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二):晚清乱局(21)——中日甲午战争(下)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2月4日
 
清光绪20年,公元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和日本相互正式宣战,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对于此战,日本方面是态度坚决的,在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首相的亲自参与下,日本战时大本营计划:以海军主力攻击中国北洋舰队,夺取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若此举成功,则以军队主力在山海关附近登陆,于直隶平原同清军主力决战,夺取北京;反之,若海战失败,则尽力支援在朝陆军,而将陆军主力调回本土,防止清军反攻。清军方面,亲政后一直力图有所作为的光绪皇帝与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竭力主战,而控制朝政实权的慈禧太后和以李鸿章为首的“后党”则竭力主和,以求避战自保,因此清廷上下战略方针不明确,难以协调一致的统筹全局。
 
宣战之后,李鸿章派大批清军进入朝鲜,在平壤附近集结,准备伺机南下;日军得知后,也立刻派援兵奔赴朝鲜。不久,日本方面鉴于其舰队未能与北洋舰队决战且冬季即将来临,年内已无法实现“直隶平原决战”的计划,于是做出调整,打算令陆军北攻平壤,相机进攻奉天,夺取辽东半岛,建立今后进军直隶平原的后方基地。1894年9月,日军完成对平壤的合围,随即发动进攻,总兵左宝贵拼死拒敌,中炮阵亡,叶志超见势不妙挂白旗投降,并下令撤军。当晚,叶志超率守军逃离平壤,途中遭日军堵截,伤亡惨重,次日平壤被日军占领。叶志超一路狂奔退过鸭绿江,清军彻底输掉平壤之战,战火随即烧到中国境内。
 
平壤之战的同时,日军下令其海军搜索并击破中国舰队,日舰因此进入威海卫和旅顺港挑衅;清军方面,在丰岛海战中其实损失不大,但李鸿章却不准海军主动出击,要求以防御为主,是以使北洋舰队陷入了消极自保的被动局面。9月,平壤之战迫在眉睫,清廷打算派兵增援并令北洋海军丁汝昌率舰队护航;日军得知后,立刻派舰队从仁川港出发,搜寻清军舰船至黄海,与丁汝昌遭遇,双方由是开战,引发黄海海战。
 
当时,日本舰船总吨位大、速度快、机动性好,火力也更强,而北洋舰队则拥有两艘重炮多、防护性能较好的巨型装甲战列舰。这场海战极为激烈,丁汝昌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仍坚持指挥作战,击伤多艘日舰;北洋舰队“致远”号骁勇善战,受伤倾斜,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仍沉着指挥,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吉野”号发射的鱼雷击中,“致远”号沉没,邓世昌等全体官兵壮烈殉国……在这次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相互都有损失,最后日舰因受伤较重,难以再战,先后撤退,北洋舰队也是强弩之末,炮弹告竭,在稍作追击后撤回了旅顺。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损失虽然大于日方,但也重创了日舰,且粉碎了日本聚歼北洋海军的目的,从战略角度看并无不利。可是,将北洋海军视为私人资本的李鸿章不愿以死相拼,下令北洋舰队不可再战,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给日本。导致战争开始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黄海海战之后,日军决定按计划进攻辽东半岛。1894年10月,日军两路进攻辽东:第一路日军走陆路从平壤出发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进入中国东北;第二路军走海路从花园口登陆,击溃清军占领金州,随后分路进攻大连,由于守军逃跑,日军又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大连。接着,日军大举进攻旅顺,清军将领大多临阵脱逃,仅徐邦道率残军迎战,旅顺最终失守。日军在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幸存之中国人仅36人。日军两路进攻辽东,互为掩护,很快攻占了辽东半岛大多数战略要地,而此时的慈禧却还在悠闲自得的操办着自己60大寿的庆祝活动。
 
攻占旅大之后,鉴于北方冬季寒冷,渤海湾封冻,日军决定转攻山东半岛,海陆夹攻,歼灭北洋海军;对此,清政府显然估计不足,他们仍把重点放在辽东,不断向辽沈调兵,并陈重兵于山海关至天津一线。1895年1月,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接着两路进攻威海,经激战占领南帮炮台;驻守北岸的清军见南岸伤亡惨重,望风而逃,日军不战而胜夺得威海北岸。至此,威海陆上据点尽失,北洋舰队和刘公岛陷入重围。
 
危急时刻,李鸿章电告丁汝昌:万不得已时,可以出海死战,就算打不赢,也可以率舰队退到烟台。但丁汝昌拒不执行。1895年2月,日舰和占领了南帮炮台的日军水陆合击刘公岛及北洋舰队,刘公岛清军伤亡甚众,北洋海军舰只也损失惨重,多艘被击沉、俘虏。不久,丁汝昌得到烟台密信,知李秉衡已远逃莱州,陆路增援已无希望,绝望之下,吞鸦片自杀。丁汝昌死后,其部下盗用他的名义向日军投降,北洋舰队尚存之舰艇、军械和刘公岛炮台全部落到了日军手中,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
 
在山东节节失利的同时,清军还在辽东策划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反击,但均告失败,反而在日军的反攻下,又相继丢失了辽东大量据点。至此,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清廷主战派彻底哑火,议和又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其实,早在黄海海战之后,清廷主和派就已经开始了议和的行动。这时,慈禧重新起用中法战争时被罢免的恭亲王奕欣主持总理衙门,请求欧美列强出面调停。到1895年3月,辽东清军惨败,京津危急,清廷派李鸿章由天津启程赴日,于日本马关与日方全权大臣伊藤博文进行谈判。当时,日本大本营已经做好了与清军进行“直隶平原决战”的准备,但首相伊藤博文觉得日本已出倾国之兵,本土防卫十分薄弱,很容易受到西方列强的攻击的,因此他极力主张在充分攫取战争利益的前提下与中国媾和。清朝方面,光绪帝和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反对割地,最多接受对日赔款,但多数大臣慑于日方的强硬态度,赞成割地赔款以求和。
 
最终,李鸿章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款二亿两白银,开放商埠,允许日船航行,驻军威海……据说李鸿章在和伊藤博文谈判时,伊藤博文盛气凌人的说:这次谈判,中堂大人“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意思就是不给李鸿章任何争辩和讨价还价的机会;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觉得一个月太过仓促,请求宽限两月,还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又何必这么着急呢?伊藤博文回答:“尚未下咽,饥甚……”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辽东,这大大触犯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俄国联合德国、法国警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并在东北增兵。当时,法国是俄国在欧洲盟友,而德国也希望远东局势紧张,从而减轻自己在欧洲受到的来自俄法的压力,同时在中国取得一个海军基地。另一方面,日本国内防备空虚,实在难以应付三个列强,于是日本请英美出来反干涉,但英国不愿得罪俄、德、法而宣布中立,美国也不愿卷入,只表示可以协助施压以使清政府早日批准条约。最后,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清政府则花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收回了辽东。
 
《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造成了中国愈发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如我在“中日甲午战争(上)”中所言,这次战败极大的刺激了中国民众、中国有识之士和清政府高层,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因此如期而至了。
民国百年

三鉴斋 2010-07-20 14:58:21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0)——中日甲午戰爭(中)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2)——百日維新(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