍,有些人甚至根本就找不到。过分强烈的动机干扰了推理的过程,自动反应机制被过多的意识努力所阻塞。与“目的颤抖”相同的东西产生了,进行清晰思维的能力却丧失了。那些勉强逃出建筑物的人学到的也只是一种狭隘的、固定的反应。把他们放到另一座建筑中,或者把环境稍微变一下,他们的反应同每一次一样糟糕。

不过,你可以让这些人在没有着火的情况下进行消防训练。由于没有威胁,也就不会有过量的否定反馈来干扰清晰的思维和正确的行动。他们就能平静地、有效地、正确地、有秩序地逃离建筑物。这样训练几次之后,如果真的发生火灾,你可以相信他们会以同样的方式行动。他们的肌肉、神经和大脑已经铭记了一幅广泛、概括、有伸缩性的“地图”,平静和头脑清晰的态度可以从消防训练场合“混扰”到火灾现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学会逃离任何建筑物的某种方法,可以应付任何变化了的环境。他们不局限于一种僵死的反应,而是能够随机应变——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能作出自发的反应。

显然,人和老鼠都能够得到这样的教益:在没有压力时进行训练,就能觉得更有成效,而且在危急关头也能表现得更好。

“假想拳击”锻炼稳定性

J.科贝特先生使“假想拳击”成为人所共知的一个名词。有人曾问他如何练习左直拳的完美控制与时机掌握,从而彻底击败强健的对手,他回答说,在准备比赛前他曾经对着镜子中他自己的形象用左手出击过一万次以上。

着名的苏格兰演员和喜剧大师哈利.劳德爵士有一次承认说,在公开演出之前,一个姿势可能要私下里预演一万次以上。劳德实际上是同想象的观众在进行“假想拳击”。

比利.格莱汉姆曾经在佛罗里达州的沼泽地里对着枯树残干练习布道,使他后来站在讲台上对真实的听众演讲时有强烈的感染力。大部分出色的演说家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过同样的练习。演说家最常用的“假想拳击”形式,是对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发表演说。我认识一个人,他常常摆出六至八个椅子,想象椅子上坐着人,然后对想象中的听众练习他的发言。

本.赫根在定期参加高尔夫球比赛时,常常在寝室里也放一根球杆,每天进行私下的练习,正确地、毫无压力地挥动球杆打击想象中的高尔夫球。实际入场比赛后,他在击球之前要把正确的动作想象一遍,然后依靠“肌肉记忆”来完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有些运动员尽量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练习,他们或他们的教练拒绝记者观看练习,甚至不愿意向大家公布练习的情况,以避免运动员受到压力。训练或练习也尽一切可能安排得轻松和没有压力,使他们在参加比赛的紧急关头,没有任何神经紧张的表现。他们变成了“冰质的人”,对压力无动于衷,不担心自己的表现如何,只是凭借“肌肉记忆”来完成他们学到的各种动作。

假想拳击“开动”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将自我所具有的力量、才华和能力“推出”或“显现”出来,它等于开启你自己的光源,使它发光。自我表现是“肯定”反应,压抑是“否定”反应,它阻塞自我表现,关闭或遮暗你的光芒。

在假想拳击练习中,你的自我表现不受压抑因素的影响,所以你能学到正确的动作。你在记忆里构成一幅地图,一张广泛、概括、用伸缩性的地图,以后你遇到危急关头,面临实际的威胁或压抑性因素时,你就会作出平静而正确的反应。在你的肌肉、神经和大脑里会产生从练习到实际应用的“混扰”。更重要的是,因为你学会了放松和去除压力,你能够应付局势,随机应变,自然而然地行动。同时,你的假想拳击建立了一幅心理上的自我肖象——正确地、成功地行动。这个成功的自我意象也能使你表现更好。

虚弹射击培养射击技巧

射击新手常常发现,只要不是正式射击,他能够把枪举得纹丝不动。用空枪瞄准靶子时,他的手很稳;而把枪装上子弹实地射击时,“目的颤抖”就产生了:枪身不可控制地上下左右晃动,就象你的手在穿针引线时一样。(见第十一章)

几乎所有的优秀射击教练都建议多练习虚弹射击来克服这种情况。射击手镇定而谨慎地瞄准,对着墙上的靶子按动扳机、击发。他冷静而谨慎注意自己如何举枪,枪身是否歪斜、扳机是否扣得太紧。他在平静中养成好的习惯。由于没有过度谨慎和对结果的过度担忧,就不会产生目的颤抖。经过几千次虚弹射击练习,射击生手会发现,在握住上了实弹的手枪,进行实地射击的时候,也处于同样的心理状态,完成同样镇定、谨慎的动作。

我的一个朋友也用同样的方法练习打鹌鹑。想射中飞行目标的念头,鹌鹑起飞时的叫声,以及他对结果的急切心理或者说过分的动机,使他几乎每一次都打不中目标。他学过了“假想拳击”之后再去打猎时,每一天先带着一只空弹枪出去。他用不着再激动,因为他打不出真子弹去,拿着空枪的人是不会有过分动机的。他用空枪一天大约“射中”了二十只鹌鹑。等到他真的射出六发实弹时,一切焦急和神经质都不复存在了。同伴觉得他有点儿精神不正常,然而第二天在射中第八只鸟时他就恢复了自己的名誉,而且取得了十七枪射中十五只鹌鹑的好成绩!

使“紧张”为你服务

“危急关头(crisis)”来源于希腊语,它的意思是指“决定性”或“决定关头”。

一个危急关头就象路上的岔口,一条通向希望和好的结局,另一条通向坏的结局。在医学上,“危急关头”是一个转折点,患者不是情况恶化或者死亡,就是康复或得到新生。

因此,每一种危急局势都存在两种发展的可能性。棒球赛到第九局(决胜局),双方平手,对方三人在垒,在这种关键时刻上场的投手,可以成为英雄而受到尊敬,也可能丢掉全局而为人唾骂。

休.凯西是最成功、最冷静、善于解围的投手之一。有人曾问他在球赛的关键时刻上场时有什么想法,他说,“我永是想着我要干的事和我希望发生的事,而不去想击球手要怎么样,或者我将面临什么情况。”他说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希望发生的事上,觉得自己能使它发生,而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发生了。

这种态度同样是在危急时刻作出良好反应的重要关键。如果我们面临危机时,能采取主动进取的态度而不是消极防御的态度,危机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刺激物来释放你的潜在力量。

我认识一个身材细高而瘦弱的人,当他的房子发生火灾时,他用一只手把一架坚钢琴抬起来走出房间,下了三层台阶,跨过四英寸高的栏杆,然后把钢琴放到草坪的中央;而这部钢琴原来是请了六个强健的男人才在屋子里摆好的。但在危急关头,一个瘦弱的人受到危急的刺激,自己就把它搬出来了。

危急激发力量

神经病学家J.A.哈德菲尔德深入研究过在危急时刻对普通男女产生极大帮助的非凡力量——身体上的、心理上的、

感情上的和精神上的力量。

“十分平凡的人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忽然产生力量进行自助,这种方式是非常奇妙的。”他说,“我们过着拘谨的生活,避开困难的任务,除非我们被迫去作或者下决心去作时,才立即会产生无形的力量。我们面临危险时,勇气就产生了;被迫接受长期的考验时,就发现自己拥有持久的耐力;灾难最终造成我们惧怕的后果时,我们会发现内在的潜力,仿佛是出自永恒手臂的力量。一般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形势特别需要我们的时候,只要我无所畏惧地接受挑战、自信地发挥我们的力量,任何危险或困难都会激发能量。”

关键在于“无所畏惧地接受挑战”和“自信地发挥我们自己的力量”这种态度。这意味着保持一种进取的、追求目标的态度,而不是防御的、退避的或消极的态度:“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都能应付自如,或者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我希望什么事情也别发生”。

心中常有自己的目标

这种态度的关键是保持目标定向,把自己的积极目标在心中牢牢固定下来。你希望“通过”危机体验来达到你的目标。你保持原来的积极目标,不因为危急情况而转入第二个目标——逃跑、躲避或回避的欲望。或者用W.詹姆斯的话来说,你的态度是“战斗的”,而不是恐惧和逃避的态度。如果你能这样做,危急情况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刺激来释放额外的能量帮助你达到目标。

雷奇说过,情绪的目的是“重新加强”或增添额外的力量,而不是脆弱的标记。他相信只有一种基本的情绪——“激动”,它到底表现为恐惧、愤怒还是勇气,取决于我们当时的内在目标——我们是在心里准备好克服困难、逃避困难还是消灭困难。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控制情感,而是控制那种会加强情绪力量的选择。“

如果你的意向或态度的目的是向前进,如果是要充分利用关键时刻,即使情况危急也要取胜,那么,这时候的兴奋将加强你的倾向性——它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勇气和更多的力量帮助你前进。如果你失去了原来的目标,你的态度目的是为了逃避危机,寻找方法回避,那么,这种逃跑的倾向也会得到加强,你就会体验到恐慌和忧虑。

不要把兴奋当成恐惧

很多人所犯的错误是,习惯地把兴奋之情解释为恐惧和忧虑。从而认为它是不适当的现象。

任何一个正常人,如果对局势有理智的分析的话,在危机局势面前都会变得“兴奋“或者“紧张”。在你把它朝向你的目标之前,这种兴奋既不是恐惧、忧虑,也不是勇气、信心,只不过是你锅炉里面情感蒸汽的强化剂而已。它不是软弱的象征,而只是一种附加力量的标记,不论你选择哪个方向,都可以利用这种力量。杰克.丹普西在拳击之前过于紧张,连胡子也不会自己刮,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但是,他并不把这种兴奋当作恐惧,也不因此而决定逃避。他勇往直前,利用这种兴奋使他的打击更具有威力。

有经验的演员知道,表演之前的这种兴奋感是一个好的征兆。他们很多人在登台之前有意地从感情上“调动他们自己”。出色的士兵通常也是在战斗之前“觉得兴奋”的人。

有些人在参加重要考试的时候显得十分兴奋,所以不能清晰地思考,甚至连笔也拿不稳。在同样的环境中,有些人却充满灵感,能够超水平地发挥,他们的脑子比平时更灵活,思路也更清晰,记忆力也尤为敏锐。造成两种不同情况的不是兴奋本身,而是如何利用这种兴奋。

“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

不少人往往过分夸大“危急形势”带来的潜“惩罚”与“失败”。我们用自己的想象来同自己作对,把事情小题大做;要不就是完全不用自己的想象去认识真实情况,而是作出习惯性的和不假思索的反应,仿佛每一小小的机会或威胁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如果你面临真正的危急关头,就需要产生大量的兴奋感。兴奋感在危急关头能带来很多好处。然而,如果你过高地估计了危险或困难,如果你对错误的、歪曲的或不真实的信息作出反应,你就很可能产生过度的兴奋。由于实际威胁远远不象你估计的那么严重,所有这些兴奋感就不能得到适当的利用,不能通过创造性行为“排除掉”,于是,它们就留在你的内心里,封存起来,成为“烦躁心理”。极度的过量兴奋会对你的表现有害无益,就因为这种兴奋太不适当。

哲学家和数学家B.罗素谈到过一种应用于自身来缓和过度兴奋的技巧:“遇到不幸的威胁时,认真而仔细地考虑一下,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什么?正视这种不幸,找到充分的理由使自己相信,这毕竟不是那么可怕的灾难。这种理由总是存在的,因为在最坏的情况下,在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绝不会重要到影响世界的程度。你坚持面对最坏的可能性,怀着真诚的信心对自己说,‘不管怎么样,这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的忧虑减少到了一个非常小的程度。也许你需要把这个过程重复几次,但是到最后,如果你面对最坏的情况也不躲避,你的忧虑已经完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喜悦之情。”(B.罗素:《争取幸福》)

卡莱尔是如何获得勇气的

卡莱尔(十九世纪英国着名作家、历史家和哲学家)曾经证实,同样的方法把他的前途从“永久的否定”转变为“永久的肯定”。他曾一度陷入精神上深深的绝望之中:“我的星辰已经消隐了,阴沉的天幕上没有闪烁的星光….宇宙象是庞大、死寂、无法抗拒的发动机,在死一般的冷漠中不停地转动,把我的躯体一点点地碾碎。“在这种精神颓废之中,忽然出现了一条新的生活之路,“我问自己:‘你惧怕什么?你为什么要象一个懦夫,只知道抱怨与悲泣,只会退缩和颤抖?可怜虫!你面前最可怕的东西能是什么?死亡?好,那就去死,再加上地狱的痛苦,加上一切魔鬼和人类可能给你带来的伤害!假如你没有心肝,就不会承受的一切苦难;你作为自由之子,纵然被抛弃,也要把地狱踩在脚下,这时候死亡又能把你怎样?让死亡来临吧,我将迎接它,战胜它!”

“在我这样想的时候,好象有一团火焰在我整个心灵中燃烧起来,使我把卑下的恐惧永远抖落掉了。我感到强大,有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那是一种精神,甚至是一位神灵。从那以后,我抑郁的秉性改变了,不再是恐怖或者哀怨,而是愤怒和蔑视。”

罗素与卡莱尔所告诉我们的是,即使在非常现实和严重的威胁或者危险出现时,我们也能保持一种进取的、追求目标的、自决的态度。

不要小题大做

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听任自己被非常微小的、甚至是想象的威胁“抛出正轨”,我们偏要把这种威胁解释为生死攸关和局势。

有人说过,各种积弊的最重要原因是小题大做。一位拜访重要顾客的推销员可能会把他的行动看作生死存亡的大事;一位初入社交界的少女可能把第一次舞会当作她终生的判决;很多人了了寻求职业与别人面谈时“怕得要死”,等等。

很多人在危急关头所产生的这种“生死存亡”的感觉,也许是从我们遥远而朦胧的历史上继承的遗产,当时,“失败”对于原始人来说往往是“死亡”的同义词。

不管它的起源如何,无数患者的经验证明,冷静而理智地分析形势就能克服这种毛病。你应当问问自己:“如果我失败的话,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什么?”而不应当自动地、盲目地、不合理性地作出反应。

你会有什么损失

经过详细的观察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这些所谓的“危急关头”,绝大部分都与生死无关,只是一种进展或留在原地不动的机会而已。举例来说,推销员能遇到哪种最糟的情况呢?他或者是得到一份订货单、使自己的处境比过去好一些,或者是拿不到订货单,跟他访问顾客以前的处境没有什么两样。申请工作的人或是得到这份工作,或是得不到。得不到工作,他的地位也跟申请前一样。初入社交界的少女所能遇到的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停留在舞会前默默无闻,仅仅是没有在社交界激起轩然大波罢了。

很少有人意识到态度这么简单地改变一下会有多大潜力。我认识一位推销员,他把自己的态度从对前途的惊恐不安——“一切都取决于这一次”——改变为“我只会有收获而不会有损失”的态度,从而使收入翻了一番。

演员瓦尔特.佩吉奥讲过,他的第一次公开演出一败涂地,当时他“吓得要死”。然而,在第二次出场之前,他对自己解释说,既然已经失败了,就不会再有什么损失;如果他完全放弃演出,只能是一个彻底失败的演员,因此,他要是再回到舞台上,就实在没有什么牵挂了。第二次演出时,他举止轻松,充满自信,终于大获成功。

首先要记住,解决危机的关键就是“你自己”。练习并学会本章的简单技巧,你就能象走在你前面的千百个人那么样,把危急关头转化为有所创造的机会。使危急形势为你服务。


独眼易龙编辑整理 2013-08-28 13:03:06

[新一篇] 人性藝術—第十二章 “自已動手”帶來內心寧靜

[舊一篇] 人性藝術—第十四章 怎樣才能有“必勝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